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漢室特色

字數:3183   加入書籤

A+A-




    沒有上司的監管,朝廷又暫時沒有委派新官,在這難得的空窗期內,市場的小吏發了筆小財,可以說個個都是吃的”油嘴滑舌“,甚至還有餘錢去”尋花問柳“了。

    按照漢律的規定:小吏貪汙受賄是要處以罰款和肉刑的。

    高祖皇帝和呂後執政時也是這樣執行的,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太宗孝文皇帝之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

    齊國(諸侯國)太倉令淳於意犯了罪,按照刑法應當處以肉刑,於是用囚車押送他向西送往長安執行。淳於意有5個女兒,她們跟著(囚車)的後麵一直哭。淳於意很生氣,罵道:“生女兒不生男孩,危急時沒有人能幫忙。”

    他的小女兒緹縈因為聽了父親的話,而感到很悲傷,於是,她辭別姐妹,跟著父親的囚車,”千裏迢迢“一路來到了長安。緹縈向皇帝上書說:“我父親做官,齊國人都稱讚他廉潔公平;現在他犯了罪,按法律應判處肉刑。我感到悲痛傷心的是,人死了以後不能複生,受刑者殘肢不能再接上去,即使犯罪的人以後想‘改過自新’,也沒有機會了。我願意投身官府做官婢,以抵贖我父親該受的刑罰,使他能有機會來‘改過自新’。”

    緹縈救父的事情發生之後,太宗孝文皇帝深感肉刑太沒人性了。於是本著慈悲、寬容的心理和“千古聖君“的善良本性,他在翻看過漢律之後,廢止了許多肉刑,其中就包括了給貪汙犯所設置的墨刑和鼻刑,改為笞刑和死刑。

    然而,對於像小吏這樣的底層百姓來說,誰不知道,笞刑比死刑殘酷了很多啊!

    這死刑還能熬到秋天,到時候若是皇帝陛下大赦天下,那就能出來,即使運氣沒有這麽好,無非就是花點錢贖罪而已。

    可這笞刑,卻是馬上就要執行的!最關鍵的是,笞刑的鞭打次數通常都是以五十下為起點啊。遇到行刑的人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太好,那通常是會被當場打死的……

    漢代的律法特別是民法,在本質上繼承的是秦法的基礎,但這不等於說,漢律就是完全照搬的秦法,法律的製定者們引入了黃老派的思想,所以,漢律相比秦法,變得溫和了一些,在許多問題上給人們留下了更大的回旋餘地。

    譬如說秦法規定,所有地區郡縣的稅賦與刑罰都要做到完全一樣,不能搞特殊化;可是,以大漢皇朝如此廣大的國土,真能做到完全一樣麽,所以漢律卻進行了變通,使得法律不再像秦法那麽刻板。

    生活在現代社會時,年輕時的劉病已(胡子睿),曾經也天真的認為,秦代的法律要是能堅持下來就好了。

    但是在大漢皇朝,呆了這麽長時間以後,劉病已(胡子睿)的想法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大漢皇朝,還真的不能完全用秦代的法律。一直堅持那種呆板的做法,就算沒有趙高,遲早也會出來給張高,李高......

    原因很簡單,不談法律的公平與否,這時代人們的普通素質還理解不了法律的真正含義!當然更加談不上執行!

    所以陳勝、吳廣帶領了幾百個戍卒,在大澤鄉把義旗一舉,看似強大的秦朝沒幾年就”土崩瓦解“了!

    就拿芻槁稅來舉例吧,

    所謂的芻槁其實就是幹草跟秸稈在漢代的名稱,是漢代財賦收入的戰略性資源。因為這些被征收的芻槁最終是要被拿來當戰馬的飼料的。

    在秦代,刻板的法家官僚隻知道要幹草跟秸稈,交不上來就用嚴酷的刑法來逼催。而漢律雖然繼承了秦律,但進行了變通。如果今年天氣不好,遇到了幹旱或者水災,交不齊芻槁或者幹脆自己實在太懶,不願意那麽麻煩的去割幹草,那好,官府是可以跟你商量的,隻要交錢就可以抵稅,而且是”明碼實價“!

    怎麽樣,漢朝的這種做法,是不是有似乎在那裏見過的感覺?這就對了,後世大明王朝張居正變法時,執行的一條鞭法的原始版本……

    這就是為什麽同樣的法律,秦朝隻經曆了二世就滅亡了,而漢朝的天子們不過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良,卻能收獲天下臣民之心,順利的統治了中國長達四百年之久的原因。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漢代特別是漢初,律法不過是有漢室特色的秦法……

    這天晚上,劉病已很快就睡著了,他夢見了當日許平君出葬時的場景。

    薤上露,何時曦,露曦明朝更複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耳中傳來一陣陣低沉的挽歌合唱之聲,放眼望去整個世界一片素白,仿佛都在為許平君送行。

    頭戴孝布,身披絲麻的衛士,持著長矛靜立在兩旁。

    劉病已聽到處處都有抽泣的聲音。幾千上萬人同時啜泣,那種哀傷的氣氛,都不需要人們醞釀感情,而是不由自主地帶動著所有人一起進入悲傷的情緒之中。

    巨大的宮殿內外,沒有人不在哭泣。劉病已跪在冰冷的條磚地板上,眼淚啪答啪答,大滴大滴的流了下來。

    “病已......病已!......“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眼前突然出現了許平君的身影,劉病已想撲上去抓往他,許平君卻像個小女孩一樣,和他躺起了迷藏,她嬉笑著,躺閃著,就是不讓劉病已抓往她。

    劉病已終於抓往許平君,將他摟在懷裏,激動的說道:“平君,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想你!終有一天,我會讓那些害死你的人全部陪葬!”

    許平君微微點了點頭,笑著對劉病已說道:“我知道,我的夫君嗬,而現在你要做的是帶領大漢皇朝走向中興,而不是把仇恨放在心裏,仇恨是魔鬼,它會讓你失去理智!”

    劉病已激動地點了點頭,許平君俏皮的笑了笑,揮手告別:“病已,兒子漸漸大了,你為他找個老師吧!他是個可憐的孩子,你要多關心他,時辰已到,我要走了,我們在天界終會有重聚的一天!”

    劉病已抓往許平君的手,大聲道:“不要走!君兒,不要留下我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