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初見趙懷德
字數:4641 加入書籤
送走了信使,接下來高俅便和劉仲武分開來,各自去忙事情去了。
當然劉仲武是明麵上去做事,這個是瞞不了人的,而高俅這邊卻是以休養身心為掩飾,去安排一些隱秘的事情,自然這些事情也是不能讓其他人知道的,包括劉仲武在內。
劉仲武去調動人馬,安排一應事宜,這且不提。高俅這邊可謂是寫斷了手指頭了,因為要秘密行事,所以他沒有辦法跟薛海當麵將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隻能是寫信給他。不過好在能夠直接見到薛海,能夠直接交給他,也用不著寫什麽密信了,不然的話,高俅還要更加勞累。
三天的時間其實很快就過去了,劉仲武基本上是腳不沾地,一直都在忙來忙去,而高俅除了最開始寫了厚厚一遝信之外,剩下的時間就要輕鬆多了。
吐蕃那邊傳過來的信息自然是想要和談,不過時間、地點卻是必須按著他們說的來,等到高俅和劉仲武全都表示同意之後,信使表示讓他們立刻前往西麵十餘裏外的那個山坳之中。趙懷德等人,早已經等在那裏了。
高俅也沒有去問趙懷德帶了多少人等在那裏,因為不管那趙懷德帶了多少人,高俅總歸是要去的,因此問不問也沒有什麽太大的意義。
唯一的問題就是,與劉仲武等人交流過後,高俅他們發現趙懷德約的那個山坳其實就是高永年大殺四方的那個山坳,如此一來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
選在這樣一個地方,對方是真傻還是裝傻?總不至於是想拿高俅的人頭祭旗,然後攻打大宋吧?
又為這件事情商量了一會,許琳突然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因為這個山坳的位置實在是太好了,當初高永年之所以能夠大殺四方,其實也是沾了這個地勢的光。不過現在用來和談,其實對吐蕃來說也是比較好的,一個是先進山坳的能夠提前布置,二來山坳距離吐蕃那邊更近,要是不考慮那裏死過幾千個吐蕃人的話,實在是一個再好的位置不過了。
不過不管是不是單純從地理位置上考慮,趙懷德給高俅他們的時間並不多,因為人家開始想的就是不給你調兵遣將的時間,所以說無論趙懷德是怎麽想的,高俅現在都沒有時間去猜測了。
好在人馬提前都調動好了,高俅叫出了一名侍衛,讓他去將自己帶來的那些侍衛全都叫上,算是保護自己的安全,劉仲武這邊一個人都不多出,就他和劉銘、高永年等幾個人跟著,一行人往山坳的方向去。
高永年已經被放出來兩天了,高俅也明確地告訴了他,之前的事情另有緣由,暫且不提,今天這一戰若是他能拿下,到時候皇上麵前他高俅親自為他表功。
有了高俅的這番話,高永年眼睛都瞪大了,大口大口地喘氣粗氣來。
使者是下午的時候去送的信,高俅和高永年他們幾乎沒怎麽耽擱就往山坳的方向趕,不過高俅坐的是馬車,速度要慢一些,因此等到了山坳外麵,已經差不多是黃昏時分了。
行到山坳之外,高俅沒有貿然進入山坳,而是走出車廂,站在了馬車之外,遠眺山坳,觀察裏麵的動靜。
不多時,就看見裏麵旌旗飄展,大隊人馬從裏麵開了出來,為首的一個穿著跟東京汴梁之中那些尋常的官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跟身邊的那些人迥然不同,讓人看上去覺得好生奇怪。
不過看到這一幕,高俅的心反倒是放了下來,如果說對方頂盔摜甲,那麽高俅可能還要猶豫幾分,可是對方如此打扮,顯然沒有要動手的意思,不然身為一方主帥,哪有不將自己保護好的理由?除非對方跟高俅一樣是個文弱的書生,不然的話,沒有理由這樣做。可是吐蕃裏麵可能有文弱書生嗎?
“劉大人,對麵為首的那個,可是趙懷德?”
雖然知道自己問的可能是廢話,但是保險起見,高俅還是多問了一句。
“沒錯,正是趙懷德!”
劉仲武微微點頭,湊到高俅的身邊低聲說著。
“嗯!那好,我們迎上去,看看他們想幹什麽!”
輕身下了馬車,高俅當先向著對方走了過去,身後僅僅跟了武鬆和尤勇、吳謀等三個人。
也不知道趙懷德他們是不是沒見過高俅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兒,看見高俅就帶著五六個人(加上劉仲武等人)朝自己走來,先是愣了一下,緊跟著才跟自己身後的幾個人招呼了一下,帶著五個人縱馬趕了過來。
等到了近前,趙懷德勒住了韁繩,翻身下馬,走路來到了高俅的麵前。
“這位想必就是京城來的監軍大人吧?鄙人趙懷德,忝為河西軍節度使,知鄯州軍州事。”
趙懷德好歹是進過東京汴梁的人,一言一行都跟漢人沒有什麽兩樣,沒等高俅開口,先介紹了一下自己。
“哦!原來是武威郡公,久仰久仰!”
雖然說不認識對方,可是資料可是沒少看,臨場應變,高俅也是沒有任何的慌亂。
“哎呀呀!難為監軍大人還知道在下,真是羞煞趙某,羞煞趙某了啊!”
也不知道是從哪裏學來的詞匯,趙懷德竟然跟著做出了害羞的動作。
可是一個大老爺們兒做這種事情,怎麽看都是很讓人倒胃口的,高俅連忙開口,阻止道:“好了,好了,咱們不要再說這麽多有的沒的了,你看著天色也不早了,咱們有什麽事情就趕緊說,這樣你也方便,我也方便,你看如何?”
“那是!那是!監軍大人久住東京,這種鄉野地方實在是不適合多做停留,那您看咱們是入山坳那邊去談,還是就在這裏談呢?”
趙懷德對於和談的事情似乎也比較上心,一聽高俅說這話,立刻就附和起來。
“這個……不知道武威郡公手下的那些大小頭領是不是都到了?要是都到了,或許我們還要聽聽他們的意見,那自然是到山坳裏麵談比較好。不過若是就武威郡公您這幾位的話,咱們不妨在這裏說就算了,您覺得呢?”
高俅將選擇權送回到了趙懷德的手中,實際上卻是在打聽對方的高層是不是都來了。
“那個……所有的首領基本都在這裏了,除了我身邊的這幾位之外,剩下的都在後麵那裏,不過之前我們已經談過了,所以說找不找他們其實問題不大。”
這件事情上沒有什麽好隱瞞的,趙懷德自然是實話實說,隻不過在最後的時候,卻又多補充了兩句。
對於吐蕃具體的情況,高俅並不清楚,不過可以想象,趙懷德應該是不希望太多人參與進這次和談之中的,不說人多嘴雜,對於談判無益,就是爭取利益的時候,少數人用多數人的名義去爭取,然後少數人再平分大頭,絕對要比公開分配利益要好的多,趙懷德顯然明白這裏麵的道理。
不過高俅要的,是將趙懷德等人一網打盡,因此隻有這麽幾個人在場,顯然是不符合他的初衷的,眉頭一皺,便開口說道:“可是……”
“這樣也好!”搶在高俅之前,劉仲武先行開口,說道:“既然武威郡公提出來了,那咱們就在這裏談也就是了!”
高俅本來還有話說,可是有劉仲武這麽一打岔,後麵的話也說不出來了。
自然劉仲武是知道高俅的計劃若是成功會有多大的功勞,可問題是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劉仲武為戎馬數十載,陷陣殺敵他自然是不會有絲毫的猶豫,可是高俅是一個文弱的書生,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出事的就是他,可是他的身份又偏偏那麽特殊,真要是除了事情他擔待不起。
為求萬全,劉仲武自然是不能讓高俅身處險境。
高俅也知道劉仲武是好心,哪怕對方辦的事並不是高俅所想,但是也不能因此責備於他。現在高俅能做的,就是祈禱一會殺出來的伏兵能夠將絕大多數到場的首領給擒獲了。
日薄西山,高俅等十餘人在山坳之外的一塊空地上坐了下來,準備商談議和的事項,而在視線之外,一群甲士正慢慢趕來。
之所以是慢慢趕來,其實還是因為這些都是步兵。雖然說騎兵有很多優勢,但是騎兵一旦動起來卻是沒有辦法隱藏行蹤的,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高俅就沒指望單靠騎兵就解決這次的事情。也多虧了之前安排的早,將這些人早早就調到了河州城和吐蕃營寨之間的位置上,不然真等著趙懷德來信再發兵,那可能什麽都趕不上了。
這次來的這些步兵,都是許琳手下的廂軍,雖然說沒有禁軍那麽精銳,可是比起毫無紀律可言的吐蕃來說,這些人實在是強了太多。因為廂軍的人數本來就不少,再加上知道自己的騎兵就在某一處躲藏,隨時可以施以援手,許琳等人自然就更不會緊張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