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用手刀斬他頸項(求訂閱、推薦、收藏)

字數:3467   加入書籤

A+A-




    常惠毫不猶豫地穿過他們,進入淡水井,眾漢“前呼後擁”地挾著他過去。

    看情況,凶殘成性的鮮卑人,因怕他壞事,決定不理會他是否樓蘭人,下了殺人滅口之心,所以放他入穀,教他“插翼難飛”。

    穀內營帳林立,駱駝處處,在篝火映照裏,表麵確和平安寧,不覺險惡,且正燒烤羊肉、駝肉一類的東西,煙火帶著肉食的氣味,彌漫穀內。

    不過圍著篝火進食取暖的鮮卑人,看他的眼光卻露出本性,充滿殘忍的意味。他還感到跟在身後的鮮卑惡徒,手撮成刀狀在他後方看不見處,做出斬他頸項的手勢,惹得遠近的人笑起來。

    有人指著一邊道:“水井就在那裏!”

    常惠循他手勢瞧去,一邊山壁陡峭高起,是穀內的絕地。笑道:“你誆我嗎?老子已嗅到水的氣味,不是在那裏。”

    搶前兩步,“大模廝樣“的直走進被二十多人圍著的篝火圈內。

    “鏘!鏗!”

    彎刀離鞘回鞘,他已從燒烤著的鹿腿割下最肥美的一片,不顧儀態的吃著,任肉汁滴下。

    眾賊都看呆了眼,沒人能瞧清楚他的動作,見到的是刀光一閃,常惠手上已多了塊熱辣辣的鹿肉。

    常惠傲立篝火旁,環視呆瞪著他的眾賊,挾著他來的七個賊子則呆頭呆腦的站在人圈外。

    沒一個人懂做出適當的反應,想到的是如果刀子不是切肉而是殺人,自己將變得身首異處。

    常惠翻開罩頭的布,笑道:“你們要看!老子便讓你們看個夠。認得我嗎?”

    他已多天沒刮胡須,加上“風塵仆仆”,眾賊哪認得他是常惠。

    常惠用袍袖抹嘴,“心滿意足“的道:“認不出我沒打緊,快著你們的頭子出來見我。老子奉有李陵之命,到這裏有事來和你們商量。想殺常惠嗎?乖乖的為我去通傳。你奶奶的!勿要浪費我們樓蘭人的時間。”

    他已準備大開殺戒,故隨口亂吹,不怕被揭破。

    豈知無心插柳下,竟鎮著了眾賊,坐著的其中一漢該是這批人的頭目,向旁邊的賊子打個眼色,該人立即離開。

    常惠毫無戒心坐入騰出來的空位去,向賊頭目道:“怎稱呼老哥?”

    賊頭目悶哼道:“待首領回來再說。你給我‘安分守己’的坐著,千萬勿要動刀子,否則我們會宰了你。”

    人人瞪眼瞧他,氣氛緊張起來。

    常惠左顧右盼,笑道:“你殺過多少個人?能成為如你老兄般有地位者,殺的人肯定不少。十個!二十個!哈!難道是一百個?”

    對麵另一人喝道:“閉嘴!樓蘭人都像你般多嘴多事嗎?”

    常惠“好整以暇”的道:“樓蘭人有兩種說話方式,一種是動嘴皮子,另一種是動刀子,你想聽哪一種呢?”

    眾賊人人色變,於民風強悍的塞外民族來說,常惠的話等同公然挑釁,如非見過他可怕的刀法,肯定已拔刀相向。

    足音傳來,接近的超過十個人,人人足音輕巧,帶著節奏感,顯然來見常惠者,除鮮卑人的大賊頭外,隨行的全是一流高手。

    常惠心中又湧起“擒賊先擒王”這句話,且是“名副其實”,上次對著樓蘭人“功虧一簣”,這次能否成功,答案即將揭盅。

    常惠聽到對話聲了,此時來者離他至少二至三百步遠,但因被他掌握到足音,故輕易將他們間的說話聲,從其它喧鬧和雜音分辨出來,再以高度集中的凝聽之法,化為清晰的聲音,非常神奇。

    一個雄壯的聲音以烏孫語道:“星風血聖在弄什麽鬼?剛拒絕了我的提議,又派個人來見我,這個家夥連羊皮水囊也沒半個,是否有問題?”

    從他說話的內容語調,此人即使非是鮮卑人的最高領袖,也該為穀內鮮卑人的總指揮,且性格多疑,或許是因“做賊心虛”。

    另一人恭敬道:“照時間和路程計,樓蘭人該離此不遠,現在的樓蘭人很像凱多族,‘神出鬼沒’,我們的探子沒發覺他們,並不稀奇。”

    大賊頭另一邊的人道:“呼延荒和他的人至快也要在明天黃昏才到達雀河古道,但漢人離這裏隻是半天的路程,有樓蘭人和我們合作,會大添我們成功的機會。”

    常惠心中大懍,匈奴軍、鮮卑族馬賊和鮮卑人間,肯定有個高效率傳遞訊息的係統,令他們可清楚掌握各方麵的情況。在中土,最快捷的通訊是飛鴿傳書,這方法在大漠再行不通,那便該是“快駝傳書”,由熟悉環境的人將消息傳遞,隻要在關鍵地點設立驛站,或駝或馬,可形成廣被整個天山以南地域的通訊係統。

    這解釋了為何參荒牙的高手團能一直追貼他常惠,李陵的大軍更可直追至山南驛。如此看,他的精兵勁旅團仍陷身於李陵精心布置的羅網裏。

    現在他正身在鮮卑人的營地裏,也清楚樓蘭人和鮮卑族馬賊的位置,但對匈奴人仍是一無所知。李陵離開山南驛後沿天山西行,取的極可能是孔雀河的路線。

    另一個疑問在心中湧起。

    如果他們采取的路線是越過雀河古道,直線北上,敵人的布置豈非大部分派不上用場?

    但他們的計劃,的確是沿孔雀河北上,從龜茲和高昌間的古道直抵天山,該山區亦是天山族的勢力範圍。取得立足的隱秘據點後,他們會兵分兩路,一路往車師城去,大肆搗亂,來個“聲東擊西”;另一路則潛往斯達林要塞之西,等待會師。

    李陵能如此掌握他們行軍的路線,有三個可能性。

    一是認為他們真正的軍事目標,乃壺衍鞮單於而非呼延荒。

    二是隨沔城到來的高手裏有匈奴人的內鬼,通過特殊的手法,將他們的軍情泄露。

    第三個可能性,也是常惠最害怕的,就是敵人已曉得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斯達林要塞。與李陵多次交手後,他再不敢低估對方的軍事才能和智慧。

    這些想法“電光石火”般掠過他腦海,鮮卑人的領袖在十多人簇擁下,從後麵朝他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