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創業計劃,天堂遊戲
字數:3991 加入書籤
新到矽穀,興奮勁剛剛過去,林毅連新聞都沒看,倒頭就睡了過去。除了為紐約熬夜補覺,也要倒一下時差。
從紐約到舊金山,雖然都是美國,卻跨越了四個時區,東部時間,變成了太平洋時間。
第二天起來洗漱時,林毅感歎:4個衛生間,完全不用搶。美國人的土地使用,就是豪氣!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人口密度比美國小多了。那人均用地麵積,林毅都不敢想。
不過也有個小問題:鏡子旁邊的溫度計,使用華氏度。華氏911,怎麽換算,林毅一時還弄不明白。這個溫度單位,好像除了美國,別人都不用。
盯著鏡子裏,那張幹淨爽利的臉,欣賞了一會。林毅打了個響指,想起有件事情還沒做。
他出去一趟,買回不少明信片。和少女一起,簡單寫了幾句,然後郵給親朋好友。
這一路走過來,新加坡、埃及、意大利、瑞士、法國、英國、美國。每到一地,風光明信片和當地特產,總要郵回去一些。
除了問候,也是讓親朋好友,知道他們的近況。否則有些人,恐怕會不安心。
算算時間,羅馬鬥獸場的照片,應該已經抵達香港。不知向大叔看了,會有什麽感覺?想到這裏,林毅咧嘴直笑。
忙完這些,費蘭提議:“從雅達利的發跡來看,創業初期,我們無需他人投資。但商業策劃書,還是應該寫一份。有了它,做事才能更有條理。”
林毅表示同意,不過這件事,還得費蘭主持。雖然搞過小新食品,但中後期的經營管理,林毅根本沒參與。
費蘭商業世家出身,而且剛上大學時,因為繼承家業需要,念的也是商科。
雖然沒做過創業計劃,但商業策劃書嘛,費蘭心中自有溝壑。
兩次飛行時間,費蘭也沒浪費,心中已經有了大致規劃。
費蘭一邊說,向陽花一邊記錄。紐約分析情報時,少女也深度參與。對於電子產業,已經不再小白。所以時不時,也能蹦出個靈感。
林毅可不願意做米蟲,混吃等死。他拿出紙筆,開始進行素描:射擊遊戲《小蜜蜂》、休閑遊戲《吃豆人》。
‘有圖有真相、沒圖說個錘子’,這些經典台詞,林毅前世常用。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這兩款經典遊戲,用文字描述一百句,也比不上一張圖,更能說明問題。
自從在香港書展上,親身體會到了海報的魅力!漫畫工作室那裏,林毅就經常跑,跟程墨揚學畫畫。
有了這兩張素描,就像做題時,事先有了答案。用答案去反推步驟,當然比按部就班解題,要容易的多了。
雖說這兩幅素描,也就趕鴨子上架水平。但這根本不要緊,現在的遊戲的像素,也就跟小孩塗鴉差不多。
一說到遊戲,林毅就變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一些枯燥的細節,由他口中講出,也能舌燦蓮花。
這麽詳細生動的描述,少女也能聽懂。她看著吃豆人圖片,眼中異彩連連,嘴裏不忘讚歎:“即使是女孩子,也會喜歡這個遊戲!”
費蘭連連點頭:“這兩款遊戲,不僅好玩,而且簡單易上手。以我對美國人的了解,市場不是問題。”
“這兩個遊戲,無論畫麵還是玩法,都比較簡單。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做出來應該不難。”
那麽第一步,就是注冊一個公司。美國以商業立國,無論是公司法,還是知識產權保護,都已經很到位。
中小企業,美國有上千萬家,超過公司總數量的九成。所以聯邦政府,設立了中小企業局sba,進行專業化管理。
進行公司登記的時候,一個好消息,自動找上門來。
去年的七國首腦會議g7,已經作出決定:當前最緊急的任務,是保證經濟恢複,並解決失業問題。
看來香港那邊,房貸利息的降低,應該就是g7的功勞。
畢竟降低利息率,才能刺激貸款欲望。擴大公司規模,或者建立新公司,才能增加工作崗位。
而美國這邊,sba的扶持力度,也讓林毅受益匪淺。新的公司,不僅能得到政策性貸款的扶持,而且利息低至5%!這相當於給企業輸血。
當然,如果有公司,即使連續虧損,也要堅持下去。sba會認定:你這是興趣愛好,不是公司企業,然後撤回支持。
此外,聯邦和地方政府,對小企業也有稅收優惠。林毅忘了哪一年,中國對小微企業,也實施了免稅支持。
天堂遊戲——新公司的名字,並非出自林毅,而是費蘭起的。
據他解釋,這個paradise天堂,不是上帝的那個居所,而是人們追逐的伊甸園。
這十幾年來,美國事很多,各種運到、各種解放。在年青人中,天堂paradise這個詞,擁有了別樣魅力。
這是一個能讓人成癮的詞,而不能讓人成癮的遊戲,不是好遊戲。而林毅的理解,就是期望公司的遊戲,能讓玩家快樂到死!
公司注冊完畢,需要一處辦公地址。
對於學生創業,斯坦福大學,有一些扶持措施。費蘭本來的計劃是,找學校申請便宜場地,並獲取技術上的支持。
如果那樣做,項目通過審查後,學校會要求入股。
但是,聽完林毅的‘劇透’,費蘭改變了計劃,決定另找地址,不去占學校那點便宜。
這個商業計劃,風險很小,收益卻很大。即使需要資金支持,不得不請人入股,也應該等到中後期,避免撿了芝麻、丟掉西瓜。
山景城卡斯楚街,一家音響商店正在轉租。地方雖然有點大,租金有點貴,但往長遠考慮,公司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辦完這件事,費蘭去了斯坦福。雖然他學的不是電子專業,但以前學校的風雲人物,還是聽說過不少,所以打算去碰碰運氣。
林毅和少女,也跟著過去。不過他們去的,是訪客中心,目的是參觀。
神龕一樣的飲水池、時光隧道般的遊廊、充滿藝術氣息的建築,難怪那麽多頂尖人物,都出產自這裏。
斯坦福麵積8000英畝,所以在環境綠化上,用地十分誇張。林毅租的房子,跟這裏一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難怪這所學校,能劃出那麽多土地,用來創辦工業園。
二人邊走邊看,來到一棟老樓前麵。草坪上的樹木,十分稀疏,但大都虯結,有幾分古韻之美。
一位印度裔中年人,穿著寬鬆衣服,盤腿坐在樹樁上。在他周圍,有些學生模樣的人,鬆散坐成一圈。看他們樣子,應該是在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