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死相許

字數:3267   加入書籤

A+A-




    當然孝宣朝的情況又不同,因為當朝的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他的輩份太高,是太皇太後的親姥爺,是劉病已的老長輩,按理不該給劉病已的媳婦“披麻戴孝”,於是乎這份重擔就落到了張安世身上。

    張安世內心也不想挑這份重擔,但也沒有選擇,剛把白布片披身上不到倆時辰,丙吉就過來找他了。說皇帝陛下召見。於是倆人趕快進宮。沒想到大司農魏相也在。

    見到皇帝陛下以後,這三個人打眼一瞧,心說壞了,是要出事兒——

    劉病已時而滿麵潮紅,時而又蒼白得嚇人,一雙眼睛精光暴射,但是走兩步路就開始喘氣,很顯然一股內火憋在心裏麵發不出來,已經傷得不輕,幸虧是皇帝陛下還年輕,不然也許就和許皇後作伴去了。

    這正是印了後人的一句名言:“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其實仔細考察下之前的漢朝宮廷史料,孝武皇帝在害死了太子劉據之後,反應也跟劉病已差不多,剛開始興奮瘋狂的一直嚷嚷著殺人,直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孝武皇帝對巫蠱之冤有所察覺,知道太子起兵,乃惶恐之中出於自保,而無他意,在任命田千秋為大鴻臚之後,開始對參與巫蠱案、陷害太子的臣子進行嚴懲。

    當時江充已死,孝武皇帝憤而恢複了自孝文皇帝起已廢除近百年的夷族之刑,夷江充三族。又仿太子燒死胡巫,將蘇文燒死在橫橋之上。功勞最大的莽通被處死;曾在泉鳩裏對太子兵刃相加的人,最初被任命為北地太守,後來也被族滅。因與太子戰而獲封侯的商丘成、張富昌和李壽分別自殺、被賊人殺及被孝武皇帝誅殺。誣陷太子的李廣利與劉屈氂皆被滅族。……

    這是曆史上的前車之鑒啊,所以這時候大家都非常小心。張安世給丙吉一個眼神,又搖了搖頭,意思是瞧著點,千萬別往我身上推事兒。丙吉撇了撇嘴,也搖了搖頭,意思是我也不想啊,大家都小心點吧。

    然後,老哥倆一起拿眼睛瞟著魏相,把魏相看得心裏發毛。

    沒轍啊,這裏麵的三個人就他的資曆最淺了,有氣也得受著。再說了很多時候吃虧也是一種福。魏相咽了咽口水,等著皇帝陛下發話。

    結果劉病已著急了:“大司農,朕找你來,是有事要問你!”

    聽劉病已說話有好聲沒好氣啊,一看就知道陛下這會兒不正常。但不知道為什麽,丙吉聽後很高興,剛才的那個“朕”字說的字正腔圓,皇帝陛下越來越進入角色了。

    魏相回答說:“陛下有什麽盡管問,臣知道的肯定答。”

    劉病已道:“好嗬!朕問你,國庫裏還有多少錢!”

    魏相聽後心說我這不是找死麽,就這問題沒法回答,現在正打著仗,前方十五萬大軍吃喝拉撒那樣兒不需要錢,但又不能回答沒有。幸運的是張安世在場,他是軍方的二號人物,即便自己如實答了,應該也沒啥事兒。

    魏相道:“回陛下,千八百萬的還是有的。大司農署衙通常不存錢,隻負責征調,存錢的是……哎喲!”

    張安世冷不防地踹了他一腳。存錢的是水衡局,水衡局是趙充國兼管的。前陣子剛因為田延年的事鬧過一回,你小子腦袋被驢踢了,”哪壺不開提哪壺“?

    不過皇帝陛下顯然心思沒在這上,或者說他現在一股火憋著呢,聽不出來這些“弦外之音”。

    劉病已“惡聲惡氣”地道:“朕需要錢,修陵!”

    魏相膽子小,差點沒趴下:“皇帝陛下啊,現在國庫的情況……”

    魏相突然停住了。因為劉病已嘩啦一聲把桌子給掀了:“這件事你在滿朝文武麵前曾經提過!難道你的國庫比朕還重要。”

    魏相連忙跪下道:“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魏相趕緊磕頭。等他再起來一看,皇帝陛下已經揚長而去了,留在他麵前的是一張圈好的地圖……

    皇帝陛下走開。魏相撿起地圖一看,就鬱悶了:“這……這不是皇帝陛下給自己修的陵啊。”

    給劉病已修墳的事兒,當初還討論過,為此不光鬧得很不愉快,還搭上了田延年那虎牌兒的命,而皇帝陛下卻趁此機會贏得了很大的好名聲。因此大臣們對帝陵選址的事情一直牢記著呢,而現在這張圖,不是當初那張圖。好像小了很多。

    張安世和丙吉湊上來一看就明白了。丙吉搖著頭歎了口氣說:

    “皇帝陛下真是個癡情之人啊。”

    說完就走了。魏相聽了以後犯糊塗,隻好問張安世:“張將軍,這句話是啥意思啊?”

    張安世曬道:“你是不是犯傻了啊?陛下想修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帝陵。”

    魏相道:“那是……給皇後修陵?”

    張安世不置一詞,也走了。這下魏相徹底明白過味來——

    皇帝陛下是真的悲痛過分,結果犯糊塗了。他想修的,真的是皇後陵。

    雖然漢朝時候,還是隨死隨埋,並未像後世一樣在乎先後順序、禮儀大防,但劉病已在之前畢竟表態過先為孝昭皇帝修陵,自己的陵先等等再說,如今卻又反口,搶先修皇後陵,這叫”娶了老婆忘了祖宗“,實在不是一個成熟政治家應有的表現。

    然而幸虧劉病已還沒那麽成熟,所以才顯得可愛。孝宣一朝最先修建的,確實是皇後許平君的少陵(也叫小陵,那地方原來叫固陵原,後來真改名叫少陵原了,古時候小、少同音,足見百姓對劉病已、許平君的愛戴……)。那陵墓坐落在杜縣,是劉病已和許平君度蜜月的好地方,後世的風水學家也曾質疑過,說那裏風水並不是最好,而且孤零零地把在大河西麵,顯得跟祖宗不合群啊,然而劉病已卻還是這麽做了。

    當然,這是後話。而眼前最要緊就倆字兒,沒錢。魏相回家算了整整一宿,藥丸子吃了三斤,清火的茶喝了五頓,還是想不出辦法來。最後他隻好去找自己的上司、恩人兼老師丙吉,向他討主意。至少滿朝文武敢跟皇帝陛下講價兒的沒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