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知無不言
字數:2886 加入書籤
如果想客觀地評價,夏侯勝“心平氣和”地說出來就可以了嘛,幹什麽說的那麽難聽?說孝武皇帝內政搞得“一塌糊塗“,說大臣們隻顧著“阿諛奉承“,沒有盡到做臣子的節操”,這話說得太過分了。
第三種說法雖然思路很怪異,但卻最講得通——那就是說夏侯勝猜出了霍光與劉病已的本意,是想借孝武皇帝劉徹的名聲發動戰爭宣傳,漢朝和匈奴兩大強國之間,好不容易和平了幾年,一旦再次打起國家層麵的戰爭來,必定讓“生靈塗炭”。
夏侯勝是個“悲天憫人”的智者,他不可能看著老百姓即將再次陷入戰爭泥潭而不出來阻止,於是他寧願舍棄自己的名聲甚至性命,也要喚醒民眾反對戰爭。
這是最“合情合理”的推測。因為說到看出霍光的真實用意,夏侯勝絕對能辦到,他是多麽聰明的一個人嗬,在之前連霍光想廢劉賀都看出來了,這次自然也就不會例外;要說喚醒民眾反對戰爭,他在同韋賢的辯論和之後奏折中反複提到了“孝武皇帝連年戰爭,揮霍無度,導致人民生活困苦,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那麽動機如何就絕對講得通;此外,還有一條最關鍵的證據——
多年以後,夏侯勝的兒子在整理夫親家書時,曾經發現了丙吉的一封信,信上說丙吉過了這麽多年也不明白,當初夏侯先生為什麽甘願犯眾怒也要阻止給孝武皇帝送廟號?夏侯勝沒有多說,隻是引用了《左傳.宣公十二年》的一句話:
這句話就是“止戈為武”。這就已經等於承認了當初那麽做,是想提醒滿朝文武和老百姓戰爭的可怕,想要為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當然了,夏侯勝憑一己之力換取和平,這不太可能。漢朝和匈奴的仇恨與對立已經將近百年,不是夏侯勝一個讀書人能扭轉的,但他畢竟努力嚐試了。
絕大多數時候,過程比結果重要,因為世上種種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太多了。程序不正義,結果就不可能正義,讀了一輩子書的天下第一聰明人夏侯勝也許正是悟到了這一點……
不管原因是什麽吧,反正夏侯勝是這麽做了,無論當時還是後世的人都想不通。不過無所謂,老爺子本來就是個怪牌,不是“凡夫俗子“能猜透的。但經過了這件事情,他也給皇帝劉病已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朝廷每有大事,皇帝必招他直言,並對夏侯勝說:“爾通正言,無諱前事,乃天賜卿於朕。今後爾言者無罪,‘知無不言’。”
皇帝這話等於給了他充分的言論自由,有劉病已這樣的名君,夏侯勝的美德才能得到弘揚。
當然,這是後話。至於他的笨學生黃霸,果然在臨死前想明白了老師當年的用意,跟他的繼任者說,無論出於什麽理由發動戰爭,都是“勞民傷財”的,戰爭是頭可怕的魔鬼,所以要慎重再慎重。這也是後話。
不得不佩服老夏侯這神叨叨的怪牌啊!他用自己近乎自殺和自毀的愚蠢行動,告訴漢朝和後代子孫們,仁者止戈。
可惜,就他一個人這麽想,那就沒沙作用,大漢和匈奴國家戰爭的陰影,終於在短暫的和平之後再次降臨……
本始二年五月,孝武皇帝廟正式升級成世宗孝武皇帝廟,按照老規矩,像高皇帝、孝文皇帝一樣,所有出巡視察過的郡、國(諸侯王封地)全都要修建世宗廟給老百姓供奉。
而且劉病已在禮樂方麵就刻意偏袒自己曾祖父。世宗廟裏奏的禮樂是《盛德》、《文始》、《四時》、《五行》四首曲子。
說起這個來,那就有點文化人士的意味了。古人很重視祭祀時候的禮樂,因此創作了許多相關方麵的流行歌曲。但到了東周時代,這些曲子大部分都失傳了,孔子口中所說“禮崩樂壞”的“樂壞”具體指的就是這個。結果到了後來隻剩下《大武舞》、《韶舞》兩首。
因此古文中經常可以看到“韶樂”成為高雅音樂的代稱。
曲子太少皇帝太多,唱起來麻煩,於是秦漢以後大家開始重新創作。世宗廟裏的《盛德》,可厲害啦,它來源於漢高祖四年創作的《武德》,就是找一幫人拿著斧鉞勾叉在那裏比劃,象征武功鼎盛,天下臣服,孝景皇帝時期改編成了《昭德》,用來供奉太宗孝文皇帝,孝宣朝時候又變成了《盛德》,用來祭拜世宗孝武皇帝;
《文始》,更厲害啦,那是上古時代祭祀超級明君舜的曲子,漢高祖為了表示新王朝新氣象才改了名字;
《四時》,是漢文帝時代創作的,象征天下安康,人民富裕,用來祭祀太祖高皇帝劉邦;
《五行》,更沒說的,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的時候把《大武舞》改了名……
這四首曲子,象征著武功鼎盛、天下臣服安康、人民富裕、德比堯舜,而且節奏勁爆。夏侯勝之前就曾經批評過孝武皇帝,不過如今他人在監獄教書呢,再也沒權力反對了。其實摸著良心說,隻有《盛德》一首奏的還勉強合格,其餘的曲子上了,等於是把孝武皇帝劉徹認成了跟高祖劉邦一樣偉大的皇帝。
由此可見宣傳攻勢做得多麽誇張(不過要特別提出一點,關於世宗廟的禮儀問題,《資治通鑒》、《漢書》說法有些不同,這裏選用的是《漢書》的說法,講漢史嘛,還是覺得東漢班固離得近一些,比較靠譜)。
光修廟奏樂沒有實惠還不成,於是劉病已發揮了他最拿手的銀彈攻勢——因為要打仗了不能亂花錢,所以幹脆賞賜全國除諸侯王、通侯、關內侯以外所有納稅人一級爵位,以示“普天同慶”之故。
另外劉病已還仿照後世的天朝,搞了個新鮮創意,在全國評出了一百個賢良淑德、“秀外慧中”的家庭主婦,獎勵耕牛和美酒。這件事是劉病已的“專利發明“,專門下詔賞賜女人,並且皇帝和皇後要親自給這些人頒獎,其實也是在出征前鼓勵她們做好後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