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漫畫巡視,《盜俠》首發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A+A-


    九月末,漫畫工作室成立一個月了,林毅要去視察一番,看看工作走沒走上正軌。

    如果是商業公司,交通自然越便利越好。而工作室定期交稿就好,商務活動很少,無須開在繁華地段,所以程墨揚在新界租了一套房子。

    林毅到了地方,發覺房子雖然偏僻,但既無噪音,空氣又好。工作累了,可以出門看看風景,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旁邊山海俱全,對於腦力工作者,這環境簡直棒極了。

    這裏不光能節約成本,而且麵積挺大,能解決住宿問題。因為港人多數要租房子住,所以能提供職員住宿的公司,招聘時會很有吸引力。

    如果不是交通不便,林毅都想住進來了。這時的新界,除了工業區和幾個衛星鎮,多數地方還很原生態。可能是後來有了自由行,新界才進行大開發。

    七十年代的香港雜誌,多是月刊、雙月刊,甚至季刊。因為進度不會很趕,多數時候,漫畫家一個人就能完成工作。

    而且,漫畫通常隻在本地銷售,市場既狹小,競爭又激烈,自然要節約成本。除非是黃玉郎,或上官小寶這樣的知名漫畫家,配助手的情況很少。

    林毅快速出精品的意圖,程墨揚執行得挺到位。除了一名裝潢設計師,工作室還招聘了好幾名員工,組建成一隻大團隊。

    其中最小的漫畫家,剛滿十五歲!程墨陽介紹到:“這男孩叫阿城,別看年紀還小,但已經有些經驗了。以前和我一樣,也是《青報》的供稿人。”

    程墨揚遞過來一本畫夾,林毅翻開看了看——《魔鬼實驗》,作者馬雲龍,這是阿城的筆名。從中能看出來,這孩子天賦很高。

    不能揠苗助長的道理,人人都清楚。林毅並沒有過度讚揚,不過私下裏交代程墨揚,可以進行重點培養。

    轉過頭來,林毅又有點擔心:“阿城年紀這麽小,算不算雇傭童工?”

    程墨揚給他吃了顆定心丸:“老板放寬心,不違法的。確實有很多國家,禁止雇傭十五歲以下的孩子。但香港這個地方,十四歲以下才算童工。”

    大家開始工作,林毅在旁觀摩。因為對漫畫創作所知甚少,他就抱著學習心態,隻看不說話。

    工作室的人員,分為主筆、教師、學徒三個階層。程墨揚自然是主筆,負責編劇、分鏡、草圖。

    林毅把小說、劇本、漫畫對照著看,體會著文字和畫麵的異同。他覺得,這不是簡單照搬,完全是一次再創作。

    描線、後期、特效,林毅一處處看過去,感受著流水線的力量。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以後的雜誌,會逐漸變成半月刊、周刊。單打獨鬥的效率,將很難滿足市場需要,難怪工作室製度會變成大勢所趨呢!

    不過小說、動漫、音樂,終究是文化產品,不能完全工業化製造。創作者不是普通職員,需要相當的自由度。例如香港導演,經常因為一個好點子,就能拍出一部好電影。

    林毅指著畫稿說:“漫畫的情節,不必照搬小說。你們也可以放飛想象,如果有什麽好創意,也可以加到裏麵。”

    “漫畫和小說,在情節上有些差異,對口碑大有好處。讀者如果兩樣都買,不會感到花了冤枉錢。”

    這些天對於漫畫創作,林毅並沒有完全撒手。他想起了不少經典創意,記在紙上,帶過來給程墨揚看。這些情節小說裏都沒有,添加到漫畫裏,正好可以製造差異。

    一個月以來,畫稿已經攢了不少,林毅就讓程墨揚交到出版社。小說和漫畫的發行工作,喬安邦會進行統籌規劃。

    見工作室運作得井井有條,對於程墨揚的能力,林毅很滿意。

    作為大老板,他請大家吃了個見麵飯,同時為程墨陽站台:“工作室從今天起,正式命名為墨陽漫畫工作室,隸屬於夢想文化傳播公司。”

    ===========分割線=============

    《俠盜高飛》單行本發行一個月後,林毅的出版社又有了新動作。喬安邦打算再添一把火,借著目前的良好勢頭,推出《盜俠高飛飛》第一集。

    跟林毅的想法不謀而合,喬社長也選擇台灣,作為《盜俠》的首發地。

    喬安邦解釋說:“《盜俠》不同於《俠盜》,裏麵很多中國文物,都牽涉到英國侵略史。平時發行還有可能,但明年是伊麗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時機有些不對。”

    林毅問道:“香港不是號稱完全自由嗎?也有言論控製嗎?”

    喬安邦歎了口氣說:“我還在新加坡念書時,李光耀總理領導反英獨立運動時,就一再指出,英國殖民政府,控製了華人報章、宗親會,還有學校組織、文娛組織和管理委員會。”

    他撫摸著《盜俠》的封皮,反問林毅:“盡力保住東方明珠,是英國的重要外交政策。而這本書算是唱了反調,你覺得發行能順利嗎?”

    林毅點頭同意,涉及到重大現實利益的時候,什麽自由民主,都得一邊呆著去。

    而且前幾年,在保釣問題上,學生和港英政府已經幾番衝突了。這股民族主義浪潮,剛剛被政府彈壓下去。這個時候,怎麽能允許《盜俠》出來搗亂?

    “那這書在台灣印刷後,返銷香港沒問題嗎?”林毅有些擔心。

    在這個問題上,不知道為什麽,喬安邦卻不願意多談。

    林毅隻是好奇,並不打算幹涉出版社工作。見狀,他再次承諾——小說和漫畫的發行工作,全部交給喬安邦,以便能夠統一籌劃。

    《盜俠高飛飛》的合作對象,是台灣商務印書館。對方有一定官方背景,在台灣影響力很大。

    聯合發行,雖然會讓出一些利益,卻能快速做大市場。這一點,尤其讓林毅喜歡。

    這本書的市場前景,兩家出版社都很看好。首印數,就高達30萬冊,比《俠盜》足足多了50%。

    如果全部在台灣售出,按照1975年的1600萬人算,相當於每100人兩本。如果是14億人口的大陸,2%的擁有率,要賣將近3000萬本。林毅在無限幻想中,不知不覺流下了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