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準確把握人生的機遇(求訂閱、推薦、收藏)
字數:5001 加入書籤
酸雨心神似要分散各人對他“義讓鳥妖”一事的注意力般,向常惠道:“我們不斷加強西寨的防禦力,敵人由於‘人多勢眾’,在這方麵比我們做得更足。東寨已加建了外圍的護牆,且以東寨為核心,設置三十多個寨壘,築起箭樓,消除了東麵的林木,將方圓半裏之地置於控製之下,千餘人足可守得‘固若金湯’。除非我們能盡起全軍,否則將難以成功,但縱能破寨,我們亦須付出沉重的代價。”
言下之意,就是憑現時的軍力,縱然高手如雲,仍難以攻克敵人的寨陣。
常惠微笑道:“我何時說過要直接強攻敵寨呢?”
酸雨心神欣然道:“早知你是‘成竹在胸’哩!”
鄭吉笑道:“這招喚作什麽呢?”
常惠“好整以暇”的道:“此招叫‘醉翁之意不在酒’,哈哈!”
話猶未已,對岸喊殺聲起。
許延壽道:“敵人的大軍起行哩!”
眾人皆有會於心。
敵人忽然渡河來攻。隻是為掩飾南下的行動,那種一切盡在計算中的感覺,使他們感到勝利已來到手上。
“砰!”
煙花火箭從常惠手上直衝往黎明前的夜空五十多丈的高處,爆開紅色光花後化作光雨灑下來,忽又斂去,但可保證即使遠在十多裏外,亦可清楚看到。
從敵人的東寨,到精兵勁旅團和白鹿族聯軍的兩座寨堡,距離不到五十裏。南下的敵人入黑後出發,此時走了三個時辰夜路,先頭部隊剛抵達兵家所說的“不歸點”。就是不論往前進或掉頭回去,都要走同樣遠的路。
敵人的殿後軍,則離東寨逾十裏。
常惠的“擇肥而噬”,指的正是這個離開有寨壘可依賴做陣地的敵軍,現在他們正暴露在常惠一方的攻擊下。
敵人最致命的破綻是兵力不足。隻能勉強控製孔雀河東岸沿高昌古道的製高點,卻無力兼顧西岸。
以常惠手上的實力,即使正麵硬撼。憑一半的聯軍已足夠將這個部隊擊垮。李陵也清楚這個情況,故而先兵逼常惠,方便東寨的部隊南來。豈知李陵的詐敵之計被酸雨心神看破,常惠因而能采取針對性的戰略,先集中力量收拾北麵的威脅。
四艘木筏,每筏四人,載著包括常惠、鄭吉、酸雨心神、沔城、許延壽、蘇飛逸等在內的十餘個高手,采靠著西岸的航線,以長木杆撐著石灘,沿河而下。
常惠是最關切兄弟的統帥,將最大的風險背上身來,親自實施突襲任務。他閉上眼睛,精神貫注在敵軍的動靜上。
與他共乘一筏的是鄭吉、沔城和酸雨心神三人,前兩者蹲在向東岸的一邊,豎起盾牌,以擋岸上射來的箭矢,其他三筏亦是如此。敵人隻能在岸上遠距攻擊他們,隔著石灘和寬逾十丈的河麵,最接近的距離亦有十二、三丈,威脅不大。
酸雨心神則負責控筏,憑內勁撐往灘上可借力的大石,令筏子增速。
鄭吉道:“什麽情況?蹄聲和車輪轉動的聲音都停下來。”
常惠道:“可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亂’。”
沔城欣然道:“匈奴人這麽不濟事嗎?”
鄭吉從容道:“很難怪他們的,以前隻有他們以快馬奇襲對手,從來不用怕有人來突擊他們。匈奴人最擅長草原山野的衝擊戰術,直至在雀河古道三麵攻擊我們,仍是憑此戰術,現在卻被局限於古道之內,又於’冰天雪地‘行軍達三個時辰,剛停下來休息等待天明,忽然發覺前路出現大批敵人,怎到他們不心生懼意。有哪次和我們交手,最後不是匈奴人吃虧的。”
箭矢嗤嗤,零星的從岸林處射過來。
精兵勁旅團的五百精銳與一千白鹿族戰士共一千五百人,於常惠和酸雨心神離開後,全速由白鹿野趕來,進駐離己寨北麵二十裏處的古道和東麵的山嶺,掘坑布壘。穩紮穩守,截斷敵人的進路。下遊的寨壘,由副將指揮一千二百人組成的聯軍,應付北上敵人於黃昏時開始的佯攻。
留守白鹿野的白鹿族戰士仍達一千五百之眾,由擎天大佬指揮,在有心防備下,憑寨堅守,即使淡水井的敵人來襲,亦有守上十多天的把握。不過此一可能性“微乎其微”,那時常惠等早趕返白鹿野了。
上遊西寨交給了精兵勁旅團的一百多個兄弟,他們的任務更簡單,隻要守住西寨便成。
經過多次戰鬥的曆練,常惠的戰場指揮藝術愈趨成熟起來,精兵勁旅團雖然兵分四地,仍可互相呼應,交代的目標清楚明確,各方都能輕易勝任。精兵勁旅團的每名戰士都是‘士氣如虹’,未開戰已方先立於不敗之地。
常惠道:“是時候哩!”
每當說這句話時,總能觸動他內心深處。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機遇,準確的去掌握,會帶來改變,代表著人生的轉折。
酸雨心神一杆猛撐在岸灘的一塊大石上,筏子吃勁下斜斜橫過河麵,浪花四濺,投往東岸去。
其他三筏紛紛效法,朝東岸石灘移去。
未待筏子擱淺石灘,眾人已隨常惠離筏騰躍,投入古道靠岸的樹林,數以百計的敵人漫林殺過來。
常惠哈哈一笑,拔出彎月刀,正要迎上敵人,酸雨心神已從他右邊搶出,先一步投入敵叢去,借著林內的形勢,鬼魅般閃移,所過處,敵人紛紛濺血倒地。
常惠向趕到另一邊的鄭吉苦笑道:“這小子!”
鄭吉陪他苦笑,兩人追在酸雨心神後方,下一刻已深入敵陣裏去。沔城等亦如出柙猛虎,與他們組成“四絕陣”勢,殺往古道的方向。
雖說古道利攻不利守,常惠一方又人人武功高強,遠超個別的敵人,可是一旦落單,陷入重圍,動輒有送命之虞,故必須結成戰陣,方可縱橫克敵。
常惠的攻擊目標。選的是對方五百先鋒兵部隊近隊尾的位置,務要甫發動攻擊,將對方斷成首重尾輕難顧的兩截。
此五百敵軍是全騎兵的部隊,戰力最強,殲滅他們,大事定矣。
後麵隨來的主軍,因有投石機等輜重在內,速度慢多了。即使知前軍遇險來援,也要二、三刻鍾的時間,卻正中常惠之計。
幾下呼吸間,酸雨心神一馬當先,”勢如破竹“的突破攔截,踏足古道。
常惠和鄭吉緊隨他身後,前者先再放射火箭,知會道南的副將,才投入戰鬥去。
月亮此時移往西邊,道旁林木的陰影投在道上,一片暗黑。
敵人紛紛下馬,持刀提矛的殺來。
前方騎士火炬掩映下,交戰處似是鬼影幢幢,亂作一團。
常惠大喝一聲,收起彎月刀,獨腳銅人槊二合為一,往右側撞,從敵人間隙處閃進去,環掃一匝。四、五個本聲勢洶洶、”如狼似虎“的敵人。立告濺血拋飛,潮衝而至的大批敵人給他硬生生截著。情況便如壓著烈火的焰鋒,使火勢無從擴展。
鄭吉在他右方,天劍化作漫天芒影,周遭的溫度立即下降,在劍芒刀氣波及的丈許範圍內,敵人不是矛斷戈折,便是飲恨於他”無堅不摧“的可怕兵器下。
酸雨心神也知於此情況下,必須“群策群力”,不可“自行其是”。乖乖的成為常惠另一邊的護翼,長劍猶如毒蛇吐信,倏收驟放,既狠且辣,另一手還不住隔空劈掌,雖不是“血手”奇功,但已足夠奪命索魂。
沔城為三人護後,忽進忽退,每次出擊,總能化解消除敵人從兩側而來的偷襲和強攻。
四人不但功力相若,且曾多次並肩作戰,鄭吉更不用說,“四絕陣”自然而然配合得”天衣無縫“,他們所到之處,一切阻礙全被清除,以”雷霆萬鈞“的勢頭朝道南的敵人衝殺突破。
許延壽則領著其餘十一個高手,組成組織緊密的戰陣,攻向道北的一方,將敵方的先鋒部隊分成兩截,前後不能呼應。亦去卻常惠四人的後顧之憂。
許延壽負起打頭陣的重責,左手甲盾,右手烏刀,“不自量力”來擋格者,連人帶兵器給他劈得離地倒飛,撞在後麵的同夥處去,雙方同變滾地葫蘆,再給其他高手”斬瓜切菜“般幹掉。而每當力竭時,許延壽退返己陣爭取回氣的空間,由蘇飛逸暫代其位置。
在近身戰鬥下,蘇飛逸的雙斧別具威力,此人天生神力,加上氣脈悠長,像永遠不會疲倦的樣子,殺得敵人叫苦連天,心生恐懼,還有人朝後退避。
他們要對付的是先鋒部隊隊尾的一截百多人,比常惠攻向的一方輕鬆多了,半盞熱茶的工夫已殺得對方傷亡逾半,“潰不成軍”。這是今晚截擊行動的關鍵部分,必須以最快速度殲滅戰力最強的先鋒部隊,然後封鎖古道,不讓匈奴人的主力軍有來援的機會,否則他們十六個人,休想有一人能活命。
常惠等四人此際深入敵陣。再沒有如先前般輕鬆容易,敵人從前方潮水般反攻回來,展開波浪般的攻擊,還力圖從兩邊林木處繞擊他們後背,令他們“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