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可怕的草根皇帝(一)

字數:2820   加入書籤

A+A-




    霍光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走在的繩索上的人,旁邊就是萬丈深淵,他要保證霍家的利益,要保證霍氏集團的利益,還要做好輔政的“周公“,幫劉氏守好江山,任何一步走錯,就會“粉身碎骨”。

    劉弗陵慢慢長大成人,按照孝武皇帝的意思,霍光應該歸政於皇帝,但他費盡了多少心血,連親生的女兒都死了,怎麽能“輕輕鬆鬆”地就歸還權力,金日磾死後,他的所作所為已經注定了走上權臣之路。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誰料道劉弗陵年紀輕輕竟然就去地下找孝武皇帝了,既然自己受孝武皇帝托孤,大漢皇朝的至尊,隻有孝武皇帝的親人才能坐,霍光考慮再三,從孝武皇帝的後人中立了昌邑王劉賀為帝。

    可是這次霍光看走眼了,平時看似“不務正業”,隻懂吃喝玩樂的“花花公子”劉賀,登上帝位以後,卻表現出對權力的極度渴望,往朝堂上的各種要害部門,安排自己帶來的昌邑親信,排擠霍光的勢力,上來就做出“搶班奪權”的姿勢。

    為了保護霍氏集團的利益,也為了保護好經過自己“休養生息”了這麽多年,才慢慢地恢複了些元氣的大漢江山,霍光冒著被世人非議的風險,毅然廢掉了劉賀。

    後來霍光擁立了在民間長大的皇帝劉病已,雖然劉病已出手剿滅過賊寇,可他一開始真的沒有把這個“草根皇帝”放在眼裏,為了平息對自己不利的輿論,他故意給了些空間給劉病已。

    可是當霍光第一次暗示皇帝迎娶霍成君為皇後的時侯,雖然朝臣們對皇帝施展了很大的壓力,可是一向對他“言聽計從”的劉病已,卻保持沉默,直到皇帝發出了那封讓天下人“交口稱讚”的“故劍情深”詔書,他才終於發現“草根皇帝”劉病已的可怕之處,他溫順的外表下隱藏著與孝武皇帝一樣霸道的內心。

    霍光隱藏在內心的不安一點點的擴大,畢竟從孝昭皇帝開始,這麽多年來,他一直掌控著大漢皇朝最至高無上的權力--皇權。即使內心承認年輕的皇帝絕非“池中之物”,而是一頭“潛龍”,但霍光仍然不想讓他這麽早就“潛龍出淵“。

    霍光一直暗中打壓著劉病已的勢力擴張,以曾經犯過罪,還是個閹人為名,不讓許平君之父許廣漢封侯;打壓劉病已的親戚史家、王家的勢力,不讓朝中形成新的外戚;打擊蘇武、常惠這些忠貞愛國之士等等。

    劉病已對他的種種作為卻隻是“視若無睹”,完全沒有劉賀那種“隻爭朝夕”的緊迫感,然而在政壇上浸淫了多年的霍光,深深知道劉病已“以退為進”,“春風化雨細無聲”懷柔手段的厲害。

    劉病已通過“鳳凰來儀”、“大赦天下”、“取消農業稅一年”等一係列的舉動,得到了朝臣、勳貴集團、諸侯藩王、天下士子百姓們的擁戴。甚至連原來就是自己提拔起來的張安世、丙吉等人也在有意無意間偏向了皇帝陛下。

    當然,現在劉病已的力量還沒有形成體係,自己尚可以掌控。可是,劉病已能在自己這樣“久經考驗”的權臣眼皮底下,發展壯大親近皇帝的勢力。如果自己真的走了,就憑霍禹這樣一個草包兒子,如何是他的對手。

    更可氣的是霍顯那個無知的婦人,居然膽大妄為到謀殺當朝皇後的地位,這可是大漢開國以來從未有人犯下過的罪行,這是謀逆的大罪,無論那個皇帝都會毫不留情地誅滅三族,更何況帝後之間已不止是感情深厚那麽簡單了,他們之間是親情。

    而劉病已在最初的傷心欲狂過後,表現出來的那種平靜、冷淡,任自己處理後事不加幹預,更是讓霍光“不寒而栗”,事後他仔細地觀察過劉病已,聯想到他登基後的種種表現,在獨掌大權這麽多年以後,霍光終於害怕了,劉病已這個“草根皇帝”實在是太可怕。

    霍光“迷迷糊糊“中仿佛回到了當年巫蠱案發的時侯,那時侯長安城血流成河,無數“達官貴人”一夜人頭落地,突然他仿佛看到霍顯、霍禹他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當初巫蠱案的時侯,作為與衛氏集團有密切關係的他,自己“噤若寒蟬”不敢去惹盛怒中的孝武皇帝,記憶中的孝武皇帝就像一頭猛虎,誰也不能阻止他的動作,質疑他的決定。記憶中孝武皇帝的臉與劉病已的臉,原來不同的臉,慢慢重合起來,他們本就是一脈相傳的親人。

    當他死後,劉病已發起“天子之怒”,追究起恭哀皇後的死因時,誰能站出來為霍家說話,誰敢站出來為霍家說話。

    本來還有一個田延年,可是劉病已登上帝位不久,就利用“帝陵貪汙案”搞死了自己的頭號軍師兼打手田延年,當初廢帝的時侯,田延年可是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嗬!如果以後皇帝真的要廢除皇帝,誰來為自己,為霍家持劍鎮懾群臣,霍光突然有些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了,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賣嗬!

    霍光的床榻前聚集了霍氏子弟,他們目視著靠霍夫人扶著才能站起的大將軍,他們知道霍光今天有事情要跟他們交待。

    這麽多年了,霍光一直是他們中的“主心骨”,如今霍光這個“定海神針”要倒下了,他們這些人臉上雖然都做出悲痛欲絕的表情,可是內心裏的想法卻並不統一,有些人仿惶、不安;有些人不以為然,甚至有些人認為霍光的死給自己這樣的年輕人讓出來一條光明大道等等,“形形色色”、“千奇百怪”。

    他們隻看到如今的霍氏集團在權力的頂峰,不相信有誰能挑戰他們的權威,卻沒有看到在如今大好的形勢下,霍光付出過多大的努力,沒有想到霍光死後如何保持這種權威,這也難怪,他們的生活早就腐化了,失去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大將軍霍光的身體狀況很差,不可能支撐太久,所以他“開門見山”的道:“兵權一定要掌控在我們自己人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