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危急(2)

字數:4919   加入書籤

A+A-




    本來,魏淵和鍾家定的,是在他和清平成親前昔,便借送聘禮之時,偷偷走暗道溜出京城,換馬不換人的急行八百裏,隨後在婉城邊境……自會有宋凝的人馬前來接應。

    隻不過,如今宋凝被趙純扣住了,完全動彈不得,別說接應的人馬了,這位不要別人救就不錯了,更別說來接魏淵回遼了!!

    如今的情況,魏淵想要離開,便隻能靠自己和依然遺留在楚國的些許暗線了!

    想要平安歸遼的機會,比以往要小了許多!

    “不錯,明日便是送聘之時,若當真要走,不管是魏淵或是毓秀,總該給咱們遞個消息才是……”得了清平的提醒,鍾皇後微微蹙起眉頭,心底亦有些不安,“還是把毓秀叫進來問問吧,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啊!”

    她低著,心中打定了主意,便傳喚宮娥,拿著她的令牌出宮。宮娥特意到車馬房叫了馬車,一路急行來至鍾府,稟告門房兒,方進得二門,還未等拜見鍾老爺子……不遠處,毓秀就匆匆趕了過來。

    瞧她,衣著光鮮亮麗,頭發梳的一絲不亂,竟是要出門的模樣!

    “鍾姑娘安好!”宮娥連忙上前兩步,攔住了毓秀,福身問禮。

    “青娥,怎麽是你?你怎麽來了?”毓秀一怔,仔細看那宮娥,一眼就瞧出她正是伺候在鍾皇後身邊兒的貼身宮女。

    “鍾姑娘,皇後娘娘命我出來,喚姑娘進宮一絮。”青娥揚聲說,湊到毓秀耳邊,她道:“娘娘是不放心魏大人的事兒,這才……”

    魏淵要離京,中宮中知道的人並不多,畢竟那是秘密之事,不過青娥是鍾皇後的心腹,她的母親便是鍾皇後的奶嬤嬤,一家老小都在鍾府裏伺候,到不需擔憂其忠心之事。

    “哦?姑姑傳喚我嗎?”毓秀低聲,歎了口氣,“正巧我也有要事向姑姑稟告,一同進宮吧!”

    “是……”何事?青娥微微抬眼,嘴唇輕啟,似乎想要問什麽,但瞧毓秀眉頭緊蹙,一臉煩悶,便將到口的疑問給咽了下去。

    到底,她不過是下人之身,主子們的事兒,主動告知她,那是出於信任,但若不主動告知——她最好也謹守本份兒,不要隨意尋問。

    “姑娘隨奴婢來吧!”青娥垂頭,一言未發,反而向外走去。

    兩人上了馬車,一路無語,很快來到宮門口前,青娥遞上令牌,侍衛檢查完畢,便放了馬車進宮,行至內宮門前,毓秀無品無級,自是沒有軟橋的,便隨著青娥步行在宮道上,腳步匆匆,前去急急,很快便來到中宮。

    站在中宮院中,毓秀微停頓下了腳步,展眼去望,冬日裏,一片蕭瑟氣息。

    宮娥太監們聳肩搭頭,弓著身背走在回廊中,雖然依然恭敬,但麵上那惶惶然不知未來去路的茫然,卻是掩都掩不住了!

    “一步踏步,滿盤皆輸啊!”毓秀猛然閉上眼睛,好半晌兒,才長歎了一聲。

    太子的死,給中宮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不止是失去依靠,失去未來……甚至,他們中宮一脈,他們鍾家,也失去了人心。

    就連中宮中,貼身伺候在鍾皇後身邊兒的太監宮女兒們都這般模樣了,更別說朝堂臣子,和黎民百姓了!!

    “姑娘快進吧,皇後娘娘和公主殿下在裏頭等您呢!”青娥見毓秀不動,便轉回頭疑惑的問她,“姑娘?”

    “哦,我來了!”毓秀抿了抿唇,重新收拾心情,舉步邁進內宮。

    太子已死,萬事皆休,後悔已然沒用,她能做的,隻是拚命‘畫’出個未來罷了!

    一路邁進內寢,抬眼便瞧見了歪靠在貴妃塌上的鍾皇後,和伴在鍾皇後身邊的清平,福身,微微行禮,毓秀口稱,“臣女見過皇後娘娘,見過清平公主!!”

    如今的中宮,四處都是眼睛,哪怕鍾皇後清的在幹淨,毓秀也不願意在這等小事兒上被人說嘴。

    “毓秀快起來吧,這般多禮是做甚?”未等鍾皇後開口,清平率先起身,一把扶起毓秀。

    “多謝公主殿下!”毓秀起身,被清平拉著坐到鍾皇後身邊兒。

    “爾等退下吧,把門窗關緊!”鍾皇後微微抬起身子,揮手對青娥等人吩咐著。

    “諾!奴婢遵命。”青娥低應一聲,帶著殿內宮女退下,又親自守在門口,注意來往宮人。

    殿內,見外人都已然退下,鍾皇後不由抬眼去望毓秀,疑惑的道:“不是說,明兒魏淵就要離開了嗎?怎地如何都沒有消息?難不成是出了什麽差錯?”

    魏淵出城雖不需她和清平做什麽,但總歸要在內宮應對一般,按理說,鍾家應該在今早,甚至是昨晚便傳消息進來的。

    “姑姑,遼國那邊兒,確實是出了差錯了!”毓秀低垂著頭兒,抿緊緊唇著,眉間蹙出一道驚人的痕跡。

    “出了差錯兒?怎地,哪裏出了差錯?遼國那邊兒……難道是因為魏誠登基?”做為一國之母,遼國老王病逝,新王登基之事,鍾皇後當然知道,亦曾擔憂過這件事兒會給魏淵造成影響,畢竟,魏淵身為老王之子,又是在楚國長起來了,遼國對他印象複雜,這無可厚非。

    老王是魏淵生父,會歡迎兒子歸國,為其安排妥當,但新王,身為魏淵的哥哥……又怎麽可能待從未見過麵兒的‘庶弟’如何親近?

    畢竟,遼國國情是那般,皇室之間,兄弟如虎狼,哪有甚親近?便是尊禮重教如楚國,太子不還是被楚昭給害死了嗎?

    “這……不止是魏誠,聽魏侍說,魏誠那人目不識丁兒,蠢頓如豬,在遼國根本沒人把他放在眼裏,老遼王亦從未把他視做繼承人……”毓秀咬了咬牙。

    “哦?可他不是嫡子嗎?難道他繼位還有什麽說道兒?”鍾皇後略帶驚詫。

    遼國傳楚國的盟說寫的明明白白,魏誠以老遼王嫡長子身份繼位,昭告天下!對於楚國來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乃是天地常理,亦無人懷疑,可聽毓秀的意思?難道還有內情??

    “遼國並不善立嫡,亦不尊立長,他們的國情是立強!!”毓秀歎了口氣,抬頭望向鍾皇後,“本來,魏侍聯係了宋凝……就是前次出使大楚的那位遼國使臣,派輕騎來接魏淵,隻是如今……那宋凝卻被趙純給扣住了!!”

    “趙純??嘶,怎會是她?”鍾皇後一怔,根本沒反應過來,“她不是老遼王的妃子嗎?老遼王已逝,她該在後宮閉門鎖戶,或出家為尼才是,怎麽……打哪兒冒出來的!!”

    在楚國,老皇死後,他的後宮,除了皇後和高位之外,其餘——尤其是年輕些小妃子都需去皇恩寺出家為尼,以示貞潔守誌之意才可以。而趙純,她雖為和親公主,但卻是臣女所封,且遼國國情又那般……鍾皇後一直以為她已然沉寂在遼國後宮中,無聲無息,又怎會突然冒出來,還敢扣壓重臣?

    “姑姑,您,您難道沒注意那國書之上,趙純的封位,乃是遼國新後嗎?”毓秀看著滿目茫然的鍾皇後,不由苦笑一聲。

    “什麽?遼國國書上那王後趙氏,竟然是趙純嗎?”鍾皇後驚呼一聲,滿麵不敢相信。

    古來女子姓名便不可輕易視人,便是一國皇後,在國書曆史上,亦不過是某某氏。因此,遼國國書上那王後趙氏的小小印信……鍾皇後根本沒看在眼裏。

    或者說,看,她是看見了,但她從未想過,這位王後趙氏,會是趙純!!

    “遼國不講究貞潔之理,弟娶寡嫂,兒納父妾乃是常事,根本無需驚訝!”毓秀長歎一聲,目光瞧向清平。

    “蒼天啊!”清平捂著胸口一陣後怕。

    要知道,前次若不是有毓秀相助,恐怕和親遼國的那人便是她了!!隻要一想想,她身為嫡公主,要身侍父子兩人……清平便覺得不寒而栗。

    事實上,若真落到那般境地,她還不如死了幹淨呢!

    “我兒當真萬幸!”果然鍾皇後也想到了這點,額上冷汗都冒出來了,到來不及追究趙純如何,她聽毓秀細細講著宋凝之事,不由皺眉道:“既然宋凝來不了,那魏淵該如何是好?”

    “總不能讓他們輕車快馬,直接出邊嗎?”根本不可能辦到的。

    在楚國的遼衛們將將不過百數,哪裏逃得過舉國之力的追捕呢?

    “這……”毓秀低下頭,心中有些想法,卻還未曾成型。

    “不如,就讓魏淵先跟我成親吧,待成親之後,父皇不就能放心讓他歸遼了嗎?”一旁,清平突然這般開口,瞧毓秀猛然抬頭望著她,清平連忙擺手解釋道:“毓秀,你別擔心,我說的成親,不過是假的罷了,隻是借個名頭,能安父皇的心,放魏淵平安離去而已,沒有別的意思……”

    清平焦急的解釋著,生怕毓秀誤會,不過,她話還未說完,一旁鍾皇後便厲聲打斷了她,“清平,此事不可,母後絕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