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內經
字數:4172 加入書籤
第三十章內經
“一說起醫書內經,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黃帝內經〉。其實醫學內經有兩部,另外一總就是《扁鵲內經》,《漢書?藝文誌?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
其中醫經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因此,《黃帝內經》便成了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了。什麽是醫經呢?《漢書?藝文誌?方技略》指出:“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劑和之所宜。至劑之得,猶磁石取鐵,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為劇,以生為死。”這就是說:醫經是根據人身的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裏等情狀,用以闡發百病的根源、死生的界線,而度用適當的針灸湯藥等治療方法以及如何調製各種適宜的藥劑。最好的藥劑之功能就像磁石取鐵一樣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高明的醫者違反醫學理論,致使當愈者反劇,當生者反死。簡言之,醫經就是闡發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醫學理論之著作。所以稱之為“經”,是因為它很重要。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則、一般必須學習的重要書籍稱之為“經”,如儒家的“六經”,老子的“道德經”以及淺顯的“三字經”之類。所以稱“內經”,並不是像吳昆《素問注》、王九達《內經合類》所稱“五內陰陽之謂內”,也不像張介賓《類經》所說“內者,生命之道”,而僅僅是與“外”相對為言而已。
《黃帝內經》非自一人一手,其筆之於書,應在戰國,其個別篇章成於兩漢。《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我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而《扁鵲內經〉是神醫扁鵲一生行醫的總結,也是惡對前人醫學的一次總結,扁鵲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有一篇課文講的是扁鵲三見蔡桓公,蔡桓公不聽扁鵲之言,最後身死。”吳清山拿著《扁鵲內經》說起了醫學典故。
“扁鵲見蔡桓(huan)公,立有間(jian)。扁鵲曰:“君有疾在腠(cou)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hao)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複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ying)。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複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xuan)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tang〕熨(wei)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ji)之所及也;在骨髓(sui),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sui)死。”
吳清山點頭道:“翔翔,背的不錯。中醫講究的就是望聞問切,從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扁鵲的望診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今日之事不要告訴他人,先把那些書運回家是當務之急。”一聽有那麽多古書,他首先想到的是搬回家。
之第二天,吳清山帶著二小早把洞中的書搬運回家。就連書架也搬回了家,這書架可是金絲楠木做成的,還是古董,當然不能放在洞裏,白白浪費了。自從有了這些古書就沉浸其中,特別是尋本<扁鵲內經>那是不離手,已到了入魔之境,惹的外婆嚷了不少嘮擾。吳清山把自已的心得一一告訴楊翔,以至於楊翔的醫學水平和醫學見識又有了一極大的提高.
五天後,楊翔做了充分的準備,再一次來到了洞中,不過這次多了幾個人,那就是寨中平日裏玩的好的夥伴李大兵和吳明宇.
李大兵和吳明宇對於洞中的奇景是讚口不絕.
“嘖,嘖,想不到咱們這裏也有這麽個好地方,以後開發起來村子的日子肯定會好的多.我們可沒少在山中行走,乍就沒發現呢?楊翔,你是怎麽發現這個入口的?”李大兵問.
楊翔當下把自已是怎麽發現蘭花的經過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楊翔你可真是個有褔緣之人,這麽隱秘的洞口都讓你發現.不過這對於我們九龍寨來說可是件大好事.”吳明宇道.
幾人到了那天到過的水潭,楊翔指著水潭的光亮說:“即然能見光亮,就說明外麵有出口,至於是何種子選手情況那的探過了才知道.你二人誰與我下水?”
“我去.”
“我去.”
二人都不幹落後.
“大兵留下來經婷婷作伴,明宇和去.”
楊翔和吳明宇脫去外衣,慢慢地走向深處,當然腰上捆上了繩子,怕是水下有岔道,回來時迷路,在沒有帶氧氣的情況下要是在水中迷了路那可是九死一生的.小心無大錯.
在水下沒遊多遠就是一片光明,浮出水麵,卻發現處在一個水潭邊,爬上岸這才發現身處大天坑之中,古木蒼翠,不時有鬆鼠和白免出沒.
“這是大天坑,想不那溶洞竟然與天坑相連怪不得這裏曾經有人生活過.”楊翔把前後事情連想在一起就得出了他發現的小天坑就是進入大天坑的門戶,隻不過中間要經過一段洞穴而已.
“這有些說不通吧,難道他們每次出入都要先潛水,熱天倒沒什麽,可冬天怎麽辦?”吳明宇提出了疑問.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剛才通過的暗河有問題?”
“有問題,什麽問題?”
“那條水道有人工打磨的痕跡,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水是後來人為造成的,為的就是隱秘,這麽大的天坑,一般情況下人類是不會下來的,四周都是懸崖峭壁,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但若是有了這個通道那就是另個一翻情景了.”
“你的意思是你有人把這個水潭的出口睹住來抬高水位,水位高了這個洞口自然也就被淹了.”
“想來就是如此,噢,你在這等著,我回去帶婷婷她們過來,久不見我們回去,他們肯定在擔心.”
洞中,李淑婷見楊翔二人去了這麽久還不見回來,不禁擔心起來.
“大兵,翔翔他們去了這麽久不見世麵消息,不會出什麽事吧?”李淑婷焦躁地道.
“應該不會,想必是到了別處.”說這話,李大兵也不肯定,他也挺擔心的.
正著急間,’嘩---啦,’一個頭冒出了水麵.
“是翔翔,是翔翔回來了.”就這麽一會兒不見,李淑婷覺得象是過了好多年.看到楊翔冒出頭來她興奮地叫了起來.
翔翔,你們怎麽去了這麽久?人家當心死了。還以為出事呢?
看著焦急中又喜悅的小臉,楊翔心裏甜絲絲的,被人掛念的感覺真好。
“對不起,讓你當心了,我和明宇沒遊多久就到了外麵。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出了洞口就是大天坑.天坑中古樹蒼天,還有不少的藥材,忙著觀看坑中的景色,是以在外麵呆的久了些,倒是讓你擔心了.準備一下,我帶你過去.大兵,你先出去,我和婷婷隨後.”
“好嘞,那我可是先去了.”聽楊翔說外麵就是大天坑,李大兵早就豔情出去了,見楊翔這麽說應了一聲興衝衝地去了.
“我還是不要去了,一泅水衣服貼在身上多難為情.”李淑婷說出了自已的顧慮.
說的也是,要是隻有他二人那到無所謂,可還有另外兩個男孩子那就有些不便了.來了不去天坑看一翻有些遺憾,突然,楊翔想到塑料袋,可以把衣服放在塑料袋中,出了洞口再穿上不就解了嗎?楊翔說了自已的法子.用塑料袋把自已的衣服裝了進去,自已的衣服長大,穿在李淑婷身上連臀部都能遮擋住.出了洞往身上一穿就免除了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