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謀事
字數:4860 加入書籤
依舊是當時駙馬王詵邀請趙佶時的那個屋子,跟上次不同的,這一次趙佶是坐在了最上首,而且在趙佶的身後還加了一扇屏風,高俅就在屏風後麵坐定,準備觀察一下被邀請的四個人。
因為要商量的事情比較重要,所以那些歌伎沒有被叫進來,隻有等到趙佶這邊的事情談完了,才會有接下來的花天酒地。
趙佶的左手邊是曾布和黃履,右手邊是蔡京和蔡卞兩兄弟。
這幾個人都是很普通的文士打扮,因此從衣著上來分析他們各自的性格就沒有太大的可能了。不過從相貌來看,曾布滿麵春風,但是一雙眼睛卻不時有精光閃過,顯然這不是一個好像與的人,當然一個心思單純的人也不可能坐到樞密院的頂端的,因此對曾布高俅已經在心底有了預期了。
蔡卞和黃履兩個人相差不多,都是滿臉的正氣,稍有不同的是,蔡卞的眉眼要平順很多,似乎比較好相處。而黃履,這個時候卻是擰眉瞪眼,似乎有人得罪了他一般。
剩下一個蔡京,自顧自地喝著酒,跟其他人都不在同一個頻道上,不過不時抖動的耳朵卻表明他並沒有看上去那麽平靜。
“諸位,今日裏請四位前來,所為不時別的,我這裏有一份公文,可是不管我如何想,也不知道該寫些什麽,所以想聽聽諸位的想法!”
趙佶一邊說著,一邊從自己麵前的桌案上拿起了一本奏折,正是之前高俅跟他討論過的那本。
這本奏折上寫著的不是別的,正是討論皇帝駕崩之後該由誰繼位的那本奏折。這也是高俅給趙佶出的主意,畢竟請人家來怎麽也要有個借口,如果直接說‘我想請你們幫我爭奪皇位’,那萬一談崩了該怎麽辦?前因後果,一切可能出現的情況都必須考慮到,行差踏錯,那可是會要人命的!
“哦?公文?這是一本奏折吧?敢問端王殿下,這本奏折裏麵,寫的是什麽內容呢?”
在場的人裏麵,曾布的身份僅在趙佶之下,因此當仁不讓,開口問了起來。
“這本奏折……還是請諸位大人自己看吧!”
招呼過一邊的侍衛,趙佶將手中的奏折遞了出去。
侍衛雙手托著奏折送到了曾布的麵前,等曾布看完之後又送到了黃履那裏,等後麵的蔡京、蔡卞依次看過,侍衛這才托著奏折走回到了趙佶的身邊,將奏折放到了趙佶麵前的桌案上。
“幾位大人,以為如何?”
掃了四人一眼,趙佶的目光停在了曾布的身上,掌管樞密院的人物,哪怕是現在的趙佶也要禮敬三分。
“這個……端王殿下,臣下說句不該說的話,您是怎麽想的呢?”
曾布沒有直接回答趙佶的問題,一捋胡須,將問題拋了回來。
“怎麽想的?諸位兄弟之中,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不外乎是我和申王、簡王,要說我沒有任何的想法,那肯定是假話。請幾位前來,就是希望幾位能夠給我出個主意,還請幾位不要推辭!”
不用高俅囑咐,趙佶自己也知道這是在拜托人家幫自己的忙,因此神情懇切,絲毫不帶作偽。
“這個嘛……”
身居高位,曾布對明哲保身一道可是十分的了解,現在就開口表明自己的立場,不符合他的為人處世之道。
不過跟曾布不同,蔡京現在可是巴不得能搭上趙佶,見曾布不肯說話,立刻開口接過了話題,說道:“現在三位王爺看起來機會均等,可是申王有眼疾,簡王腿腳不好,讓他們兩個人坐到那個位置上,恐怕會丟了我大宋的臉麵吧?”
蔡京的這番話,直接就將申王和簡王給得罪死了,哪怕今天這個話傳不出去,他蔡京也不敢去依附申王和簡王了,換而言之,這就是在表態了。
跟高俅想象的完全一樣,現在已經完全靠著太後賴在東京汴梁的蔡京根本就沒的選擇,有趙佶找他,他自然是不帶猶豫地就答應了。
“話也不是這麽說的,申王有眼疾不假,可是問題卻沒有多大。至於說簡王的腿疾,也總會找到醫治之法,我大宋朝的臉麵,不會因為這些而損害一星半點。”
跟蔡京比起來,蔡卞可要沉穩得多,哪怕現在蔡卞的處境並不比蔡京搶多少,可是對待事情卻要沉著的多。
一正一反兩個意見,還有兩個人沒有開口,趙佶也不好先反駁,目光投向了黃履,“黃大人,您是怎麽想的呢?”
“我是怎麽想的?我是怎麽想的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端王殿下,您是怎麽想的呢?僅僅是對皇位有興趣,還是想的別的?”
黃履微微一笑,沒有接趙佶的話,而是將剛才曾布的問題重新問了出來。
坐在屏風後麵,高俅突然笑了起來,壓低了聲音說道:“告訴他,為了大宋江山!”
“為了大宋江山!”大聲複述了一邊高俅的話,頓了一下,趙佶接著說道:“為了大宋江山穩固,為了百姓安居樂業!”
經過高俅的提醒,趙佶又自己擴展了一番,這一番話說出來,曾布的眼睛頓時一亮,隨後又恢複如常。
“為了大宋江山?為了黎民百姓?可是端王您是最喜歡玩鬧的了,在這方麵,申王和簡王都要比您好一些吧?”
聽著一個素有紈絝之名的人說為了江山百姓,黃履倒覺得自己的耳朵可能是出問題了,不然怎麽會聽到這麽荒唐的話語。
“哎~!黃大人你這話就有失偏頗了,雖然說端王平日裏放蕩不羈,可這是我大宋建國以來就定下的規矩,皇親國戚不參與朝政。反倒是申王和簡王兩個人,您倒是說說,他們是怎麽關心朝政的啊?”
已經表明了立場,蔡京自然就要替趙佶說話,畢竟是有名的學士,爭辯起來也是鋒芒畢露。
“你這……我……”
知道自己失言的黃履,這個時候再想辯解已經不知道從何處開口了。
“好了!端王殿下請我們來是為了公事,不是要聽你們在這裏爭吵的!”曾布有些不耐煩,瞪了蔡京一眼之後,轉頭看向了趙佶,“端王殿下,既然您有意如此,那奏折之上如實寫上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多費心思。”
“曾大人,您這是……”
沒有聽明白曾布的意思,趙佶有些傻眼了,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實際上是在提醒自己身後的高俅,讓他給出個意見。
不過高俅這個時候還在思考,曾布這到底算不算是表態了呢?按著他的話來分析,曾布實際上什麽都沒說,可若是結合曾布謹小慎微的處事原則,那麽其實也可以算是他表態了,畢竟坐到了曾布這個位置的人物,不可能輕易表明自己的立場,能夠給趙佶一個建議,其實就已經可以算是表態了。
“那個……這個……”
沒聽見身後的聲音,趙佶的額頭之上開始出現了冷汗,敲擊桌麵的力度也大了很多。
聽見著趙佶著急了,高俅連忙壓低了聲音說道:“成了,曾布這裏是沒什麽問題了,蔡京也已經表態,剩下的蔡卞和黃履在之後你找他們談談,問題也不會太大。我家裏麵現在人應該也快到了,我就先回去了!”
說完這番話,不等趙佶回應,高俅已經站起身來,在侍衛的引領下從後門出了這間屋子,往自己的小院去了。
得到了提示的趙佶,這個時候也已經冷靜了下來,衝著曾布一拱手,說道:“多謝曾大人提醒,事情已經解決,那麽也該是放鬆一下了。來人啊!”
有人下去安排歌伎進屋,鼓樂響起,屋內一片歌舞升平。蔡卞和黃履這兩個人神情複雜,散場之後趙佶又專門找這兩個人商談了一番。
趙佶如何找兩個人商談不用多提,高俅這邊卻是要趕場了。
邀請黃庭堅、張庭堅和上官均三人,自然不能將地點定在侍文苑這種風花雪月的地方,要拉關係、講感情,自然是要將人往家裏帶的。因為要幫助趙佶將曾布等四個人搞定,而且自家待客準備又比較麻煩,所以請這三個人高俅還特地讓人拖延了一番,但是時間過去了這麽久,再耽誤的話可能就不太像話了,因此高俅才會著急往家趕。
等高俅到了自己小院外麵的時候,已經有三輛馬車停在門口了,想也知道,那三位已經來了。
跟這三個人交流,自然是不能再用對付曾布等人的辦法了,曾布那幾個人是用利益來捆綁的,他們也很清楚高俅或者說趙佶的意思,因此說話要方便的多。但是黃庭堅等人不一樣,他們現在的職位都不高,跟他們說什麽利益根本就是行不通的,不單純是因為蘇軾的關係,更是因為這樣沒有必要,都是千年的狐狸,講聊齋哪能讓對方聽得進去?
而且本來關係就算是不錯的黃庭堅,如果談話摻雜了利益,那麽這等文人雅士甚至可能會轉身便走,不帶一絲停留。(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