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節 專家組顧問
字數:5068 加入書籤
“反正也不是為了賺錢,能投的地方都投著罷。”
秦淮即不為了名氣,也不為了賺錢,唯一的目的就是攢足兩百萬愉悅點。
除此之外,別無他求。
這就很好辦了。
“那微博、B站都投好了。唐館長那裏肯定認識一些大V資源,讓他隨手推一推,酒香也怕巷子深,口碑自然發酵很慢的。”
商雅一邊申請賬號,一邊讓秦淮聯係唐館長,作為館長,不可避免會掌握一些重要的媒體資源。
聞言,秦淮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幹笑了一聲。
唐館長對他可以說是三顧茅廬了,三番兩次邀請秦淮進專家組主持文物修複工作。
秦淮若打電話,少不得還得拒絕一次唐館長……
這對唐館長而言,是極其殘忍的一件事情。
“額,打了這通電話,我身上又多了一件事。”
秦淮很傷腦筋,最近手上的事情越來越多。
什麽博物院專家組,什麽老先生的厚望,什麽京城央美的教授……
悠閑愜意似乎是不可能了。
秦淮掏出手機,給唐館長打電話。
不出意料。
唐館長滿口答應,隨即話題一轉
熱情的邀請秦淮加入金陵省博物院專家組,組織幫忙修複玉器、文物。
唐館長相信‘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隻要鍥而不舍的說上幾十遍,秦淮也就不會拒絕了。
然而秦淮實在是不想每天從事文物修複的工作。
因為修複文物對秦淮來說,異常枯燥!
它的枯燥在於,修複文物有修複文物規矩——工匠在修複過程中,必須盡可能還原原作,而且絕對不能夾帶個人風格去修複,它是什麽感覺,你就得修複出什麽感覺。
並且,工匠還必須留下修複的痕跡,以此表明曾經這裏因為某些原因損壞了。
這是一位修複工匠基本的道德——尊重原作,不能喧賓奪主。
(注:如果看多了紀錄片就知道,文物的修複工作,都必須留下顯著的修複痕跡。)
就好比仿造,仿得以假亂真沒問題,但仿後請留下標識。
否則的話,等著被同行戳脊梁骨,被同行指責沒道德罷!
而修複一件古董文物,若修得沒半點差別,甚至進行創造性修複,也是大忌。
哪怕你再厲害,也沒人會誇你,反到會覺得你腦子有病。
你讓後人怎麽辨別?怎麽研究?
故而,創造意識很強的秦淮才會一再拒絕唐館長。
不是他不願意幫忙,而是……這份工作對他來說不適合。
沉默。
良久的沉默。
唐館長心很累:
“秦先生,難道你忍心看著博物院幾十萬件文物明珠蒙塵?”
“唐館長,文物是死的。我們要文物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
如果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它沒有什麽價值。
隻要能傳播文化,修不修複其實不重要了,斷臂維納斯不是挺好的嗎?”
秦淮嚴肅的回應道,這番話很有心機。
魯迅曾在《無聲的中國》中寫到: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
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秦淮就是如此,他主張不修複,相當於要把屋頂拆掉。
唐館長肯定會選擇‘開個窗好了’。
果不其然,唐館長正如秦淮預料一般,語氣有些急促:
“唉,秦先生……不如我們退而求其次?”
聞言,秦淮嘴角微微揚起,故作不知:“怎麽個退而求其次法?”
“我讓負責人挑幾件有重要意義的玉器,讓秦先生修複出圖紙,再仿造,把仿造品用來展覽,如何?
秦先生應該知道,最近送到米國展覽的那幾件兵馬俑真品,被遊客掰斷了手指這件事罷?”
唐館長麵露痛惜之色,語氣中夾雜著深深的扼腕。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向國外輸出中華的文化,中華文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可惜……也許是國際地位不夠,肌肉不大,故而文物受到的待遇相對來說,很差勁。
這次竟然出現了兵馬俑文物被掰手指的事情!
簡直是……咬牙切齒!
“我不知道唉……”
秦淮詫異的挑了挑眉,兵馬俑送到國外展覽被折斷了手指?!
“你不知道?當時我聽到消息心都要滴血了。”
唐館長幽幽歎息,演技立刻上線,他要通過這件時事,給油鹽不進的秦淮打一場感情牌,讓秦淮稍稍鬆口:
“其實,秦先生也知道,向公眾展出正品存在無數隱患。
遊客的呼吸,喧鬧聲波的震動,空氣的濕度,溫度變化都會給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蝕損。
雖說可以展出仿品,然而我們沒有仿造大師。哪怕還原七八成原作的大師都沒有。
但這又是推廣中華文化的重要手段,所以不得不將正品送到國外展覽……”
唐館長歎了一口氣。
“唉,如果我們有一位厲害的仿造大師就好了。仿造、還原、修複文物,這樣不僅能傳播中華文化,還能讓真品從展覽櫃中撤下來,密封進暗室中,更好的保存。”
秦淮:“……”
唐館長真人精,說了一圈,又把話題繞了回來,再次含蓄的邀請秦淮加入文物修複專家組。
“別……打住。若唐館長挑幾件有重要意義的玉器,我倒是可以仿造。實在不行,我可以當專家組的顧問,但修複工作,我真的不想做。哪怕不研究封存在地下室的玉器了。”
秦淮連忙揮手,修複文物對秦淮來說,真的不合適,若真要勉強,秦淮寧願放棄研究那批玉器的機會。
盡管他對那些玉器有著強烈的研究欲望。
“專家組顧問?行啊!”
唐館長很驚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若秦淮能帶出一支專家隊伍,其實比秦淮一個人孤軍奮戰更有利於文物的修複。
“對了,秦先生,您那本筆記,什麽時候出版?”
“已經整理好了,隨時可以出版。就等聯係出版社了。”
“我可以幫秦先生聯係。”
唐館長自告奮勇。
“得,唐館長先說你有什麽要求?”
秦淮眼簾一抬,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估摸著唐館長又打了什麽小九九,他要防著點。
“嘿,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就是秦先生的筆記本能不能放在博物館展覽?”
“行。”
秦淮漫不經心的回答道,他現在回想起筆記本,腦子裏便有一頁頁的紙張在翻,可以說六百件玉器已經了然於胸了。
這個筆記本,留不留其實無關緊要。
而且他又準備了一個新的筆記本,準備做更龐大的研究!(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