59.代購

字數:10565   加入書籤

A+A-


    此為防盜章,  購買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可正常閱讀,  請支持正版!

    “不說沒關係,那這傷就算在我爹頭上。走,  咱們找人說理去。”葉悠悠挽住柳滿紅,  扶著她站了起來。

    “找誰,自家的事,還能找誰,  可不能讓你姥姥知道。”柳滿紅以為女兒要去小灣村告狀,  趕緊攔著。

    “咱們村難道沒有婦女主任?要是沒有,  鎮上總該有吧,鎮上沒有,市裏也該有。”

    “有,咱們村的旺兒媳婦周琴就是婦女主任。”花妮把葉悠悠的背簍拿來,扶住了柳滿紅的另一邊胳膊。

    “找她幹啥子。”柳滿紅不肯,  “醜死了。”

    “媽媽是覺得家醜不可外揚,  對吧。”葉悠悠明白這意思,柳滿紅並不是嫌自己傷了臉變醜了。

    而是覺得這是自己家裏的事,說給別人聽是很醜的事,  會顯得她特別無能,  連家事都處理不好。

    “不然呢,今天打你,明天就能來打我。他們控製住我爹,  今天能寫五十塊的借條,  明天就能再寫一百塊的借條,  媽媽不會以為這些錢是他借的,就該他一個人還吧。這是我們全家的債務,如果他還不了,就得媽媽來還,還有我來還。”

    “怎麽能這樣。”柳滿紅急了。

    “所以,媽媽還要和他過下去嗎?”不是葉悠悠心冷,是她深知,想要活的好,就必須遠離極品。

    如果柳滿紅還要和葉貴糾纏下去,恕她不能奉陪。她人小力弱,身份上又是葉貴的女兒,葉家想要對她下手,幾乎處在天然的優勢,而她是劣勢的不能再劣勢。

    而葉家,葉悠悠覺得,就算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他們的行為,都不為過。

    “你這麽說是什麽意思?”柳滿紅慌了,就連女兒也希望她和葉貴離婚嗎?

    “我的意思就是字麵的意思,如果媽媽不想離婚,就把我過繼出去給舅舅,我跟著我姥姥過。反正我不想下地掙工分替別人還債,也不想到了年紀被葉家象賣貨物一樣賣出去。如果媽媽願意離婚,我選擇跟你一起生活。”

    但是無論怎麽樣,她都沒辦法再在葉家生活下去了。葉貴的不確定性,就象一個不定時的炸/彈,你根本不知道,他會在什麽時候爆炸,將你炸的一臉懵逼。把你所有的一切,都給炸沒了。

    “這孩子你說啥,這是啥話。”柳滿紅驚呆了,不敢相信女兒所說的。

    “媽媽。”葉悠悠看著她,目光堅定。

    花妮從未見過二妞的這一麵,頓時有點傻了。

    她能感覺到,似乎有了不得的事正在生,如果再過二三十年,回憶今天,花妮可能會說帥呆了,酷斃了。

    但現在的花妮還不會形容自己的感受,隻覺得二妞這樣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勁兒,直衝腦門,讓她覺得莫名的痛快。

    “我不過了,不過了。連閨女都不怕,我怕什麽。現在是新社會了,不用你爹,媽也能養你。”柳滿紅看著女兒,一時衝動的做出了影響自己人生的,最大的一個決定。

    日後的無數年裏,她會無數次的回憶今天,慶幸自己當初敢於跨出這一步。

    “周主任,你是咱村的婦女主任不,管不管事。”柳滿紅既然有了決定,就不再退縮,放下手,露出半邊紅腫還滲著血絲的臉,直接衝到了村子裏辦公的地方。

    穀場的後頭一排,就是村子裏的辦公地點,村支書一個屋,其他人共用一個屋。

    周琴聽到聲音趕緊把柳滿紅接到屋裏,“唉喲,這臉怎麽了。”

    她當然知道葉貴家兩口子幹仗的事,這種事村子裏常有,鬧得厲害了她會出麵勸勸和,鬧了就算的,人家不來找她,她也不會主動上門。

    象柳滿紅這樣的,她也見得多了,讓她這個婦女主任當說客,讓男人下保證不許再動手唄。

    “我要離婚,這日子過不了了。孩子歸我,你說說咋辦手續吧。”柳滿紅是個直性子,說了要離婚就大喇喇的說出來,半點也不懂拐彎抹角的事。

    一下子把周琴說愣了,“啥,你要離婚。咋能這麽大心呢,葉貴有錯,我叫他來給你認錯。這日子哪能說不過,就不過呢。”

    “這日子真沒法過了,我不過了。”柳滿紅有越說越崩潰的跡象,葉悠悠知道她撐不住了,趕緊攔住她。

    “周主任,我爹背著我媽在外頭借錢給我爺奶,我媽找他說理去,結果你看看我媽的臉,就是這個下場。還有上回羅家的事,公安局都來了,你們也知道是咋回事了。我才十五歲,他們就敢下手,我媽是擔心,這麽下去,說不定哪一天她下地去了,我就在家被他們給害了。”

    “這孩子,怎麽可能呢?”周琴有點不屑,這孩子說的也太玄乎了。

    “怎麽不可能呢,上回如果不是我逃了,周主任覺得會是個啥結果。”葉悠悠看周琴有和稀泥的意思,也來了脾氣。

    扭頭對柳滿紅道:“媽,這兒的婦女主任不管事,咱們上鎮上說理去。我就不信了,這天下還沒個說理的地方。”

    周琴一聽這話,這才坐不住了,趕緊站起來,“這孩子,脾氣咋這麽破呢,我說了不聽嗎?這不是還得調解呢。”

    “那你把我爹和借了錢的那家人找來,這事得說清楚。打人是一碼事,借錢是另外一碼事,我媽要求離婚是單獨一碼事。咱們一碼歸一碼,一件件說清楚。”葉悠悠見周琴急了,心想這就對了,還以為你真不在乎這個身份呢。

    婦女主任是村子裏的人選的,上級領導拍板定的,不算公職,也沒有固定工分。但是人家跟領導走的近,上頭有啥風吹草動文件精神,第一時間就能知道,就算沒錢拿,也是一堆人搶破了頭想當。

    他們這一說話,把在隔壁的村支書也招來了,他現在是看到葉家的人就頭疼。當然是特指葉悠悠他們家的這個葉家,半村人都姓葉呢,村支書自己也姓葉。

    他們這幾天正在一塊合計事情,不然也湊不到這麽齊。平時也一樣要下地幹活的,沒想到剛湊到一起,葉家又出妖蛾子了。

    一聽是夫妻幹仗的破事,村支書就沒興趣了,“我跟會計核一核上個月工分的事,你們好好談。”

    說著叫走了跟周琴一個屋的會計,把地方騰給他們用。

    周琴無奈,用村裏的大喇叭通知葉貴和借錢給葉貴的人到村裏的辦公室來一趟。

    被借了錢的人家是葉貴本家的堂叔,這會兒夫妻倆都是一臉晦氣。男的埋怨女的,“借條都打了的事,非被你整出這麽多麻煩事來,男人在外頭的事,老娘們管那麽多幹什麽。”

    “我不管,由得你鬧,咱們這個家都得敗。五十塊不是個小數,你倒好,一句不問就借了。葉貴媳婦都不知道咋回事,你說葉貴這是幹的啥事。”

    葉老叔葉老嬸一塊往穀場去了,葉貴也從家裏走出來,默默的跟到了葉老叔的身後。

    “旺兒媳婦啊,這是咋說地,咱借錢還借壞了啊。”葉老叔看到柳滿紅在這裏,心知是來說借錢的事,搶先一步了問。

    “借錢的事,我和我媽都不知道,這錢也沒花在我們身上,更沒花在我們這個小家的身上。所以就是叫兩位長輩來說清楚,以後還錢的事,找我爹就行,不與我們相幹。趁著周主任也在,就當是作個見證。”

    葉悠悠也不指望別人了,省得越說越不明白,幹脆自己說了個清楚。

    葉老叔一聽,倒也明白,很是幹脆道:“這沒啥,錢是葉貴借的,簽字按手印的也是他,以後我隻找他,不找別人。”

    葉老嬸還當是啥事呢,聽了這話,倒是笑了,“一家人還能算你的我的,葉貴以後掙了錢是不是你的啊。”

    柳滿紅沒有笑,“葉貴掙錢也是給他娘,和我沒關係,我和他以後都沒關係了。”

    “呀,這是咋說的,咋叫沒關係了。”葉老嬸一聽就知道有事,幹脆坐下來,不準備走了。

    村子裏的人都這樣,看別家的熱鬧就跟白撿的大戲一樣,怎麽舍得走。

    周琴也沒趕人,反正接下來是批/鬥葉貴加勸和,多個女人,絕對是多個生力軍。

    果然,周琴先製人,“葉貴,你這就不應該了,看看把滿紅打的,夫妻之間有什麽話不能慢慢說,有什麽事不能好好商量,怎麽能動手呢。”

    “確實不應該,男人有力氣就該用到田裏去,打女人算咋回事。”葉老嬸果然幫腔了。

    葉貴愣了一下,卻沒有解釋這傷並不是他打的,打人的是他媽和大嫂,他默默認了。

    “趕緊給你媳婦賠禮道歉,保證以後再也不敢了,再動手別說滿紅饒不了你,我也饒不了你。”周琴氣勢十足。

    “滿紅,我以後再也不敢了。”葉貴道歉道的極快,這讓周琴很滿意。

    “滿紅,你看呢。”周琴問柳滿紅,要是她也滿意,這對夫妻也就牽著手走了,離婚不離婚的,可不好再提的事。

    王桂花摸摸她的頭,“咱們村的知青多,正跟生產大隊建議,想辦個識字班給大家夥脫盲。要是能行,幾個村都會有知青輪流去給大家夥補習。”

    這可真是個好主意,葉悠悠激動的直點頭,“我肯定去。”

    “咱二妞這麽乖,姥姥帶你去鎮上轉轉,做身新衣裳。”一想到外孫女長這麽大,連清水鎮都沒去過幾回,越想越是心酸。

    “耶,姥姥好棒。”葉悠悠抱著姥姥跳了起來。

    “這丫頭,淨是怪詞。”王桂花收拾收拾,帶著葉悠悠去了清水鎮。

    小灣村離清水鎮不遠,但走路也要近一個小時,王桂花熟練的去了村口,搭了村子裏出去辦事的牛車。到了地方,摸出一個水煮雞蛋偷偷塞到趕車大叔的口袋裏,“他叔啥時候回村。”

    “下午三點,你們早點去鎮尾那顆爺爺樹下頭等,我再把你們捎回去。”大叔摸著口袋裏的雞蛋,嗬嗬笑著。

    “好勒。”葉悠悠響亮的應了一聲,和大叔揮手再見。

    王桂花牽著外孫女的手,見她並不象一般的農村小娃,到鎮上看到什麽都一驚一乍的叫喚,心裏越可惜,之前對外孫女實在關注的太少了。

    “這個是你大伯上班的磚瓦廠,看到裏頭的三層小樓沒有,是清水鎮的獨一份。”王桂花很熟練的告訴她,什麽地方是幹什麽的,最後拉著她到了鎮上的供銷社。

    在這個特定的年代,所有的物資都由國營的供銷社提供,一進去就是一組玻璃大櫃台,氣派又敞亮,裏頭待出售的貨品排列的整整齊齊。

    擱在一九七二年,這樣的景象是極有視覺衝擊力的。

    許多人第一回見的時候,會情不自禁的出“啊”的一聲,先後退幾步,再趕緊湊到玻璃櫃台上,仔細看裏頭擺了些啥。

    葉悠悠出生在一個市隨便逛的時代,當然不會被一個小小的供銷社嚇到。

    沒看玻璃櫃台,反而抬頭去看正中牆上懸掛著的主席相框,相框背後是一整張巨大的彩色洋畫,上頭印著暖水瓶,搪瓷盆和各種生活用具。

    看在葉悠悠的眼裏,具有一種魔幻的年代感。讓她再一次真實的感受到,自己來到了一九七二年的中國。

    王桂花筆直走到櫃台前,“同誌,把那匹藍色的布料給我看看。”

    她要給外孫女做一身衣裳,現在是夏天,藍色的褲子,白色的短袖,再給做雙黑色的布鞋,別說在農村,就是去市裏,也不土氣。

    “你有布票嗎?”售貨員斜睇著眼睛看他們,這一老一小一看就是農村人,這些老農民每回到鎮子上,就得來供銷社從頭看到尾。

    看什麽都稀罕,就是不買,偶爾也有想買的,可又掏不出布票工業票,最後還是隻能掛眼科。所以售貨員一聽王桂花要看布,第一時間就問她有沒有布票,不然白看一場,要是再把布給弄髒了,她找誰喊冤去。

    葉悠悠蹙了蹙眉頭,對於售貨員的鼻孔朝天,她很是不習慣。但王桂花卻是極習慣的,拿出手帕包著的布票和錢,“不光藍的,還有那匹白色的襯衣料子,也給我看看。”

    售貨員看到布票,這才和緩了臉色,把布料遞出來給她摸摸看。

    扯好布料又給葉悠悠買了鉛筆和練字本,葉悠悠心中一動,“姥姥,我能買一套課本回家嗎?不管開不開識字班,我都想念書。”

    “沒人教你咋念。”王桂花忍不住的笑,在她聽來,這純粹就是孩子話。

    “我讓小辛哥哥教我呀,還可以請別的知青哥哥姐姐教我,他們那麽好。”她還白得了人家一把糖呢,當然好。

    王桂花也想到了糖的事,不由“撲哧”一笑,摸摸她的頭,“小機靈鬼。”

    供銷社沒有課本賣,但是剛才賣布給他們的售貨員,倒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線索,“課本啊,去廢品收購站看看,他們那兒書多。”

    “謝謝姐姐。”葉悠悠看在她給自己指出了一條明路的份上,原諒了她之前用鼻孔看人。搖著姥姥的手,“姥姥,我們去瞧一眼吧。”

    反正離回去的時候還早,王桂花帶著她去了廢品站。廢品站也是國營的,兩個戴著手套的年輕人,正在將紙質品收到一塊打捆。

    “同誌,我們想買一套上課用的課本,生產大隊要辦識字班,你們看成嗎?”王桂花跟他們打著商量。

    “成,有什麽不成的,不過你們得自己挑。”一個年輕人一指他們沒清理出來的一堆紙質品,讓他們自己去找。

    葉悠悠蹲下來翻看,隻要是課本,不管是哪個年級的,都被她挑了出來。其實這裏頭完整的書籍很少,大多都是實在無用的廢紙和一些剪廢掉的報紙。

    別懷疑,整張的報紙也不會有人當廢品賣掉,都是收集起來,貼牆壁貼窗戶,就是自家用不上,也能給別人用。

    無數稀奇古怪的紙堆中,葉悠悠摸到一本紙頁泛黃的線裝書,本能的“咦”了一聲,翻開看了一眼,上頭竟然全是自己看不太懂的古文。她不能肯定這是不是古籍,但是買走又不知道會不會引人懷疑。

    她稍有些遲疑,回頭問捆書的年輕人,“大哥,這些書你們收了之後,是幹啥子用啊。”

    “送到工廠打成紙漿,還能再造成新紙。”年輕人很享受這聲大哥的稱呼,笑眯眯的回答了她。看到她手裏的線裝書,好心的提醒她,“這樣的可別碰,都是四舊,是需要被消滅的舊思想。”

    “咋這神奇呢。”葉悠悠適當的表現了一下吃驚,隨手就將這本疑似古籍的線裝書,收到了自己的淘寶倉庫裏。

    就算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她也要將這些書保留下來。這並不是值多少錢的問題,而是文化的傳承。

    葉悠悠做事很有章法,翻找的同時,還順便將這些零碎按廢品站的手法整理好。所以哪怕她呆的時間有些長,這裏的人也沒多問一句,他們巴不得天天都有人過來幫著幹活呢。

    “都挑好了,這有多少斤?”王桂花本來是打算幫她找的,但看到外孫女手腳麻利的很,也就不插手了,反正挑錯了也無所謂,都是拿來識字的,什麽書不是書。

    “十二斤,您得給我一毛錢,我再搭本雜誌給您。”其實就是一角錢,當地人不說角,都是說毛。

    王桂花掏了錢,和外孫女一人背了一捆書去爺爺樹下頭等著。

    “你這丫頭,咋知道這些是課本。”王桂花把書從背簍裏拿出來一本本翻看,現竟然沒有挑錯,不由疑惑的看著外孫女。

    “建國哥和大妞姐都上學,他們的課本,我見過。我就想摸一下來著,他們都不肯給。”葉悠悠趁機上眼藥。

    “以後咱們二妞的東西,也不給他們摸。”王桂花從背簍裏摸出用布包好的水煮蛋,還有兩個饅頭,這是他們的午飯。

    “姥姥也吃。”雞蛋隻有一個,王桂花讓給葉悠悠,葉悠悠咬了一口,把剩下的塞到了姥姥的嘴裏。

    吃完了,兩個人犯了難,離著下午三點,還有幾個小時,光坐著等太難熬,出去逛逛吧,背著十幾斤的課書,更難熬。

    “姥姥,咱們換著去轉轉吧。”葉悠悠背著空背簍,站了起來。

    “行,有啥事就大聲叫。”清水鎮統共也沒多大,都是老居民,王桂花想了想,的確沒什麽好擔心的。加上外孫女難得出來一趟,也不好讓把她拘著,便讓葉悠悠去逛。她就墊著這些課本,坐在爺爺樹下頭休息。

    其實葉悠悠並不是想逛街,她再饑渴,對於七十年代的一個小鎮,也提不起逛的興趣。

    她隻是在找到線裝書時受到了啟,盛世的黃金,亂世的古董。

    在一個吃喝還很緊張的年代,肯定會有人把自己家收藏的東西拿出來換取糧食。

    從鎮尾走到鎮頭,經過葉悠悠的仔細觀察,終於現了異樣。鎮上電影院的後頭,有一處小竹林,裏頭影影綽綽露出幾個人影。

    她觀察了一會兒,看到有人抱了東西進去,出來的時候卻是空著手。也有人空著手進去,出來的時候卻是抱著東西的。

    心裏有了底,這一定就是所謂的黑市了。私下交易這種行為,管的再嚴,也是很難完全禁止的。天大地大吃飯最大,為了一張嘴,什麽事都有人敢做。

    葉悠悠在淘寶買了十斤麵粉,放到背簍裏,走進了竹林。

    看到有新來的人,有人警惕的上前,“小姑娘,你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沒錯,我哥沒時間,讓我替他來一趟。”說著拍了拍自己的背簍,示意她是有貨的。

    一看有貨,好幾個中年婦女圍上來,“小姑娘,是什麽,多少錢。”

    放下背簍,打開讓他們自己看,阿姨們都是識貨的人,一看就嘖了幾聲,“富強的精粉,一級的,真漂亮。”

    咦,原來這個時候就有富強啊。攀扯了幾句,葉悠悠知道,糧油店供應的麵粉是一毛八分錢一斤,但是憑證供應,一個人多少都是有數的,多一兩都沒有。

    而且就算是供應的數,也常常因為沒貨,要被別的粗糧頂替。黑乎乎的麵粉都好長時間看不到了,更別提這種白花花的麵粉。在黑市一斤能賣到一塊五毛錢,屬於難得一遇的尖貨。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