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權篇第九(2)
字數:6469 加入書籤
此後,公司業績得到了飛躍性發展,大規模地出產赤玉酒。此時,他又創立了“赤玉歌劇團”,足跡遍及全國,表演方式也極為特殊,同時將印有以團員為模特兒的海報分送到各地。這個方式標新立異,收到了熱烈回應。大家爭著要海報,使赤玉聲名大噪。 信治朗將赤玉葡萄酒的經營步入正軌後,就開始製造威士忌酒,業績蒸蒸日上。 廣告是宣傳企業、宣傳產品的突出手段。信治朗深知廣告的重要性,別出心裁地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廣告方式。當然,推銷“赤玉”先決條件是品質好,如此奇招宣傳才可以一舉奏效。 顯然,信治朗這些“先聲奪人”的招數有了效果,“赤玉”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信治郎也贏得了豐碩的成果。 其實,所謂“眾口鑠金”,換一個角度去解讀,便會發現其本質就是無中生有,口耳相傳,善於造勢,從而博得大眾的信任。此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常常被采用,憑借強大的廣告攻勢,無微不至,無孔不入,進行輪番轟炸,最終水到渠成地實現自己賺錢的真正目的。 職場活用 讚賞下屬的付出 一般而言,拍馬屁者多是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但在現代職場中,不僅下屬需要拍領導的馬屁,實際上,領導也要多拍拍下屬的馬屁。而這種所謂的“馬屁”,也即“諛言”,其實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激勵是指一切協助達到滿足個人需要的**或動力,它包括過程、物質或態度。激勵員工是指管理人員通過一些刺激、推動的方法,協助員工達到公司及個人的預期目標。 許多經理認為,稱讚下屬太多,下屬可能因此變得驕傲自大,也會開始鬆懈。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身為一位合格的管理者,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成為一個為下屬喝彩的領導人。這也就是,一個管理者必須是第一個注意到下屬優秀表現的人,並且適時地稱讚他們。 在公司裏,無論他們是管理人員,還是一般員工,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肯定。誰也不願意自己辛辛苦苦地幹了半,卻得不到領導的一絲肯定。假如一個員工老是得不到肯定的話,那麽他今後一定會失去對工作的興趣,失去對工作的主動性。領導如果了解了員工這一心態的話,可以隨時給員工以必要的鼓勵,達到鼓舞人心、激勵士氣的效果。 同樣,當下屬呈上的是最好的工作作品,而你卻視而不見,這樣很容易讓下屬感慨,覺得自己何必這麽辛苦工作、何必要求自己做這麽多、做這麽完美?漸漸地,工作品質就會因此而不知不覺地下降。慢慢地,他們的工作表現也會變差。毫無疑問,任何人都是需要激勵、需要被別人承認的。因此,當某個人費盡心思幹完一件事後,你至少應該對他句:“嘿,幹得不錯。” 某公司,一個員工搞了一項發明,公司老總立刻對這個員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隨後就投放了市場,很快就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這個員工從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鼓勵,而且滿足了他“自我實現”的需求。隨後在頒獎大會上,公司老總除了為這位員工頒發獎金和zhèng shū外,還給其父母、ài rén和孩子都買了不同的禮物,這位員工當場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這位員工不僅得到了精神鼓勵,還有物質獎勵,可以設想他今後一定會為公司的發展而盡心盡力的。 對於員工,不論他們的想法多麽少,他們的建議多麽微不足道,領導隻要發現,就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即使是簡單的一句“謝謝”,員工也能感到你對他的關心。聽了這麽一句話,員工們的工作心態也會變得輕鬆些。 通常情況下,領導對員工的要求大致如下:工作是否達到了目標,對事業有無貢獻,是不是進步了,有沒有造成損失。有些領導硬將這幾點放在一塊兒作為評價的標準,未能同時達到的就不加以獎勵。但事實上,能同時達到這些標準的員工幾乎沒有。因此,作為領導應從鼓勵員工的願望出發,隻要員工能達到其中的任何一項要求,就應當給予表揚獎勵。 某公司經理,時常到各工作場所巡視,一旦發現工作出色,或者在動腦筋設計新方案的員工,就會在全體員工集會時,當眾加以讚揚。 數年後,這個公司的一位退休人員:“幾年前,我曾為公司設計出一種新產品,得到了經理的獎賞。當經理在開會提到這件事時,我很吃驚,也很感動,覺得死而無憾。多年來,默默為公司所做的努力,終於以這種形式被經理承認,我感到非常滿足。而且,在退休歡送會時,經理又再度提起這件事,我都禁不住要流下眼淚來了。” 通過這個的事例,可以看出,員工努力工作在得到承認後是何等的愉快,何等的激動。員工的努力工作如果能經常被讚賞的話,那麽員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每個人都有一種渴望被認可的心理。因而每一個員工也都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努力與成功表示讚揚,從而肯定自己的價值,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作為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激勵員工時,一定要讓員工心裏產生滿足感。讓員工知道自己得到了承認,受到了尊重,達到了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同時,還可以促使其他員工奮起直追,去努力工作。此外,這種方法不僅不用花費多大的心血和資金,還簡單易行,起到的效果也比較理想,這就是領導善於對下屬運用“諛言”的豐厚回報。 言及莫論領導是非 很多職場上的人都有個通病,就是在公司午餐或者閑暇時,喜歡“交心”地議論上司的是非。一個不心,這些議論或許就成為了別人的跳板;又或許,被某人聽了去,傳到上司耳中,以後讓上司怎麽看你?所謂“禍從口出”,不是沒道理的。 史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裏頗有才氣的策劃,平日裏有點兒恃才傲物,總是對老板的創意不屑一顧,認為老板的水平很差,所以不免經常在老板背後跟同事們流露出對老板創意的鄙棄。這些話很快就被同事傳到了老板的耳中,於是老板主動找他談話,誠懇地讓史出對自己的創意有什麽意見,對公司的業務有什麽建議。此時的史卻支支吾吾地談不出什麽內容。如此一來,這位心胸還比較寬廣的老板認為史簡直就是一個兩麵三刀的人,當麵不講,卻在背地裏大放厥詞。因此老板對史的道德人品產生了懷疑,後來開始冷落史,重要的策劃方案從此再也沒有交給史來做,不久,史就黯然離開了公司。 背地跟同事們議論上司很容易讓上司認為你是個兩麵三刀的人,人品有問題。在工作過程中,由於每個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難免存在差異,對上司所作出的一些決定有看法,有意見,甚至醞釀成滿腔的牢騷,有時也是在所難免的。但卻不能就此到處宣泄,否則經過幾個人的傳話,即使你的是事實也會越傳越變味,等到上司聽到時,不定已成了讓他生氣難堪的話了,進而難免會對你產生不好的看法。 “有時我們的認識是錯誤的,你認為他不如你行,隻是你不了解他哪方麵行而已。同事之間的相處要把握分寸,即使關係很鐵,相互勉勵和促進是沒問題的,如果隻是宣泄和發牢騷,就太不明智了。”一位經理如是。 古代有個姓富的人家,家裏沒有水井,很不方便,經常得跑到老遠的地方去打水,家裏甚至需要有一個人專門負責挑水的工作。因此,他便請人在家中打了一口井,這樣便省了一個人力。他非常高興有了一口井,逢人便:“這下可好了,我家打了一口井,等於添了一個人。”有人聽了就添油加醋起來:“富家從打的那口井裏挖出個人來了。” 這話越傳越遠,全國都知道了,後來竟傳到了宋王的耳中,宋王覺得不可思議,就派人來富家詢問,富家的人很詫異地回答:“這是哪兒的話?我們是挖了一口井,省了一個人的勞動,就像是添了一個人一樣,從來沒有打井挖出一個人來啊。” 就像上麵的例子一樣,如果你在同事間議論上司的話傳到上司耳中變成了所謂的“打井挖出一個人來”,那麽就算你再努力工作,有再好的成績,也很難得到上司的信任與賞識。況且,你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弱點,很容易被那些居心叵測的人所利用。這些因素都會對你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恰當的時候直接找上司,向其表達你自己的意見,當然最好要根據上司的性格和脾氣用其能接受的語言表述,這樣效果會更好些。作為上司,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對你也就多些信任。這比你處處發牢騷,風言風語好多了。所以議論上司不是一件該做的事情。 麗美就有過這方麵的教訓。那還是幾年前的事了,當時她在某公司當文書,公司的幾個主管都比較喜歡她,也願意與她交談,或讓她替他們辦一些私事。公司的一位副總對她也極端信任,有時甚至把領導之間的一些事情也講給她聽。 她們部門有幾十個女同事,個別女同事為了升職就想方設法巴結副總,副總對此十分反感。那時麗美還很年輕,聽到這些事覺得新鮮、好奇,所以後來在與一個十分要好的同事閑談時就把副總講的事情了。沒想到,她的那位朋友把她告訴自己的話一五一十地轉達給了副總,後來她這位朋友如願以償地升了職,而麗美則在副總找她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實則否定的談話以後,離開了公司。 聽到同事在議論領導時,首先應以善意的態度勸告他們不要背後議論領導,不要隨意擴大議論的範圍,更不要以訛傳訛,有意無意地貶低或損害領導的形象;其次應盡量回避對領導的議論,不得已作評價或明時,也隻宜點到為止,不要主動挑起話題,更不要添油加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測和誤解。在這個問題上,自己要有主見,要有一種不怕同事嘲弄、不怕孤立的精神。那種以為同事在議論領導時隻有隨大流參與其中才能與同事搞好關係的認識,是大錯特錯的。 防人之心不可無,話必須看對象。古人有言:“口可以食,不可以言。”這是話語往往會觸犯忌諱。又“眾口鑠金”,這是因為人們話往往由於私心而歪曲真相。有的人本身就是領導者的“紅人”,他們與領導者不分彼此,你在他麵前非議領導,豈不是自投羅?有的人自私自利,專門搜集同事對領導的不滿,然後在領導麵前請功邀賞,以達到個人的目的。對付這種人的辦法唯有裝聾作啞,不讓他抓住辮子。總之,不論你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同事間隨便議論領導者最容易惹是生非,所以還是不隨便議論為上策。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可怕的,我們一定要注意趨利避害,不要一個不心就成了流言蜚語的犧牲品。 處世活用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我們常常稱讚那些能言善辯的人“口齒伶俐”,這並非僅僅意味著吐字清晰、表達流暢,更在於思維的敏捷。頭腦遲鈍的人,恐怕很難有一副“伶牙俐齒”;而能言善辯者,一般都是“眉頭一皺,計上心頭”的機靈人。從這個角度講,口才的訓練實質上是思維的訓練。而好的口才不僅對個人,而且有時對一個國家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1939年10月11日,美國白宮裏進行了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交談。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受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委托,服羅斯福總統重視原子能的研究,搶在納粹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他先向總統麵呈了愛因斯坦的建議,接著讀了科學家們關於核裂變發現的備忘錄,可是羅斯福卻聽不懂那些艱深生澀的科學論述,因而反應十分冷淡。 薩克斯心灰意冷地向總統告別。這時,羅斯福為了表示歉意,邀請他第二來共進早餐,這無疑又給了薩克斯一次機會。這晚上,他整夜在公園裏徘徊,苦苦思索著服總統的辦法…… 第二早上7點鍾,薩克斯與羅斯福在餐桌前共進早餐。他還未開口,羅斯福就以攻為守:“你又有了什麽絕妙的想法?你究竟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把話完?”總統把餐刀遞給薩克斯時又:“今不許再談愛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許談,明白嗎?” “我想講一點曆史,”薩克斯看了總統一眼,見總統正含笑望著自己,他便開了,“英法戰爭時期,在歐洲大陸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在海上卻屢戰屢敗。這時,一位年輕的美國發明家富爾頓來到了這位法國皇帝麵前,建議把法國戰艦的桅杆砍斷,撤去風帆,裝上蒸汽機,把木板換成鋼板。可是,拿破侖卻想,船沒有帆就不能走,木板換成鋼板就會沉沒。於是,他把富爾頓轟了出去。曆史學家們在評述這段曆史時認為,如果當時拿破侖采納了富爾頓的建議,19世紀的曆史就得重寫了。”薩克斯完後,目光深沉地注視著總統。 羅斯福沉思了幾分鍾,然後取出一**拿破侖時代的法國白蘭地,把酒杯遞給薩克斯,道:“你勝利了。”薩克斯頓時熱淚盈眶。 後來,負責實施製造美國首批原子彈計劃的總負責人格羅夫斯少將在談論這次會談時道:“總統為薩克斯的論證所打動,才決定成立一個鈾(造原子彈主要原料)顧問委員會。” 如果薩克斯一番精彩的論證促使美國成為第一顆原子彈的製造者的話,那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rì běn首相鈴木的一句語義含混的言論,對於導致rì běn人民成為第一顆原子彈的受害者又起了引人注目的作用: 1945年7月26日,敦促rì běn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宣布之後,rì běn皇就明確地表示接受公告提出的投降條件。但是,因為接受投降的聲明還沒有送達rì běn內閣,所以,當時任內閣首相的鈴木接見新聞界人士時就:“內閣對《波茨坦公告》持沉默態度。” 問題就出在這“沉默”二字上。“沉默”在rì běn是多義詞,它有兩種解釋:一為“暫不予以評論”,一為“暫不予以理睬”。這兩個含義帶來的差別是很大的,更何況在那個異常敏感的時期。而在譯成yīng yǔ時,很不幸又被翻譯成後一種含義,這就激怒了對方。 8月6日8時15分,美國飛機向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頃刻間廣島市變成了一片廢墟,約有20萬人死於這一災難。不久又在rì běn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蘇聯紅軍也開始了對rì běn的進攻…… rì běn一位著名的hé píng戰士加瀕俊一曾經這樣批評鈴木的用語:“要不是這個災難性的差錯,rì běn也許可以躲過原子彈的襲擊和俄國人的進攻。” 上述兩例從正反兩方麵明了言辭的重要性,的“舌頭”,在關鍵時刻真可以起到“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