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危機
字數:9128 加入書籤
輪轉寺山門前殺聲一片。
前來觀禮的信眾早已逃散一空,留著兩方人馬在長長的石階上鏖戰不休。
一方是清輝覆映的神兵神將,長槍短戟進退有序,戰陣嚴密組織有度,顯然是百戰精銳;一方是黑氣纏繞的陰兵鬼卒,雖戰陣生疏,但勝在人多勢眾,隊官身先士卒驍勇無畏,更兼有一頭青石為身的巨熊在陣前左衝右突。
一時間,神兵鬼卒倒也旗鼓相當。
可奇怪的是,雙方刀槍往來間,神兵被刺倒,有同袍上前遮掩搶回後方;鬼卒被砍翻,卻往往化作一團煙氣不見。
“雕蟲小技。”
戰場上方,雲氣匯聚處,有一尊護法元帥束白玉冠、披狻猊甲高據雲頭,周遭六員神將肅立拱衛,各執刀、槍、劍、斧、錘、鐧。
元帥俯視戰陣,瞧見鬼卒幻滅,當即冷聲嗤笑,從臂上取下一枚鐵環,高高舉起,對著東方旭日。
萬千日光穿環投下,倍增熾熱,光芒照射處,枝葉焦曲、露水蒸幹。
而戰場之上,明明天明後,霧氣已散,可光照裏沒來由顯出密密濃霧,籠罩住整片戰場,霧裏又“滋滋”有聲,但見霧氣迅速消融,一隊隊霧中鬼卒也隨之消散,不出片刻,霧氣一空,鬼卒也隻剩寥寥數十人。
雲頭。
元帥晃動手中鐵環。
穿環而過的陽光忽然收束,投在石階某處空地,頓見空地上霧氣大股蒸騰又複炙燒一空,原地顯出一位宮裝美人,正是織娘。
元帥再晃鐵環。
光束更增熾熱,熾白近乎一道火柱籠罩住織娘,灼燒得她慘叫掩麵,周身絲霧劈啪作響,終於層層燒剝幹淨,顯出蠶絲編織下半蟲半人的真實模樣。
熊老見了,忙掃開糾纏的神兵,回身來,用身軀為織娘遮住日光,向著雲頭,昂首咆哮。
“荒墳小鬼山林野獸也敢逞凶。”
那元帥嗬嗬收起鐵環。
“拿下。”
身邊執大斧、巨錘、重鐧的三員神將聞聲應諾,躍下雲頭,前來挑戰。
戰場另一邊,失去幻術掩護的鬼卒們迅速陷入劣勢,節節敗退,不得已收縮陣型,在神兵的圍攻下苦苦支撐。而神兵們見勝算在握,亦分出幾隊人馬,參與對熊老的圍攻,他們取出鉤爪、鐵索,在三員神將的遮護下輪替上前,束住了熊老的四肢。
不多時,熊老咆哮聲依然震耳,卻已陷入“泥潭”,舉步維艱。
而在雲端處,那元帥不知何時已舉起了一枝短槍,身後霞光萬丈,束束投入短槍,那短槍上便浮出白光,白光漸漸璀璨,待短槍幾乎化作一團凝實的光焰時。
嘩~嘩~
似有大潮湧動聲破堤而來。
可這城市之中、山丘之上哪兒來浪潮?
眾鬼神循聲驚望,但見石梯盡頭,輪轉寺巍峨的山門忽的變作了鬼門,鏈接著地獄血湖,無盡血水從門裏洶湧而出,化作滔天血浪滾滾而下,鬼神們當即被衝刷得個個站立不穩,還以為自己要被浪頭拍成齏粉,卻是恍然發覺,淹沒周遭的哪裏是什麽血水,而是濃鬱得近乎實質的駭人煞氣。
沒等他們驚駭,也不待他們慶幸。
噠,一隻鐵靴已踩上石階。
身居陰司大吏、堪稱人間凶神的銅虎已踏出了鬼門關。
上一刹,凶氣滔滔如焰似浪。
下一瞬,他手中那柄鬼頭大刀已厲嘯著衝入戰場。
“快攔下他!”
剩下三員神將急急跳下雲頭,竭力催動神力,輝光彼此勾連,組成一個三才之陣迎住銅虎。
可雙方才一接觸,刀槍劍三將便被硬生生衝散陣型,兵器折摧,鎧甲碎裂,齊齊倒飛而回。好在,圍攻熊老的斧錘鐧早早舍棄了熊老,亦組成三才陣,返身迎戰,終於攔住了銅虎的腳步,而刀槍劍三將也頑強起身,身上神光湧現,將兵器鎧甲複原,再度圍殺上來。
六員神將圍住銅虎,裏三才外三才環環相扣,彼此輝照呼應,勉力與銅虎相持。
雲頭的元帥也收起輕佻,沉色蹙眉,調轉槍頭直指銅虎,待手中光焰凝實得扭曲空氣,怒目猛然圓睜,便要投下短槍。
咻!!
忽有破空聲細如風振竹絲,疾若雷霆霹靂。
那元帥千鈞一發間,忽有所感,短槍向原本虛無處一挑,但聽鏘然一聲,清越如磬,槍上光輝四散,頂上玉冠裂為兩半,墜下雲頭,叫鬆散發髻被晨風吹亂。
披頭散發的他猛地打了個冷戰,急慌忙拔起雲頭,才俯身望去。
但見戰場之上,有赤霞氤氳彌漫,籠罩處,無聲無息間,使槍的神將折了槍頭,使劍的神將斷了手腕,其餘四人也各有損傷,而神兵們更是慘烈,有的無端端沒了腦袋,有的沒由來被攔腰斬斷,還有的莫名四分五裂成了一地碎肉塊。
“好妖賊!”
元帥咬牙切齒,從腰後取出一團絨線團,當空拋下,迎風一張,便化作一張由煙絲霧線細密織成的大網,落在神兵神將頭上,仿若無物,可落在赤霞之上,那赤霞便一再收卷,最終凝成一柄青銅短劍,雖劍光縱橫時仍然迅疾,但終究有跡可循了。
那元帥便飛身下來,化作一道虹光,不住與劍光在戰場上糾纏交錯,看模樣,仿佛見獵心喜,想將飛劍收入囊中。
也在這時。
大風滾滾呼嘯而下。
直吹得飛沙走石,幡旗倒卷。
但見衣袍獵獵,李長安已禦風趕到。
沒給對方丁點兒反應時間,毫不遲疑撞入三才陣中,神將們本來隻是靠陣法與銅虎勉強相持,又遭了飛劍襲殺,已然不支,而今道士突襲而來,脆弱的平衡頓時被打破。那元帥還在空中與飛劍糾纏,哪及救援?神將們當即敗退,飛身逃竄。
道士和銅虎沒有趁機追殺。
銅虎自去為熊老解圍,護住織娘,扛起巨熊,撤身就退。
李長安揮動衣袖,袖中符鳥群飛,振翅聲密如急雨,炸開朵朵火焰,掩護鬼卒撤離。
待到大夥兒都退回了山門。
並指一招。
飛劍便絞破了霧網,歸匣入鞘。
元帥哪裏還不明白自己遭了戲弄,羞怒之下,強令手下兵將便要追殺上來。
可遠遠還未沾著山門。
寺內忽起鍾聲陣陣,佛唱聲聲。
元帥立馬釘在了原地,不敢再上前。
妙心說得沒錯,十三家確實是同氣連枝,所以在輪轉寺的地界內,明行成祖師對其餘十二家的護法兵馬也有一定的壓製。
元帥回頭,看著手下兵馬不整。
再看城隍府一方,各個陰司大神相繼趕來,嚴陣以待。
最終也隻得恨恨揮手。
引兵撤退。
……
李長安望著山門前撤下的兵馬,稍有疑惑。
如若沒認錯,那元帥應該是百寶真人手下頭號打手、增福廟的護法大神——馬元帥,自己與他有過一麵之緣,以當時的感觀看,他的威力大抵與曾經的銅虎相當,而等銅虎了卻夙怨,褪盡厲氣化為凶神,實力大漲已勝過十三家的元帥天王一籌。
可從方才短暫搏殺瞧來,怎麽馬元帥的威力較先前也有增長,與銅虎相差仿佛。
“我等護法的威力不止靠自家修行,更是憑香火神力,仗祖師恩賜法器。平日巡行城中,怎會調集香火,攜帶法器?”
寶光是重要人物,免得在後方搗亂,所以一直帶在身邊,如今正好為道士解惑。
“今日,隻是因祖師……妙心要繼任城隍,那十二個老鬼未免我寺獨占風頭,叫手下的元帥天王召集了部眾,調了香火,攜了法器,出來逞逞威風罷了,誰料出了今日之變?”
寶光又道。
“似我與馬元帥這等護法大神,此時城內還有四位,一家你們都難以應付,到時候,五家圍攻,卻如何抵擋得住,趁著現在十三家未及反應,快快離去吧。”
城隍府的大夥兒雖不忿他言語裏的輕視,但也認可他話中道理,都有意動。
“不。”
李長安卻搖頭。
“我要留下。”
…………
“不去!不去!憑啥又是我?上次在龍宮是我,這次在輪轉寺還是我,我不走,就不走!”
李長安要留下,其他人也都不願意走了,可總要傳些話出去,帶些人離開,於是……
“小七,你可是堂堂夜遊神,是咱們的使者。”
李長安好聲勸說,指著旁邊幾個裹著棉衣猶自發抖的死人——他們是從寒池救出來的鬼魂中,少數神誌清醒的。
“除了你,誰能帶著他們,悄無聲息回到劉府,通知華老、曲大與五娘呢?”
小七卻往地上一蹲,堵住耳朵。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小七!”李長安把他拉起來,加重了語氣,“今日咱們在地窟見到的東西,是錢塘幾百年來最重要也是埋得最深的秘密。
“世人以為十三家是挾神佛以令錢塘,但明眼人卻都曉得,他們實則是以輪回挾鬼,再挾鬼以治人。可今日的隱密若是暴露,足以叫錢塘大亂,叫十三家的根基被砸個粉碎,所以這個秘密,就是咱們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必須得送出去!”
“但我卻不能離開,因為一旦離開,城隍府與十三家之間恐怕就再無轉圜餘地。憑你我的本事,大不了退出錢塘,回飛來山,若飛來山也待不下去,天下之大哪裏都去得。可是華老呢?五娘呢?慈幼院的孩子們呢?香社的大夥兒呢?供奉我們的信眾呢?他們能離開嗎?”
道士輕歎著。
“還有萬年公,他能離開飛來山麽?”
小七撲簌著睫毛,慢慢放下了捂住耳朵的雙手。
李長安深吸一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
“把話傳出去,把人帶出去,才是重中之重,關係著錢塘的未來,關係著所有人的性命,這個任務,我隻能交給你!”
“可是,可是。”
小七聽著這話耳熟,但一時找不著言語反駁。
“若他們不願意談呢?”
“我想將他們挫骨揚灰,正如他們想把咱們趕盡殺絕。”李長安道,“可在真正的威脅麵前,什麽紛爭仇怨都可以暫且擱置。”
“咱們是打心眼裏願意信道長。”小七又問,“可他們若不願意相信呢?”
“他們相信最好,不信同樣可以談,隻要咱們手裏還捏著這個秘密。”
李長安仔細叮囑。
“小七,你回劉府後,最緊要的是通知華翁,組織大夥兒盡快潛伏起來。我們在輪轉寺坐得越久,就能給你們爭取越多的時間,而你們潛伏得越深,就能讓我們在輪轉寺坐得越安穩。”
“如此一來,豈不是生死都操之於人手?”
小七還是不甘心,左思右想忽道:“十三家既怕秘密暴露,咱們幹脆公之於眾,砸了他們的根基,屆時,哪裏還會有閑心與咱們為難?”
“不行!”
李長安厲聲製止。
他指著那幾個哆哆嗦嗦的死人問:
“你看他們是什麽?”
“苦主?”小七不解。
“不。”
李長安讓他看清楚對方身上隱現的黑氣,眼底浮出的血色。
“他們是厲鬼!”
“錢塘的世人日日遭風割日曬,夜夜忍受饑寒,被盤剝,被踐踏,心底怎會沒有憤恨?所以含羞忍辱,不過是為了輪回投胎,一旦希望破滅,如何不厲變?!”
小七生活在有萬年公的飛來山,有輪回為餌的錢塘城,不曾清楚厲鬼脾性,可李長安卻一清二楚。
厲鬼所以是厲鬼,是因為他們發泄怨恨時,根本不會辨別無辜。
“厲鬼是要吃人的!”
“錢塘三十萬死人就是三十萬厲鬼,一鬼食一人,錢塘戶口便會減半,吃兩人,這東南膏腴之地將盡為鬼蜮!”
…………
小七走了,留著李長安倚在山門前,冷眼看著一道道神光降臨,一麵旗幟樹起。
增福廟,萬壽宮,大昭寺、紫微觀、水月庵……
終於兵馬雲集,天上地下,將輪轉寺重重圍困。
李長安輕蔑一笑,轉身向地窟方向而去。
“十三家要想打,早該四麵圍攻了,而今張牙舞爪的,隻顯出家家色厲膽薄,個個鬼祟心思。咱們若勒緊他們脖子上的絞繩,他們或能齊心協力,如今咱們放緩了繩子,他們反倒會顧忌自家的瓶瓶罐罐,不肯冒頭為別人折損實力。”
果不其然。
縱使聚集的兵馬已足以打破輪轉寺,但窺見城隍府一方嚴陣以待,又有輪轉寺原本的護法們被法嚴所迫,拿起兵刃以助軍威,各家元帥天王愣是按兵不動,從早晨磨蹭到日上三竿,又從中午拖延到日照西斜。
終於有了動靜。
派來了一位使者。
……
地窟。
“果然還是你。”
“祖師有令,不得不來。”
“為了向老鬼們邀寵,背信棄義也在所不惜麽?”
“貧僧實在不知……”無塵急切抬頭,可當迎著李長安漠然的目光,瞧見停轉後結冰的大石磨,終究無話可說。“都是我的罪過。”
“事到如今,是非對錯無需再提。”
李長安無意糾纏對錯,他這人“冷漠”得很,為朋友赴湯蹈火有多幹脆,割袍斷義時就有多決絕。
“無塵大師可聽過一首短曲,千年期滿,龍王歸來之事?”
無塵不曉得道士為什麽拋開正事不談,卻說些不相幹的東西,但仍回答:“隻是坊間傳說。”
“祖師既已歸位,龍王又怎會隻是傳說?”
李長安搖了搖頭,自顧自說道。
“我這人是漂泊無定的性子,來東南之地,不過是受到指引,說南方有妖龍作祟,前來斬妖除魔而已。流落錢塘,隻是陰差陽錯,也無意久據這城隍之位。本想著,待此間事了,便將城隍寶印交還給華翁,自個兒泛舟出海,繼續尋那妖魔……”
“可是,我卻見到了這幅壁刻。”
李長安回身指著牆上壁刻,上麵雕繪著大浪滔天,吞沒城池屋舍,有僧人道士占據諸多高丘,正竭力救助百姓。
“你能告訴我,這是什麽圖麽?”
“此乃千年之前,妖龍作祟時,六十四寺觀的先人救助城中百姓的情景。”
無塵雙手合十道。
“喚作救世圖。”
“亦稱,孽龍驅潮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