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告別

字數:10431   加入書籤

A+A-


    此為防盜章,  購買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可正常閱讀,  請支持正版!  葉祥笑道:“大哥能不能先借一點應個急。”

    葉茂還沒吭聲,  金翠忍不住從屋裏竄了出來,“憑啥弟妹的工作要咱們掏錢,要是掏錢,那工作也該歸我。”

    要是他們兩口子都成了城裏人,  孩子的戶口就能跟到城裏,  一家子吃供應糧,  想想就美。

    葉祥也不生氣,依然笑嗬嗬的,“嫂子當然可以去,反正是公開招考,  有初中文憑就行。”

    金翠壓根不識字,聽了這話,“呸”了一聲,扭回了自己屋。

    葉茂朝著金翠的背影嚷了一句,  “滾。”然後對著葉祥說道:“老娘們在尋思啥呢,  就當她放屁。”

    葉祥嘿嘿笑著,“婆娘嘛,都一個樣,咱們是親兄弟,還能為了一個婆娘壞了情份啊。”

    說著意有所指的朝著葉貴看了一眼。

    然後心中冷笑,  金翠真要是放屁,  你剛才咋不攔著她說話呢。還不是想試試,  但凡有一點門道,這工作隻怕都會被老大家的搶到手。

    “隻招女的,不招男的呀。”老太太想到自己兒子,明明這麽聰明能幹,在鄉下種地,真是可惜了。

    “這回不招男的,全要女的,紡織女工嘛,是細致活。”葉祥也可惜,要是招男的,他一準去啊,他可是初中文憑,能寫會算。

    就是女的,也不多招,意思意思招幾個而已。名額太難得了,但他勢在必得。

    “茂啊,你咋說,這可是個難得的事。”老頭子用煙鬥敲了敲桌子。

    “爹也知道,我負擔重,這些年也沒咋攢下錢來,這樣吧,二十塊,已經是我手上全部的積蓄了。”

    葉老頭點頭,“行,到時候我拉下老臉,去找幾家湊湊,也就差不多了。祥啊,五十塊,咱農民家庭,也就這個能力了。”

    “夠了,謝謝爹,謝謝大哥。”也不提還錢的事,反正沒分家,有爹娘作主,葉祥心安理得。

    葉貴坐在當中,真是如坐針氈,他手裏一分錢沒有,就是想幫忙也沒有辦法。

    “貴啊,你欠家裏的五十塊錢,啥時候能還?”老頭直接問上了。

    “不是說年底算工分……”

    “算工分的時候?你自己心裏沒數啊,你和你媳婦一年能掙多少工分,能不能有五十塊,還有十五斤糧食呢。”

    老太太恨恨看著這個不爭氣的兒子,老二生的最老實,又有一把子力氣,留在家裏幹活最合適。偏生娶了個攪家精,鬧著要分家。

    “那,那咋辦。”葉貴也知道,怕是湊不夠的。

    “咋辦,還用我教你啊,你閨女多大了,在家閑著當嬌小姐呢。你當是地主家的閨女啊,不用下地幹活。趕緊的,明天就給我下地,去掙工分。”多一分是一分,反正出力氣的人不是她。

    “二妞還小。”

    “小什麽小,就你家閨女金貴,誰家的女孩不跟著下地掙工分的,年底不把錢還上,就給我把房子騰出來。”老太太打斷葉貴的話,起身趕著他,要他回去說清楚。

    葉祥起身送葉貴出去,拍著他的肩膀,“二哥,這是家裏的大事,我們要是好了,也一樣會拉把家裏人的。就算你分了家,可在我心裏,你永遠都是我二哥。兄弟情份,分個家又怎麽能分得斷呢,你說是吧。”

    “是,是。”葉貴除了是,幾乎說不出別的話來。隻覺得三弟說什麽都是對的,說什麽都動聽的很,而且極有道理。

    失魂落魄的葉貴回了自己家,柳滿紅看他雙手空空如也,蹙眉道:“他們就這樣收下了,也沒留你吃點啥。”

    葉貴不說話,柳滿紅終究還是起了身,去廚房給他蒸了兩塊紅薯。

    “她娘,跟你商量個事。”葉貴難得開口商量事,就連葉悠悠也覺得稀奇,從課本裏抬起頭看著他。

    葉貴有些緊張,吞了口沫子道:“你看,咱家二妞也有十五了,出去上工,能掙一半的工分,要不然……”

    “姓葉的,你做夢。”柳滿紅正在廚房裏給灶台添火,聽到這話,尖叫一聲,拎著一根燒著的木柴就跑了出來。

    “是誰給你出的主意,打主意打到咱家二妞身上來的。你家大妞呢,建國呢,咋不見他們去上工掙這半個工分。”

    一個成年男人上一天的工,是滿工分,一個成年女人上一天的工,要打個八折,如果是十幾歲的半大孩子上工,隻能掙半工分,就是打五折。

    村裏頭,父母都在的,很少會讓孩子去掙工分。條件好些的,會送孩子去讀書,條件差點的,讓孩子做做家務,撿柴摘野菜,割豬草也就是了。隻有那些父母不在的,或是特別不心疼孩子的,才會讓這麽小的孩子去掙工分。

    所以柳滿紅一聽這話,就來了氣。之前沒分家的時候,她都沒讓閨女去掙工分,現在都分家了,就更不可能了。

    “咱都分家了,還提大伯家的事幹什麽。我不是不心疼閨女,可是咱們這情況,年底還要還錢和糧食,怎麽算的過來。”葉貴說完了,又抱頭蹲到了地上。

    柳滿紅一怔,她沒管過錢,不知道年底的工分夠不夠還,可是聽丈夫的意思,是不夠還嗎?

    “奶想出這個主意,可真夠替我們著想的。今年的工分不夠,還有明年呢,明年不夠還有後年呢?她一個老太太,急著要錢幹什麽?”

    葉悠悠絕不相信這個主意是葉貴想出來的,老太太想讓她去掙工分,她就偏不去。

    柳滿紅也跟著點頭,“咱們閨女說的對,這債本來就是他們賴在我們身上的,今年不夠就明年。分家還要賺錢的,你們家也是獨一份。”

    葉貴隻好把老太太要他們年底還錢,不然就騰房子的事說出來。

    “老太太為啥急著要錢?”葉悠悠攔住準備火的柳滿紅,總要有個原由吧。

    葉貴又把紡織廠要招臨時工,然後葉祥的老丈人在走關係的事說了出來。

    葉悠悠若有所思,“原來是這樣。”

    “那也是你三嬸,她進了廠子,對咱們家肯定是好事,你說是不是啊,二妞。”葉貴知道這個女兒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強硬的命令是不能夠的,要哄著才行。

    “大伯早就在廠子裏工作了,他還姓葉呢,我除了看著建國哥大妞姐上學,還有啥好處。看看就是好處啊,那這好處可真沒勁。”

    葉悠悠鄙視的看著他一眼,就這水平還想哄人,自個兒玩去吧。

    葉貴頓時手足無措起來,他說話的水平就這樣,心裏覺得家和萬事興,抬著自家人怎麽也是好的,嘴裏卻說不出道理來。

    柳滿紅直接熄了灶火,還蒸啥紅薯呢,自己心疼他,他卻去心疼欺負自己老婆孩子的人。

    冷著臉告訴他,“姓葉的,我閨女又不是你們葉家的長工,不帶這麽欺負人的。這話不用提了,年底沒錢就去我娘家住,你愛去不去。”

    “咱們以前好好的,現在鬧得連個自己的窩都快沒了,有意思嗎?”葉貴打心底裏是不願意分家的,可是爹娘強勢,老婆孩子也強勢,他沒辦法,隻能妥協。現在出了問題,就開始找毛病。

    “好好的?你確定是好好的?我和我媽每天都被餓的半死,你看不見嗎?早上吃雜糧粥,你和爺奶還有叔伯都是一勺子到底,撈出幹的。其他人是半幹半稀,就隻有我和我娘,淺著鍋麵撈一碗水,就算是吃過了。你摸著良心告訴我們,這就是好好的?”

    二妞的記憶翻騰著,讓葉悠悠止不住的難過。十五歲的孩子啊,就這樣被活活餓死了,她的親爹卻覺得,這一切都是好好的。

    柳滿紅聽女兒提起來,也紅了眼框,家裏的糧食都是老太太把著,鎖在自己屋裏,誰也看不著。

    到了飯點恨不得一顆顆的數出來,分派給兒媳婦做一家人的飯菜。做完了,兒媳婦還不能吃,要等著老太太來分。

    她和女兒隻能分到最少最差的那一份,根本填不飽肚子。這些事,她總覺得過去了,就不要再翻出來傷了情份,可是聽到葉貴一句好好的,她同樣忍不住了。

    葉貴嚅嚅不吭聲,柳滿紅卻直接揭開了他心裏所想,“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娘倆又沒餓死,就算好好的,是不是。隻要活著,哪怕一個家裏頭,別人活的象個人樣,我們活的不如豬狗,也是好好的,是不是。”

    柳滿紅早就習慣了,隻要自己一強硬一怒,丈夫就象現在這樣,頭一低一聲不吭,你打也好,罵也好,都隨你。起初她覺得這是好事,說明他讓著自己。

    隻是越到後來越現,他哪兒是讓著自己,他根本就是這麽個性子。今天你不是他老婆,就是個外人,他也一樣是這個性子。

    王桂花摸摸她的頭,“咱們村的知青多,正跟生產大隊建議,想辦個識字班給大家夥脫盲。要是能行,幾個村都會有知青輪流去給大家夥補習。”

    這可真是個好主意,葉悠悠激動的直點頭,“我肯定去。”

    “咱二妞這麽乖,姥姥帶你去鎮上轉轉,做身新衣裳。”一想到外孫女長這麽大,連清水鎮都沒去過幾回,越想越是心酸。

    “耶,姥姥好棒。”葉悠悠抱著姥姥跳了起來。

    “這丫頭,淨是怪詞。”王桂花收拾收拾,帶著葉悠悠去了清水鎮。

    小灣村離清水鎮不遠,但走路也要近一個小時,王桂花熟練的去了村口,搭了村子裏出去辦事的牛車。到了地方,摸出一個水煮雞蛋偷偷塞到趕車大叔的口袋裏,“他叔啥時候回村。”

    “下午三點,你們早點去鎮尾那顆爺爺樹下頭等,我再把你們捎回去。”大叔摸著口袋裏的雞蛋,嗬嗬笑著。

    “好勒。”葉悠悠響亮的應了一聲,和大叔揮手再見。

    王桂花牽著外孫女的手,見她並不象一般的農村小娃,到鎮上看到什麽都一驚一乍的叫喚,心裏越可惜,之前對外孫女實在關注的太少了。

    “這個是你大伯上班的磚瓦廠,看到裏頭的三層小樓沒有,是清水鎮的獨一份。”王桂花很熟練的告訴她,什麽地方是幹什麽的,最後拉著她到了鎮上的供銷社。

    在這個特定的年代,所有的物資都由國營的供銷社提供,一進去就是一組玻璃大櫃台,氣派又敞亮,裏頭待出售的貨品排列的整整齊齊。

    擱在一九七二年,這樣的景象是極有視覺衝擊力的。

    許多人第一回見的時候,會情不自禁的出“啊”的一聲,先後退幾步,再趕緊湊到玻璃櫃台上,仔細看裏頭擺了些啥。

    葉悠悠出生在一個市隨便逛的時代,當然不會被一個小小的供銷社嚇到。

    沒看玻璃櫃台,反而抬頭去看正中牆上懸掛著的主席相框,相框背後是一整張巨大的彩色洋畫,上頭印著暖水瓶,搪瓷盆和各種生活用具。

    看在葉悠悠的眼裏,具有一種魔幻的年代感。讓她再一次真實的感受到,自己來到了一九七二年的中國。

    王桂花筆直走到櫃台前,“同誌,把那匹藍色的布料給我看看。”

    她要給外孫女做一身衣裳,現在是夏天,藍色的褲子,白色的短袖,再給做雙黑色的布鞋,別說在農村,就是去市裏,也不土氣。

    “你有布票嗎?”售貨員斜睇著眼睛看他們,這一老一小一看就是農村人,這些老農民每回到鎮子上,就得來供銷社從頭看到尾。

    看什麽都稀罕,就是不買,偶爾也有想買的,可又掏不出布票工業票,最後還是隻能掛眼科。所以售貨員一聽王桂花要看布,第一時間就問她有沒有布票,不然白看一場,要是再把布給弄髒了,她找誰喊冤去。

    葉悠悠蹙了蹙眉頭,對於售貨員的鼻孔朝天,她很是不習慣。但王桂花卻是極習慣的,拿出手帕包著的布票和錢,“不光藍的,還有那匹白色的襯衣料子,也給我看看。”

    售貨員看到布票,這才和緩了臉色,把布料遞出來給她摸摸看。

    扯好布料又給葉悠悠買了鉛筆和練字本,葉悠悠心中一動,“姥姥,我能買一套課本回家嗎?不管開不開識字班,我都想念書。”

    “沒人教你咋念。”王桂花忍不住的笑,在她聽來,這純粹就是孩子話。

    “我讓小辛哥哥教我呀,還可以請別的知青哥哥姐姐教我,他們那麽好。”她還白得了人家一把糖呢,當然好。

    王桂花也想到了糖的事,不由“撲哧”一笑,摸摸她的頭,“小機靈鬼。”

    供銷社沒有課本賣,但是剛才賣布給他們的售貨員,倒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線索,“課本啊,去廢品收購站看看,他們那兒書多。”

    “謝謝姐姐。”葉悠悠看在她給自己指出了一條明路的份上,原諒了她之前用鼻孔看人。搖著姥姥的手,“姥姥,我們去瞧一眼吧。”

    反正離回去的時候還早,王桂花帶著她去了廢品站。廢品站也是國營的,兩個戴著手套的年輕人,正在將紙質品收到一塊打捆。

    “同誌,我們想買一套上課用的課本,生產大隊要辦識字班,你們看成嗎?”王桂花跟他們打著商量。

    “成,有什麽不成的,不過你們得自己挑。”一個年輕人一指他們沒清理出來的一堆紙質品,讓他們自己去找。

    葉悠悠蹲下來翻看,隻要是課本,不管是哪個年級的,都被她挑了出來。其實這裏頭完整的書籍很少,大多都是實在無用的廢紙和一些剪廢掉的報紙。

    別懷疑,整張的報紙也不會有人當廢品賣掉,都是收集起來,貼牆壁貼窗戶,就是自家用不上,也能給別人用。

    無數稀奇古怪的紙堆中,葉悠悠摸到一本紙頁泛黃的線裝書,本能的“咦”了一聲,翻開看了一眼,上頭竟然全是自己看不太懂的古文。她不能肯定這是不是古籍,但是買走又不知道會不會引人懷疑。

    她稍有些遲疑,回頭問捆書的年輕人,“大哥,這些書你們收了之後,是幹啥子用啊。”

    “送到工廠打成紙漿,還能再造成新紙。”年輕人很享受這聲大哥的稱呼,笑眯眯的回答了她。看到她手裏的線裝書,好心的提醒她,“這樣的可別碰,都是四舊,是需要被消滅的舊思想。”

    “咋這神奇呢。”葉悠悠適當的表現了一下吃驚,隨手就將這本疑似古籍的線裝書,收到了自己的淘寶倉庫裏。

    就算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她也要將這些書保留下來。這並不是值多少錢的問題,而是文化的傳承。

    葉悠悠做事很有章法,翻找的同時,還順便將這些零碎按廢品站的手法整理好。所以哪怕她呆的時間有些長,這裏的人也沒多問一句,他們巴不得天天都有人過來幫著幹活呢。

    “都挑好了,這有多少斤?”王桂花本來是打算幫她找的,但看到外孫女手腳麻利的很,也就不插手了,反正挑錯了也無所謂,都是拿來識字的,什麽書不是書。

    “十二斤,您得給我一毛錢,我再搭本雜誌給您。”其實就是一角錢,當地人不說角,都是說毛。

    王桂花掏了錢,和外孫女一人背了一捆書去爺爺樹下頭等著。

    “你這丫頭,咋知道這些是課本。”王桂花把書從背簍裏拿出來一本本翻看,現竟然沒有挑錯,不由疑惑的看著外孫女。

    “建國哥和大妞姐都上學,他們的課本,我見過。我就想摸一下來著,他們都不肯給。”葉悠悠趁機上眼藥。

    “以後咱們二妞的東西,也不給他們摸。”王桂花從背簍裏摸出用布包好的水煮蛋,還有兩個饅頭,這是他們的午飯。

    “姥姥也吃。”雞蛋隻有一個,王桂花讓給葉悠悠,葉悠悠咬了一口,把剩下的塞到了姥姥的嘴裏。

    吃完了,兩個人犯了難,離著下午三點,還有幾個小時,光坐著等太難熬,出去逛逛吧,背著十幾斤的課書,更難熬。

    “姥姥,咱們換著去轉轉吧。”葉悠悠背著空背簍,站了起來。

    “行,有啥事就大聲叫。”清水鎮統共也沒多大,都是老居民,王桂花想了想,的確沒什麽好擔心的。加上外孫女難得出來一趟,也不好讓把她拘著,便讓葉悠悠去逛。她就墊著這些課本,坐在爺爺樹下頭休息。

    其實葉悠悠並不是想逛街,她再饑渴,對於七十年代的一個小鎮,也提不起逛的興趣。

    她隻是在找到線裝書時受到了啟,盛世的黃金,亂世的古董。

    在一個吃喝還很緊張的年代,肯定會有人把自己家收藏的東西拿出來換取糧食。

    從鎮尾走到鎮頭,經過葉悠悠的仔細觀察,終於現了異樣。鎮上電影院的後頭,有一處小竹林,裏頭影影綽綽露出幾個人影。

    她觀察了一會兒,看到有人抱了東西進去,出來的時候卻是空著手。也有人空著手進去,出來的時候卻是抱著東西的。

    心裏有了底,這一定就是所謂的黑市了。私下交易這種行為,管的再嚴,也是很難完全禁止的。天大地大吃飯最大,為了一張嘴,什麽事都有人敢做。

    葉悠悠在淘寶買了十斤麵粉,放到背簍裏,走進了竹林。

    看到有新來的人,有人警惕的上前,“小姑娘,你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沒錯,我哥沒時間,讓我替他來一趟。”說著拍了拍自己的背簍,示意她是有貨的。

    一看有貨,好幾個中年婦女圍上來,“小姑娘,是什麽,多少錢。”

    放下背簍,打開讓他們自己看,阿姨們都是識貨的人,一看就嘖了幾聲,“富強的精粉,一級的,真漂亮。”

    咦,原來這個時候就有富強啊。攀扯了幾句,葉悠悠知道,糧油店供應的麵粉是一毛八分錢一斤,但是憑證供應,一個人多少都是有數的,多一兩都沒有。

    而且就算是供應的數,也常常因為沒貨,要被別的粗糧頂替。黑乎乎的麵粉都好長時間看不到了,更別提這種白花花的麵粉。在黑市一斤能賣到一塊五毛錢,屬於難得一遇的尖貨。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