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林家三進宅子2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A+A-


    主人居住的第二排坐北麵南的連廈,位於主院第二進院子北頭。

    連廈正房三間,正房邊上左右各有兩間稍矮小,甚至稍淺的房子,象耳朵掛在正房兩側:叫耳房。這樣形成了中等人家三房四耳的正房格局。在林家這樣級別的京官中,住房上算是不錯的格局。

    主院正房每間高五米、寬七米深五米,每間有三十五平方,居中堂屋麵向南邊衝院子開門,同垂花門在同一條直線上。是家中主人接見晚輩、會見親戚、日常仆婦回稟事情的裏廳。

    主院三百四十五平方米,東南角靠近廚房處鑿有水井,四邊有花木、假山營造的景致。林家幼女林文妤當年磨著三哥林昭獻一起建的彩畫木亭,還矗立在院子西北角上,隻是顏色不複當年的光鮮了。

    西耳房深五米,兩間打通寬八米,做了女主人客廳--西花廳;東耳房靠主人房的一間前邊是,淺淺兩米寬四米的八平方茶房;該耳房後邊等寬深三米的是十五平方的女主人庫房。

    正房前兩米寬的連廊連靠東牆,形成正房東耳房與東廂房間的夾道,與西廂耳房分處主院北麵遊廊東西兩端。

    緊東邊耳房打通為穿堂,從這裏走到三進院子內院。

    穿過了東耳房穿堂右手是平時緊閉,供女眷出入的東北角門;正對穿堂的是後罩房東頭的東北角院。林家宅子前後院進深等同,格局一樣,呈現南北對稱格局。

    出穿堂也叫三門左轉,來到第三進院子--內院,經過東北角門沿連廊避開風雨,到最後一排北房--後罩房。由家中女兒,婢女居住。

    後罩房是橫貫宅子東西的第三道也是最後一排北屋連廈,住的是主家女眷,房高四米五,進深五米,比前院房子高大氣派。

    東北角院是針線房,針線婆子,繡娘負責看守角門,以防女眷隨意外出。西北角院是漿洗間,院牆外有水井。

    西北角院和後罩房中間的西牆上開了個月亮圓門,穿過夾巷修建的內花園,連通了主宅和次宅。是女眷內院活動的主要通道。二房母女來主院向何氏早晚問安,走的都是這條路線。

    這類宅子的正房坐北朝南冬暖夏涼;院子居處房屋中間,空曠透風、日照充沛;有分隔三院的門做重重關閉,保證了女眷活動的隱秘性和家人生活空間的獨立性;主院家主正房、兒、女、庶子、仆傭居處房屋高矮和身份高低成正比,看上去一目了然,是宓京多年流行的格局。

    依依四下打量,看的蠻有興致,不時的三叔還會幫著解說幾句。也就多花了點時間,才來到主宅正房的堂屋門口。

    門口的丫鬟回了裏間老夫人:三爺和大小姐來了,隔了三五息的時間,裏麵傳來個丫鬟脆脆的聲音:“老夫人有請三爺裏廂落座。”

    兩人於是前後腳的進了門來,何氏正依坐在正房居中的開間靠後,北牆放置的雕花木榻上。

    現在中午的天已有了些暑氣,何氏換下了開始去鬆園時的衣裳。何氏現在身上穿了件新綠底色,銀絲開冰片的鮫絲長袖上衣,配同款長裙,外罩個淺淺雨過天晴的霓紗外褸。

    冰片鮫絲衣上精繡的折枝百花,透過霓紗還清晰可見;開冰片的銀線透過紗衣微閃著迷蒙的光澤;花朵夢幻的吐露著香蕊、綻放著桃粉李白杏花嫣紅,象是將朦朧皎月掩映下的春光披罩在了身上。

    這麽一身時新精致的裝扮,比中午初見時候老成的穿著,顯得年輕柔美了不少。隻是那身上縈繞不散的暗沉沉氣質,始終讓依依不舒服。

    何氏一等的大丫鬟還是沿用了娘家的兩人定例,是來林府後換了一茬的煙波、翠柳,也有了十八九的年紀,快配人家了。

    府裏有管事的來給自己或兒子們求娶過,臘梅認定二人是夫人使順手了的,勸說等四個二等丫鬟裏提了合適的上來,再將她們配人更好。

    何氏就著這話應了,後來也就沒什麽動靜了。

    煙波、翠柳見三爺來了院裏,都眼神無措、脖子微僵的閃了閃神。

    煙波要大上一歲,老練些,先回神鎮定下來。引領林昭獻坐了榻前待客茶桌的左邊東麵,請依依坐下邊,南麵。翠柳就也從二等的秋霜那裏接來了茶爐上溫著的八寶煎茶,給二人斟上。

    依依看不得茶碗裏的一塌糊塗,那味也嗆的她直打跌,忙離了座椅,站到了何氏麵前。

    依依來這兒是有個該家中解決的正事要辦。

    她是望日、朔日一月兩參的九品芝麻官,是不能和二叔的上班到衙門辦公,用車同步的。

    早朝一般在淩晨三點鍾抵達宮門外排好隊,路上用大半個小時就是午夜空曠大道上,一路狂奔的速度了。

    到宮門外等著高官王爵,有資格打燈上朝的人來了,借光蹭燈一起過黑沉沉的金水橋,以免黑燈瞎火的掉到拱衛皇城的護城河裏。

    正常上班五點半出發七點左右到達衙門開始理政,路上緩行一個多小時合適眯個回籠覺。

    叔侄同乘馬車十分不便,買車是無可回避的。

    中原重農耕、不善畜牧,馬匹猶如後世悍馬連買帶喂加人工棚圈,非官員富戶難以承擔。

    何妙香聽了如同剜肉:“誰家姑娘好好的置專用的馬車?”

    “老夫人我若是自己跑著去上朝,怕是趕不及。”依依清楚的回複讓屋裏眾人神魂顛倒。

    丫鬟腦補:大小姐揮汗如雨,奔行在上朝的馬路上……

    尤媽媽腦抽:從前連臉都不讓外男看見的大小姐,可以在大路上跑了???自己果然老了,世風日下的難以想象了!!!

    何妙香都憤怒了--老夫人是她的逆鱗。她除了覬覦林雲的好相貌,對滿府上下的窮酸都不屑。二房孫子女天天的晨昏定省、初一十五年節聚餐都恭敬喊“祖母”,她伯府的姑娘自己掉了身價受了委屈。可依依不叫,她更委屈。

    林昭獻看依依,又滿是寵溺,又讓她噎氣的發作不得。

    臘梅是打小伺候她的貼心人,一看就知主子的心意,立刻發難:“大姐兒可是沒在京裏長大,竟不知禮儀連尊卑秩序都不分了。難道不該恭敬的稱呼夫人為祖母嗎?”

    “我忘到沒忘,就是去海外多年以為京裏規矩變了許多。故而父親回家,大門都沒人來開。至於夫人是用來稱呼我母親嬸娘一輩的吧?!老夫人是合府共用的稱呼,最穩妥沒什麽不好。等相處親近了,再祖母孫女的叫著才自然。你這樣和我說話又合乎規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