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返程船上,意外收獲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向陽花和小和尚迷上了電視,粘在櫃台不願意動。眼看時間不早了,林毅不得不使用強力,把戀戀不舍的二人拖出商場。在他的催促下,中午之前,三人終於趕到了九龍避風塘。
來到這裏,就知道它為什麽叫‘避風塘’。各種船隻連成片,躲在防波堤後麵。岸邊群樓挺立,像士兵一樣圍住海灣。
向陽花找到一艘遊船,樣子像是古老的雙層巴士。她跟一位船員說了幾句話,三人就被放上了船。十多分鍾後,遊船通過防波堤上的狹窄通道,嘩啦嘩啦地開出了港灣。
林毅站在欄杆旁,眺望著北方的天空。過來好一會,他才坐下來,開始記錄這兩天的見聞:首先是海鮮小吃,樣式多、味道佳、價格便宜。不過鮮味上,比起姐夫家的醬料,還是要差不少。正所謂一招鮮、吃遍天,看來餐飲業的想法可行,也許還能幫上姐夫的忙。
林毅正在紙上寫寫畫畫,一個穿著夏威夷衫的青年船員走了過來,問道:“你們就是陳大哥家的親戚吧?”
林毅正在想‘陳大哥是誰’的時候,少女回答:“對,我叫向陽花,現在住在姐夫家。”
夏威夷衫摘下墨鏡,露出古銅色的麵龐。他在三人對麵坐了下來,豎著大拇指讚到:“陳大哥真是義氣,我們都佩服他。那些遇難兄弟的孤寡,現在都是他在幫襯。”
他講了向家姐夫的義舉,轉而又擔憂的建議:“新仔要讀書,還有幾家孩子的學費,也要陳大哥援助。不過台風季出去,真是太危險了。氣象台隻報大風大浪,可是他那漁舟,就連中小風浪,也未必抗得住!”
眼見少女又悶悶不樂,已經有了主意的林毅,連忙轉移話題:“你也是大澳人嗎?”
夏威夷衫點頭說是,又感慨道:“我家原來也靠打漁為生,但這十多年來,香港近海的魚越來越少了。眼見市區越來越繁榮,漁民大多上岸定居了。我也不看天吃飯了,跟著舅父,做起了這遊船生意。”
他站了起來,拍了拍欄杆說道:“陳大哥倔得很,不要別人幫忙,你們回家勸勸他!我還要去關照客人,你們以後需要坐船,可以來找我。不過這船平時跑九龍-港島,隻有禮拜日去大澳。”
說完話,夏威夷衫戴上墨鏡走了。
林毅思索了一會兒,然後繼續整理信息。試圖找出有用的線索,或者想通某個關竅。
‘漫畫’,林毅寫下第二個標題,懊惱的撓撓頭皮:畫畫自己完全不懂,漫畫不好辦啊!
而雜誌上說,合作《李小龍》漫畫時,黃玉郎和上官小寶起了衝突,二人分道揚鑣。也讓林毅有些苦惱,看來找人合作,也不是件容易事兒。
紙上出現了第三個標題:‘小說’。以前寫作文兒,遇到人物和場景刻畫,他幾乎都是抄《作文大全》。現在要真章實幹了,頓感腦細胞有些打結,這可腫麽辦?
林毅放下了手,要是再撓,頭皮就禿嚕出來了。他輕輕打了自己一巴掌,懊悔沒有事先做準備,結果穿越後就草雞了。空有辣麽多超越時代的創意,卻沒有辦法快速變現。
想的太多,林毅很痛苦。仰首望天,無聲嘶吼:係統呢?說好的金手指呐?
這時少女看夠了風景,轉過頭來好奇地問:“你在做什麽?”
林毅收回公雞打鳴的姿勢,用筆點了點紙張說:“想事情呢。你們先睡一會兒,等到了大澳,我有工作給你們派,咱們有得忙咯。”
看到二人聽話的眯起了眼睛,林毅繼續思考:漫畫小說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創作時間太長,動輒幾年。
不過剛才突然被打岔,讓林毅的腦筋活絡了起來,想起後世的起點大神唐家三少——他好像建立了工作室,把單打獨鬥變成了分工協作。還有rb漫畫,也是采用工作室製度。
林毅拍了拍腦袋,輕聲自言自語:“看來我也應該成立工作室,找些專業人士,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最好是雇傭關係,這樣版權會有保證。”
林毅攤開紙,又記下了幾個關鍵詞——卡拉ok、李嘉誠、新加坡。雖然暫時想不明白,這些有什麽用。但預先準備著,總是沒錯的!
想了這麽多,他有些頭大,腦子裏變得亂糟糟的。還是想點有趣的事吧——《跨越時空的愛戀》,又蹦進了林毅的腦子。寫這樣一本兒書,用來做結婚紀念,倒是挺浪漫的。等到銀婚、金婚、鑽石婚,還可以拍成係列電影!
===================================================
林毅聽到了自己的傻笑聲,他趕快止住,尷尬地向四周望了望。這時,旁邊旅客的對話,引起了他的關注。
“你說的那個漁村,景色到底怎麽樣?空氣好嗎?”
“自然景色保存的非常好,空氣也很清新。沒有工廠和汽車,自然不會像市內,空氣汙染那麽重!你女兒有哮喘,去那裏度假最好了!”
“還有村裏的古廟,也有些看頭。離市區又不遠,二十多哩(英裏),周末帶老婆孩子去玩,真是相當不錯。”
聽到此處,林毅有了個新主意,他想做個實驗。
不到一小時,船就到了大澳。他拍醒的向陽花和小和尚,三人匆匆下了船。
回到姐夫家的大屋,林毅止住嘰嘰喳喳的少女。他並沒有提及夏威夷衫的勸說,隻是把市場調查的情況,簡單說了一遍,然後立即開始工作。
魚丸(魚蛋)——這是林毅的首選小吃。這東西零食煲湯皆可,味道鮮美,多吃不膩,前世賣遍了大江南北。而且大澳是個漁村,食材新鮮便宜,醬料香味濃鬱。背靠大海,春暖花開,真乃絕配!
林毅求助道:“大姐,這裏有賣魚丸的吧?”
大姐笑了笑說:“哪裏用買?都是自己人,要吃的話,直接去拿就行。”
林毅向她解釋:“我不是自己吃,是想用蝦醬配魚丸,做個實驗,看看受不受遊客歡迎。正好今天是周日,回來的遊船上,就有不少城裏人。”
聽了林毅的想法,大姐幫他備好蝦醬和廚具。然後領著他出去采購,邊走邊解說:“魚丸這東西,大澳從來不缺。有很多人家把漁獲做成魚丸,再賣到城裏,能賺多些錢。”
被大姐帶著逛了一圈,林毅看得眼花繚亂。這裏的魚丸種類,好像比市內都多:鮑魚丸、墨魚丸、鯊魚丸、鰻魚丸、鱈魚丸。蟹籽魚包蛋、蟹籽龍蝦球、鱈魚菠菜丸,是混合料的,還有昂貴講究的三沙魚丸。不光港式的咖喱魚蛋,還有潮州、台灣、rb口味的魚丸。
林毅選了數種便宜的,又挑了兩種名貴的。因為有大姐領著,鄉親都很賣麵子,魚丸都是記賬,不用給現金。
===============================
求評論,隻要不罵人,即使壞評論,老蟬也想看。畢竟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單機遊戲‘玩久了,老蟬也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