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國學知識大賽(三)

字數:5814   加入書籤

A+A-


    、、、、、、

    經過三輪胎比賽,最生隻剩下北京大學隊,複旦大學隊,湖南大學隊和浙江大學隊。

    與此同時,北大校院中不少的師生在觀看國學知隻大賽。

    “楊翔他們真是好樣的。”

    “婷婷,你家楊翔就是個變態。”江明月道。

    “明月,你又不是才知道。幹嘛那麽驚奇。是不是對他有意思,朋友妻不可欺,哦,就該是朋友夫不可欺。”張曉晴笑道。

    “曉晴,你作死啊,亂說些什麽。看我不撈你。”

    一時間小小的寢室充滿了嘻鬧聲。

    遠在千裏之外的乾城,楊翔家和乾城中學也在觀音看國學知識大賽。看著孫子在電視上出色的表現,楊愛國老倆口笑的合不攏嘴。

    “看到了沒有,這就是從我們乾城中學出去的,你們要好好學習,也可以成為楊羞第二的。”老師激勵道。

    “下麵是每隊100分,每答對一題加十分,二十道題,每一隊從中選擇一題。答題時間三十秒複旦大學請選題。”

    “2號。”

    “請打開2號題。魏晉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賢,《與山巨源絕交書》是林七賢中的誰寫給山濤的()

    a阮籍b嵇康c、劉伶d、向秀

    請選擇。”

    “他們選擇的是b嵇康。請出示正確答案。b,恭喜複旦大學回答正確,加10分。”

    一陣掌聲響起。

    “下麵請京大學選題。好,他們選項的是12號題。“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是由誰提出的:a、範縝b、柳宗元c、周敦頤d、劉禹錫。是他們四人中的那一個呢?”

    “好。他們給出的答案是a、範縝..回答正確。加10分。”

    、、、、、

    每個隊循環四道題,結束後北京大學140分,複旦大學130分,湖南大學130分,浙江大學130分,這一輪北京大學人領先。

    第二輪是成語比賽。

    “北京大學隊請聽題,‘富貴不能淫;的‘淫’字作何解釋.

    納蘭清瑜道:“應該是迷惑.”

    白少鑫點頭道:“不錯,就是迷惑的意思.”

    楊翔卻持不同意見:“不對,應該是使放縱的意思.”

    “使放縱.”

    “對,就是使放縱.聽我的,沒錯.”

    “好!就按你的.”

    出於對楊翔的信任,納蘭和白少鑫二雖有疑問,但還是聽他的。

    思思見楊翔他們己給出了答案,便道:“好,北京大學給出的答案是使放縱。這答案對不對呢?咱們請平審專家團來說說。

    徐秋雨拿起話舀筒道:“正確答案應該是迷惑。《辭源》‘淫’字第三義項:‘惑亂。’《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謂大丈夫。’注:‘淫’亂其心也。”

    白少鑫和納蘭清瑜一聽,心裏一涼。

    “哎呀,我說是迷惑嗎?”納蘭清瑜有些不甘地道。

    “怎麽會錯呢,這道題並不是太難,以他們的水平不該這樣啊。”正在電視楊前觀看的江明月不信地道。

    “就是嘛,怎麽會這樣呢?”

    “婷婷你怎麽一點也不著急,那可是你男人呢?”見李淑婷一占也不著急的樣子,張曉晴問。

    李淑女微笑道:“他即然這麽答肯定是有道理的,我對他有信心。”

    “喲,婷婷,你就這麽相信你男人,難道就不會錯。”

    李淑婷微笑不語。

    不光是她們幾個,演播大廳裏的觀眾以及所有觀看比賽的人都是在紛紛議論北京大學的答案。

    “你們能說說你們的理由嗎?”徐秋雨問。

    楊翔站了起平,臉上充滿了自信,道:“南宋大儒朱熹在倉的《孟子章句集注》中注道”‘淫,蕩其心也。’他解淫為蕩。淫和蕩都是有放縱的意思。指不守規矩或行為不檢點,沒禮貌根據古漢語語法,‘淫’在這裏用著使動,指‘使放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謂大丈夫。這三句話是並列的句子。清代王引之講,漢語書麵語有這樣一個規模:幾個短語或句子並列在一起,往往句法結構相同其中處於對應位置的詞語往往詞性相同。孟子的這幾句話連貫起來就是:富裕顯貴不能使之放縱,貧窮低賤不能拿點我之動搖,威風暴力不能使之屈服。這樣的人就稱得上是大丈夫。因此把‘淫’釋成‘使放縱’,就與後文的‘屈’和‘移’對上了。”

    在場地的觀眾莫不被楊翔深厚的國學知識所驚歎。評審團經過短暫的交流,一致認為北京大學的答案是正確的。

    演播大廳中起起了一片掌聲。

    之後的第三輪是限時題,就是看誰在一分鍾內答對的多;第四輪相互出題就是一個隊給另外三個隊各出一道題,答對了,對方另10分,出題方扣10分。

    經過四輪後,北京大學隊380分,排在第二位複旦大學隊340,湖南大學隊和浙江大學隊並列第三330分。北京大學隊遙遙領先。

    第二輪是搶答題,也是最容拉開距離的一輪。經過一翻拚搏,各隊各有得失。北京大學隊搶到了一題並回答正確,積分390.複旦大學搶到兩題並回正確,積360.剩下最後一題,也是分數最高的一題40分。。

    小尼帶著他特有的笑臉道:“最後一題40分,複旦大學若是搶到了就是這次大國學大賽的冠軍得主,湖南大學和浙江大學若是搶互並回答正確,那就要與其北京大學隊加賽了,真是讓人期自我教育啊。好,大家請好了,一定要在我說開始之後才能搶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唐代詩仙李白的一首詩。這一題規則是這樣的,誰先搶到誰回答,回答不正確的由第二位回答,以此類推。問題就是這詩中的‘床’指的是什麽?開始!

    叮1

    “好!搶到答案的是複旦大學隊,第二是北京大學隊,第三是湖南大學隊,第四是浙江大學隊。請複昊大學答題。”

    花蕊與隊友商議了一下,回答道:“床就是床榻。供人休息用。”

    小尼輕聲道:“回答錯誤,請北京大學隊回答。”

    “還是我來。”楊翔說著站民起來道:“應是胡床。就是一種坐具,想當與現代的馬紮兒,是一種容易搬動的板登。”

    明明是床,怎麽說是板登呢。

    “

    在古代,床不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一種簡易的坐具。《說文》中有“床,安身之坐也”。

    床在古代有一種孤獨蕭索的意境。李商隱《端居》:“遠書歸夢兩悠悠,隻有空床敵素秋。”表達了一種意鄉之情。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更是表達了這種苦悶的思緒。

    春秋以來,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們寫字、讀書、飲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幾。晉代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所畫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還出現一種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為睡臥的專用家具。

    唐代出現桌椅後,人們生活飲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動。床由一種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為專供睡臥的用品。

    南北朝時期椅、凳在仕宦貴族家庭中已有使用。盡管當時的坐具已具備了椅子、凳子的形狀,但因其時沒有椅、凳的稱謂,人們還習慣稱之為“胡床”。唐代以後,椅子的使用逐漸增多,椅子的名稱也被廣泛使用,才從床的品類中分離出來。因此,論及椅、凳的起源,必須從漢魏時的胡床談起。胡床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使用較廣,有錢、有勢人家不僅居室必備,就是出行時還要由侍從扛著胡床跟隨左右以備臨時休息之用。

    胡床因其形態特點又有“交床”和“繩床”之稱。宋。陶《清異錄》雲:“胡床施轉關以交足,穿繃帶以容坐,轉縮須臾,重不數斤。胡床開始並無靠背,形如今天所見的馬紮兒。胡床最早出現於漢代,在唐宋時期盛行,宋代尤甚,不過宋時稱胡床者漸少,而稱其為交椅的逐漸增多了。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稱為床的仍很普遍。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絕》中寫道:

    馬上誰家白麵郎,臨街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嚐。

    這裏所說的床,可以肯定決不會是睡眠用的臥具。

    床在古代有一種孤獨蕭索的意境。李商隱《端居》:“遠書歸夢兩悠悠,隻有空床敵素秋。”表達了一種意鄉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人此時應該是夜晚坐在門外的小馬紮上,感月思鄉。如果是睡在室內的床上,且不說古代的窗戶小且不能透光,就是抬頭和低頭的動作也講不通。再如李白詩《長幹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其中的“繞床”,詩人意思是繞著門口的坐具,而不是一下子到了那個小女孩的房中,繞她睡的床跑。

    杜甫《樹間》:岑寂雙柑樹,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幾杖,垂實礙衣裳。滿歲如鬆碧,同時待菊黃,幾回沾葉露,乘月坐胡床。這首詩便直接點出了胡床二字。

    白居易《詠興》: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獨酌還獨嚐。此詩中將胡床簡寫為“床”,從側麵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是胡床一說提供了有利的證據。”

    “說的好啊!想不到這位同學的國學知識這麽淵博,從一首詩談到了中國家具床和椅的變遷。看來你對此是有研究。”國學大師李中華高興地道。後繼有人啊,能不高興。

    首屆中學知識大賽曆時兩個月終於落下了圍幕,北京大學隊取得了第一名,不負第一名校的聲望。原本就小有名氣的楊翔這下更火了。

    第二天,當楊翔走在校園時,不時有師生要招呼,特別是女生,不少膽大的上前搭話,竟還有要簽名的。讓他狠狠地體會到明星歡樂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