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十二章 國學知大賽(二)
字數:4779 加入書籤
進入演播大廳,觀眾席上已經坐滿了觀眾,好幾百人。參賽各隊麵對觀眾排成一個半圓,從左到右分別是西安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重慶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湖南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各隊分別走到自己的位子。
小尼和思思二人天始了主持,各位同學各位評審,各位觀眾,以及電視前的觀眾大家晚上好,為了宏揚國學,教育部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了這次國學知識大賽。全國有近千個隊參加了這次大賽,經過省區,五大區,經過激烈的竟爭,最後決出十個隊進入總決賽,可以說在場地的十個隊是精英中的精英。接下來的比賽肯定是精彩無比。今天的評審團有著名的清華大學漢語教授李中華,文學家莫言,武漢大學國語教授王誌敏,南開大學曆史學家教授胡明,著名學者徐秋雨。他們無一不是國學大師,有他們做評審是最具權威了。比賽的規則是淘汰製,每出一次題就淘汰兩名,最後留下四個隊再進行下一輪。
思思接著道:“現在開始第一道題,第一道題十個隊都是一樣的,請大家把各自答案做好,確定無誤後按確認鍵,大家記住了,按了確認鍵就不能更改了,所以大家一定好想好了再按。記時一分鍾,記時開始。”
隻見大屏幕上出現了第一道題:
1國古代四大書亭是:安徽滁縣的醉翁亭、北京南郊的陶然亭、湖南長沙的愛晚亭、
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2中國曆史上四大美女是:
3文房四寶是:筆、墨、紙、硯
4中國古代四大名石是:-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_昆石
5中國四大名關是:山海關、嘉峪關、玉門關、友誼關
6中國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水滸記
7中國古代秀才四藝是:琴、棋、書、畫
8中國書法四體是:真、草、隸、篆
9中國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10中國古代戰國四君子是:齊國孟嚐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11中國初唐文壇四傑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2中國北宋文壇四大家是: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
13中國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14中國楷書四大家是(請注明朝代):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元代-趙孟俯
15中國清代山水畫家四王是:(王時敏、王鑒、王翠、王原祁)
16中國京劇四大須生是: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17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指南針、火藥、造紙、印刷術
18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湖南石鼓書院、嶽麓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
河南應天府書院
19中國古代四庫全書是:經、史、子、集
20中國古代貴族四術:詩、書、禮、樂
“哎,這二十道題很有趣,都有個四字。好大家都不陌生,有的就連小學生都知道,有的就比較生辟了,這一輪會是哪些隊勝出呢,讓我們期目以待。”思思看著大屏幕上的題目道。
“好!時間到!”小尼叫停。
大屏幕上出現了各隊的成績,大多數都是一樣,隻有個別的不一樣。
正確的答案是:
1國古代四大書亭是:安徽滁縣的醉翁亭、北京南郊的陶然亭、湖南長沙的愛晚亭、
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2中國曆史上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3文房四寶是:筆、墨、紙、硯
4中國古代四大名石是:-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_昆石
5中國四大名關是:山海關、嘉峪關、玉門關、友誼關
6中國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水滸記
7中國古代秀才四藝是:琴、棋、書、畫
8中國書法四體是:真、草、隸、篆
9中國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10中國古代戰國四君子是:齊國孟嚐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11中國初唐文壇四傑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2中國北宋文壇四大家是: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
13中國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14中國楷書四大家是(請注明朝代):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元代-趙孟俯
15中國清代山水畫家四王是:(王時敏、王鑒、王翠、王原祁)
16中國京劇四大須生是: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17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指南針、火藥、造紙、印刷術
18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湖南石鼓書院、嶽麓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
河南應天府書院
19中國古代四庫全書是:經、史、子、集
20中國古代貴族四術:詩、書、禮、樂
“西安大學答對17提、武漢大學16題、浙江大學18題、中山大學15題,重慶大學15題,複旦大學18題,南京大學17題,湖南大學16題,北京大學20題,滿分,北京中醫藥大學17題。按照不食周粟則這一輪重慶大學和中山大學淘汰。下麵請評審團直行點評。”
“我來說兩名,這二十道題象四大發明,四大美女,文房四寶、四大名著、秀才四藝、書法四體、國畫四君子稍有知識的人都是會,有幾道就比較有深度了,象四大名關,山海關、嘉峪關、玉門關這三關好答,難就難在友誼關。友誼關又稱為大南關、界首關、睦南關,位於廣西省憑祥市西南,始建於明代初期,後有增建,為中國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還有清代山水畫家四王是:(王時敏、王鑒、王翠、王原祁)也是比較生辟的,答不對也是很正常州的,不過讓人幸慰的是還是有人答對了。”楊中華說完看向旁邊的徐秋雨。
徐秋雨隻好接著道:“如果說起四大花旦恐怕有很多人都是知道,說起四大須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就少人知道了。說到這裏就要說一下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分、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淨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
京劇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裏的原貌出現的。京劇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當中人的本來麵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麵加以若幹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醜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裏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生除了花臉以及醜角以外的男性正麵角色的統稱,分老生、武生、小生、紅生、娃娃生。四大須生中以馬連良最著。9歲登台。1922年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合演《寶蓮燈》、《打漁殺家》。以嗓音柔靜、韻味飽滿著稱。
馬連良的唱腔委婉灑脫,念白吐字清晰,富有音樂感和節奏感。馬連良的嗓音甜淨醇美,善用鼻腔共鳴,晚年又向蒼勁醇厚方麵發展。對於氣口、音量甚至音色都有較高的駕馭能力,演唱從容舒展。唱腔新穎細膩,流暢華美,大段成套唱腔固然飽滿酣暢,而小段唱腔或零散唱句同樣推敲打磨,愈見精彩,決不草率從事。
馬連良初學武生後改老生,在師法眾多前輩藝人的基礎上,他采眾家之長,卻決不停留在摹學具體演唱技藝的水平上,使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顯示出自己鮮明的特色,獨樹一幟,創製了清新柔潤、瀟灑俊逸的“馬派”。其傳人有言少朋、周嘯天、王和霖、梁益鳴、遲金聲、張學津、馮誌孝等,活躍在舞台上。”大師就是大師,解說的清清楚楚。
下麵進行第二輪,同上一輪一樣,題目一樣,仍然是一分鍾,好,開始答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