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洞中奇觀
字數:3385 加入書籤
第二十九章洞中奇觀
二人又在黑暗中行走,“翔翔,你聽,有聲音。”李涉婷輕輕地道。
其實楊翔早就聽到了尋若有無的嬰兒哭啼聲。聲音雖小,可在寂靜的黑暗中仍是那麽清淅。在黑暗的洞穴中聽到嬰兒哭,難免讓人感到一絲絲害怕。隻因怕她害怕才沒說出來。
李淑婷靠近楊翔,輕聲道:“翔翔,不會有什麽東西吧?”
楊翔雖說也有些害怕,但在李淑婷麵前也不好表現出來。於是安慰道:“應該不會,一路走來不是都是幹幹淨淨的嗎,若是有東西應該會留下蛛絲馬跡的,不要自已嚇自已。”話雖如此說,但他還是做好了應變的準備。
沒有行多遠卻見一條小溪在緩緩地流動,水流劃過石縫,打著漩渦發出輕微的聲響。
“瞧,不就是流水聲嗎?隻是在這寂靜的洞中有些不同外麵罷了。咱們先循著水流各上步,看看源頭在那裏。”
一路上各種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瀑布在燈光下,絢麗多姿,如同仙境。洞內時而開闊,時而窄小。有的石筍墩實憨厚,有的則嫩芽細枝正在發育;有的地方如同排列著眾多的石鑼、石鼓,手掌擊之,訇然有聲,音色各異。特別是洞壁的石花,小而多姿,朵朵相連。燈光下似牡丹吐芳,如秋菊爭豔。
“好美耶!並不比張家界的黃龍洞差,想不到咱們這裏還有這麽美的地方。”這些美麗的景象讓李淑婷高興地叫起來,剛才的害怕早就拋到了腦後。
溶洞的盡頭是一個四十來平方的水潭,水隻有二十來厘米深,靜靜的讓人感覺不到流動,最讓人驚奇的是水中的幾個圓石柱,說是石柱不如說是圓石墩平的更貼切,這些圓圓的石墩大的如車輪,小的如臉盆,其上還有許多小圓顆粒,水中的圓石墩怎麽看都佛祖座下的蓮花座,這眼前的一幕讓楊翔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十分的欽佩。前麵見到的各種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瀑布是溶洞中常見的到,而眼前這力個蓮座卻並不常見,至少目前隻桂林的一處溶洞中有類似的石墩,但卻遠不用眼前的逼真。還沒聽說其他地方發現。楊翔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過一個地理中國的檔目中的‘佛神的寶座’節目,裏麵講了石墩是怎樣形成的。一是要一個絕對安靜的環境,二是要有一個不深也不淺的水潭,三要長時間地從上麵滴水珠,而且是滴在同一個地方,經過上億年才有可能形成眼前的樣子,可以說眼前的這些‘寶座’是極其彌足珍貴的。
二人感歎一翻,便原路返回,很快就來到起點,看著先前留下的標誌.楊翔道:“婷婷,上遊咱們走了,現在走下遊,看看是不是又有什麽發現?”
下遊與上遊到沒有多大的區別,隻不過下遊的溪水倒是比上遊大了許多。不時看見一個個小水潭,其中還有一寸左右的白色近乎透明的魚,眼晴小的忽略不計。突然,嘩――一地下,一條大家夥快速地向前遊去,楊翔把電筒照去,原來是一條兩尺長的娃娃魚。
“啊!我明白了,原來是這娃娃魚作怪。”楊翔恍然大悟道。
“翔翔,你明白什麽?”對楊翔突如其來的叫聲,李淑婷嚇了一跳嗔問道。
“嗬嗬,先前我們不是聽到嬰兒哭聲嗎?原來是這娃娃魚搗鬼。”“這嬰兒哭跟娃娃魚有什麽關係,不就是水流過石縫經過反射折射回音就成了這樣。”
“娃娃魚學名大鯢,俗稱“娃娃魚”,並不是它長的象娃娃,而是其叫聲像嬰兒啼哭。這下你明白了。”楊翔解釋道。
“奧,原來是這小東西作怪,嚇了我一跳,還真以為有什麽怪東西呢。瞧,這還有一條小的。想不到咱們這晨也有娃娃魚。”
“娃娃魚棲息於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並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鯢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達,無眼瞼。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後五,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娃娃魚的體色可隨不同的環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體表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布滿粘液。身體腹麵顏色淺淡。現存最大的三種大鯢,中國大鯢身長可達1.8米,日本大鯢身長可達1.5米,隱鰓鯢身長可達0.75米。共通點是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4指,後肢5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誤以為魚類,其實屬兩棲動物,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膚呼吸,皮膚隻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這洞穴中幾乎無人踏足,有洞有水,完全符合娃娃魚長存要求,有娃娃魚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你沒聽村裏老人常以前他們可沒少吃娃娃魚的,那不就證明在很久以前娃娃還很常見的,隻是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環境惡化,這才使的娃娃魚越來越少,以致難見一麵了。”楊翔侃侃道來,有百科書之稱的他對於這些倒是記的很清楚。
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個大水潭就無了去路。楊翔往水潭中扔了一塊石頭,‘通――’水倒不是太深。
“翔翔,你看,水中有光亮!”李淑婷指著遠處的水南道。
關掉手中的手電筒,果然遠處的水中透著光亮。
難道水潭通向外麵,在洞中呆了很久,乍一見到光亮到是感到親切的很。
“婷婷,你在這等著,我下去探察一番,說不定另有發現。”
“翔翔,還是不要去了,我一個人害怕,再說咱們下來這麽久了,該回去了,明天叫上大兵文文他們,再來下水,人多膽大不是?”
“說的也是,今天就到此為此,那咱們回去,不過不忙著告訴他人,等我們把書搬空再說,免的到時候惹出事端。”
“嗯,聽你的。”
出洞時已是下午二點了,他二人在洞裏呆了近四個小時。
看見楊翔和李淑婷進了院子,外公笑道:“可有什麽發現,餓了吧,你家婆早就給你們準備了午飯,洗洗吃吧。”
楊翔一邊解背包一邊道:“家公,我和婷婷下到坑底,卻發現那是一個可以通向他處的門戶。裏麵有一條暗河,洞中的石柱石筍石幔隨處可見,還在盡頭的一個水潭中發現了九個‘蓮花座’栩栩如生。更讓人驚奇的是我們發現了一個蕆書室,裏麵有書幾十本,大多是明代的醫書,瞧,這是扁鵲內經,這是五行針法。”楊翔說著從背包中取出兩本書裝書遞經外公。
“你說什麽?扁鵲內經?”外公聲音有些發抖,他接過楊翔遞來的書,隻見書麵上堅寫著‘扁鵲內經’,字體是大篆,裏麵的字楊翔大多不認的,隻是聽說過《扁鵲內經〉是一本已經失傳的醫書。所以在眾多的藏書中他特意拿回了這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