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鳳凰集膠東
字數:4770 加入書籤
上宮虹苦笑著轉身,仍是那樣“漫不經心”的踱出房間,留下最後那抹孤單寂寞的背影。
劉病已聽完許平君的講述後,內心有所感融,一時詩興大發,揮筆寫下一首詩的前幾句: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許平君聽劉病已講完這首詩的意境,不覺用佩服的眼神看著他:“還是病已哥有才!”
劉病已緊擁著許平君,心裏麵在想:我們兩人比起上宮虹和劉弗陵終究還是幸福的。
十一月下旬,長安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
細小的雪粒整整下了一夜,待到天明時,軟綿綿的雪花飛舞得滿天都是。這場雪,雖然稱不上是“冰封萬裏”,憑欄而立也能稍許感覺出那種天地白茫茫一片的寂靜之美。
長安初雪後的第一天,卻是太皇太後啟程回歸長樂宮之時。
留在這間椒房殿的最後一夜,上宮虹一晚無眠,睜著眼睛在床上“翻來覆去”想著心事,橫豎是睡不著了,天不亮上宮虹便起床披了雪貂裘衣,站在窗口看雪景。
這一看便到了天色微白之時,她的性子急,還不等皇帝、皇後前來送別,便已下令起駕。
太皇太後法駕金根,當車輛駛出未央宮門前,忽然之間便停下了。
上宮虹剛要詢問出了什麽狀況,金根外隔著厚重的帷幕,宦官那尖細的聲音稟道:“大將軍前來拜辭太皇太後!”
不等上宮虹回話,車廂內隨侍的侍女早取了雪貂裘衣裘替她披裹好,又塞了手爐到她懷裏,然後掀開帷幕。
雪花撲麵從帷幕內吹了進來,冰冷的空氣湧入,一瞬間遮擋往上宮虹的視線。
霍光“恭恭敬敬”的站在金根下叩拜,上宮虹忙說了聲:“可。”她的咽喉被冷風倒灌,感到一陣不適,險些說不出話來。
霍光逆著風雪的方向站起身,雖然說話的聲音低沉,但是上宮虹卻還是聽得“明明白白”:“太皇太後這回去長樂宮,為保護您安全,在長樂宮特意安置了屯衛,由鄧廣漢任長樂衛尉……”
鄧廣漢,那是上宮虹的二姨父,也就是霍光的二女婿。
上宮虹站在車上,眼中帶淚的微笑,左眼卻正好被撲麵而來的一片雪花撞上,眼睛不免有些酸痛,用手一揉,雪花化作熱淚滾落腮旁:“大將軍想得周到,有勞大將軍了。”
霍光微微轉過身體,指著站在邊上十多名年紀約在二三十歲的女子說:“這些保姆做事大方得體,可隨太皇太後入長樂宮隨侍,聽候太皇太後使喚。”
上宮虹低下頭,忍住眼淚柔聲道:“多謝大將軍!”
霍光揮了揮手,這些保姆隨勢歸入到太皇太後隨從的隊伍中去。
就在這時,原本替上宮虹撩著帷幕的侍女突然之間下了車,然後上來一名二十多歲的保姆,人長得“眉目清秀”,行為舉止果然穩重得體。
上宮虹看到此人後不禁一陣暈眩,整個人往後退,一直退到車壁上才立往,金根車外的霍光高聲喊道:“光拜別叩首!”
金根車的帷幕放下,上宮虹卻仍然喘不過氣,覺得車內的空氣仿佛突然就變得異常薄弱,幾乎令她喘不上氣來。
金根緩緩啟動,在略有些搖晃的車廂內,那名阿保跪坐在車門口,靜默得不似真人,仿佛變成了一尊隻作裝飾的陶俑。
“你……”上宮虹用了半天的勁才擠出一個字,然後發現縱有千言萬語也隻是一切隻在不言中,早已沒有再細細查問的必要了,她頹廢的低下頭,眼角仍在隱隱的發疼。
原來金根車已經走了許久的路,終於開始駛入長樂宮的宮門,馬蹄聲一下下地砸在用青石板鋪成的大路上,噠噠作響。
孝昭皇帝劉弗陵和上宮虹,一個死了另一個還活著,然而這對癡兒女如今終於雙雙投入了寂靜的未央宮內。
常言道“家有賢妻男人不遭橫事”,皇後如此賢良,當皇上的自然也要表現出色,劉病已心裏麵在想:自己在朝堂上也不能輸給老婆,也要做出一番事業出來——
首先,為了感謝霍光讓步——韓增說的有道理,霍光如果要堅決不讓步,誰也拿他沒辦法,自己也沒好日子過——劉病已再次下旨將朝中政事全權委任給霍光,賦予他製裁中兩千石以下官員,無需事先請旨而便宜從事的大權,霍光之前就堅決推辭過一次,這次還想要再次推辭,劉病已道:“先帝爺聰慧聖明,還需要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輔佐,我比先帝笨多了,怎麽離得開您呢!”
霍光心想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再推脫就顯得自己矯情了,於是便聽從了皇帝的命令。當然,霍光拿到這樣一份“大禮包”,心裏自然很高興,皇帝陛下這份兒特殊的禮物還真不錯,看來他弄出“尋微時故劍”這件事的用意,是隻要原配老婆伴陪,不是存心想跟自己爭權奪利,這麽想起來,劉病已這人其實還是蠻厚道的。
於是劉病已與霍光君臣兩人的關係,從“尋微時故劍”事件後漸漸又升溫了。霍光處理完的各種疑難的政務之事,都將自己的處理方法主動上報給皇上,讓他學著以後類似的事情怎麽處理。霍光教的認真,劉病已也學的很用心,他的政冶“經驗值“那是嘩拉拉的直線上漲。
對於丙吉,張安世,韓增為首的其餘大臣,劉病已也沒忘記酬謝,而且酬謝的範圍和規模都很大,全國上下所有官員上調一級工資並發給12個月的獎金,各位侯爺和關內侯們另有黃金珠寶若幹。
最難得的是,皇上自己立了皇後,沒忘記老百姓。他下了道聖旨,是這麽說的:
朕娶了皇後,現在家庭很美滿,生活很幸福,然而天下還有那麽多生活並不那麽幸福的人,朕又不能給你們所有人都找個伴侶吧?因此朕決定,賞賜所有的鰥夫、寡婦、老人和困難戶,每人都給與你們在官府登記造冊的一年收入,用來幫助你們解決家庭困難的問題。
這個主意一出,連霍光都覺得太絕了,別人都說皇上高高在上,不了解民間的實際情況,但皇上偏偏能夠為社會上那些困難的人群著想,自己過上了好日子,不忘記生活還是非常困苦的人,這是成為“名垂千古”的賢良明君基礎啊!
直到此事,霍光才覺得,擁立這個皇帝上台是對了,難得他有這份“雄心壯誌”,應該趁熱打鐵,好好地培養皇帝。於是他把孝武、孝昭兩朝所有發生過的重大緊急事件處理辦法全部整理了出來,“毫不藏私”的送給皇帝,告訴他如何事先預防而不讓這些事情擴大;劉病已本身也是兩世為人再加上人又“聰明伶俐”,很快便背了個滾瓜爛熟、成竹在胸,弄得霍光很高興。
霍光高興,老百姓也高興,古往今來,就沒有自己娶了皇後還不忘天下鰥寡孤獨的好皇上,可是我們大漢皇朝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皇帝陛下,於是全國各地的謝恩表雪片一樣飛向京城,差點就把劉病已給掩沒了。
中國的老百姓其實是最善良的一群人,你給了他們一點好處,他們就會加倍的回報你。沒過多久,就有官員上報,膠東地區出現了神鳥鳳凰,很多老百姓都看到了……
鳳凰?那可是上天派來獎勵賢良君王的信使啊,周文王得到過,秦始皇得到過,大漢皇朝的高祖皇帝得到過,當今皇上還這麽年輕,這麽快就得到了?
所以這個消息剛剛傳來的時侯,滿朝臣工們心裏都有點不相信這是真事。
不過鳳凰出現的祥瑞既然有人上報了,那麽朝堂上總要為此對此有個說法,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拿到了地方官員的喜報,又召見了官員派出的使者和民間代表。
像鳳凰這種“傳說”中的動物,既然地方肯上報給朝廷,自然有專門的一套班子來配合此事。
霍光生性謹慎,怕地方上麵的情況有誤,於是派出使者去當地查探,結果是“眾說紛壇”,實誠的人說得少點,誇張的人說有成千上百,還有的說比這還多……
這些所謂“證人”唯一相同的就是,來的鳳凰是個複數,所以給朝廷上報的文章上麵寫的是鳳凰“集”膠東。
田廣明聽說以後當時就怒了:“成千上百隻?這些人以為鳳凰這種神獸如此不值錢麽呢?上報的消息肯定是偽造的,應該好好地懲罰他們——”
丙吉並不同意田廣明的看法:“地方上報的鳳凰數量有誤,有可能是信息失真的緣故,畢竟當時在現場的人還是不多。現在這事情有兩種解釋,一是地方官偽造的,想要拍皇上馬屁,這自然要懲罰,以警告有用心的人;但也有一種可能是百姓真的發現後自發上報給官員,那就是民意。”
此種叫做“民意”的力量,看起來非常的單純,稚嫩,但是為政者也絕對不能太過輕視這種力量,須要小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