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字數:10362 加入書籤
叁
十六
消費族漫無目的地在喧鬧而繁華的街市上閑逛、尋找。又是一年“消費季”,商家的廣告戰、價格戰、終端戰打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各路消費族也蠢蠢欲動,決心一舉拿下性價比最高的各種商品。這個消費季的主張越來越鮮明,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
現在作為消費族的他是一群擁擠的流浪者中的一名,內心無寄、追求新奇、容易受到外界的yòu huò,尋求刺激,但很快的,又會放棄原先的選擇,重新尋求熱點,又再次不斷的做回瀟灑的浪人。不過這實在是一種湊趣意味的比喻。
他身邊的各大消費族門派,如數家珍的津津樂道著各樣流行品、奢侈品的品牌:路易威登、古馳、香奈兒、愛馬仕、奔馳、寶馬、阿迪達斯、蘋果、等等,仿佛這些都是他們的囊中植物了。人們不僅是有物質需要的,還是有精神需求的,而在普通的平凡的生活中,這種精神需要就更多的體現在了娛樂、休閑、欣賞、旅遊等等之中了,那種昂貴的東西更大的程度上已經不是為了滿足簡單的物質要求了,而是為了滿足人們虛榮、炫耀、或者是欣賞的渴求,另外,對於消費這種行為、這一過程本身來說,有時候就可以極大的滿足人們的主觀感受。
逛街可能是很多女性、男性喜好的事情,既可以huó dòng筋骨、散步散心,又可以發現新奇特、滿足好奇心,也可以緊追潮流、拿下質美價廉的商品,他不是那麽熱衷於逛街,可是對於那些新奇的、鮮豔的各式物件又是那麽的著迷,於是每當有人邀請、有人陪同的上街huó dòng,他總是會把眼睛睜得很大,去瞧瞧、去發現可以刺激他的東西。
比如像現在這個時候,同學們都興奮的在街上找著各種喜歡的東西,像趕集似的、又像許久沒見過人類社會。
消費大概是不會停止掉的話題,但凡這個商業社會依然存在,那麽消費這種huó dòng也會仍然繼續,於是拿勞動換取價值,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暫無勞動能力的人會有家人撫養或是他人給予金錢,價值表現在這兒也就是金錢了,再用獲取的價值兌換自己需要的商品、fú wù。不談勞動,對於購買商品、fú wù,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報,然後消耗掉那些商品、fú wù,之後循環往複。
他為什麽總是在大腦裏盤桓著消費的事情呢,如果萬事萬物都能夠毫無花費的被消費,除去無關緊要的感情,那麽一切的不如意大概即會不純粹的出現了,他出現這樣的想法的時候,正好在和同學看著各種昂貴的奢侈品,上麵五六位數的價格把他的想法好好嘲笑了一番。
中午大餐過後他就不準備和同學們再一起出去了,他和大家打了聲招呼,就獨自回學校了。下午他還想去看書,去上網查資料。
十七
生活是需要娛樂休閑玩時刻的吧,他喜歡玩,每個人都不會沒有理由的排斥玩,但可能未來的某天,他過著沒有錢的生活、沒有人的生活,那無聊怎麽辦呢?看書?上網?運動?表演?或者他並沒有過上那種無錢無人的生活,而可能是家庭主婦式的專屬生活、野外生活式的生活、或者是自由職業者式的生活。平時呢,他有書網陪伴,獨自一人的生活,好書和趣網已足夠。好吃的好喝的隻有在好的餐館飯店才更有氣氛,他不太喜歡吃零食,好看的衣服也隻作為欣賞。不過有一點,他愛好玩,各種各樣的玩,從小時候的玩,到少年時代的玩,在到大學時代的玩,以及長大之後的玩。
玩什麽?那也許太多了,從我們已逝去的懷舊的童年遊戲到長大的電子遊戲,等等,實在是太多。其實他早已經安排好了他的娛樂休閑體係,這個體係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外的,一部分是對內的。所謂對外的娛樂休閑是指和大家一起玩的時候可以幹的事情,比如,diàn yǐng院看diàn yǐng,歌廳飆歌、迪吧跳舞,遊戲廳打電玩,茶樓喝茶或者棋牌室打牌下棋,打各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保齡球、高爾夫球,爬山、公園劃船,也可以去網吧打電腦,書店找書,也可以一群圍著電視看,或者大家就坐在一起抱著手機討論,當然大家在一起可以做集體遊戲、雙人遊戲,等等。所謂對內的娛樂講的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以玩什麽,比如說,散步,看電視、打電腦、玩手機,做單人遊戲,自主àn mó,或者唱歌、跳舞,大聲的喊叫、練武,棋牌音美球,等等。這樣一個電子化、信息化的時代,甚至隻要一個電腦就可以足不出戶的完成幾乎所有的娛樂huó dòng了,上網可以玩很多,上網看電視、看新聞、找ruǎn jiàn、社交聊天、看、看tú piàn、聽音樂、看diàn yǐng、看動漫,網上旅遊、在線購物,玩遊戲,網絡遊戲、單機遊戲、小遊戲,一些電腦還可以當手機玩,等等。
午飯過後,同學們都提議下午去玩,我們的他和同學道別回學校了,前麵說過了。
他有時候對玩已經不怎麽感興趣了,玩滿足的是精神需要,而一旦有其它什麽可以更好的滿足精神需要的話,玩自然會被代替,比如、戀愛,又比如、寫作,他昨天下午回到宿舍的時候看見室友們都在玩的時候竟也沒有參與的衝動,倒不是他心情過於沉重,隻是十幾年的玩的生活甚至會讓他有些疲倦了,他對玩也會有精神疲勞,好在新鮮的食物很多、有趣的故事不少,他可以徜徉在一個充滿憧憬的世界裏,滿足豐富的精神需要。
肆
十八
一個大學畢業生的錢途陌路是多麽的坎坷艱辛!他作為一名快畢業的大學生,開始顯得有些猶豫、焦慮了,為一些事情而感到擔憂,他倒並不是擔心工作、愛情這些事情,不錯的成績、良好的相貌、有利的背景,最不濟的也可以嚐試“職來職往找工作,非誠勿擾找愛情”,他所擔心的是後大學時代的生活。
大學裏的生活是快樂的也是簡單的、有趣的也是無聊的,他是那麽的對每天吃喝拉撒睡、看書、上網、娛樂休閑、等等無比的習慣,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可以無視討厭的人事、又可與各種人hé píng相處,直麵不了的完全可以逃避得了,對於悲哀的事實都可以熟視無睹,一切是那麽的習以為常、反複的、機械的,以至於當麵臨這種習慣即將被畢業這個現實打破時,一種焦灼感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整日整夜的反思、探尋,他知道他需要一個dá àn,而這個dá àn不可能由別人給,必須他自己尋找,但這個找尋的過程,貌似無比糾結、鬱悶。於是,他不停的在校園裏散步、拚命地在操場上奔跑,像瘋子一樣。
下午,圖書館的一角,他平靜的在那思考,心情安寧、思緒被清理,整理著各種想法,等待著某個靈感出現的時刻。
kǎo shì首先是學生時代麵對的頭等問題,“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既然kǎo shì已經對十幾年學生的我們是如此的輕車熟路,那麽“就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他那如同要火山爆發的大腦這樣想著,考研或許是很明智的選擇,這個決定在很多人眼裏可以改變一生,當然,任何一個在轉折點上的決定都會改變人生、改變生活方式,而在完全成年與依舊年少、邁入社會與留守家校這樣隨著成長帶來的轉折點的時刻,一個選擇未來生活的決定尤其重要,是否應該選擇考研、他這樣自問。
考研在畢業前抉擇時是一道選擇題的重要選項,這裏的選項可以有:考研、考公務員、考zhèng shū、家校介紹工作、擇業就業、打工、自由職業、自主創業、宅家、婚嫁、或者其他一些手段,應該說沒有最正確的選項、而隻有最適合的選項,對於一位個性鮮明的人來說,適合其個性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其實這裏的選項所代表對應的形式實在是不多,也不過就是從政、從商、從學術,不然就是無所事事,可是無所事事不是正常的我們應該選擇的事吧。一個大學生的“錢途”在於學習、工作,一個大學生的“陌路”也是在於學習、工作。而未來的學習及職業生涯如何規劃、怎樣安排變成了他麵前的急迫且嚴峻的問題。
還是先想想考研的事情吧。他在本子上隨意的寫下這兩個字“考研”,潦草的兩個字不整齊的在紙上排列著,研究生?研究生!仿佛某種巨大的力量吸引著無數的畢業生向這條路上走去。但是,考研所麵對的各種成本是不能夠忽視的,比如,機會成本,如果選擇考研,那麽比起考研之前複習的一年加之考研的三年學業所花費的錢財、時間、精力投入到其它方麵,例如、工作或者學習其它一技之長、等等,是否會比考研及讀研之後帶來的收獲更大,畢竟工作甚至打工也是一種學習、學習實踐知識,而且工作、打工還可以滿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不用依賴家庭。又比如,費用成本,是否家庭能夠承受考研讀研這樣一筆比較昂貴的huó dòng,考研的費用大致上千、讀研則是幾萬,還不包括期間的服飾飲食費用、出行住宿費用、等,這樣看起來小十萬也是可能的了,這樣一筆費用,對於富裕家庭那自然不是問題,但對於一般的家庭,那就值得考慮了。再比如,考不考得上的問題,差的學校沒必要考,好的競爭又太激勵,中等的總感覺把自己委屈了,這就變得很糾結,努力得吃苦、不努力就沒希望,還得在這過程中戒玩、戒美色、不能懶惰,可能孤獨沒人陪伴、沒人鼓勵,能否堅持住就是大大的問號了。比如,其它問題,等等。
我們麵對這麽多的成本、問題,我們應該要怎麽選擇呢,還是上麵的話,選擇最適合的,首先,結合自己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看自己是否是發展學術的料,其次,找點書、在網上查點資料,或者做些相關的測評,谘詢相關的考研專家、人士,獲得點建議,再次,詢問父母,考察下家庭情況是否允許,問問老師、同學,能否得到大力的支持,最後,決定自己是否走考研之路,是否合適很重要,人雲亦雲、跟風從眾反正是不好的,沒有出路以考研讀研作為推延戰術也未必會有太大用處。
考證是否更好呢。他已經在大學裏上了幾年了,必須考的zhèng shū當然已經收入囊中了,但是,還有很多含金量的可以提高未來生活水平的zhèng shū還離他很遠呢,這些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精力、智力、甚至是費用的zhèng shū,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經,比如,高級技師證、心理谘詢師、注冊**、證券從業證、建造師證、等等,醫師證、教師證也勉強可以算。這些zhèng shū不僅是擁有技能資格的一紙證明,更是未來生活的保證。這裏倒不是存在競爭,隻是資格而已。
考證的目的當然是在於未來的美好生活,所有學習的目的不外乎於此,也就是能夠保證在死亡之前能夠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以及美好的生活,更高尚的無非是全人類的美好生活了吧。那麽,有鑒於此,學習的知識是最重要的,它能指導人們正確的有效的有序的生活,而所謂的wén píng或者zhèng shū是次要的,在個正常的社會裏,一旦有了知識,wén píng、zhèng shū應該便是囊中之物了,而不是潛規則的產物。另外,無數的仁人誌士實踐過的kǎo shì,以及各種應試的正確方法已經足以讓我們獲得很好的成績,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學習各種方法、各種知識,記憶、理解沒有什麽捷徑,腳踏實地讓我們可以收獲很多。
還有一種kǎo shì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所謂的國考了,也就是公務員kǎo shì了,公務員者、國家公務人員,這樣一個被大眾廣泛看好的職業,被看作是穩定、閑適的代表,但是,競爭太激烈、太殘酷了,熱門的職位千人決鬥,這實在擁擠,即使考上了,還得麵臨升遷的各種不確定因素,科長太小、處長不高,但就是這兩個職位的升遷如果沒有背景、沒有油膩,那升遷必須得一二十年了,當然,這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本事,外界的非主觀的因素難以把握,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選擇好自己的每一步,那麽,是否決定參加這種kǎo shì了呢,kǎo shì很殘酷,戰爭也無非是如此,同樣是你死我活,**上的或者精神上的,至少是思想上是一樣的,隻不過少了點血腥,卻少不了殘酷。不過不管走那條路,恐怕都不能少了自己的努力,以及必不可少的才能,真才實學應當是最重要的吧。
當然家庭或者學校已經安排好適合自己的工作又有何不可,在那個崗位上創造自己的價值,認真而努力的工作也同樣有光明的出路。擇業就業的話,之前也要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學習相關的筆試麵試的知識,製作一封完整有效的簡曆,尋找相對感興趣的崗位職位信息,等等,在麵臨擇業就業的時候還要不停的去尋找、去了解,公司企業那麽多,總會有一個適合自己,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營企業,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小型企業,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國內企業,無論是事務所還是工作室,隻要適合即可。適合,對於個人而言關鍵是在薪資上、工作量上、發展前途上、等等。但如果選擇了一家公司,那麽就應該努力的為所在的公司創造點價值,自私的總是為自己不太好吧。還有打工,應該是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基礎,在打工jiān zhí的過程中,可有更多一點思考,也算是提高能力和增強社會曆練的一種途徑吧。
自由職業、自主創業,這些行為在不能誌同道合、習慣正常生活的人是不能接受和難以理解的吧,但這樣的行為又是那麽的富有魅力,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願為之冒險、付出勇氣、精力,人生越是顯得短暫,越是不能夠輕易的虛度,過往匆匆,對人對己、於情於理、於利益於榮譽,創立自己的一番事業都是無比的好、無比的美麗。
其實還有一些,那是萬萬不可以去做去嚐試,說的都顯得有點惱人,當然大家是知道什麽事情的,比如,犯罪,黃賭毒、搶劫、盜竊,等等,這個世界,成千上萬的罪犯,或者僅僅是小混混、liú máng、dì pǐ,他們活著就是依靠損壞別人的利益,破壞社會的建設,靠著違反法律、泯滅道德良知來過活,生活是艱苦的,但是通過違法亂紀來維生更是痛苦的,威脅別人也傷害自己,至少他是這麽想的。
一條道路,錯誤、不停的犯,失敗、不停的有,人生總是在失望和徘徊中光陰匆匆,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方法,等待著時間流逝幹淨。他何曾不會陷入一種唯有自己才能明白的苦惱之中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每個人的煩惱也都各自不同,每個正在經曆人生的人們總會有著不同的苦惱,有方法有方向的人則會顯得從容不迫,而找不到方向和沒有方法的人則焦躁不安,可是決定還是得自己定奪,既然是成年人了,哪能再沒有一點判斷力和自知力,他雖然模糊的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簡單的方法,可是,未來啊,你多麽的遙遠,有時,他多希望有一麵魔鏡,看一看將來、看一看自己,不曾知道的自己,可是這些都不切實際了,苦思!苦思!苦思!這比什麽都重要。多讀、多看、多想、多接觸、多交流,他反複的告誡自己,哪怕失敗在所難免,困苦不能消失,但做一個堅強的人,不畏懼未來,堅信美好,追求吧!自由生活!
時間臨近傍晚了,他收拾書包來到了食堂。
十九
當我們說起學習、說起工作,關於學習的方法、以及工作的方法是不得不說的,所謂方法就是從事一件事情的邏輯、流程、順序、步驟、時空的安排控製、等。他也曾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每天他都在使用。
讀書是學習的重要部分了,書得讀三遍,第一遍大概的讀,帶著問題讀、帶著想法讀,還要看書的簡介、評論,書被我們給讀厚了;第二遍讀,提取書中的關鍵信息,有效的知識,核心的想法,書被我們讀薄了;第三遍讀,我們已經完全理解書中的含義,甚至是記住了書中的內容,書已經變成了我們自己的真實的想法了,它深深地成為我們腦海中奔流不息的源泉了,書被我們讀“無”了。另外,教學、上課、培訓這些事情也是學習中很重要的構成部分,在一個課堂、一個培訓課、或者是一個網絡課程中,我們的五官四肢一個都不能落下,我們的眼睛得時刻關注教學者的筆跡、課件,耳朵同樣得不停接受教學者的語言信息,我們的嘴巴可以反複的重複剛才教學中重要的信息,我們的手應該拿一支筆不停的記錄下有用的信息,還有我們的大腦,它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學中,我們從始至終的動用我們的五官四肢去記憶、去理解,沒有什麽學不好。課前的預習、課中的筆記和作業、課後的複習,這些也都少不了。記憶的本質就是反複的認知,不停的重複一個東西、一件事情,自然會記得,甚至不停重複一個動作,我們的肌肉都會形成記憶,也就是肌肉記憶了,語言可能就是我們嘴巴記憶的一種形式。理解的本質是分析,一件完整的複雜的東西,被剖析成小的、簡單的、我們都知道的眾多部分,再還原、按邏輯排列組合,我們便容易理解了。複雜的簡單化,簡單的複雜化。我們的思維隨時都靈活且富有活力。
工作是重複的勞動。他還沒有參加工作,是的,他還隻是一名學生、大學生而已,但他參加過學校的一些工作,還有寫作、編輯算不算是工作呢?事情前準備,事中謹慎小心、積極思考,事後總結,這些恐怕都是必不可少的。
“喂,發什麽呆呢。”女生喊了他一聲,“食堂裏坐著不吃飯幹嘛,還等著別人端給你吃呀。”他一下子從思緒中清醒過來,想法被打斷了,也就很難想回來了,他對女生笑了笑,“你們玩回來了呀?”“對哦,你幹嘛不和我們一起玩呢,我腿都跑酸了。”她開心道。“我下午在圖書館看書呢。”他應道。她撇撇嘴,“隻工作,不娛樂,讓傑克變成了傻瓜!”她這樣打趣的說著他。她繼續說道:“我們的小傑克,還沒吃晚飯吧,一起去吃吧,他們晚上又去吃超級麻辣火鍋,不過一點都不辣,我不想去吃。”他嗯了一聲,就和她一起打飯打菜、一起吃了起來。
工作方法自然很多,人類勞動幾千年,口口相傳下來的以及文字記錄下來的各種各樣的知識、技巧都是我們能夠很好工作的參考,尤其是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看書、上網,輸入“是什麽、為什麽、怎麽辦”、等等,dá àn會很清晰、也會很雜多的顯示在我們麵前,我們於是就可以列出一二三點來為我們所遇到的問題tí gòng解答,如果不是最頂尖的創新、和概念創造,幾乎所有我們正常的、普通的情況下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在我們細致的整理書上或網上的資料後得出dá àn,是啊,這也是方法,為解決問題而查資料。問人、獨立思考也都是必要的,我們還要注意的是我們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把我們要的結論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去。
工作的方法應當分為兩種說,一種是正常的固定的事情,那我們就應該按照流程、遵循步驟來完成相應的任務,基本的工作的流程、模版幾乎都是確定的了,我們能夠細心謹慎的按部就班的做好,那就是很大的成功;另外一種則是創造性的工作,對於創造性的工作,其實也需要學習、做大量思維上的準備,不過在過程我們可以發揮我們的形象思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邏輯思維還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可以使我們的產出與眾不同,而邏輯、抽象則可以讓我們想的產出變成現實。
二十
這樣一個商業時代,怎樣賺錢,如何花錢,盈利模式,理財方式、等等,這些問題成為很關鍵的事情。有人想著如何一夜暴富,有人想著不學習工作還是不工作學習,有人也就僅僅想著上學吧、上班吧。
學習、工作本身未必是一件有趣的事,但一定是有價值的事情,對於現在越來越多的想要有錢有閑的我們來說,學習、工作可能就變成了一種負擔,至少一些人會有這樣的想法。最簡單的學習方法說,應該就是注意力的問題。而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注意力可真是稀缺的資源,多少花花綠綠吸引眼球的事物啊,一會看上這個、一會兒喜歡上那個,總是在不斷變換自己的喜好,外界在影響,自己也在作用,一切都在變化,唯一不變的也是變化,人們對於自己喜好的隨時可以放棄,甚至對於努力追求到的也很隨意,最後大家變得都毫無所求、一無所有。我們很難在集中精力放在一個事物上了。如果我們能夠把我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個事情上,那麽我們不僅會成為那方麵的專家,而且一生能夠真正做成一件事。
平時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jiān zhí打工看一看的,無論是早點接觸社會還是賺點零花,花點無所事事的時間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應該是很有意義的吧。我們的他想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自由職業也不會與正常工作有什麽不同,主要還是在於時間空間能否自主控製,真正的自由職業者需要更多的知識儲備和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自由職業,有人質疑、有人讚揚,他愛好寫作,希望能夠把寫作當作自己的自由職業,一個人、寫東西,說說這個世界,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信息、共享思想,也實現自己的價值,多有意思。
利益這件事、這個東西,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裏的財就是利益。權利、金錢、榮譽都是利益,有些通過獲得利益實現自我價值,有些人通過犯罪獲得利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的說法真得讓很多人自私自利的活著,不過既然在社會、在星球上生活,為利益而鬥爭自然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高尚的人為國家拋頭顱、曬熱血,個人主義的人為自己的蠅頭苟利斤斤計較,普通的人為家庭、為自己所屬的單位做著一些貢獻,不能說孰是孰非,不涉及民族大義、不相關國家榮辱、道德倫理,那麽為利益奔波都無可厚非。
利益能夠把不同的人連接在一起,甚至能夠比感情更能夠凝聚人。另一種能聯係人與人關係的是思想。“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為了麵子、為了位子、為了票子,別的都可以不顧,這些能夠使我們短暫的生命有強烈存在感和價值感的事物被無數人追逐。人為什麽會有這麽強烈的趨利性呢,一個重要的方麵就在於人本身的高超的智力程度,智慧是美妙的詞,人因有智慧才與動物不同,而能夠證明智慧的就是無限的創造力,而能夠證明創造力的就是價值,麵子、位子、票子都是價值、表麵的價值,人於是就簡單追求麵子、位子、票子來體現“智慧”,體現強烈的心理價值、強烈的存在感;另外,誰會否認如果有錢有權會沒有好生活,好吃的、好穿的、好住好用的呢,身體需要的滿足是無限的,它需要美味、需要保暖、需要舒適,這樣就從另一方麵不難解釋人為何追名逐利了。
他對事物的原因都很感興趣,至於“怎麽辦”倒在乎不多,尤其是對於如何獲得利益這樣的“怎麽辦”。他想,無非就是認真努力學習工作、要不然厚黑陰險、使用手段等等。他猛地搖了搖腦袋,決心不以拜金為思考點,因為自由隨時都可能被這些的東西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