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
字數:3033 加入書籤
於是委屈的他隻好決定自己哭一會,這一哭是越哭越傷心嗬:“皇帝陛下啊,我一心為了大漢江山著想,您不能這麽對我啊,我冤枉啊,放我出去嗬……”
他哭著哭著,反把夏侯勝弄笑了:“小子,你就是那個黃霸?”
黃霸止住了哭泣,恭敬的道:“長者在上,小子有禮了,對嗬,我就是黃霸。”
夏侯勝道:“行了,別哭了,消停一會,我這個人最見不得別人‘哭哭啼啼’的,尤其你還是大男人,能不能有點出息。”
黃霸流淚道:“我就是想不通,皇帝陛下說翻臉就翻臉,他怎麽能這樣對待像我這樣的忠臣啊!”
夏侯勝歎了口氣:“看來關於你的傳說是真的。”
黃霸好奇的道:“是什麽樣的傳說嗬,說出來聽聽嗬?”
夏侯勝不屑的道:“你就是個極品大傻瓜的傳說!你真是個大白癡嗬!你以為把你弄進監獄來的就是壞人?你先謝謝陛下救了你吧,要不是他搶先下旨,你這會兒早就被剁成肉餡兒了。”
夏侯勝是個聰明人,他一看就看出了劉病已的用心,如果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府來下命令,肯定要”殺雞給猴看“,自己和黃霸難逃一死,但皇帝陛下搶先說了他們的功勞,而且下聖旨明確表態不能殺他們,“把生米煮成熟飯了”,那些想借這件事情來整死自己的壞蛋們,也就沒了繼續追究的借口嗬。就算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也總得給皇帝陛下的聖旨一個麵子不是,否則不也成了“非議詔書”?
所以皇帝陛下巧妙地施展手段,堵上了大家的嘴,讓這件事情就這麽冷處理。過一段日子,大家漸漸淡忘了,皇帝陛下隨便找個理由大赦天下,他們兩人不就放出去了?
唉,劉病已真是一個善良、厚道又聰明的皇帝陛下啊……
官場其實就像個表麵一層堆滿財寶美女的大糞坑,不見得推你下糞坑的就是壞人,也不見得把你從糞坑裏拉出來的就是好人,但有一點得記住,就是在糞坑裏的時候千萬不能輕易開口說話,否則就會嗆滿嘴的米田共……
現在發生的事情,就是對這條官場法則的最好解釋。
黃霸聽了夏侯勝的話以後”茅塞頓開“,連忙朝著皇宮方向磕頭感謝聖恩。隨即倆人又聊了大半天,他們越聊越投機,黃霸終歸抑製不住對夏侯勝的學問、人品,如滔滔江水般”連綿不絕“的仰慕,給夏侯勝跪下要求拜他做師父。
“夏侯先生,小子很早就仰慕長者的學問和人品,小子想拜您為師,學習做人和做官的道理,如果不是在監獄裏,小子這輩子也不敢奢求能做您弟子,求長者成全!”
夏侯勝剛開始並不想收黃霸這樣的笨徒弟,但禁不住他不停的”軟磨硬泡“,而且坐牢的時候閑得非常無聊,就想跟他聊聊。
於是他問了:“小子,如今你我都是個囚犯了,說不定今後還要掉腦袋,你還有心思拜師學習?”
黃霸的回答,則成了”彪炳史冊“、光照後人的一句名言,他借用孔子的話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曆史書上正式記載的這七個字,是出自黃霸的口中。從此以後,成了讀書人口口相傳的勵誌故事。其實看黃霸,他情商是孝宣朝所有大臣裏最低的,打個通俗的比方,黃霸就是孝宣朝版本的郭靖。但這人就是有一股子熱血打拚的勁頭,尤其在逆境中不忘學習和奮鬥,所以後來,到底做上了丞相的寶座。
再說夏侯勝,他聽了“朝聞道,夕死可矣”七個字,就覺得這小子笨是笨了點,但也不算”無藥可救“,說不定將來會有發達的時候。
於是在監獄裏,黃霸成了當朝大儒夏侯勝的關門弟子……
於是夏侯勝開班授課,給黃霸講《尚書》、《春秋》和《禮》,順道也交給他為人處世和混官場的秘訣。黃霸跟郭靖類似,情商雖然不高,但智商不低,什麽文章隻要師父背誦一兩遍,他就能明白個大概。
結果黃霸有一次就問夏侯勝了:“師父,您教導我凡事有經有權,什麽事兒不要做絕了,又說要尊重大家的意見,不能一次得罪所有人,那您為什麽明明知道皇帝陛下要給孝武皇帝追尊廟號,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和滿朝文武也都同意了,卻還是要站出來反對呢?”
夏侯勝一聽就樂了:“好小子,你不笨啊,能問出這種問題,證明通過我的教授,你多少開竅了。但我現在就是告訴你了,你也不會懂,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明白了……”
夏侯老爺子一直也沒有告訴黃霸答案。事實上,他是當時朝庭上的第一聰明人,怎麽可能”無緣無故“地去犯眾怒,明知道廟號給定了還出來反對呢?
這也成了後世史學家們議論的熱點問題。大概是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劉病已違反了追尊廟號的法定程序,沒有經過中兩千石擴大會議的表決就先下聖旨了,這是夏侯勝絕對不允許的,因此才撕破老臉出來反對,因為漢朝人事實上是最重禮法規矩的,韋賢之前因為“皇考”的事情也曾公開跟劉病已鬧翻過,後來不也笑嗬嗬地當作沒事兒一樣麽?那麽夏侯勝這麽做也無非是出於知識分子維護禮教的單純熱情。
不過這說法很快就有人反對,因為大鴻臚韋賢跟夏侯勝辯論的時候已經站在孝武皇帝那邊了,要說知識分子有熱情,難道韋賢就沒有?況且夏侯勝在監獄裏也跟黃霸說過,如果不是皇帝陛下搶先下詔,恐怕早就死定了,憑夏侯勝的聰明機敏,怎麽可能明知道死路一條還去闖?
第二種是說,夏侯勝隻是單純客觀地評價了孝武皇帝劉徹。隻不過由於政治原因才被陷害了。霍光和劉病已都想借劉徹抬高自己的聲望,順便為對匈奴戰爭做宣傳,夏侯勝這麽掃興當然要幹掉他。這很有道理。但也不能解釋夏侯勝為什麽如此堅決地反對追尊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