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吳氏幸秘
字數:4008 加入書籤
先祖本是明末姑蘇(今江蘇吳縣)人。因清兵入關後實行剃發留頭,先祖不想剃發攜家人來到了偏遠的苗疆,因其醫術高明,很快就在當地定居下來。後來在清乾隆年間,乾隆年老喜長生之術,有人為了迎合皇帝說是苗疆有長生之術,乾隆於是著人來討,可這世上那裏真有長生之術。當然交不出來,乾隆一怒之下發兵來剿。結果就發生了曆上有名的苗民起義,當時的苗王吳八月就是吳家的後人,為了防止意外,他把寨子中的一部分少年藏了起來,後來起義被告鎮壓了,但因事先有了安排,使得保存下了血脈。當時蔵人之處就是這天坑了。從坑底的痕跡看,他們在那裏生活的時間不短。但正因是那場地兵災,使得我們吳家的醫學受到影響,因為大人在戰爭中死去,很多醫術就此失傳,就來的吳家人經過自己的努力,結合苗家的醫術形成了如今天獨樹一幟的苗醫。苗疆多山多濕多蟲,因此對於治風濕和蟲蛇之傷那是相當出色的。家公我就是因為善治風濕而認識許多高官達人。如今吳家隻有你一個男丁,這家傳技藝辦有靠你傳下去了,好在你對醫學很感興趣,不象你媽和你的兩個姨媽。”外公一口氣說了一大串,對於自己的醫學有了傳承很是幸慰。
“嗯,想不到咱老吳家的還有這很大的底蘊,家公您好就放心吧,我以後就專攻醫學,就考醫科大學,把咱家的醫學發揚光大。”
“嗯,真是好孩子。前些天聽你爺爺說你已練出了內氣,到那一步了,丹田中可有氣感?.”
“啊,爺爺把這事都是說了,是有這麽回事,記得還是一個月前吧,我按往常一樣早上起來打太極就這麽感覺到有氣隨著動作在經脈中遊動,之後覺的丹田中氣團越來越大,開始隻有米粒大,如今有雞蛋大了,可是不知道怎用它,也隻有在練太極時才感覺到它的流動,一點也不象武俠小說中說的那樣想讓它怎麽樣就怎麽樣.倒沒覺得有什麽特別之處。”楊翔有些無所謂地道。
吳光誌一聽這小子這麽一點年紀就練出了內氣,隻一個多月就聚了雞蛋大。笑罵道:“你小子得了便宜還賣拐,你當這內氣是那麽好練的嗎?要知道有的人就是練不一輩子也不知道具內氣是個啥子東西,有了內氣對健體強身,延年益壽那可是大有脾益。曆史上的藥王孫思邈張三豐不就是練出了內氣才活到了一百多歲,這在古代人均壽命隻四十來歲可謂是奇跡了,那些個曆史上有名的大醫家也多一身的內氣。華佗若是沒有內氣,就算他有麻沸散,可也不能開腦手術,你總不能把腦殼打開後再打病灶吧。隻有身具內氣的人才有可能通過內氣感覺知病灶的位置。有了內氣就可以一針剌多穴。現在的人對一針多穴總是理解不了,總認為是用一根針同時剌多穴,或者認為這是做不到的,為什麽許多書上記載針灸可以起死回生,那就是有內氣的原因,一針刺中一穴這後,把內氣從針上傳入穴位,再沿著經絡剌激經洛上的穴位,內氣越強一次剌激的穴位就越多,當內氣到了一定的強度還可以循經檢查疾病,醫學講究的是以通為順,不通則痛。經脈渚塞就會影響人體氣息的循環,就會表現出疾病來。中醫的觀外而知內依據的就是經絡。就拿手太陰肺來說,肺經主咳喘,心煩,掌中熱。肺經從胸走手。第一個穴位是中府,可以治療喘不上氣,消化不良,水腫等,位置:胸骨旁開六寸。天府穴,腋橫紋下三寸,把兩手平舉,在鼻子上點一墨點,去碰手臂。鼻氣通於天,肺開竅於,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要穴。肘橫紋外側叫做尺澤,這個尺暗指腎髒的意思,澤是陽光雨露,是恩澤,灌溉,是腎的補穴,在五行中肺經屬金的,這個穴是金中的水穴,水是腎,這有金生水的意思。尺澤穴補腎,有降逆氣作用,治療高血壓,哮喘。腕橫紋上邊七寸,叫孔最穴,治鼻出血、痔瘡的要穴,有發汗的作用,可調節孔竅。列缺穴,兩合穀虎口相對,食指下邊的凹陷處,比別處都疼些,治療小兒遺尿,偏頭痛,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疼。古人雲頭項尋列缺。經渠穴,是治療咳嗽的要穴,是肺經的經穴。手腕靠拇指邊的腕橫紋上用大指的關節各,這個穴叫太淵穴,補氣效果好。肺朝百脈,是脈之會穴,可治靜脈曲張。魚際穴,這個位置象個魚肚子,魚肚子邊際叫魚際,屬火穴,心中煩熱揉魚際。少商穴,在大拇指手心麵,靠外側,治療咽喉痛的要穴。有了內氣再進行針灸那可是比單純的針剌強上百倍,古代的許多針法都是是輔以內氣使用的,如太乙神針中的透心涼,從這名字就可以得知是治熱性病的,可這針並不沒有寒熱之分,如何才能達到呢,當然是靠內氣來實現的,還有五鳳朝陽,七星抱月,火燒山,金針渡穴等等,無一不是靠內氣來實現的。家公正因為有了內氣,再加上祖傳醫術和自已幾十年的專研才在醫界獨立一旗,要不然全國那麽多學醫要想獨領風騷談何容易。”
楊翔一聽自已的外公竟然也練出了內氣,有些驚訝地道:“啊!家公,你都練出了內氣,為啥不教給我,竟然藏著腋著,還說什麽要把祖傳的動西都傳我,這麽寶貝的東西確一點風聲都沒有透露出來。這也太讓你外孫傷心了吧。難不成對你外孫都還要留一手?不是我說你們這些老傳統,正因為當師付你留一手,我留一手,到最後精華並沒沒有傳下來多少.這一點比西方人差的多了.”楊翔知道外公並不內外之分,況且他就是想分也分不了,誰讓他隻生了三個女兒,並且還隻有自已這麽一個男外孫,還是他一心中意的,他故做傷心的樣子。
“你這小子,瞎說些什麽。家公不說是怕你胡思亂想,這內功是好練的?一不小心就有殘廢。你當內功就象影視和武俠小說裏那麽寫的,從小就練起,屁!小孩子他懂得經絡,懂得什麽是丹田?就象一個人在黑夜中那裏知道何處是路,還不是瞎撞。我若是告訴你了還不被緾個沒完沒了,如今即然你已由拳悟道,而又熟知了身體的結構,是時候傳你運氣法門了,這氣息引導術與醫術一樣是吳家的祖傳之秘。”吳光誌敲了一下楊翔的頭笑罵道。
“耶!真有內功法門,家公,是不是象武俠小說中的那樣練成了可是開山裂石?”楊翔高興地問道。就要是男人,就沒有不喜歡武功的,楊翔當然也很想象小說中那樣有一身好功。
“有沒有開山裂石的功效我不知道,我練了幾十年才能把內氣沿著銀針剌入穴道,最多也就能循經走十厘米。這引導術是用來強身健體的,可不是及來打鬥的。還要不要學?”吳光誌好沒氣地道。
“啊!是這樣。藝多不壓身,學學也無防。強身健身也不錯嘛。”楊翔雖說有些失望,但並不放棄學習。就算不能及在武術上,及在醫學上也是不錯的,沒準還能成一代大家呢。
對於楊翔淡然的心態吳光誌很滿意,隻有有這種心態才能練好內功。他進了書房,不一會兒拿出一本古香古色,紙張泛黃的線裝書,還是豎行的,封麵豎寫著
‘氣息引導術’幾個蒼勁古樸的五個大字.
“這這就是我吳家的不傳之秘,如今傳給你了,希你能傳承和發揚光大,家公已經老了,就指望著你把咱吳家的醫術發揚光大,致於氣息引導術,你想傳誰就傳誰吧.你說的不錯,好東西就是要推廣,才能造福更多的人。”外公吳光誌的語氣有些沉重和蒼桑,也有幾分釋重。
“家公英明,我一定會讓咱吳家的醫術發揚光大的,您就瞧好吧。家公您養生有道,以您的身子骨活個二三十年那還不容易,一定能看的見的。我第一個要傳的就是婷婷,婷婷你學不學?”有要好東西楊翔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淑婷。
沒想到楊翔第一個就想到了自已,李淑婷心中十分高興,可是又怕自憶學不會讓他失望。於是有些忐忑地道:“我行嗎?”
對於楊翔第一個要傳李淑婷,吳光誌一點也不奇怪,看她地些不安的樣子,安慰道:“丫頭你資質很好,學起來應該沒問提。隻要順其自然,不強求,假以時日會有效果的。”
“就是就是,婷婷你根骨清秀,一看就是練武的好材料。說不定以後還能成為一個俠女。那多威風。”孩子就是孩子,說起話來充滿了孩子氣。
“那好吧,要是學的不好,翔翔你可不許說我。”
“不說不說,就當是玩貝。”楊翔說著翻開了書,裏麵雖有很多繁體字,但旁邊都注有簡體字,想來早就有傳給楊翔的準備。因楊翔對人體的結構也十分的熟悉,看起來倒是不太困難,不懂之處就問外公。
之後的日子,早上楊翔起床跑步,從家出發,跑到後山的天坑邊,先是打一會太極,然後靜坐按氣息引導術練內功,白天不是與婷婷一起幹活,就是陪外公行醫,要不就是與村裏的玩伴下活網魚。日子那是過的有滋有味。如此過了五十天。楊翔覺得自已的丹田的氣團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密,體內的氣息能隨著自已的意念流動。同時太極拳有了內功的配合越發的靈動了,一舉一動似乎能帶動周圍的空氣。此外他還發現在天坑旁修練效果最好。經過近兩個月的修練,楊翔的氣質有了一些變化,多了一絲出塵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