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霍光廢帝(九)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A+A-




    田延年看楊夫人的眼神漸漸變了,由一開始漫不經心的冷嘲變成了含蓄的激賞:“丞相夫人真不愧是司馬太史之女!”

    說完,一揖到底,“大家同心協力,必能挽救蒼生社稷!延年代大將軍先行謝過丞相大義。暫且告辭!”

    楊夫人扶住夫君,喊來東廂的兒子:“惲兒,替你父親送送大司農。”

    楊敞隻覺得萬念俱灰,但轉念想到當年上官桀造反,自己身為大司農收獲屬下告訐,因為害怕牽連其中所以不惜裝病躲開,以至於事後論功行賞,人人都有嘉獎,唯獨撇開了他一人。

    這之後雖然仍是一路擢升,但霍光對自己總不免心存芥蒂。

    “罷、罷、罷……”自己一生的榮華富貴都是靠他人舍與,看來得人恩惠必當奉還,躲得了一時也終是躲不了一世,他仰天噓唏,“不過是賠上一家老小的性命罷了。”

    雖如此自我開解,終究難免蒼涼。

    他看著身旁的妻子,想到自己兩個兒子,胸口發悶,腦袋發昏,眼前猛地一黑,暈厥倒地。

    漢代乘秦末之亂,以武力得天下,而功臣勢力很大。

    劉邦想要建立牢固的家天下,秦朝短命的教訓就在眼前,盡管秦有各種滅亡的理由,但是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武力。

    所以,劉邦對手握重兵、身居高位的武將們,心裏非常害怕。

    漢初屠戮功臣,雖然手段過於殘酷,但是,為了實現家天下的長治久安,他一定會采取措施,不可能任由武將勢力的繼續存在。

    解決了武將的問題之後,接下來漢家天子們就要解決丞相的權力問題了。

    劉邦將蕭何下獄,就是剝奪相權的開始。

    但因時機還不成熟,所以隻能嚇唬嚇唬就作罷了。

    不過這一嚇,確實讓丞相們懂得了皇帝的厲害,知道了自己最多不過是人家花錢雇傭的管家,而不是政權的主人。

    丞相從高祖時代就因位隆權重而遭受嫉妒和痛恨,不過因為那時漢代統治者,還沒有想出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直至武帝之初,丞相的權力和影響力依然很大。

    漢惠帝時的曹參,不理政務,惠帝也沒有辦法。

    文帝時的丞相申徒嘉,差點把文帝的寵幸鄧通殺掉,文帝也無可奈何。

    景帝時改立太子,丞相周亞夫堅持力爭,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他的這份勇氣,並不主要來自於自身勇敢的性格,而是表明丞相的權力是很大的。

    雖然不足以與皇帝分庭抗禮,但是皇帝也不能無視丞相的存在而任意妄為。

    直到武帝之初,這種情況還是沒有根本改變。

    丞相田蚡曾經薦舉很多官吏,以至於漢武帝竟然說:“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

    元朔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24年,漢武帝任用唯唯諾諾的公孫弘當丞相,公孫弘隻聽漢武帝的:“弘每朝請會議,開陳其端,使人主自擇,不肯麵折廷爭。於是上大悅之。”

    於是丞相的作用變得越來越小。

    丞相的權力,是不是跟作為丞相的個人性格有關係呢?

    肯定有,但那隻是細枝末節的問題。

    在一個健全的政體裏,丞相的權限必須有明確的法令上的規定,這樣,他的權力才不會隨便被剝奪。

    你可以撤丞相、換丞相,但是不能剝奪丞相應有的權力。

    但是天下既然是皇帝的,他就不會給你任何法定的不可侵犯的權力。

    皇帝可以隨意變更人選,更可以隨便剝奪任何“他的官員”應有的權力。

    這是專製時代丞相的悲哀,這種悲哀如果僅僅限於丞相本身,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但是關鍵是連丞相應有的權力都不能得以保障,整個國家政治機構就沒有任何穩定性可言。

    有一句成語叫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但是中國曆代的政治,因為強調君權至上,因為把天下看成是自己家的,所以他栽的樹,他設的職位,就隻是為他自己家人的,砍樹更是為了自己的家人。

    任何一個家庭,都不會把自己的家庭財產,無償地留給另一個不是本家的他姓。

    為了真正削奪丞相的權力,單靠把一兩個公孫弘這樣的怯懦者推上去是不夠的,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在這一點上,統治者還是蠻上心的。

    漢武帝的辦法,就是一方麵不斷加強對於丞相本身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麵又不斷的頻繁更換丞相。

    公元前121年3月,丞相公孫弘死,武帝任命李蔡為丞相,僅僅三年後,公元前118年3月,當莫須有的罪名,被強加在李蔡頭上時,李蔡忍受不住,“畏罪自殺”了。

    同年4月,漢武帝又任命莊清翟為丞相。隻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漢武帝故伎重演,莊清翟“畏罪自殺”於獄中。

    公元前115年2月,漢武帝再任命趙周為丞相。

    到了公元前112年秋,趙周同樣“畏罪自殺”於獄中。

    趙周自殺以後,石慶又被漢武帝用為丞相。

    公元前103年,石慶死,太初二年(前103年),漢武帝欲拜公孫賀為丞相。

    公孫賀最初拒受丞相印綬,向武帝頓首痛哭說:“我本來隻是邊邑上見識淺薄的人,依靠著鞍馬騎射的本領才當了官,我的才能實在不能勝任丞相之職。”

    漢武帝及左右大臣看見公孫賀悲哀,都觸動感情流下淚來。

    漢武帝因此說:“將丞相扶起。”公孫賀卻不肯起身,漢武帝生氣便起身走了,公孫賀不得已接受了任命。

    出宮後,左右大臣問及公孫賀不願當丞相的原因,公孫賀說:“主上賢明,我的才能不足以擔當丞相之重任,害怕因此而受到重責,從此以後就危險了。”

    公孫賀的意思是說,如果想殺我,直接下手就行了,幹嘛非要讓我當宰相,然後再製造罪名殺我呢!

    果然,十一年之後的征和二年(前91年),公孫賀因巫蠱之禍死於獄中,而且還誅滅了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