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八年
字數:6915 加入書籤
季風道君微微抬起合攏的眼皮,看了楊延楚一眼,而後說道:“《天文星圖》中,是怎麽描述的?”
《天文星圖》中說到,星辰以自身軌跡運行,無特定規律,執掌陰陽,自我劃定五行,有小乾坤之說”
《燕回晨曦》裏是怎麽說的?”
星辰以北鬥為基準,踏天罡,步五蘊。可就是這句,既然是以自身軌跡運行,那怎麽會有以北鬥星辰為基準呢?那豈不是兩者矛盾?毫無變化可言?”
季風道君聽到他這麽說,也不生氣,隻是輕輕一笑,而後道:“你讀書時,我曾與你說過,讀書要求甚解,你隻看到以自身軌跡幾個字,而我卻看到了還有無特定規律一詞。”
見到楊延楚露出思索狀,他便繼續道:“既然星辰以自身運行,但又無特定規律,那麽為何不能以北鬥星辰為基準,所謂大同小異,兩者矛盾,更是笑話,北鬥術數何其博大精深,不同的星辰,運行不同的北鬥軌跡,這才是這章的精華所在”
就這樣,楊延楚在季風道君的指導下,開始了漫長的讀書生涯。
其後,楊延楚也開始陸續接觸了許多仙法劍術,但是因為先前季風道君培養的讀書習慣,楊延楚開始自我思考,雖然他學的很慢,但是根基很穩,在這之中,楊延楚也接觸了許多其他門派的武學,雖然並非什麽最高深的武學,但是也是其珍貴仙法,而麵對這類問題,季風道君則常常要他自己邊學邊自己找破解之法,而自己也常常下場親自指點楊延楚。
讓楊延楚很驚訝的是,自己的師傅季風道君似乎熟知百家武學,通曉各派,自己每次問的問題,季風道君都能如數家珍的幫自己解答,讓楊延楚驚歎季風道君博聞強識。
可就是這樣學習,讓楊延楚自身的修煉進度很慢,別人學一套《天雲十九劍》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楊延楚為了領悟其中一式微明峰回,就學了整整一個月!別人是學習,而他是領悟,這其中的差距何止以道理計!
而學習仙法道術之後沒幾年,他開始根據自己的興趣,看一些偏門書籍,如奇門五行,陰陽術數,醫術星象,奇聞雜記,他倒是看的樂此不疲。
就這樣,楊延楚度過了他來七寶閣學習的第八年。
八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許多,當初不過十歲上下的孩童,已經成長成了一個清秀少年,一席白色道袍,卻讓人看上去神采飛揚,朝氣蓬勃。
這一日,是他來七寶閣的整整第八個年頭,而他也不可思議的閱盡了七寶閣前五層藏書,其實這也不奇怪,前幾年他為了掌握讀書法門,學習成果比較慢,但是一法通而萬法自明,到了後期,楊延楚的閱讀量一躍千裏!
而這八年,楊延楚隻學會了三套武學,《天雲十九劍》、《燕回晨曦》、《破劫印》。但是他的武功已經與他同門的幾位師兄不相上下,甚至福小田已經不是楊延楚的對手了!要知道,這些同門普遍都比他入門早五六年以上!
楊延楚剛走出七寶閣,便笑著對門口兩個十年如一日的守衛師兄點頭行禮。這些日子一來,眾人都已經混熟了,他們也很喜歡這個聰慧的小師弟。
就當楊延楚要回山的時候,那守衛突然叫住了他。
師弟!留步!”
楊延楚笑著回過頭,問道:“何事,師兄?”
師弟,奉師尊天權首座的旨意,讓你前往天權大殿。”
師叔找我?好,我知道了,多謝師兄!告辭!”
待楊延楚走到天權大殿的時候,卻發現季風道君和天權首座早已經在那裏等著自己了。
弟子拜見師尊,拜見師叔!”
季風道君二人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季風道君說道:“小楚,你在七寶閣讀書已經有八個年頭,而你也不負眾望的看完了前五層的典籍,現在,就由你天權師叔來考考你,看你學的怎麽樣。”
考試?”楊延楚隻是略微驚訝了一下,而後便很快冷靜下來,這八年來,季風道君不知道私底下考核過他多少次了,隻是驚訝這次竟是天權首座來考驗自己。
天權首座是何人?掌管著整個七寶閣!可以說,昆羽派上下,沒有人能比天權首座更了解七寶閣裏的情況了。
天權首座笑著看了季風道君一眼,隨後便走上前來,說道:“小楚,今日,我承蒙你師尊所托,來考核你這八年來的成果,你可準備好了?”
弟子已經準備好了!請師叔出題!”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
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這是《九華咒》中的一段,說的是菩提靜心咒,這功法可以讓人凝神靜氣,消除雜音。”
嗯,不錯,答的很好,那麽,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是何意啊?”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於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聖人要領導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麵。所以,有道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沉重;居於人民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季風道君滿意的在一旁看著,任由天權首座發問。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此乃我們昆羽派三大道法之一的《雨落七殤》中的總綱,這道法在前五層沒有詳細記載,想來後麵的內容應該在後兩層之中,可惜我一直無緣得見。”
等到楊延楚回答完這些問題,饒是天權首座這樣的人也久久說不出話來,他深深的看了楊延楚一眼,而後才緩緩說道:“你,通過了。”
就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讓楊延楚如釋重負,先前天權首座發問的問題,幾乎都是出自道經,而自己這八年主要看的是偏門奇書,哪怕是本門武學也沒有考究他最熟練的《燕回晨曦》等功法,想來天權首座是知曉自己這八年來主要看的是哪些書籍,而有意要為難下自己,所幸自己的記憶力不錯,這八年光陰沒有白費。
在說完楊延楚通過之後,天權首座便轉過了身去。
臨走前,朝季風道君諱莫如深的說了一句:“師兄,好手段,師兄,好眼光。”
季風道君隻是微微一笑,“這也多虧了你這麽多年來對這小子的照看了!”
天權首座一笑,而後轉頭又看了階梯下的楊延楚一眼,笑道:“看來師兄的天璣峰倒是人才濟濟了,前段時間出了個陸雲山,現在又冒出個楊延楚,師兄的天璣峰雖然人少,但個個深不可測啊,了不起。”
這話,我可不敢說,掌門師兄門下才當得起人才濟濟四個字。”
我很期待下次的七脈劍會,師兄,我還有事,現行告辭了!”
季風道君點了點頭,也道:“嗯,我們也要回天璣峰了,師弟,再會!”
等季風道君和楊延楚回到天璣峰,已經是傍晚時分。
季風道君對楊延楚說道:“你現行回去休息,這八年你成長不少,為師深感欣慰,不過,你休息三天之後,便要和你師兄們一起參加早課了。”
是,弟子知道了。”
下去吧!”
季風道君和楊延楚分別之後,楊延楚便獨自回到了自己的房屋,看到自己的屋子周圍幹幹淨淨,想來又是自己的小師兄福小田幫他收拾好了。
這些年來,因為楊延楚經常早出晚歸的,所以屋子常常很亂,時間久了,福小田索性幫楊延楚一起打掃了房間,這倒是讓楊延楚感激不已。
所以,在有些時候,楊延楚都會和福小田一起參悟七寶閣內的藏書,共享心得。
雖然福小田比楊延楚早入門,但是卻也隻去過半年的七寶閣便回來了,閱讀量遠遠不能和楊延楚這些年相比。
福小田生性有些木訥,心思比較單純,常常被門下幾位師兄嘲笑,也隻有同為最小的楊延楚願意和他一起研究武功雜學,二人的感情深厚,猶如手足。
這一天,福小田照例又來幫楊延楚打掃房間,卻正好看見楊延楚回來,當下十分高興的走上去打招呼。
師弟,你回來啦!怎麽今天這麽早?”
楊延楚看著福小田額頭上的汗水,心裏一暖,回答道:“從今日起,我以後也不必再去那七寶閣了!”
真的?太好了!呃不是,我的意思是你又可以不是,我的意思”
福小田不善言辭,怕楊延楚誤會,緊張之下倒是把自己弄的漲紅了臉。
楊延楚輕聲一笑,道:“好啦,小田師兄,我知道你的意思,從今日起,我們又可以一起修煉,一起早課了!”
嗯嗯!”福小田連忙點頭。
喲!這不是小師弟嗎?你回來啦?”
說話的正是季風道君座下的三弟子徐文。
他笑著走到二人跟前,看了楊延楚一眼,然後說道:“小師弟,聽說你深受師傅喜愛,足足在七寶閣內學習了八年!這真是讓人羨慕啊!”
楊延楚笑道:“師兄說的哪裏話,我們天璣峰的人都知道,三師兄你博學多才,才是我們這最有才華之人。”
楊延楚這話,說的徐文很是受用,他一臉得意的笑道:“師弟過獎了,這都是別人謬讚,我都隻在七寶閣內學過幾個月,哪裏能和師弟你比啊?對了,這些年一直沒找師弟好好聊聊,不知道師弟這些年在七寶閣學了哪些本門絕學啊?讓師兄也開開眼?”
楊延楚倆忙罷手,道:“師兄過獎了!我哪裏學了什麽絕學,我天資愚笨,這八年學的本門絕學也不過兩三個而已,和師兄們比不得!”
這也是楊延楚不清楚其他人的情況。
大多數情況下,入門超過五年的弟子,幾乎都修習過本門的至少五六種絕學,像楊延楚這樣,八年隻學會兩三種的,實在是聞所未聞。
但是這話在徐文等人的耳朵裏,立刻就變的不一樣了,要知道,這些年以來,除了大師兄陸雲山和小師弟福小田,徐文和二師兄杜旭可是對楊延楚能進七寶閣學習那麽久而頗有怨言。
想來一般弟子在七寶閣參悟個幾個月,便能學得五六種以上的絕學,天資聰穎的,如他們大師兄陸雲山便是在七寶閣內學了三年之久,等到他出閣時,便是學得了十七種之多!
楊延楚在七寶閣內待了足足八年!天知道楊延楚到底學了多少!
可是現在徐文一聽楊延楚說,隻學了兩三種,當下立馬就不一樣了,他馬上就想到了或許師傅讓他去學八年之久,不是因為楊延楚的天資有多高,而是他實在是不成氣候,所以才讓他多學一些時日,不想讓他丟人。
想到這裏,徐文心裏馬上就平衡了許多,他笑著拍了拍楊延楚的肩膀,道:“師弟啊,話也不能這麽說,你要知道,本門的武學博大精深,哪怕隻學個萬分之一,便已經足夠用了,像師兄我,不敢說了如指掌,但也是博覽群書,本門的武功我大多都有涉獵,師弟以後若有什麽不會的地方,大可來找我!哈哈!”
楊延楚聽完這些話,略微皺了皺眉,他原本隻是客套幾句,沒想到這三師兄還有點蹬鼻子上臉的意味,當下,也沒了繼續交談下去的心情。
於是便草草的和徐文告別了。
看著楊延楚他們離開的背影,徐文心裏越想越開心。
我就說嘛!這師傅哪裏是看重他,分明是同情他,才讓他去七寶閣這麽久的,這天璣峰上,除了大師兄,哪個比我強,杜旭那小子,不過一頭蠻牛而已,福小田又有點傻愣,嘿嘿,大師兄下山之後,這下屆的七脈劍會就隻有我代表咱們天璣峰了!”
說罷,便也一路小跑的跑回自己的房間瞎高興去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