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夜宿

字數:4452   加入書籤

A+A-


    眾人天很快黑了下來。眾人回到了各自的帳篷。楊翔見山中很寂靜,空氣也比城裏清新,於是走出了帳篷。來到一個平坦的地方。山風習習,微有涼意,楊翔打了太極。這些日子楊翔感覺到有突破的跡象,可意是無法捅破那最後一層,如今來到山中,這種感覺更勝了。

    太極招式一招連著一招,高探馬,攬雀尾,雲手、、、、、、,招式連綿,行雲流水,左圓右圓正圓斜圓,大圓小圓同心圓,一個接一個。空氣以楊翔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旋渦,隨著楊翔移動,空氣中的精華從孔滲入楊翔體內。在丹田聚集,並在原有的內氣帶領下流入任脈上行到與督脈相交的生死玄關,楊翔知道機會難得,於是運作更快了,衝擊玄關的內氣越來越大,最後轟地一震,內氣從任脈流到了督脈,再經督脈回到丹田。如此不停的循環。楊翔感覺到自進入到一個新的境界,原先內氣隻是在六經中循環,每一個循環耗時極長。而如今打通了任督二脈如相當於內氣有了一條高速通道,更加方便應用了。楊翔高興得忍不住長嘯,嘯聲洪亮傳的很遠很遠。

    嘯聲驚得夜鳥紛飛,也驚著了正在休息的李淑婷等人。他們紛紛出來查看。他們都聽出來是楊翔的聲音,可楊翔此時並不在帳篷裏。莫非出了什麽事?李淑婷十分著急,高聲叫喊:

    “楊----翔------”

    聽到李淑婷焦急的呼喊,楊翔知道自已的嘯聲驚到億們了。於是應道:“哎,我在這呢。”他大踏步地走了回來。

    看到楊翔並沒什麽,大鬆了口氣。

    “楊翔,剛才是怎麽回事?”李淑婷問。

    “哦,沒什麽,就是想吼兩嗓子,真不好意思,驚著你們了。”楊翔笑道。

    “你小子的沒事別亂叫,這裏是山上,夜深人靜的,冷不丁大吼大叫怪嚇人的。”向天歌不滿地道,其時他正在與女朋友親蜜呢。

    楊翔知道是自已不對,連忙道:“對不住眾位了,沒事了,都回去歇著吧.”

    是夜相安無事。

    第二天,楊翔向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先事打了一會太極,還順手打了兩隻兔子。

    “喲喝,還打了兩隻野兔,不錯嘛,有野味吃了。”剛出帳篷的王本友看到楊翔提著兩隻野兔,樂嗬嗬地道。

    “運氣好而已,我去溪邊修兔,你去拾柴生炎,早餐就烤野兔吃。”楊翔說著提著兔子去了溪邊,用刀子很麻利地剝去了兔皮,再雲掉頭腳。又削了兩根木杈杈好。此時王本友幾個也生好了火。烤兔子楊翔以前可沒少幹,因此很麻利。沒多久就飄起了誘人的香味。

    看著金黃油亮,香味四溢的兔肉,幾個吃貨流起了口水。

    “以我多年的經驗,這兔子烤得是香色俱佳,隻是不道道這味道如何?”向天歌指著火上的烤兔道。

    “那還用說,在家時我可是經常烤免子的,手藝沒的說,杠杠的。”楊翔拿下一隻用刀割了兩條腿,遞給李淑婷和百合二女。

    李淑婷很自然地接了過去,而百合卻甜甜地說了聲謝謝。

    吃過早餐,收拾好帳篷,一行七人又出發了。他們並沒有發現期待中的古墓,這讓眾人多少有點遺憾,不過好在他們並不是專門來找古墓的。

    翻過了一座山,他們來到了次仲廟,廟中並沒有和尚,隻有一個六旬老人。

    “老人家,隻有您一個人?”楊翔進門親切的問。

    “是啊!這次仲廟並不是那麽有名,平時也沒什麽來,還是這些年來國家有錢了才翻修了一遍,以前可是破破爛爛的,政府見我一個孤老婆子就給了我這個差事。你們是驢友吧。”老人家特別是老婦人對男孩要喜歡的多,見楊翔長的俊俏,嘴又甜,她樂嗬嗬地道。難得有人進來,她顯很很高興。

    “是啊,老人家好眼力,我們幾個是北大的學生,這不周末嘛,我們出來透透氣。”楊翔笑道。

    “以前也時常有北著背包的年輕人進山,見多了自然就知道了。小夥子,你叫什麽名字?”老婦人道。

    “老人家我叫楊翔,他們分別是王本友,向天歌,史玉清,李淑婷,百合,張曉倩。”楊翔道。

    “老人家好!”

    其他幾人紛紛問候。

    “好,好,大家老好。咦,這兩個姑娘好漂亮啊,跟電視裏的明星一樣,仙女是的。”李淑婷和百合二人老那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個恬靜清麗,一個婉約清秀。

    看到簡簡單單的廟宇,和一旁的菜地,王本問道:“老人家您晚上就睡這?”

    “是啊,有什麽不對?”

    “您一個人就不怕麽?”

    “怕什麽,習慣了,再說這離村子有十來裏,來回走多累啊,如今治安好的很,再說我一個孤老婆子也沒有什麽讓人掂記的。山裏清靜,空氣也好。沒事打掃一下,種點瓜果蔬菜。用時下的話說綠色食品。”老婦有一點也不見落寞,看的出她一個樂觀的人。

    眾人放下包,然後各自尋了坐處。

    “老人家你能給我們說說這廟的來曆嗎?”李淑婷微笑著道。

    “好,反正閑來無事,你們幾個不怕我老婆子囉嗦,那我就說說吧。這廟****的是王次仲。”

    “王次仲,沒聽說過。”向天歌搖頭道。

    “這王次仲是上穀沮陽人,他父親是燕國一位掌管書簡的小官,王次仲博學多聞,變秦小篆為隸書,寫字較簡易。秦始皇正為每天翻看好幾車的公文發愁,聽說上穀郡有個會寫簡字、創了新體的能人,十分高興,便派人去召他入朝為官。王次仲聽說了,馬上托病回避,結果使秦始皇三征不至。並流傳下一個感人的故事,被1600多年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記載在《水經注》中:‘海陀東側有二峰,高巒截雲,層淩斷霧,雙阜共秀。郡人王次仲改倉頡舊書為隸書,始皇奇而召之。三征不至,始皇怒,命檻車送之,次仲化作大鵬翻飛而上,落二翮於斯山,故其峰有大翮、小翮之稱。’他故去後,人們敬仰他的為人,欽佩他的書法改革,便在海陀山上修建了次仲廟,以示紀念。又將海陀山東側的兩個山峰命名為大翮山、小翮山。就是大海坨和小海坨。”

    在次仲廟休息了一陣,聽老人講了次仲廟的來曆。之後吃過午飯,廟中的炊具齊全,外麵還種有蔬菜。老人還拿出了臘肉,一頓臘肉火鍋眾人吃的很開心。臨了要給老人錢,她說什麽也不拿,還笑著說感謝大家陪她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中午。

    告別老人,楊翔一行又出發了。

    一個多小支不見史誌記載的古代先民在陡峭岩壁上開鑿的崖居洞穴,計有147個時後,他們來到了於海坨山南側的馬鞍山周邊的古涯居,這是一組千古之謎的人文遺址。其中最大的一處是開放的古崖居景區。它是由一。這是我國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崖居遺址。類似古崖居的人類洞窟遺址在延慶海坨山麓共有十餘處,其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好、最為集中的就是古崖居。這裏保存下來的147座石室全部懸掛在近10萬平米的崖壁上。它們或方形或長方形。大的二十多平方米,小的僅3--4平方米;或單間或2--3室相通,或套間平行,或上下兩層,並有典型的“三居室“。

    古崖居是何人開鑿,開鑿於何年何代,作何用途?均無從考證,史學界的專家學者眾說紛紜。對此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和假說,如“屯軍說“、“躲避瘟疫說“、“盜匪巢穴說“等。比較合理的說法有二種:一種是一個距今1000餘年唐朝以後五代時期的少數民族--西奚族聚居的崖居山寨;另一種是:有些學者認為古崖居和其他幾處崖居遺址是漢長城烽火台遺址。由於沒有考古方麵的實證和史籍文獻上的確切記載,古崖居始終被譽為“千古之謎“。

    眾人穿行在一個個涯洞之中,來到最大的一間,這一石室上下兩層,並配有耳房,廊柱曆曆,可能是穴居主人集會或祭祀之地,弘敞雄偉,府內,門、窗、炕、灶、馬槽、壁櫥、煙道等一應俱全,且圓則圓,方則方,均中美學規矩。

    站在這石室感受著古人在軍事、建築、人文多領域偉大而神奇的智慧,表現出一種原始的審美情趣,再現出當時的金戈鐵馬、刀耕火種的場景,讓後人從凝重的空氣裏讀出豪邁,讀出戰爭與和平的主題。

    當楊翔他們回到西大莊科村時天已見黑。在昨天吃飯的地方又美美一吃了一頓。之後趁著夜色回學校。回到北大時已經快12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