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空氣動力機
字數:4295 加入書籤
1754年4月,雖然已經逐漸升溫,但聖彼得堡白天的最高氣溫依然是零下。
在皇家科學院的空地上,米哈伊爾.羅曼諾索夫正手持一個模樣古怪的木製裝置,在近百名科學院工作的學者和學生的注視下,一手高高將其舉起。
隻見這個主體隻是細木條組成的長方形框架的古怪裝置,頂端是一塊扭曲的螺旋形木片,一根木棍從螺旋木片正中心穿過,木棍底端固定了一個粗線軸,纏著厚厚的麻繩,而麻繩則連著框架底部一個金屬鉤子。
噗嚕嚕嚕嚕——
隨著米哈伊鬆開捏著螺旋木片的手,這個古怪的海螺狀的螺旋木片竟然緩緩轉動了起來!
原來,這個螺旋木片是通過鬆開原本擰到緊繃的麻繩獲得的旋轉之力,並在慣性的作用下越轉越快。
見此,米哈伊試圖鬆開手。
啪唧!
但是很顯然,螺旋木片旋轉所產生的升力並不足以帶動整個裝置飛起來,甚至連懸停都不行。
“唉——”
米哈伊搖頭歎息了一聲。
呱唧呱唧呱唧!
盡管如此,現場圍觀的人們還是給予這位皇家科學院的院長以熱烈的掌聲。
“失敗了呀...”
米哈伊沮喪地拿著自己發明的古怪裝置走向皇儲彼得。
“哈哈,你已經做得挺好的了,不必灰心”
彼得笑著迎了上去。
“自從看到殿下所展示的清國孩童玩具竹蜻蜓後,我這一陣一直在研究這個東西,說實話我已經嚐試了很多種方法,隻有目前這種是最接近飛翔的,可惜還是沒能成功”
“好啦,真的不必在意這點小挫折的。而且我倒是知道,你這個‘空氣動力機’的原理跟佛羅倫薩的李奧納多.達.芬奇設計的一種飛行器十分相近的”
“不錯,我的確參考了達.芬奇的螺旋設計,但是達.芬奇的構想並不能實現真正的飛翔,所以三百年來人類依然還是生活在大地上”
米哈伊點了點頭說。
“你不是已經做出熱氣球了嘛,改天試試帶個人上去唄”
彼得輕輕拍了下米哈伊的肩膀安慰道。
“哎,這可不行!萬一要是出了事故,熱氣球很可能會被教會斥為異端永遠被禁止的,這個責任我可擔當不起...”
“放心好啦,也不用飛多高的,用繩子連在馬車上,不行的話就順著繩子滑下來嘛,不會出意外的”
“嗯...這個想法也不是不行...哎,剛才明明是在說空氣動力機的,怎麽又跑到熱氣球了呢!”
“哈哈,你有沒有發現,熱氣球和你的空氣動力機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呀?”
“我說殿下,這個是很顯然的吧,熱氣球是依靠熱氣上升的原理飛起來的,而空氣動力機嚴格來說是靠自身動力才能飛起來,兩者肯定是有絕對差別的”
“對嘛,但你要注意哦,目前我們已知能飛在天空中的隻有鳥類吧?鳥可都是有翅膀的哦”
彼得笑眯眯地‘提醒’說。
“也不盡然吧,利用煙花噴焰的原理,如果反向使用的話,說不定也能飛起來呢”
“哎呦,那不就成火箭了嘛!”
“哎?火箭?殿下你可又啟發我了!哈哈哈,對啊,我之前怎麽沒想到呢!如果做成弓箭的樣式,再裝上可以噴焰的煙花,肯定就能飛起來的呀!”
米哈伊突然興奮地自言自語起來。
“哎哎,我說你都想哪去了啊?我明明是在說你可以試試在這個所謂的空氣動力機上裝一對翅膀,然後借助風力興許就能飛起來,而你倒好,突然又想到煙花去了!”
“哈哈實在抱歉啊殿下,是我一時興奮過頭了,所以才對您造成了誤解,我道歉”
米哈伊尷尬地笑了笑。
“算了算了”
彼得毫不介意似的擺擺手。
“對了,你說你整天東想西想的忙得過來嗎?就算有幾個助手幫忙也不頂用吧?”
“殿下的意思是...親自來幫我嗎?哈哈”
“我可懶得動手的,動動嘴皮子還行。哎呀,我的意思是,雖然你現在掛了個皇家科學院院長的名頭,但是那些院士啊教授啊很多都是外籍的,也不一定都聽你一個人指揮吧?再說了,有些人也有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像你這麽全能的肯定沒有幾個的”
彼得忽然很正經地說。
“我看呐,還不如新建一所大學,而你呢就掛個校長的名號,這樣手底下的人不就多了嗎?”
“這個...殿下,辦大學可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吧?”
米哈伊有些猶豫地回應道。
“當然啦,這也是各取所需嘛。有的人想流芳百世,有的人卻隻想探求真知,不過我覺得,這兩者恰好可以互相結合,同時實現各自的目的”
“殿下是指,要我去求那位?”
米哈伊本就是極其聰明之人,登時明白了彼得暗中所指是誰。
“嘿嘿,你懂的”
“嗯,在下的確可以考慮一下殿下的建議...但是,最近的局勢恐怕會有很大變動吧?我怕那位不一定能批下來的”
聯想到關於近期歐洲各大國態勢的變化,米哈伊不太自信地說。
“所以你要抓緊時間啦,不然怕是要拖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嗯,我今晚就準備呈奏的方案”
【關於女裝大佬的一些簡介】
迪昂.德.博蒙特(法語名le chevalier d'eon)(1728年10月5日-1810年5月21日)通稱騎士迪昂,或者稱之為法國諜王戴戎。《不列顛百科·國際中文版》寫作埃翁·德·博蒙,還有人翻譯為迪昂·德·鮑蒙。是世界曆史上著名的性別爭議人士,同時也是神一般的間諜和劍術大師。
1755年,路易十五設立了完全效忠於他個人的秘密外交機關「王の機密局」(the king's psalms),網羅了一批秘使、間諜、心腹。迪昂當即被拉入了夥。當時的法國國內債台高築,在外交上也倍受英國壓製,英王已在策劃同俄羅斯結成聯盟。路易十五決定先發製人,遏製英俄同盟,便命令迪昂攜帶一封秘函到聖彼得堡,交給當時的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以重建法蘭西帝國同沙皇俄國間的外交關係。與迪昂同行的是假扮英格蘭皮草商的騎士道格拉斯(chevalier douglas),迪昂放棄了偽裝成道格拉斯仆人的計劃而化妝成他的侄女,化名莉亞·德·博蒙(lia de beaumont),借遵從醫囑外出旅行為幌子向聖彼得堡進發。出發前,路易十五交給迪昂一本特別裝訂版的孟德斯鳩(baron de montesquieu)《論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laws),其中就有夾層藏著給女皇的親筆秘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