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踏上征途

字數:3124   加入書籤

A+A-


    昭帝調派了五百騎給劉病已,劉病已等護衛著運載糧食雜物的四十輛騾車,浩浩蕩蕩,由南門離開長安城,往河南郡進發。

    聽說劉病已出征的事情,史家兄弟帶領精悍家丁,雷虎也號召了一些遊俠,兩拔人馬加起來也有一百多人來投。劉病已安排他們先行出發,作先鋒部隊兼作偵察。

    一路上山勢起伏延綿,草木茂盛,風光如畫,山澗深溪,飛瀑流泉,教人目不暇給。

    岸旁是廣闊的原始森林,巨大的雲杉高雲端,粗壯者數人合抱不過。

    陣陣林濤中夾雜著動物奔竄號叫的聲音,沿途打了些旱獺野兔,好作晚餐的美點。

    有時登到高處,極目而視,隻見遠處草原無限,林海莽莽。

    草浪中偶見村舍農田,確是處處桃源,更不明白人們為何還要你爭我奪,唯有怪責人類天生貪婪的劣根性。

    景色雖美,路程卻是舉步維艱,不但要靠人力開路,很多時還要靠樹幹鋪路,才可穿溪渡澗。

    黃昏時,大隊安營休息,在一道小溪旁的草原上豎起了多個營帳。

    在劉病已的主帥大帳裏,劉病已、張彭祖、陳霸與張安世送來的鄭吉,一共四人,圍坐席上,享用晚餐。

    這些行伍之人,話題自然離不開戰爭和兵法。此時鄭吉這大將正以專家身份,縱論戰爭的變化和形勢。

    陳霸道:“大漢軍隊分為京師兵和地方部隊,京師兵分為北軍和南軍。北軍是漢軍的精銳部隊,長官是中壘校尉,其下是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北軍士兵又稱屯兵。

    南軍為守衛皇宮的部隊,長官為衛尉,其下主兵的有南宮衛士令北宮衛士令左右都候等,另有宮掖門司馬七人主管宮門守衛。南軍士兵又稱衛士。

    首都長安另有守城部隊由城門校尉統領。長安還有非正規軍:執金吾率領的緹騎,負責治安。

    虎賁中郎將下轄左右仆射、左右陛長率領虎賁郎,羽林中郎將下轄羽林監,和騎都尉一起統領羽林騎,虎賁和羽林都是皇帝的衛隊。

    光祿勳(郎中令)下轄五官、左、右三個中郎將管理三署郎,三署郎在漢初曾組成郎中騎是主力的騎兵部隊,但後來三署郎成為儀仗隊和候補官員的訓練班。

    地方部隊,各郡由都尉率領,邊郡的邊防軍由長史率領,各王國由中尉率領,縣和侯國由尉率領,邊縣另有障塞尉。

    戰爭期間派出由將軍率領的臨時編組的作戰部隊。將軍下有長史、司馬輔助,部隊分若幹部,部由部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下設曲,曲由軍候率領,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設屯長,五十人一屯。這次去河南郡定亂,就出動了五百人,病已現在就是軍侯了,統領我們這一曲人馬。”

    鄭吉道:“以前的戰爭簡單多了,勝敗取決於一次性的衝鋒陷陣,數日便可作出分曉,即使是比較持久的圍城戰,也隻二三十日的光景,像最長的楚莊王圍宋,曆時九個月,已是非常罕有的例子了。哪像現在的戰爭,隨時可打個三、五年,箇中辛酸,真是說之不盡。”

    劉病已好奇心大起,問道:“為甚麽變化竟會如此劇烈呢?”

    陳霸接入道:“大人參軍日子尚淺,自然不知道其中情況。這可以分幾方麵來說:首先就是人口多了,兵力亦隨之增強,以前的大國如晉楚,兵力不過四千乘,連十萬人都不到;其次就是國防方麵……”

    張彭祖插口道:“說得對,以前國防著意的隻是首都,後來才陸續給近邊陲的要塞和都邑築城,而其餘的地方,敵軍可隨時通過,如入無人之境。現在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想征服別國,便要一個個城防堡壘攻下去,又有補給各方麵的問題,所以提起戰爭,真是無人不皺起眉頭的。”

    鄭吉歎道:“還有就是大規模步騎兵的野戰和包圍戰已取代了從前以車戰為主、整齊又好看的衝擊戰。戰術亦複雜多了,所謂兵不厭詐,甚麽設伏、誘敵、包圍、腰擊、避實擊虛,以逸待勞等等。為了克敵製勝,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劉病已道:“今次是全騎兵的戰隊,編製上有不同嗎?”

    鄭吉道:“最大的分別,是‘馬皆有副’四個字,每個騎兵擁兩匹戰馬,交替而騎。戰馬的訓練更要嚴格,除能高速奔馳外,還要求跳躍、臥伏、渡水、上坡,能在戰場交鋒的千變萬化中,熟練地聽從騎手的指揮,配合得天衣無縫。所謂‘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是也。

    陳霸意猶未盡道:“古時打仗,目的是取俘奪貨、屈敵從我。但現在卻以占奪土地,殺死敵人為首務。敗者便是亡身滅國之恨。所以誰敢不誓死抗敵,戰爭確是愈來愈艱難慘烈了。”

    陳霸笑道:“古時的交戰雙方,事先擇日定地,約好時間地點,屆時各以戰車為主,步兵為輔,擺好堂堂之陣,然後嗚鼓衝擊廝殺,幹淨利落。現在哪還有這調兒,最好是兵臨城下你也不知道,殺你個措手不及。”接著喟然一歎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鄭吉亦感歎道:“舊日隻是臨時征調農民充當兵卒,但現在戰爭愈來愈專業化,不但有常備的兵士,訓練亦嚴格多了。不僅注重平時因地製宜、因兵種而異的訓練,還堅持定期校閱、考核,次行都試(大檢閱)製度。即每年秋季,在京師,舉行隆重祭祀儀式,武官和士兵一起演練陣法。在郡國,太守、都尉及縣令、縣尉組織材官、騎士、樓船,進行射箭、乘馬、行船等項軍事技能比賽和考核,評定優劣,罰的還以狩獵形式進行軍事演習。在邊境,由太守率領萬騎巡察防務情況,並實行邊塞秋射製度,對候長、士史進行射箭考核,合格者有賞,不足吉受罰。訓練內容以張弩發矢為主,也綜角抵(角力、摔躍)、手博(拳技)、蹴鞠(古代足球運動)等武術、技巧項目。”

    劉病已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對戰爭的恐懼和厭倦。暗忖若連他們這些軍人都如此心態,戰爭真不是開玩笑的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