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相談甚歡

字數:5272   加入書籤

A+A-




    既然已經到了小榭,主人還奉了長茶,自是不可能問了自己想問的便離開,那樣也未免太失禮。所幸南州的疫情,因為藥物到位的原因,也算是控製下來了,寒霜相信老大夫的辦事能力,所以也樂得能夠偷得浮生半日閑。

    她在小榭中和繡媽媽進行了一次長談。

    從詩書禮易春秋談到上古律令,從南來北往的商人談到四處都有的流民,寒霜發現,她和繡媽媽的想法竟然是意外的契合。

    繡媽媽的麵上也是喜笑顏開,“某從來沒有像今日這樣暢談,和大人清談,常有撥開雲霧,重見天日之感,實乃大幸。”

    寒霜也從來時對繡媽媽的不信任,到現在對繡媽媽的敬佩了。她是因著上輩子的經驗,才能在這裏侃侃而談,但是繡媽媽,作為一介商人,也能有這樣的見識和遠見,可算是相當不易了。她舉了舉杯盞,“夫人胸有溝壑,實是令霜敬佩,此番來南州,能夠與君相識,亦是大幸。”

    兩人都有一點相見恨晚的感覺,之後更是常常找時間一道清談。

    南州疫情現下因為藥物充足,已經可以說是相當穩定,越來越多的人被治好,百姓的臉上也都多了笑容。

    終於,在一個月之後,南州城門再度打開,南州封城的日子終於得以終結。

    在城門終於打開之後,劉奮第一時間向曲飛泠報告了在南州的境況。

    “臣奮伏唯再拜皇帝陛下:

    “陛下容稟:臣奮來南州三月有餘,至今方能上奏陛下,終不負皇恩浩蕩。南州此番災禍頻頻,前有水患之勞,後有疫病之險,勞碌三月有餘,至今方解。

    “初來南州,臣以古法治水,不料竟有決堤之險,良田屋宅盡皆被毀,險些釀成大禍。然,幸有寒霜考察南州實況,深挖水道,引流城外,是以積水一清,百姓亦安。

    “一災剛解,一災又起。水患之後,南州疫病橫行,百姓死傷無數,家家有喪親之痛,戶戶有送死之哀,可謂痛極悲極。南州緊急封城,才不至疫情外溢,從而活人無數。當是之時,寒霜與南州老醫共查疫病因由,琢磨辦法,漸清鼠疫。

    “臣知寒霜原有罪過,然其能救百姓於水火,行仁義而安民,大勇大義,無不全矣。當得琢磨,以成大器。臣竊不勝犬馬心,昧死願陛下究其才能心地,以求全備。望陛下幸察。

    “臣奮昧死再拜以聞皇帝陛下。”

    劉奮的信很快送到了京城,曲飛泠第一個就看了他送上來的邸報。

    南州封城月餘,說不擔心是騙人的,曲飛泠也擔心的要命,生怕南州挺不過來。要知道,南州靠近越州,也是商貿的繁華地帶,雖然不及越州,但是也絕對不可以小覷。

    結果打開邸報,就看見了這個。

    曲飛泠被劉奮的誠實氣笑了,她彈了彈劉奮送上來的邸報,拿給一旁的曲如是看,說道:“劉奮到底是個忠厚老實人,自己的錯一點都不避諱,寒霜的功也一點都不搶,就是太實誠了,讓人看得又可氣又可笑。”

    誰跟著一並出去不說自己的好別人的壞?偏偏劉奮這個榆木腦袋,還真就實話實說了。

    曲如是拿過邸報來看了看,笑著說道:“要不是劉奮從不說謊,亦步亦趨地奉行君子行徑,母君也不會派他去南州了。”

    她仔細念了兩遍邸報上的文字,笑著道:“但從劉奮的邸報裏看來,這次寒霜可是大出了風頭,用深挖溝渠的法子來治水的,聞所未聞,她能想出來這一層,也實在是個天才。更不要說在疫病中,她的表現也很出色。”

    她抬頭去看曲飛泠的表情,卻發現她的表情並不算好。曲如是七竅玲瓏的心腸,轉念一想,已是明白了。她把邸報放回案上,重新拆了一封邸報,拿給了曲飛泠。

    “母君,鎮北將軍說,北狄近日有了異動,母君看看。”

    也算是把這茬也揭過去了。

    京中隨後得知這個消息的是曲明玉。

    她沒有看到劉奮的邸報,隻是看到了南州開城後,她自己派過去的人終於呈上來的東西。

    她的手緊緊捏著那張紙頁,臉色都有些發青。

    “好,好,好,真是個有手段的。原本以為她去南州也討不了什麽好去,卻不想卻做出這樣的成績來!真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治了水患,平了疫病,什麽功勞都被寒霜給占完了。連先前她吩咐人暗中去挑撥,竟也沒有占到便宜,轉眼間就有人送了藥過來,幫寒霜度過難關。

    她怎麽就這麽好命?

    曲明玉咬牙切齒,過了很久,她終於下定了決心,招了招手,讓柳嬤嬤上了前。

    她湊近了柳嬤嬤:“你告訴那人,讓他……”

    後麵的聲音漸漸不可聞。

    她怎麽能讓寒霜以罪臣身份出去,以功臣身份回來呢

    寒霜,你不是有本事麽,那就讓我看看,你的本事,能不能讓你從閻王爺手裏,逃出來。

    京城的風雲暗湧,寒霜都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劉奮給曲飛泠去信的內容。七月流水,天氣開始漸漸轉涼,南州城內的水患早就消弭,疫情也都已一清。舉州百姓都非常高興,於是在七月初一,開門息之日,聚攏河邊,祭祀海神。

    開門息是南邊百姓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早在戰國時期,當時還隸屬南安國的南州就非常重視出海捕魚之事,南州出海一向方便,海上的風浪又完全不受控製,所以為了出海漁人能夠安全回來,就有了祭祀海神的這樣一個節日。後來雖然南州由漁轉商,但這個習俗卻從來都不曾變過。

    定在七月一,開門息。船魚開門,海水平息,取了一個非常好的寓意。

    寒霜因為先前的成績,讓百姓都非常信服。所以萬民請命,希望寒霜能來住持開門息的大典。

    開門息的大典一向是由當地父母官來主持的,孫楊往年也主持的不錯。但今年孫楊知道是個例外,於是也跟著百姓們上來拱手,“寒大人於我南州實有大恩,今年的開門息,恐怕定要寒大人來主持,才是妥當。”

    寒霜當然覺得自己不夠資格,推辭了好幾次,卻都沒有推辭掉,最好隻好將這件事給接了下來,然後去詢問孫楊要注意的事項。

    孫楊笑嗬嗬地道:“寒大人不要緊張,開門息的儀式非常簡單。百姓們在那之前都會先排好舞,早上辰時從南州北門舞龍前往南門,然後再南門的天後娘娘廟停住,開始在天後娘娘廟的表演。這裏的表演會持續一個時辰,然後在午時左右,表演停住,然後由大人登台,向天後娘娘祈福禱告,並且將貢品獻給天後娘娘,儀式至此就成了大半。祭祀之後,南州的船夫們會揚帆出海,傍晚時候回來,清點捕魚數量,選出數量最多的漁夫,由大人授予紅綢,以彰今年生意紅火。晚上則是大家夥兒一塊兒熱鬧的時候,眾人一起跳舞,慶祝即將進入秋天。”

    儀式要進行一整天,雖然孫楊說的輕易簡單,但寒霜還是費了心思去準備,將祈禱祝詞全部背熟,並且將儀式的所有過程都熟悉了一次。

    春風看著她忙得腳不沾地,心疼極了,一麵給她奉茶,一麵請她多歇歇。

    寒霜擺了擺手,拿起那祝詞背了起來,一麵吩咐她,“不要擔心,隻是這幾日忙一些,但看著那些百姓高興的準備著儀式,我也不能掃了興不是。”

    春風笑了一下,給她奉了一杯茶。

    “雖是這樣說,姑娘也還是喝盞茶再背書好不好?奴婢聽著您嗓子都快冒煙了。”

    寒霜笑了一下,從她手中接過了茶盞。

    七月一,開門息,很快就到了。

    寒霜從點卯時刻就起來,穿上了祭祀海神專用的衣服。衣服是繡媽媽特地找了人過來量身定做的,非常合身。她穿戴完畢,並著孫楊、劉奮向外麵走去。

    他們走出來的時候是卯時過半,街上已經開始熱鬧起來了,看見他們過來,都笑臉盈盈地跟他們打招呼。

    “諸位大人早上好啊,舞龍隊剛才北門呢,正在那邊準備,就等著大人們過去開場呢。”

    寒霜笑了一下,也向他們拱手:“真是辛苦鄉親們了,今兒可得好好樂一樂。”

    醫館的小醫童在後麵看見了寒霜,也噠噠的小步快跑過來,“大人,大人。”

    寒霜看見了她,一把把她抱了起來,“小玲瓏今兒也起得這樣早?”

    小醫童把手裏的鮮花遞給她,“大人,我去采花去了,找到了這個,很漂亮,送給大人。”

    寒霜笑著接過了花,放進了自己的袖子裏,“小玲瓏真是有心了,跟大人一起去北門?”

    小醫童乖巧的點頭,“恩恩!”

    北城的人員早就齊備,看見寒霜過來,都將她迎上了高台。高台上架著已經展開的鞭炮,寒霜笑了一下,從衙役的旁邊拿過火把,在鞭炮上撩了一下。

    鞭炮劈裏啪啦地炸開,吹鼓打樂的人頓時huó dòng起來,舞龍隊架起水龍,拉長了聲音揚聲喚道:

    “七月一,開門息咯”

    “求得海神,保平安咯”

    寒霜站在高台上,聽著他們喊出來的小調,不禁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