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唐人街上,心理危機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A+A-


    林毅和少女一起,沿著華爾街見世麵。兩人溜溜達達,來到曼哈頓下城。聽聞這裏有唐人街,自然要過去開開眼界。

    這裏的位置真是好,離百老匯、華爾街、市政府都不遠,不過房屋卻很舊。雖然有些特色,但和曼哈頓一比——根本就沒法比!

    華爾街、時代廣場、帝國大廈、世貿中心、聯合國總部、大都會博物館,紐約所有的光鮮亮麗,似乎全集中在小小的曼哈頓。

    有人說紐約的閃光點,隻有曼哈頓。其他幾個區,其實都是貧民窟。它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前者,提供廉價勞動力。

    來唐人街吃飯的‘老外’很多。這條街上的商鋪,超過1/3都是飯館。

    這裏有一大特點,就是隻收現金。而隻收現金的地方,都是窮人區。

    林毅和向陽花,操著粵語,和本地人交流沒有障礙,所以幫派成員,不會來找麻煩。

    在這裏,不會說粵語,被認為“唐人不會說唐話”。吃飯、購物、找工,都會無人理睬。

    鄉音雖然溫馨,但也有不少地方,林毅很不喜歡,比如說賭風盛行。

    更加不妥的地方,是這裏人的精神狀態,麻木不仁得過且過。

    積極樂觀的美國精神,沒有學到;勤儉持家的華人美德,又丟掉了。

    前些年的美國民權運動,在這個地方,似乎沒能結出果實。《排華法案》的廢除、李小龍的精神,似乎也沒有留下痕跡。

    香港那邊生機勃勃,而這裏人的眼中,卻看不到希望的光芒。

    路過一處繁華街市,幾個小孩衝過身旁,邊跑邊揮舞塑料水槍,互相亂噴。

    水珠從少女的發梢滴落,她一點兒都不生氣,反而一臉享受。

    林毅覺得,她就是海的女兒,不能離開大海太長時間。等到了溫暖的加州,一定常帶她去海邊。

    =========分割線========

    盡情遊玩後,林毅收心工作。不過向陽花,玩的時候興致勃勃,但回到酒店後,卻有些悶悶不樂。

    見不得少女難過,林毅連忙詢問原因。

    少女說話,有點吞吞吐吐:“來到美國後,跟想象的不一樣,我發現,差距好大啊!”

    林毅聽明白了,看來這丫頭,跟《bj人在紐約》一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理想生活,嚴重衝擊了原來的觀念。

    在香港時還不明顯,但到了美國這個‘邪惡軸心’家裏,看不到想象中的殘酷壓迫,思想上的衝突,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

    女孩還沒說完:“雖然咱們也有了很多工廠,雖然我也看到了很多美國窮人,但~~”

    其實,印第安屠殺、黑奴種植園、鐵路華人勞工,領女孩看看這些,就能解決不少問題。

    甚至,走訪一下公會,它們也能提供一堆’黑暗美國‘的證據。但這樣的手法,過於簡單粗暴。

    見她說不下去了,林毅接上話頭:“飯要一口一口吃,船要一下一下劃。今年,是美國建國200周年。這二百年裏,幾乎隻有它欺負別人,沒有別人能欺負它。最慘烈的,反而是左手打右手的南北戰爭。”

    “而新中國建立,不過20多年。之前不是閉關鎖國,就是各種戰爭。而抗美援朝,中國又為蘇聯檔了一槍。”

    “檔什麽槍?”最後這句話,引發了少女的好奇心。

    “丫頭,”林毅親昵的稱呼,讓少女微微臉紅。他降低語調,先慢慢陳述了兩個事實:

    1.1945年,美國就有了原子彈。而蘇聯,1949年才第一次。至於數量,前兩年才追平。這是林毅寫《廢土》時,查到的資料。

    2.美國為首的北約,成立時間為1947年。蘇聯的華約,1953年才建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的目標很明確——抵擋紅色浪潮擴張。難道要6年之後,對手才反應過來?

    隻有一個原因能解釋,蘇聯二戰時受損太嚴重,實力遠遠弱於美國。所以迫於美國的壓力,蘇聯不得不從北朝鮮撤軍。

    朝鮮進行軍事冒險,把美國引了過來。而蘇聯的原子彈剛剛造出來,數量上根本沒法比。

    蘇聯要出手,就變成世界大戰了,而且很可能會打輸,所以它慫了。

    但這個時候,美國已經打到了中蘇邊境,怎麽辦?大哥有事,小弟頂唄!

    要不是被架到火上烤,中國這麽一個農業國,還拖著曆經百年折磨的殘破之軀,會主動去挑釁世界第一?

    蘇聯雖然提供飛機,卻不敢越過前線。要知道,飛機是進攻性武器,可不是用來防守的。

    這雖然是一場代理人戰爭,但中國靠著頑強和犧牲,硬抗住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進攻。

    讓世人知道,什麽才叫硬骨頭!也讓大家知曉,睡獅已醒!

    關大爺,是抗美援朝的親曆人,讀書多又喜歡思考。所以在香港時,林毅經常跟他碰撞‘思想火花’。

    上麵的想法,很多是從大爺那聽來的,但林毅也有不少自己的想法。

    “我聽說過一種遊戲,剛開始玩的時候,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優先建設工廠、發展經濟;一個是優先建立軍隊、保護國防。”

    “陽花,要是你,會怎麽選?”

    見少女想了半天,也沒給出答案,林毅隻好繼續:“西方把中國叫做睡獅。按他們的想法,這隻獅子,最好一直別醒。”

    “醒了之後怎麽辦?中國和美國製度對立,美國為主的自由貿易體係,沒有特殊機緣,中國進不去。”林毅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

    “而朝鮮戰爭時,中國就知道,蘇聯這個老大,很不靠譜。後來的長波電台,還有中蘇聯合艦隊,它又想拿咱們當槍使。中國拒絕後,就等於又拒絕了經互會。”

    看有點跑題,少女也聽得有點蒙,林毅換了個話題。

    “中蘇交惡後,兩邊都是敵人了。中國不搞核武器,天天得受核訛詐。今天美軍要跨過台灣海峽,明天蘇軍要空降bj。”

    “無論是核工業,還是國防重工業,都是賺不了錢的,還會一直往裏倒貼,就得勒緊褲腰帶苦幹。”

    “而中國獨立於兩大貿易體係,等於拒絕了國際分工。這生產成本,不知道要飆升多少倍!換句話說,吃的料多,擠得奶少。”

    “不過這十年來,又是越戰失敗,又是石油危機,美國的身子骨,比以前可差多了。”

    “現在,蘇聯占了優勢,覺得即使開戰也能贏,就開始全球進攻,咄咄逼人起來。也許,過不了幾年,就能有一些機會。”

    林毅伸出手,幫少女捋了捋耳邊長發。然後把她摟進懷中,親昵耳語道:“別想那麽多了,一切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