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反應第二(1)

字數:6367   加入書籤

A+A-




    所謂“反”,指反複試探,而“應”,則指對方回應。在第一篇捭闔術的統領下,本篇反應術的論述可以更具體,針對性、可操作性也更強。它主要討論了考察事物和了解別人的方法論問題,需要運用者具備更靈活多變的頭腦以及更出神入化的言技巧。    原典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罝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也。常持其驅之。    其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己反往,彼覆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反之覆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愚智,事皆不疑。故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覆,觀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司言也,若聲之於響;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鐵,如舌之取燔骨。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陽與陰;如圓與方,如方與圓。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神”。    譯文    從古到今,地間萬事萬物的生成變化,都是與無形而又無處不在的大道一起共生的。通過對大道的掌握運用,我們可以回顧曆史,展望未來;反觀過去,檢驗現在;熟悉這類事物,了解那類事物。世界上萬事萬物的道理,若與現今不符合,我們可以回溯到曆史的長河中去探求原因。大道一體,古今一致,世界上的一切事理都可以通過返複於過去而推求考察之,這就是聖人的言下之意,我們不可以不詳細審察研究。    別人在侃侃而談,是動;自己沉默聽辭,是靜。可以根據別人的言論,來探聽其中蘊含的深意。如果發現了對方的言辭中有前後矛盾之處,就要馬上提出詰難探求其真意,對方的真情必然在應對中有所透露。別人的言辭中包容有豐富的意象,其的事物也可以類推到其他同類事物。因而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物象和類推出的事物去考察在它們背後所隱藏著的談話者的意圖。象,是言辭中涉及的事物實質的外在表象;比,是言辭中事物可以類推出的同類事物。我們就這樣以靜默來探求別人的言辭意圖,就好比用餌釣魚一樣,通過引誘對方出我們想要知道的事,從而掌握對方的真實情況。這又像多張一些捕獸之等待獵物投奔一樣,多用反詰之語去多方試探。一旦方法得當,符合情理,對方必然會自己吐露實情,這便是誘引別人真實情況的羅。應常用這樣的釣人方法去驅遣、掌握他人。    如果對方不為所動,不接我們的話茬、不回答我們的反問,就要改變方法。我們可以用言語的表象去感動對方,去迎合他的心意,去窺探他的真實感情,從而掌握它的意圖。通過我們設置言辭物象、對方予以回應這樣的多次反複,我們終可抓住對方言辭中的事物表象及其類推出的同類事物,也就可憑此把握對方意象的主流,心中就有底了。這樣經過多次的重複與反複,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以從對方的言辭中偵知的。聖人用這種方法去誘導、感化愚者或智者,任何情況都可以測得而沒有疑惑。所以,自古那些善於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查對方的人,常能夠變換手法用鬼神莫測的手段來獲得實情。在手法的適當變換中打動了對方,就可以清清楚楚地查明對方的實情了。不能查明對方的實情,是因為從對方獲得的言辭信息不明;獲得的言辭信息不明,就不能明了對方的主導意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變換手法使對方言辭中的象、比信息發生改變,而後順著他變換的言辭去反詰他,讓他回答,然後收集分析反饋回來的信息。我們想要聽對方講話,自己反而用沉默來逗引他;想讓對方張口,自己反而三緘其口;想讓對方情緒高漲以誇誇其談,自己反而低調;想從對方那兒有所獲取,自己就先要有所給予。想要讓對方吐露情懷,就自己先設表象去引動他,設法讓他講話,彼此產生共鳴,讓他引為知己而開情吐意。我們或者順著他的這番話去探測他,或者順著他的那番話去探測他;或者從他的話端順勢考察,或者從他的話尾逆推思索。所有這些,都是辨別真假、分析同異、分清真誠與虛偽的方法。對方的動作、言語、口氣,都可以用此方法去考察;對方的一喜一怒,都可以用此方法見其端倪。這些方法,都是探測別人的既定準則,是考察別人的依據。要在反複探求中,去觀察對方言辭中所寄托著的實情,就要用這些準則和依據。總之,我們要平心靜氣地去聽取別人的言辭,去考察其言辭中涉及的事理,去考辨萬物,去辨別事物性質。即使是從對方言辭裏無關緊要的事件中,也可以偵知其中隱含的真情實意。(運用這些方法去探測別人)就好像深入到他內心一樣,可以準確地估量出他的能力,猜測出他的本意。這種估量和猜測必然像“符應現象”那樣不失其意,像螣蛇指示禍福那樣準確無誤,像後羿張弓射箭那樣百發百中。    因此,若要了解外界的人或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從了解自己開始。先有了自知之明,然後才可以去了解別人。這樣,我們了解別人,就像比目魚相並而行那樣一絲不差;我們窺探別人的言辭,就像聲音與回響那樣應聲而得;別人自己現出形意,就像光和影子那樣光一亮影子就出現。用這種方法去探查別人的言辭,就會像磁石吸取鐵針那樣可以不失厘毫地掌握到他的真情實意,又像舌頭舔取烤爛了的骨頭肉那樣可以輕易地一探即得。即使我們發出很少的信息量,對方也會很快地向我們敞開情懷。這種探查人的方法,就像由陰轉陽、又由陽轉陰,由圓變方、又由方變圓一樣,應用隨心,變化自如。也就是當對方形跡未顯時,我們要用圓通靈活的手法去引導他;當對方形跡已顯時,我們又用一定的準則去應對他。進退左右等一切行動都可以用這種規則去掌握。如此一來,我們必須自己先定下主意,預先製定一些考察人的準則,否則我們就不能正確地去支配他人。但是,我們在使用此法時又不可忘記了其圓活的另一麵,否則就會不合乎實際情況,違背客觀規律,喪失真諦。總之,我們運用這種方法,按照預先製定的考察別人的準則去考察其決策、計劃,就會無形無容,讓對方摸不透、抓不著我們的門路,而覺得我們像神那樣已經達到難測難知的至高境界。    以史為鑒    魏國虛與實取之    在風雲變幻的戰國時代,七國時而合縱,時而連橫,混戰不休。    這年,秦國聯合趙國攻打魏國,並許諾:勝利之後,將把魏之鄴城作為謝禮送給趙國。魏王怕受到趙、秦兩國的東西夾擊,十分驚慌,連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芒卯分析道:“秦趙原本不和,今日聯合,不過是為了利益,想瓜分我國,各討好處。他們都各有各的算盤,隻要略施權術,他們的聯盟就會瓦解。”並獻上一計。魏王同意了他的計謀,派遣張倚依計去遊趙王。    張倚見了趙王,:“鄴城這地方,照目前的形勢看,我們是保不住了。大王與秦國聯合攻打我國,無非為爭奪土地。為了避免戰爭傷亡,我們大王有意把鄴城獻給大王,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趙王聽後自然十分高興,但又怕魏國是在玩弄花招,便問道:“兩軍還未交戰,魏王就主動獻地,這到底是何緣故?”    張倚解釋:“兩軍交戰,兵凶戰危。大軍一過,荊棘遍地。戰爭之後,必有荒年。屍骨遍地,百姓遭殃。我們大王慈悲為懷,不願生靈塗炭,故有此舉。”    趙王聞言點頭,又問道:“那麽魏王對我有什麽要求嗎?”    張倚:“這個自然。我們是來談判,並不是來投降的。趙魏兩國曾多次結盟,稱得上友邦。與其任土地淪落於夷狄秦國之手,不如交給朋友管理。同時也希望大王從友邦之間的相互利益出發,與秦斷交,和我國恢複友邦關係,我們即刻奉上鄴城作為報答。如若不允,我國隻有全民動員、拚死一戰了。請大王仔細考慮,多加斟酌。”    趙王思索了一番,答複道:“容我好好考慮一下,明定然給你答複。”    張倚走後,趙王找來大臣們商議。相國:“與秦聯合攻魏,勝利了也不過就得到一個鄴城。現在不用動手就可以達到目的,何樂而不為呢?再,秦本虎狼之國,其目的絕非僅僅滅掉一個魏國,一旦攻滅魏國,其勢力將更為強大,下一個目標恐怕就是我們趙國了。不如就此答應魏國,讓他們在兩邊抵禦強秦,這才是長久之計。”大家都覺得此言很有道理。於是,趙王答應了魏國,宣布與秦斷交。    秦王一聽大怒,趕忙撤兵,並積極謀劃報趙背盟之仇。趙王見秦撤兵,忙歡喜地地派兵前去接管鄴城,豈料正碰上芒卯在邊境陳兵相候。趙將迎上前去明來意,芒卯一聽大怒:“我們的土地,為什麽平白無故地送人?”趙將連忙解釋這是張倚當初早就許諾下的。芒卯仍在發脾氣:“張倚是什麽東西!我們大王親口答應過此事嗎?我隻接到大王讓我鎮守此地的命令,而沒接到交出此地的命令。你想硬奪,先問問我的將士們是否同意。”趙將一見魏軍列陣以待,明顯是有備而來,自料不是他們的對手,忙回國報告趙王。    趙王一聽上了當,惱羞成怒,準備發兵攻魏。可這時卻傳來消息,秦為報背盟之仇,正遊魏王聯合攻趙。趙王聞聽大驚,忙割了五座城池給魏,以收買魏國與自己聯合抗秦。    就這樣,魏先以虛假的“與”誘騙趙國,不但從趙國那裏“取”到了不與秦國合兵攻魏的結果,接著還“取”到了五座城池。而是否能成功地運用這“欲取反與術”,關鍵在於你智慧是否高超,判斷是否準確,計謀是否巧妙周密。看似“與”而實不“與”或少“與”,反而終有所“取”,是此計的題中之意。    薛公巧計得先知    戰國時期,薛公曾擔任齊國的相國。最近一段時間,他總是閉目沉思。    原來不久前王妃亡故了,最近要冊立新王妃,薛公一心想知道君主屬意的到底是誰,於是久久苦思,在心裏念叨:我一定要盡快打探清楚,趕在齊王自己出來之前主動推薦。一旦自己推薦的女子正是齊王屬意的那個的話,那麽今後自己的進言就更容易被采納了,高官厚祿自然是不用了,同時也自然博得了新王妃的感謝與歡心,如此一來前程不可估量啊!但是,萬一作了與齊王預想不同的推薦,那就要壞事了,不但推薦會被駁回,而且自己今後的建議也不會受到重視,新的王妃當然也會表示冷淡,自己的處境可就不妙了。    可是,在眾多的愛姬中,齊王究竟最喜歡誰呢?現在後宮有十名愛姬,她們當中誰會成為王妃呢?自古賢明之主,是不在臣下麵前暴露自己的私好的,否則做臣子的就很容易根據其喜好曲意逢迎。因此,齊王在眾rén miàn前對十名愛姬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讓那些喜歡拍馬屁的人找不到可乘之機。    突然有一,薛公眼睛一亮,叫來了自己的侍臣,吩咐道:    “快!準備十組玉珥,其中一組要特別漂亮。”所謂玉珥就是用寶玉製成的耳飾。待手下將東西準備好以後,他馬上將這十組玉珥獻給了齊王。    第二,薛公入宮拜見齊王,他抬頭略加察看,發現那組最美的玉珥戴在其中某一位愛姬的耳朵上。這下毋庸置疑,齊王最寵愛就是她了。    獲得這個情況以後,他就鄭重地向齊王進言,請求冊封那位愛妃為新的王妃,並她如何才貌雙全、品德高尚,是母儀下的最好人選,他的推薦正中齊王的心意,當然,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所謂“言有象,事有比”,“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罝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也。”薛公巧送玉珥為“餌”,終於“釣”出了齊王的真實意願,順理成章地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晏子欲擒故縱進忠言    《鬼穀子?反應第二》中論述到了“欲擒故縱”這一思想,將之化為謀略可以廣泛地應用於政治、軍事、外交、經濟、言辯等諸多領域,它是一種以暫時的讓步來等待、謀取更有效的進攻的高明策略。    而在三十六計中,“欲擒故縱”為第十六計,其原文大意為:追擊敵人過緊,就要遭到它的反撲;讓它逃走,就可以削弱敵人的氣勢。因此,追擊敵人時,要跟隨其後但不要過於逼迫它,借此消耗它的體力、瓦解它的鬥誌,等待敵人士氣沮喪、潰不成軍時,再加以捕捉,這樣就可以避免流血了。待敵人心理上完全失敗而信服於我方時,勝利的曙光就會到來。    需要注意的是,當“欲擒故縱”被運用於言辯時,“縱”隻是手段,最終目的是為了“擒”。故“縱者,非放之也;隨之,則稍鬆也”。縱敵,是為了“鬆敵”、“惑敵”、“驕敵”、“誘敵”,使之麻痹大意,耗盡氣力,消其鬥誌,散而後擒。因此,在運用此謀略之前,就要充分考慮到“擒”的問題,倘若“擒”不住,那無異於放虎歸山,將反受其害。    《晏子春秋》裏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齊景公讓晏子去治理東阿這個地方,三年後,不斷有人在景公麵前告他的狀,景公便召晏子回朝,欲罷其官。晏子:“臣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可否再給臣一個機會,讓臣再去治理三年,那時一定不會有人再告我的狀了。”    齊景公也實在不忍回絕,便同意了他的請求。三年過去了,果然,不但沒有任何人告晏子的狀,而且人們都爭相在景公麵前他的好話。這下景公高興了,便又召晏子回朝,打算封賞他。但晏子卻不肯接受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