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富貴到頂

字數:2811   加入書籤

A+A-




    先前,劉病已在朝堂上曾經公開發表過言論,表示自己不想做個擺設、聾子,朝堂上的”有心人“不少,自然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

    現任錄尚書事的霍山,心思根本不在朝堂上,那會想到陛下已經”另辟蹊徑“,還以為所有的奏書事先都通過自己呢!

    魏相奏章裏誇張的成分不少,火藥味很重,炮口直指霍家。許廣漢看後卻很高興,打算召見魏相詢問,但是被劉病已攔住了……

    劉病已道:”這事兒不急著答應。那魏相原來可跟霍光和張安世處的不錯,如今好好的突然就反水了,這裏麵會不會有陰謀啊,保不齊是霍家試探咱們呢,就算不是試探,也說明魏相這個人,人品不是那麽忠厚,朝廷險惡,不是忠厚人,都得防著點才是。”

    劉病已停頓了一下,續道:“再說,我們最近針對霍家的動作頻頻,又是削權,又是砸門的,畢竟霍光‘屍骨未寒’,而且他在朝野之中經營了幾十年,黨羽遍布朝堂之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對待的,同情霍家的人多了,如果我們做的太過,反而會‘欲速而不達”!“

    不管怎麽說,許廣漢畢竟在皇宮裏麵當過基層的領導,見識還是有一點的,他要是腦袋瓜子總跑偏,那韓家當年也不會賞識舉薦他了。劉病已一說,他就明白了,既然覺得陛下的話有理,於是許廣漢決定當沒看到這奏折。

    不過在這種時侯,正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敵人少堵牆“,如果魏相是出自真心的舉動,甭管他人品是否忠厚,都得想辦法爭取過來才行。什麽叫做政治,政治就是你和我有仇恨都沒關係,隻要我們目標一致,那就能團結在一塊兒,等大事情搞定以後,為我們的私仇,咱們再決鬥去。

    所以劉病已說:”當務之急不是進一步對付霍家的動作,而是試探魏相,看他到底真心假意“。許廣漢也覺得皇帝女婿的話有道理,於是,這件事情就放下來了。

    魏相等了幾天,沒有見到皇帝陛下提起這件事情,心裏有點納悶,便約許廣漢出來喝酒,兩人喝的有幾份醉意的時候,魏相將心中的疑問提了出來,許廣漢就說了,老弟啊,你那秘密奏章上的及時,放炮放的響,但現在的形勢有些微妙,你這很讓陛下為難啊。

    魏相此時也久經曆練,不像當初那麽不懂事兒了。他知道皇帝不信他,就憑這一道奏折肯定不行。他必須明確身份,扔掉後路,讓陛下覺得自己是鐵了心的跟著他走。

    於是魏相第二天在禦前會議上,直接以禦史大夫的身份公開上了一劑猛藥。

    他的奏折是這麽說的:按照孝武、孝昭兩朝的慣例,大臣上書朝廷,都是一式兩份,一份交給主管尚書的官員(大將軍、領尚書事、錄尚書事、給事中、郎中等)事先閱覽,然後再呈報皇帝禦覽。這裏麵就存在問題了,如果奏折對事先閱讀的官員不利,他有可能就把它扣下,不交給皇帝了,這本身就是極大的欺君。為了預防這種事情的發生,我覺得應該取消副本製度,皇帝看了奏折以後,寫個回條給大臣,這樣什麽事情皇帝心裏有數,臣子心裏沒數,就有利於政治清明。

    原來魏相的意思是為了避免言路堵塞、廢除奏書的副本。這條建議,實際上就是從唐代開始的“密折專奏”製度的前身,孝宣一朝政治和法律改革,總的來說是向著先進的方向發展著。

    到目前為止,魏相總共給劉病已交過兩次加密型文書。第一次就是建議劉病已封張安世為大司馬。這一次,他之所以要避開霍山,是因為他上書告訴劉病已的是,要想鏟平霍家勢力,第一個要辦的事,就是架空霍山的權力。因為,霍山盤踞的這個職位,太過重要了。

    漢朝每天有多少文書經過領尚書事,而那些狀告霍家的文書,有多少是轉交到皇帝那裏的?隻要霍山在那裏呆著,就別想皇帝聽到不利於霍家的消息。長此以往,皇帝無法收集不利於霍家的文書,又如何跟霍家博弈。

    那麽,怎樣才能架空霍山的領尚書權力呢?魏相提出兩種建議:另開特別通道,這是一種;允許人人都可以,給皇帝上加密型文書。這是另外一種。

    夠了嗎?當然沒有。按慣例,凡是上奏章給皇帝的,要同時寫兩份。奏章送到宮廷秘書署(尚書),主要機要的大臣,行打開副本審查。如果認為不合適,連同正本,一齊擱置。所以,魏相又認為,為防止秘書署作弊,最好廢除副本。這樣的好處就是,加密型的文書內容,領尚書事霍山想知道,門兒都沒有。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魏相這一招,實在太高了。如此以來,尚書就沒了中轉站的功能,他的權力徹底被架空。

    不過,魏相這條建議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他這叫一石二鳥——既對皇帝表示了忠心:我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但是有的人怕,您可不能被蒙蔽了啊!同時又將了大司馬張安世一軍,因為如今主管尚書事務的最高官員是他,如果同意了,這等於削了自己的權,但如果不同意的話,豈不是讓皇帝起疑,說明自己有貓膩麽?

    果然,皇帝聽後眼睛一亮,但他還是裝的很深沉地問張安世:“愛卿,他說的這些,朕怎麽不知道啊,你看應該如何?”

    然後張安世就看見一屋子的大臣都在衝自己使眼色。有的是怒目圓睜,那意思是你要是敢拒絕,就是想做亂臣賊子,我跟你沒完,典型代表人物是魏相;有的是渴望祈求,那意思是要這麽幹咱們可就沒活路了,你現在是大漢軍委頭號人物,一定要頂住啊!典型代表是霍禹。

    但很可惜,張安世這大漢軍委頭號人物沒霍光那麽膽肥。而且他不傻,知道皇帝現在一門心思琢磨的不是張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尚有全身而退的機會,現在上了,最先倒的那可能就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