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城牆內外
字數:3160 加入書籤
破曉的時光是極美的,天色漸漸明亮,在東方極遠的山頭,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將一抹抹金黃,鑲在雲邊,描在山巔,迎著朝陽,無數不需南遷的鳥雀從針葉林中鑽出,嘰嘰喳喳為這清晨添上無數活力。
風離殤站在懸崖邊,晨風讓人舒暢,它就像qíng rén的手一般拂過臉龐,拂過胸膛,拂過脊梁,隻是,它仍舊無法吹散風離殤心中的陰霾。
風離殤歎了一口氣,從東方天際收回目光,邁開腳步,繼續朝山巔走去。
路已經平坦而寬闊,它繞著山體將坡度放到最緩,使大車也能不費力地在上麵通行,山道旁,懸崖上裸露的山石也被休整過,盡管經過千百年的風吹雨打,仍有小部分岩石能看到當年斧鑿的痕跡,這也證明,這座山頭的岩石,是多麽的堅硬。
風離殤有著殤堡的經驗,知道在這種山上,開辟一條能並行四輛大車的路,是多麽的艱難,多麽的不易。
道路靠近懸崖的一旁是一排參天的雲杉,它們的樹齡隻怕與戰神殿不遑多讓,粗大的樹幹,讓站在它麵前的人,都會產生渺小感。
風離殤上來的路,自然不是唯一上山的路,到了這裏,行人雖然稀少,但每隔十幾丈就能見到行人,有的時候,還有馬車從身後趕上來。
不像風離殤上來的路,還有格拉奇這種極其危險的猛獸出沒。
“風小子,這座戰神殿怕是你們北境第一批戰神殿吧!”巫老自從與風離殤談了半夜之後,話便變得多起來,他倚老賣老地稱呼風離殤為風小子,看在他這把年紀能做自己祖父的份上,風離殤也就無奈地接受了。
“是的!傳說這座戰神殿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風離殤已經學會與巫老隱秘交流,這種交流,不用通過聲帶與耳朵,隻需一個念頭,將想要表達的東西,從腦海從給他,這樣的交流十分快捷。
“老夫生前曾查閱過整個東黎的曆史,在東黎大大小小四百多個家族中,唯一讓老夫深感佩服的,也就你們風氏!”巫老頗為感慨:“就近千年的曆史來看,東黎四境中,其他三境的王座都是幾易人手,唯獨北境之王,被你們風氏牢牢抓在手裏。”
風離殤料不到巫老對自己家族評價如此之高,他作為風氏嫡係子弟,對風氏一族的曆史,也隻是倍感驕傲,但更深層的東西,他倒是沒有去想過,他愣了愣道:“可能是北境人比較厚道樸實吧!”
“那裏這般簡單,你可知道,你們風氏天風令一出,整個北境一百多個家族,沒有一個敢違抗的,這是為什麽?”巫老笑道。
“天風令代表著我風氏的意誌,北境的家族都與我風氏有誓盟,自當遵守盟約!”風離殤想了想答道。
“盟約有個狗屁用,古往今來,背棄盟約的例子數不勝數!”巫老不屑這個dá àn。
“跟我族暗影有關?”風離殤又道。
“你們族的暗影確實厲害,不過,光憑這一點根本無法讓整個北境俯首稱臣,並在這千年時間裏,一直忠心不二。”巫老對這個dá àn也不滿意。
“前輩有何高見!”風離殤自己也覺得這dá àn有些敷衍。
“原因就在這戰神殿上!”巫老說出自己的看法。
“戰神殿?”這個dá àn讓風離殤有些意想不到,一直以來,他覺得暗影神殿才是風氏最大的依靠,卻從未想過戰神殿在北境的地位。
在千年前,北境的格局最為複雜,當時,風氏隻有一省之地,窩居在北境西南。由於各個家族各自為政,加上當時旱情嚴重,北地冥人趁虛而入,跨過天陰山,渡過黑沙河,強占北境八省中的五省,風氏於現今的天風城頒布天風令,召集風氏所有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子弟共三十五萬,在後來的第一任北境之王風行雁的帶領下,衝出自己的領地,一路北上。
經過八個月的慘烈戰鬥,風氏收複了兩省之地,這時,北境其他家族緩過氣來,紛紛召集子弟加入風氏的軍隊。
次年,風氏一邊穩固北境,一邊派遣六千最為精銳的子弟,組成暗殺集團,專門刺殺北地冥人的指揮官。這六千子弟,便是今天風氏暗影的雛形。
半年後,北地冥人在北境的總元帥被刺身死,風行雁立刻抓住機會,一舉將北境中北地冥人的軍隊全數殲滅。
戰後,北境之王的寶座自然落入風氏之手,風氏一方麵穩固政權,另一方麵加大推崇戰爭之神的信仰,當時北境被重新劃分為九省,於是在每省建造一座戰神殿。
經過千年的發展,原本北境九省擴展到現在的十三省,戰神殿也在不斷增加,到現在已經有四十九座了。
在北境,崇尚戰爭之神的人,已然超過總人口的六成。
風氏建造戰神殿的目的,是將各個家族緊密地團結在戰爭之神的名下,無論內部矛盾還是外部來敵,都以戰爭之神的規矩來平息。
風離殤記起那年退出暗影時,當時戰神殿的接待人曾說:“戰神殿每年為北境培養出不下於兩萬的精銳戰士,這些戰士,經過戰爭洗禮後,大概能活下五成,在這些人當中,又有半成能夠成為高階戰士。”
這是什麽概念?
這代表著戰神殿每年為北境培養出五百高階戰士。
高階戰士,自然是到達後天九層的戰士,在戰場上能以一敵數十的超級精銳。
風離殤內心波動了起來,再看這條通往戰神殿的路,已經多了幾分敬意。
當年修建這戰神殿的人開山鑿石,為今天的北境打下了無比堅實的基礎,他們的血汗沒有白流,北境千年的穩固就是最好的見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