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無敵?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求訂閱、推薦、收藏)

字數:5239   加入書籤

A+A-




    擎天大佬精神一振,道:“這個容易,我可使婦女們以樹枝和草葉紮造假人,即使在大白天,如隻能在遠處看,包保可瞞過敵探,然後假人混在離寨的部隊裏‘虛張聲勢’。”

    常惠喜道:“最令人頭痛的難題解決了。同一時間,我們將山寨外的營帳收拾,所有人遷返山寨。乘著調動頻繁的當兒,我們的伏擊部隊同時潛入藏身的林木裏,靜候敵人來送死。”

    擎天大佬點頭道:“敵人該比我們更缺乏等待的耐性,所以隻要認為我們的主力已移往高昌古道,肯定立即來攻。”

    常惠道:“正是如此,今次我真的希望沒有低估李陵。”

    擎天大佬笑道:“我對他卻是信心十足,肯定有這支奇襲部隊的存在。”

    此時有人飛騎而至,原來是由副將率領的探子隊回來了。

    常惠道:“如果我沒猜錯,副將該是一無所得,因為若連這點道行也沒有,李陵怎配得起無敵之名。”

    擎天大佬神情輕鬆的灑笑道:“無敵?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哩!”

    常惠返回營地。

    精兵勁旅團的營地設在聖屏山的另一邊,與另一邊的山寨背對背。山的這一邊亦是白鹿人的畜牧場,倚山設立了十多個圈欄。平時圍欄內的牛羊給放到草原牧養,晚上收回欄內。精兵勁旅團的二百多個營帳,分三組布於欄外,立帳處全在較高的地勢上。

    許延壽和副將在說話,見常惠到,忙報告道:“剛接到古道傳來的消息,李陵的主力軍約二萬人,已開始北上,但行軍頗緩,大概是每天走十五裏,依這般的速度,要在四天後,方可到達離我們木寨五裏的範圍內。”

    常惠心忖李陵來時足有三萬之眾,現在隻剩下二萬許人,折損近三分之一,確是傷亡慘重,道:“北麵的後援軍有動靜嗎?”

    許延壽道:“後援軍仍不住派人渡河攻擊我們占據的木寨,雖然勞而無功,且傷亡增加,但卻將我們牽製在那裏。如此情況會持續下去。當他們分兵南下,我們將難以阻擋。不過仍未收到敵人南下的消息。”

    常惠心裏一陣不舒服,似乎算漏了某一方麵的事,卻沒法具體說出來。隨口問道:“我們的情況又如何呢?”

    許延壽道:“末將認為尚有時間,故多建一座木寨,以加強對敵人的抵禦力,又於古道南北兩方設下多重路障,並在高地置陣壘。可是人手卻變得吃緊,於是向常爺請示。”

    擎天大佬道:“現時守衛寨堡的兄弟隻得千餘人,很難抵得住敵方二萬多人的前後夾擊。”

    常惠醒悟過來,曉得問題所在。

    此仗與過往不同,是一場雙方均謀定後動的攻防戰,不像以前般雙方以奇製奇,變化無方,自己的靈應可以大派用場。現在則是你攻我守,再沒有以前可隨時開溜的方便,變成實力的較量。對比起來。敵我兩方兵力確是懸殊至極,隻是對方的後援部隊,已有足夠能力於兩條戰線作戰。

    如果對方采穩打穩紮的戰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吃虧的將是自己。想到這裏,全身冒出冷汗。

    李陵根本不用直接攻打白鹿野,隻須截斷白鹿野到古道的連係,當清除了寨外的所有陣壘後,便等若敵方三軍會師,己方人馬隻能龜縮在兩座木寨內等死。

    此正為穩打穩紮的策略。

    在敵方逾三萬的龐大兵力下,精兵勁旅團和白鹿族戰士合起來不到五千人的聯軍是沒有機會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精兵勁旅團的優點根本無從發揮,以至他對許延壽的求援無計可施。試問在眼前的絕局裏,他可以怎樣去支持古道的兄弟?抽調多少人手才足夠?

    成也白鹿野,敗也白鹿野。

    他的問題是低估了李陵。

    常惠向副將問道:“有發現嗎?”

    副將道:“隻間接找到敵人的痕跡。我們找不到人後,遍查往雀河古道去的丘陵和礫石地帶,發現有大批騾駝走過的新痕。”

    常惠心叫救命。

    李陵不急於求勝,按兵不動,正是等候東北方來的後援部隊,送給他們最需要的糧貨物資,又可順便示敵以弱,增添精兵旅驕狂之心。事實上,包括常惠在內,確給連番的勝利衝昏了頭腦。

    沉聲道:“以前想好的再不可行,我們必須徹底改變克敵的策略。”

    擎天大佬、許延壽和副將為之愕然。

    常惠沉聲道:“我們隻剩下一招,此招叫‘擇肥而噬’。”

    常惠的一個念頭,為精兵勁旅團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設立了完善的通訊網,新的指令於當天黃昏傳往丁伏民,再送往予鄭吉的一方。

    夜幕低垂時,酸雨心神回來了,帶來常惠在此際最需要的情報。

    兩人在營地外一道小溪旁坐下說話,抵達不久的雪兒一旁吃草,陪伴主人。

    酸雨心神道:“李陵可以瞞過任何人,但怎能瞞得過我?”

    常惠道:“那個部隊藏身何處?”

    酸雨心神道:“就在淡水井內。”

    常惠大吃一驚,失聲道:“什麽?”

    常惠不由記起早前副將說過,發現有大批騾子和駱駝,經丘陵和荒原往南下的遺痕,當時還以為是運送糧貨的隊伍,沒想過正就是後援軍,且占據了水源所在處的淡水井,成為敵方主力軍的堅強後盾。

    酸雨心神得意的道:“你猜我為何會直找往淡水井去呢?”

    常惠搖頭道:“今次真的想不通,照道理你該不曉得雀河古道有個叫淡水井的地方。”

    酸雨心神道:“因為我偏好想別人沒想過的東西。常爺猜敵軍藏身於白鹿野的東北方,我卻朝東南去搜索。到離雀河古道三十裏處,發現了敵人的哨崗,並偷聽到他們私下多次提及雀河古道的淡水井,遂往南尋去,再發現五個哨崗。這些哨崗非常隱蔽,稍不留神恐會錯過。”

    常惠精神大振,道:“這麽看,李陵是決定了以奇兵來襲白鹿野。”

    酸雨心神道:“肯定是這樣子。我到達淡水井時,穀內兵力達萬五之眾,且‘厲兵秣馬’,一派隨時可起行的勢頭。”

    常惠歎道:“如真有“命中注定”這回事,你肯定是我命中的吉星福神。”

    酸雨心神喜道:“我很高興你這麽看我。”又道:“這場仗看來很難打。”

    常惠苦笑道:“的確很艱難,最怕是敵人先截斷白鹿野和高昌古道的聯係,那時敵人愛攻哪一方,主動權全掌握在李陵手上。”

    酸雨心神點頭道:“我愈來愈感到戰爭的趣味性。‘顯而易見’,李陵的殺著正是部署在淡水井的生力軍,其他兩軍則是作牽製用。”

    常惠頭痛道:“偏隻是負責牽製我們的敵軍,已有足夠打垮我們整個聯軍的實力。他奶奶的,‘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我們辛苦營造出來的優勢,已被這支一萬五千人的生力軍破壞無遺。”

    酸雨心神“興致勃勃”的道:“這正是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常爺如何應付?”

    常惠沒好氣的道:“你也有腦袋,為何不動腦筋想想。”

    酸雨心神道:“敵人在使詐。”

    常惠動容道:“果然是懂動腦筋的家夥,詐在何處呢?”

    酸雨心神道:“在兵員的數目上。”

    常惠道:“說清楚點!”

    酸雨心神道:“你的感受不會如我般深刻。是我親眼看著李陵的四萬兵在天山之南集結會師,親手去計算他們的人數。這另一支後援部隊人數該在五千人間方才合理,怎會忽然變出一萬五千人來。李陵在欺騙我們。”

    常惠拍腿叫道:“你確為老子的福星。”

    李陵確是用詐的高手。他最高明的地方是雖受重挫,卻沒有亂了陣腳,且覷準常惠一方受到白鹿野羈絆和兵力薄弱兩大弱點來“調兵遣將”。

    通過鳥妖的傳訊,他向分從東西兩路而來、各五千人的後援部隊發出命令。西來的五千人,打鑼打鼓沿高昌古道南下,於古道的咽喉位置,隔岸建起兩座木寨,截斷南北的交通,令龜茲和高昌諸國欲援無從,精兵勁旅團則沒法北上。

    從東路來的後援部隊,直接潛往雀河古道,藏兵於淡水井內,立即向李陵的二萬主力軍,提供糧草物資。

    東西兩路,一暗一明,將匈奴人的惡劣形勢完全扭轉過來,可是在表麵上,卻形成常惠一方認為李陵的主力軍仍陷於“饑寒交迫”的錯覺。

    同時李陵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狡計,暗中將手下仍保持強大戰力的一萬人調往淡水井,與五千後援部隊會合,準備予精兵勁旅團和白鹿族的聯軍致命的一擊。現時沿高昌古道北上,兵逼寨堡的所謂主力大軍,實際上兵力隻在萬人間,其中部分是傷兵或因抵不住風寒而病倒者,戰鬥力並不強大。

    常惠一方之所以在人數上出錯,不用說也知李陵采取了紮假草人和空帳之法,瞞騙了白鹿族的探子。可以想象在如此情況下。聯軍縱然猜到李陵有分兵奇襲白鹿野之計,也會因應表麵的形勢,將主力移往高昌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