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我蠻夷也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你這……”
使者來的時候自然是被千叮嚀萬囑咐,現在他還沒怎麽說話,卻已經讓高俅和劉仲武將事情給說的差不多的,實在是超出了他的計劃,不免有些不悅。
“別‘這啊’、‘那啊’的了,你不過就是一個傳信的,回去跟趙懷德說,他要是同意咱們雙方就坐下來談談,要是不同意,幹就完了,哪裏那麽多的廢話?”
粗暴地打斷使者的話語,高俅可不惜希望給對方思考的時間,畢竟給對方思考就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
“不是,劉將軍,我身為吐蕃的使者,難道臉說句話的資格都沒有了嗎?”
被高俅屢次三番打斷,使者也是有些憤怒了,朝著劉仲武一拱手,便質問起來。
劉仲武本來坐在一邊看戲挺開心的,突然被使者找上了,愣了一下,緊跟著趕緊坐正了身子,輕咳一聲,正色道:“咳咳!那什麽,高大人你也別太強勢了,好歹人家也是一個信使不是?就讓人家說兩句話吧!”
“既然劉大人提出來了,那自然是沒問題的了。”朝著劉仲武聳了聳肩,高俅滿不在乎地轉回了頭來,看向了使者,“行了,有什麽事情,你就說吧!”
“那好,剛才在下所說,高永年屠殺我吐蕃四千百姓……”
好不容易得到了開口的機會,使者舊事重提,再次將話題引回到了高永年的身上。
隻是高俅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像是趕蒼蠅一般揮了揮手,打斷了使者的話,“行了行了!剛才不是跟你說了嗎?這件事大家心知肚明,等什麽時候見了趙懷德,我會跟他好好說這件事的,你這人怎麽回事,聽不懂人話嗎?還在這問問問,非要我發火是怎麽著?”
“這位監軍大人,我奉命前來,若是得不到一個說法的話,回去也是個死,您要是想發火,幹脆現在就給我來一刀,您看行嗎?”
使者也沒有什麽辦法對付高俅,幹脆就耍起了光棍兒,做起了那滾刀肉的行徑。
“行行行!算我怕了你了!”高俅有心將吐蕃的這些人全部生擒活拿,所以現在不能動這個吐蕃來的使者,抬起手來虛壓一下,阻止了對方繼續說下去,然後朝著劉仲武一努嘴,說道:“這件事你問劉大人,我就是一個監軍,不管行軍打仗的事情。”
“劉將軍,您怎麽說?”
終於‘說通’了高俅,使者送了一口氣,連忙轉頭看向了劉仲武。
“這個……這件事情其實事先我們並不知情,都是那高永年私自做主,包括之前你們來的那次,也是他一意孤行,帶兵出擊的,為了這事我們已經責罰過他了,到現在他還被我們關著,所以說……”
劉仲武小心謹慎地組織著語言,生怕哪裏說得不嚴謹,給對方抓住機會。
“所以說,劉將軍的意思是想要包庇高永年了?”
毫不客氣地接過了劉仲武的話,使者隨即又質問起來。
“我說你這個人怎麽不懂事兒啊?那四千個人到底是做什麽的你我心知肚明,高永年是我大宋的將領,就算有錯也不可能隨意定罪,在這之前,你還是回去問問趙懷德到底是個什麽意思,是要接著打還是準備投降。要是接著打咱們就別廢話,要是投降就廢話!”
高俅沒有那麽多的顧忌,開口指責起使者來。
當然現在的吐蕃早就不是當年的那個吐蕃了,高俅背後是整個大宋,倒也是可以說這種話。要是換了劉仲武,常年駐守河州,考慮的就要多一些,也就沒辦法像高俅這樣行事。在之前議事的時候,高俅已經跟劉仲武商量過這些了,因此兩人才會有一些像樣的配合。
“唉!這位監軍大人,您張嘴閉嘴的就是‘打啊’、‘打啊’的,就沒有想過要以和為貴嗎?”
不知道是被是被高俅擠兌的沒話說了,使者歎了一口氣之後,幽幽地吐出來這麽一句。
“哎呀,我去!事情到底是誰跳起來的?你們鬧事,我們隻不過是正當防衛,結果你們打不過就說什麽‘以和為貴’,你們動手之前怎麽不用腦子好好想想呢?現在跟我扯這個淡,你不覺得太扯淡了嗎?”
高俅也不管對方聽不聽得懂,隨口便罵了起來。
使者倒是聽得有些暈頭轉向,可是劉仲武也有些傻眼了,忍不住傾過了身子,湊到了高俅的身邊,小聲問道:“那個……高大人,什麽叫……叫……‘扯淡’啊?”
“啊?這個啊……就是杭州那邊的方言,我小時候在杭州待過一段時間,所以學了這麽一些,意思就是‘胡說八道’。”
後世的經典詞匯在這個年代可是不多見,高俅被劉仲武問起來,卻也沒有太多的慌張,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這可不是高俅信口雌黃,在明朝田汝成的《西湖遊覽誌餘·委巷叢談》之中便有對這個‘扯淡’的詳細解釋,而且在《醒世恒言》和《儒林外史》,甚至是西遊記之中都有用到這個詞匯。
自然,高俅是不知道這些書裏麵寫過‘扯淡’這兩個字的,他隻是在杭州聽人說過這兩個字,因此有些印象。其實他也不能確認杭州人口中的那個‘扯淡’到底是不是自己口中的這個‘扯淡’,不過劉仲武好像也沒有去過杭州,因此也就不用擔心許多了。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知道了‘扯淡’的意思,劉仲武就好像發現了新天地一般,饒有興致地點起頭來。
這邊劉仲武沉浸在漢字方言的‘魅力’之中無法自拔,使者那邊卻是有些坐不住了,“監軍大人,話不是這樣說的,我們番邦小國,哪裏能跟大宋相提並論?”
“哦?你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你們可以不講理,我們就一定要講理了?不過有一件事你好像不太清楚啊……”
高俅最後一句話故意拉了長音,卻是沒有繼續說下去。
“哦?什麽事?”
果不其然,使者下意識地追問了一句。
“什麽事?嘿嘿!早在春秋戰國之時,還沒有爾等下邦小國,那個時候開封等地是屬於楚國的。”
抬起手來摸了摸自己下巴上日漸茁壯的幾根胡須,高俅慢悠悠地說了起來。
“這個在下也是知道一些的,不過監軍大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使者自問讀過幾年書,不然也不可能把宋人的話說的這麽流利,此時聽高俅說起這件事,自然有些奇怪。
“是什麽意思?我知道你應該讀過幾年書,不知道《史記》你有沒有仔細讀過?”
似是無心,實則有意,高俅故意問了這麽一個問題。
“這個……聽說過一些,不過卻沒有機會拜讀。”
使者這說的是實在話,雖然說讀過一些書,可是大宋朝自己的百姓讀書都不是容易事,何況他一個吐蕃的人?史記也不是什麽暢銷讀物,接觸的可能性自然就沒有了。
“嗯!那好,我今天就給你說一下,你記好了。”高俅點了點頭,擺出了一副先生的架勢,講解道:“《史記·楚世家》有載,‘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怎樣,聽得懂嗎?”
“這……這……這……”
一連三個‘這’字出口,卻是沒有下文,可是滿頭的汗水不斷滴落,使者顯然聽明白了高俅的意思。
“別在這學結巴了,我告訴你,我大宋乃是禮儀之邦,能夠講道理的時候我們盡量不動手,但若是有人覺得我大宋軟弱可欺,哼哼,從根子上來說,我大宋也是一群‘蠻子’啊!”
若是對上遼國的人,高俅或許還要小心一些,可是對上吐蕃的使者,卻是可以毫無顧忌地耍流氓,弱肉強食,實在是快意無比。
“……大人所言,在下定當銘記於心!”
使者也不好接話,憋了半天之後才出來這麽一句。
“行了,記住了就行,回去之後跟那個什麽趙懷德說清楚,要談就趕緊的,不談也趕緊的,我可沒時間在你們這邊多耽擱,最多給你們三天,三天一過,我就直接要求劉大人發兵了!”威脅了使者一番,高俅隨後一擺手,“行了,你們走吧!”
“是是是!那……劉將軍,我們先回去了?”
忙不迭地答應了幾聲,使者又看向了劉仲武。
終歸劉仲武是常駐河州,哪怕高俅的品級要比劉仲武要高,但是真要說起來有事情還是要先問劉仲武的意思,所以使者的行為也沒有引起高俅的不滿。
“行了!你去吧!”
見使者如此輕易就被高俅給忽悠了,劉仲武強忍笑意,一揮手,讓使者離開了。
等使者走了以後,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高俅隻不過是微笑,可是除了高俅之外,包括劉仲武在內的所有人,全都笑的前仰後合的,一連笑了有快十分鍾,到最後都把高俅給笑的渾身發毛,這些人才漸漸停了下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