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首次交鋒買馬車

字數:3782   加入書籤

A+A-


    “外邦裏混了幾年,就學了這般的不知禮數?”臘梅是一等丫鬟,教養遠比不上官家小姐,卻勉強能比肩小家碧玉。這時被依依搶白氣個倒仰,說是說不過依依了,又是初次跟大小姐杠上不敢跌了正院臉麵。急了就伸右手徑直上前撕扯,雖然隻是不痛不癢的拉扯幾下,但小姐隻要被下人沾了手就沒了體麵,看她以後還敢來正院夫人麵前猖狂。

    依依多年在健身房練的一手好花拳繡腿,是間歇性好動症合並宅女一枚。這一見臘梅動手樂了,呦嗬!

    練家子就是爽快,能動手的就不吵吵!

    依依左手掌心向上往前一探,沾到臘梅腕肘指掌合攏立即回拉,鎖死腕部;同時錯身右腿斜上方前踏別住臘梅右腳跟,小腿肚貼緊臘梅右腿肚;右手疾探五指成爪已鎖住對方咽喉往後一壓。

    臘梅的驚叫隻發了短促半聲,就如同被踏住脖子的貓,突兀止住。

    一招製敵,幹的漂亮!

    自己真是有實力,以往是沒機會路遇歹徒,埋沒了!

    何妙香帶頭滿屋默哀,敵人嘴直手黑,嗚嗚嗚……

    “我在外邦就學了點搏擊之術。外邦人稱呼家長父母長輩的名字是常事,我不習慣就沒學那個。”依依對這力擒潑辣丫鬟的造型,有點流連不舍,就緊了緊爪。

    把臘梅嚇個汗毛直豎,本朝律法:主人殺奴婢減罪四等,故意殺奴婢僅處徒刑一年,過失殺奴婢無罪。官員故意打殺奴婢,被禦史彈劾了也隻是罰俸了事。奴婢毆傷主人,即使是過失傷主,也要判處絞刑。剛才自己隻想著,落一落大小姐的麵子,誰知道狀元爺家的千金小姐能跟下人動起手來。

    依依看臘梅臉都白了,就覺得該放開這手下敗將,結束自己的功夫首秀。

    “你怎麽沒學……”何妙香看這個脫離了,後院口舌爭鋒的對頭少女--要隻是學了個歪話回來,大家還能較量一下。

    尤媽媽一扯她衣袖才改口接道:“……沒學好的!”

    依依看看三叔:“搏擊之術可強身健體,保自己不受欺淩,很好啊!”

    三叔收了臉上震驚,有力聲援:“京中都會有歹人醉漢,何況身在外邦,更該學!”心裏感覺有點解氣,隻可惜了--貌似不能打正主。

    依依心裏挑了個大拇指--“好有眼光!”

    有看向何氏和瑟縮到她身側的臘梅:“老夫人房裏的丫鬟性格活潑,愛動手動腳。我要是應付不來個三招兩式,也給家裏丟人不是!”

    何妙香這會兒也計較不起老夫人還是祖母了,隻要趕緊的請了這尊凶神出門,就萬事大吉了!“我們舊時是五品的門第,現今你父親還沒在京裏就任,不過靠你二叔的六品半俸支應度日,車是添不起了。初一、十五也是我禮敬神佛的日子。要趕早早兒的去廟裏燒香,滿京城長輩有車的也不稀罕。小輩用專車的,就是國子監讀書的哥兒也少有,至於你--家中還沒這定例。”沒規矩不成方圓,管家人也不能麵麵俱到。自己當家沒出錯,就可以一直攬住管家權。

    “家規取來我看看。”依依好奇這種神奇的傳奇秘籍,正好借機會拜讀。

    何氏和一眾下人有點愣神的將林家家規翻來。

    馬氏打發了院裏大丫鬟碧樹去外院,交代采買的小子晚上要用的食材。才領了女兒往正院來。

    後婆婆講究伯府裏的派頭,既不可能過竹園去用飯;也不會讓小輩擺飯到主宅;但幾房會餐,話還是要回明家長的。

    到了正院感覺氣氛有些奇妙,婆婆身邊的臘梅那慣常飛出的刀子眼,今天也刀槍入庫的,安靜極了!

    依柳在二房,父親沉默寡言,母親縱容,姨娘們低眉順眼的捧著,算得上度日舒心。獨獨早晚來正院要被冷落,好在複讀機般的三句半互動一過,就能開溜。不必擔心要長時間的陪著聊天這點能小小的安慰她。

    依依拿了家規讓堂妹共賞。“剛回家,什麽也不清楚,這會看明白,免得鬧了笑話也不知道。”依柳不明白家規有什麽好看的,不過堂姐是長女,說的不離譜的話,她是不能當眾駁麵子的。

    看家規到是偏簡潔,沒透出祖父的狀元酸腐,沒有洋洋萬言。

    粗略看來:男當進學、精藝、贍養家小;懂禮儀、知廉恥;家**束脩、精益之資;供一日三餐、四季衣裳,京中幼男月例紋銀二兩。

    女眷篇:女當明理、通達人情、輔助夫君、身言教子;家**教養、修容之資;供一日三餐、四季衣裳、時新首飾、京中未嫁女月例紋銀二兩、嫁妝銀子三百兩。

    這家規好清新脫俗啊,簡單講很重視家族兒女的培養,是要培養有思想有能力,可以對子女言傳身教立典範的女主人。

    林家女要妝容合宜、衣服首飾時新、出嫁的銀兩還甚是豐厚。

    嫁妝豐厚看銀子數目,因為各時期購買力,及個各品類物價互有漲跌,看著就不直觀。

    比如象依依品級約等同縣學校長--古人啟蒙讀小學初中一般在私塾;秀才讀縣學(高中的樣子,不過比高中生難考的多。畢竟古代沒有普遍開展義烏教育,讀書是奢侈的行為,讀書人又少又金貴。);沒秀才、舉人功名要繼續求學的大齡人士,可以在縣學通門路附加名額當“附生”或者花錢買名額就讀;大家族也有辦族學陪養全族男子幼女進學的。

    總體來說依依年俸祿總共折算銀子三百八十兩七錢七分;三叔一縣之長全年總收入六百多兩。其中包含了基本工資(俸錢)、糧食補貼(祿米)、責任崗位補貼(職田)、家庭用工補貼(雜役)。機動的資曆補貼:依依是九品官十兩一年疊加的標準,任職六年,就是六十兩一年;三叔是七品官三十兩一年疊加的標準,任職兩年,這項叔侄倆平齊。至於專屬隨從的補貼這筆不好算收入,因為基本每多請一個人自己多少是要再出一點的。

    前麵說過古代沒有雙職工,官眷是不做工賺錢還要花錢請人伺候的,所以這是一個官員養一家大小上下的銀兩。

    七到九品低階官吏努力存錢,伺機置辦田莊、店鋪精細過日子也要不少時間才能存下三百兩。現下的人家子女眾多,最後要花幾個三百兩可沒個準。

    時下的伯爵四等爵位,家主拿職、爵雙俸祿。府裏姑娘月例銀子不過三、四兩;女兒出嫁家中公賬上也不過出六、七百兩銀子上下。

    這麽一比就可見林家是很厚待女兒的了。

    依依逐字看完簡潔的家規,遺憾說道:“還真沒寫!”頓了一下,又看向二嬸三叔說道:“家規、家規——家長製定,全家執行。咱們情況特殊,要不商量一下,我上朝入皇城離不得馬車,不買可不成。”一天往返路可不近,這是超級馬拉鬆天天練的節奏啊!“沒馬車,就算我堅持咬牙走著去,到衙門同僚都散值回家了。”

    馬氏和這大侄女多年不見互不熟悉,聽這話都要樂出聲了。一個大小姐用腳丫量著淩晨去上早朝,安全嗎?走著去衙門,給京城百姓圍觀,好看嗎?還有時間,這上朝不比逛街,遲到是要挨板子的,不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