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配合調查

字數:10684   加入書籤

A+A-


    此為防盜章,  購買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可正常閱讀,  請支持正版!

    葉建國頓時有些不耐煩,“我跟他同學好幾年,  他家裏的事,我還不知道嗎?不是那種身份,  也沒人會信他。”

    但是葉茂拿不出三百塊錢,  他當工人至今,  也隻存了二百塊,  這筆錢原本是不少了。可是現在光一份工作,  就還差著一百塊。

    “祥啊,  你說這事咋辦?”老頭兒問自己的兒子,  葉祥今天回來,  是準備拿錢的,  結果正好碰上葉建國回來要錢,  這一下,  錢的事就不好說了。

    老兒子大孫子,  老倆口的命根子。如果換成葉祥和葉建國的事衝突上了,老頭老太太還有可能無法決擇。但換成兒媳婦和大孫子,  這還有啥可決擇的,當然是選擇大孫子。

    葉祥一聽老頭兒這話,就知道他們的心偏了。

    頓時氣的跳了起來,“爹,  建國的同學才多大,  還不知道怎麽一回事呢。我這可是板上釘釘的事,  再說我跟老丈人都說好了,跟你們也提前打過招呼,現在反悔之前找的關係就都白搭了。”

    “三叔,這話就不對了,紡織廠招工是要考試的。你找了關係,也不能代替三嬸考試的成績吧,要是她成績好,不用找關係,不也一樣能進。我這個事,是不通過外頭招工的,直接內招。這能一樣嗎?”

    葉建國現在心急上火,滿腦子都是這三百塊錢的事。

    葉祥被他懟了一把,滿肚子的氣,但他總要給家裏人解釋清楚才行。

    “考試分成筆試和麵試,筆試過了,還得廠子裏七八個領導一塊麵試。有一個領導覺得你不合適,筆試再高也沒用。我老丈人就是找人把這七八個領導全打點一遍,隻要這些領導都點了頭,就能留下來。”

    葉祥急的不行,咬牙祭出絕招,“吳萍進了城,建華才能跟著去城裏,隻要有轉正的機會,以後建華就能接班。要我說,建國才不用慌,反正以後也能接大哥的班。”

    這話倒把老頭老太太的心思給說轉了回來,葉建國還能接葉茂的班呢,要是兩個孫子都能進城,那他們葉家該多風光。

    “誰有幹部不當,去當工人的。再說我爹還能幹二十年,那這二十年我怎麽辦,我把話撂這,我可不種地。”葉建國頓時急眼了,跟紅頂白的嚷了起來。

    葉茂盯了一眼兒子,這也太急燥了,沒這麽談事的。摁下兒子,接口道:“要是建國的事能成,等建華大了,正好可以接我的班。葉家兩個大孫子,都能進城,不比臨時工保險?”

    薑還是老的辣,葉茂的話一下子擊中了老頭兒老太太的心,對呀,臨時工的事,誰知道以後能不能轉正呢?

    按葉茂這一說,兩個大孫子都能當城裏人,沒有比這更美的事了。

    葉祥雙拳難抵四手,祭出大殺招,“我這隻要五十。”

    如果給建國出三百,而不給他出這五十,這一碗水端的不平,葉祥肯定有意見。

    老太太是一點主意都沒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給誰不給誰都心疼不是。

    老頭拍了板,“不說那些,先數數,到底能湊多少。有多少算多少,說個實數。”

    葉茂兩口子對了一眼,葉茂開了口,“我手裏雖然沒什麽錢,但好在這些年,跟廠子裏的人關係處的倒好。東挪西借的,能有二百,但是之前答應給祥子的二十,就不能出了。”

    葉祥在心裏冷笑,東挪西借,半天時間,你們廠子是有多金貴,能讓你湊到二百。說白了,這二百就是葉茂一家全部的積蓄。

    想到大哥當個工人,就能攢下這麽多錢,越堅定了葉祥一定要讓全家人進城的心思。

    這個全家,指的是他們一家三口,絕不包括老頭兒老太太。

    老頭聽到二百,心裏有了底,吩咐老太太,“趕緊把箱底薅一薅。”意思就是一點也別留了。

    老太太為了兒子孫子倒是心甘情願,拿了鑰匙去開箱。一邊開一邊罵,“要不是羅家的欺人太甚,咱們兩邊都能顧上。呸,說到底,還是那個攪家精壞了我們家的運道。”

    所有的積蓄都扒拉出來,一共一百零七塊八毛。

    葉建國一看夠了三百塊,一顆石頭落了地,虎視耽耽盯著老太太手裏的錢,目光不善。

    葉祥氣的臉都歪了,“家裏拿得出三百塊,難道就差我這五十塊?要說公平,這一百塊,一家五十最公平。大哥大嫂再去借點不就行了,反正你們廠子有錢人多。”

    老頭也的確是這樣想的,將一百塊一分為二,一邊推了五十。

    “咱家就這個能力,能幫的也隻有這麽多。我們老的一碗水端平,剩下的,夠不夠也隻能你們自己去想辦法了。”

    葉祥一把將錢拽到手裏,趕夜路去了老丈人家,就怕家裏還有變動。

    葉建國氣的直捶桌子,“就差五十塊,關係我一輩子的大事,是當幹部還是當農民,就因為這五十塊不成,氣死我了。”

    “老二家不是還差咱五十塊嗎?”金翠咬牙切齒,好像如果兒子錯失了這次的機會,就是老二一家害的。

    “要他們還,不還明天就給我搬出去。”老太太也氣的不行,恨不得現在就過去罵他們一頓。

    “他們手上又沒錢,就是讓他們搬出去他們也還不出來。”老頭鄙夷的看了一眼自家的婆娘,就知道罵罵罵,罵能罵出錢來呀。

    “那你說咋辦。”老太太也氣極了。

    “讓葉貴找人借借錢,拿隊裏的工分抵帳。”老頭一直懷疑是葉悠悠拿走了那一百塊錢和三十斤糧食,但她肯定不會承認。幹脆讓葉貴出麵借錢,她當閨女的,替老子還債是天經地義的事。

    隻要她一還錢,不就證明錢是她拿的,到時候,還得把另外五十塊也給要出來。

    老太太一拍大腿,“中,就這麽辦,我這就去找他。”

    “去什麽去,明天老二下地的時候,把他拉過來說這事,順便帶他去把借條打了。”真要讓葉貴的老婆孩子知道,鬧不鬧他們不管,但是借錢的事肯定就黃了。

    “爹這個主意好。”葉茂立刻拍大腿讚成,爺倆又合計了該找誰借錢的事,這才熄了燈。

    這一切,已經歇下的葉貴一家,完全不知情。

    一大早,葉悠悠和花妮從家裏出來,先陪著花妮在河邊割了豬草,然後找了個平坦的地方躺下來分吃江米條。

    花妮吃一條江米條幸福的歎一口氣,“我姐說買東西的票都是我爺找人借的,以後都是要還的,等還完了,她一定給我買點心吃。到時候,我還跟你分。”

    “行,我等著。”葉悠悠仰麵靠在坡地上,頭上墊著背簍,陽光照在河麵,粼粼波光泛出帶著金屬感的色彩來。

    微風吹過,帶來一絲河水的腥氣,但又不覺得齁鼻,反而覺得是一種很有年代感的清新氣。

    他們躺在樹下的陰影處,被太陽照的暖哄哄的,再加上填飽了肚子,真個兒是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今生作前世。

    “二妞,你咋還在這兒躺著,你爹媽幹起仗來了,你還不趕緊去看看。”來河邊割豬草的大嬸看到二妞,衝著她喊了一嗓子。

    “啥……”葉悠悠一個激靈爬起來,拔腿就跑。

    花妮趕緊撿起二妞丟下的背簍,跟著追了上去。

    還不忘了打聽,“為啥啊,嬸。”

    “我咋知道,反正鬧得挺厲害的。”割豬草的大嬸搖搖頭,心想,到底是沒生兒子。看吧,再好性的男人,說翻臉就翻臉。

    葉悠悠飛快的跑回去,就看到柳滿紅坐在自家屋門口,捂著半邊腫漲起來的臉,雙眼直。

    “媽,媽,你別嚇我。”葉悠悠想撲上去又不敢,害怕柳滿紅身上受了傷。

    反倒是柳滿紅看到女兒,一把抱住她,大哭起來。

    “這日子沒法過了,真沒法過了。”柳滿紅絮絮叨叨,對著女兒傾訴,葉悠悠才知道,葉貴竟然瞞著柳滿紅去外頭借錢。

    都是一個村裏的人,女人家有些小心眼,不太放心葉貴,就跑來問柳滿紅知不知道,她才知道葉貴做了這種事。

    去找他,他又不吭聲,氣的柳滿紅捶他打他,讓他趕緊把錢還給人家。

    “你爹說,他借了錢,就給了你爺奶。你建國哥要用錢,家裏困難,他不想拖著不還。我問他年底的工分要是還不上,咱們下一年吃啥喝啥,他也不吭聲。”

    柳滿紅一臉絕望,她原以為分家之後,是新生活的開始。她滿懷著希望,以為隻會越來越好。

    可是現在看來,她錯了,葉貴的心根本不在他們身上,分不分家又有什麽區別。反而給了葉家借口,從他們這裏占走更多的便宜。

    “過不下去就不用過了。”葉悠悠輕描淡寫,她現在隻關心,“媽,你臉上的傷是誰打的。”

    “這個我明白,我們沒那麽大的心,臨時工就很好了。能有個落腳的地方給我們,我媽能掙點工資,我能上學讀書。”

    聽到她說想上學讀書,張霞歎息了一聲。任何年代,想要上進的孩子,都是招人憐愛的。

    “那你留個地址給我,要是有消息,我給你們村打電話。”

    所有村裏的電話,一般的公家單位,都查得到。張霞記下地址,忽然問道:“你們村前段時間是不是出了事,有個傻子欺負一個老太太未遂的。”

    葉悠悠愣了一下,怎麽,她都已經這麽出名了嗎?

    “我就是隨口問問,我家小叔子在鎮上的公安局,回家的時候說起這事來了。”張霞看她臉色不對,便收了口。

    “這件事裏頭的老太太就是我奶。”葉悠悠隻是吃驚,但並不諱言,這回輪到張霞吃驚了。

    “你你你,你就是那個……”張霞想到這丫頭差點被自家奶奶賣給人做童養媳,就忍不住了,“重男輕女的思想真是要不得,主席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

    “所以,我要讀書,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葉悠悠背著鍋衝張霞招手,“我自己能走,以後要是再有好事,也來找霞姨。”

    她也沒指望著打一回交道,人家就能給她辦事。農村人到城裏工作,哪怕是個臨時工呢,那也是搶破頭的事。上上下下的關係,還不知道要搭上多少層情麵,十斤麵粉可不一定夠。但她好歹把這個事拋了出來,至於情份咱慢慢處吧。

    張霞看著她上了車,才騎著自行車回去,她得趕緊把精細糧分一分,給兒子留一點,剩下的都給公公婆婆送去。

    汽車站裏,辛墨濃的坐姿已經表明他等了很久。看到葉悠悠,總算鬆了口氣。再一錯眼,看到她身上背的大鍋,忍不住笑道:“這是什麽,背鍋俠嗎?”

    我……還真是,葉悠悠抽抽眼角,嘿嘿笑了幾聲,就見辛墨濃動手把鍋從她身上解下來,“這個鍋,我背了。”

    救命啊,你能不能不要挑戰我的神經,真的好想笑,怎麽辦?

    “怎麽了,怕我不還你?”辛墨濃見她一直眨著眼,就是不說話,忍不住笑道。

    “不是,是想說謝謝你來著,又覺得光說謝謝顯得好沒誠意。”葉悠悠跟在辛墨濃身後上了車。

    “小孩子家家的,想多了會長不高。”辛墨濃有一種錯覺,自己好像不是在和一個真正的小孩子說話。這種感覺一直存在著,卻又一直被他壓抑著。

    上了車,看到這口大鍋,不少人湊過來問一句,也有人羨慕的摸一把。六十年代的時候,搞大躍進大辦鋼鐵,好多人家的鐵鍋鐵器都被收走了,說是支援國家建設。雖然這胡搞一氣的事總算禁止了,但收走的鐵鍋也沒法再還回來。

    一直到現在,有一些農村的大家庭,分不了家的原因,就是因為隻有一口鐵鍋。反正這鐵鍋,在農村絕對是傳好幾代的大件,家家戶戶少不得。

    “後生,這鍋咋買到的。”有個住在清水鎮的老大爺,一個勁的問,他家那口鐵鍋早該換了,都補了三回了。可是供銷社缺貨啊,他今天還去了一趟呢,上頭缺貨兩個字,不要太顯眼哦。

    辛墨濃說話都不帶草稿的,“家裏有親戚在外省當兵,回來探親的時候幫著給帶的。”

    當兵,外省這兩個詞,直接讓有點忿忿不平的老大爺住了嘴。

    一個勁感慨,“真好,真好。”

    葉悠悠一麵暗笑他的機智,真不愧是連番挫折後,還能站起來的辛墨濃。原來,在這麽年輕的時候,他的腦袋瓜就已經這麽好使了。

    另一方麵,又有些奇怪,為什麽他對自己能買鐵鍋的事,一點都不好奇呢。

    到了清水鎮,他依然背著鐵鍋,但是很快他們就到了分岔路口。一個往小灣村,一個往葉家村,都是一個小時的腳程,卻並不在一個方向。

    “我……”

    “辛老師,我不是第一次自己出門,也能自己回去。你放心吧,我認識路的。”葉悠悠看他的口氣似乎要送自己,趕緊打住。這一送就是多走一個小時,何苦累人呢。

    “你再等一下。”辛墨濃沒有放下鐵鍋,葉悠悠也隻好摸摸臉頰,他都沒有對自己問過為什麽,自己也不要問他了。

    很快,就有騎著自行車從小灣村的方向過來,離他們大老遠就開始搖鈴,等近了,一個年輕人跳下來,“搞到了沒有,咦,這是誰,拐帶人口犯法的。”

    “你在這兒等著我,我先用自行車送她回葉家村。”辛墨濃拍了他一把,讓鍋解下來捆到前頭的直杠上,然後讓葉悠悠坐到後頭。

    騎著自行車過來,然後被扔下的年輕人在後頭揮著手大喊,“喂,真的是犯法的。”活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傻似的。

    “就這樣把他扔下,是不是不太好。”葉悠悠坐在後頭,農村的土路,坑窪不平,讓她“呼”一下,鼻子就撞到了他的腰,慌亂之中,一把抱住他。

    勁瘦的腰上硬綁綁的,不知道是不是肌肉。炙熱的體溫,燙得葉悠悠慌忙鬆手。可是很快,一個顛簸,直接把她顛的離了座,整個人懸空又落下。嚇得她又抱了上去,這一回,她不敢撒手了。

    “路不平,你抱穩。坐自行車都是這樣的,習慣了就好。”前頭辛墨濃的聲音隨著風兒吹過來,滑過她的臉頰。

    兩旁的景色不斷的倒退,都止不住葉悠悠的少女心,蹦啊蹦啊,恨不得從心口蹦出來。

    可是再摸摸自己的臉,不由唉聲歎氣,為什麽是十五歲啊,在他眼裏,你就是個孩子吧。而且,你還拜了師,直接成了人家的晚輩。

    沒有聽到回應,辛墨濃還以為她沒聽到,“坐在自行車上看風景,和平時走路時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吧。”

    “走路的時候看的不是風景,是距離,自行車上看,倒正經有點風景的樣子了。”原始的農村風貌,其實看在葉悠悠眼裏,是有些震撼的,這都是她從來沒見過的景色。

    讓她真切了解到,自己的國家原來真的有這麽貧窮積弱的過去,短短幾十年的翻天覆地,如果現在說出以後國家的變化,大概人人都會當她是神經病。

    這個年代,就是最樂觀的人,也不會想到,更不敢想到,可以預見的將來,大家的生活將有著完全無法想像的變化。

    “辛老師,我到了。”離著村口的大樹還有不少距離的時候,葉悠悠就叫了停。她可不願意辛墨濃把他送回家,她不怕葉家人,但不願意讓葉家人把怒氣撒到別人的身上。

    “行,那你自己小心些。”辛墨濃把鍋取下來背到了葉悠悠的身上。

    看著小丫頭的背影籠罩在一隻大鍋裏,隻露出腦袋和兩截小腿,不知想到了什麽,笑的嘴角都咧開了。

    葉悠悠倒騰著兩條腿,樂顛顛回了家。將鐵鍋架到灶上,燒了水洗涮,等柳滿紅晚上回來,就能給她一個驚喜。

    一天都呆在地裏掙工分的人,壓根就沒現女兒出去了一趟又回來的事。

    但是葉貴看到了晾在掛衣繩上的白襯衫,不由一驚,難道大妞回來了,把衣服給送回來了?

    “二妞,衣裳送回來了,你也別急了,你們是嫡嫡親的姐妹倆,咋能為了一件衣裳生分了。”葉貴覺得可以趁機說教幾句,省得女兒和葉家離心。

    “妞啊,這鐵鍋哪兒來的。”柳滿紅一回來就去了廚房,灶是熱的,鍋裏貼著一圈玉米麵餅。用小火煎的兩麵焦黃,聞著就香。

    一碟鹹蘿卜條用幾滴香油一淋,噴香撲鼻。

    靠牆的案板上,立著小小一瓶香油,取代了之前放在碗裏的一塊豬皮臊子。家家戶戶做菜之前,都是拿肥豬肉皮擦一下鍋子,就算用了油了。這樣整整一瓶油,還真沒見過村子有誰用過。

    柳滿紅一臉激動,她簡直不敢想,還以為至少得一二年,家裏才能攢得上錢買一口鐵鍋呢。

    “這,這是咋回事?大伯給送來的?”葉貴也跟了進來,想了想,似乎除了在工廠上班的大哥,也沒別人能買得到鐵鍋。

    “看看,到底是一家人,大伯還能虧了咱們。”葉貴很是高興,分家以來一直被妻子數落,被女兒冷淡,這會兒頗覺得揚眉吐氣。

    葉悠悠冷笑,“是姥姥知道我們沒有鍋用,讓知青哥哥幫著給送來的,油也是姥姥省給我們的。”

    葉貴頓時蔫巴了,柳滿紅得意的昂了脖子,追問姥姥還帶了什麽話沒有。

    “咱二妞這麽乖,姥姥帶你去鎮上轉轉,做身新衣裳。”一想到外孫女長這麽大,連清水鎮都沒去過幾回,越想越是心酸。

    “耶,姥姥好棒。”葉悠悠抱著姥姥跳了起來。

    “這丫頭,淨是怪詞。”王桂花收拾收拾,帶著葉悠悠去了清水鎮。

    小灣村離清水鎮不遠,但走路也要近一個小時,王桂花熟練的去了村口,搭了村子裏出去辦事的牛車。到了地方,摸出一個水煮雞蛋偷偷塞到趕車大叔的口袋裏,“他叔啥時候回村。”

    “下午三點,你們早點去鎮尾那顆爺爺樹下頭等,我再把你們捎回去。”大叔摸著口袋裏的雞蛋,嗬嗬笑著。

    “好勒。”葉悠悠響亮的應了一聲,和大叔揮手再見。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