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橫刀向天笑
字數:2779 加入書籤
墨子發明了能夠飛行的木鳥,甚至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30石的車子,更是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
當西方列強一聲炮響敲開了清政府的大門時,清朝的一些開明人士驚呼:“西學源自墨學”,“墨學為西學鼻祖”。
話說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時,從一處明代炮台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餘枚,不禁仰天長歎,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淩。
梁啟超更是振臂高呼:“今欲救之,厥為墨學。”《民報》創刊號更是把墨子、黃帝、盧梭、華盛頓列為古今中外四大偉人。
墨學雖然一度凋零,不過,墨子與墨家的光輝不會被永遠掩埋,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天朝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這顆衛星就被取名為“墨子號”,充分展示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墨子也像一名俠客。墨家有位很有聲望的墨者叫腹?,住在秦國。腹?的兒子殺了人,但秦惠王考慮到墨家的聲望和腹?的年歲已大,破例在依法治國的秦國對腹?的兒子網開一麵。
但是腹?反饋的答案居然是拒絕,腹?回答說:“墨家的法規規定:‘殺人的人要處死,傷害人的人要受刑。’這是用來禁絕殺人傷人,是天下的大義。君王雖然為這事加以照顧,讓官吏不殺他,我不能不行施墨家的法規。”之後,腹?親手殺掉了自己的兒子。
太史公在《史記?遊俠列傳》中記載的郭解。郭解姐姐的兒子同別人喝酒,強行勸人家的酒,結果和對方發生衝突。對方一氣之下,拔刀殺死了郭解的侄子然後逃跑了。
郭解的姐姐知道弟弟是江湖上的帶頭大哥,有能力為自己兒子報仇,因此把自己兒子的屍體丟棄在道路上不埋葬,以此來刺激郭解。郭解在不明白事情緣由的情況下發出了江湖通緝令,凶手自知難以逃出郭解五指山,就主動回來見郭解並把真實情況告訴了郭解。郭解明白真相後說:“你殺了他本來應該,是我的侄兒無理。”於是就放走了那個凶手,並自己把侄兒收屍埋了。
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墨家即是如此。李太白一首《俠客行》”淋漓盡致“展現了墨家俠之精神。“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朱亥、侯嬴、腹?、郭解一代代墨者,”前撲後續“,墨家之俠義精神從未中斷。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能走卻不走,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一首“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道盡譚嗣同墨家男兒的本色。國人有此血性,何愁國家不興。
墨家曾是顯學,和儒家齊名。《韓非子?顯學》寫到:“世之顯學,儒墨也。”《呂氏春秋》記載儒墨的弟子規模為:“從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呂氏春秋》還記載了儒墨兩家當年的勢力影響:“孔墨布衣之士也。萬乘之主,千裏之君不能與之爭士也。”
墨家的硬骨頭終究抵擋不住曆史車輪的碾壓。戰國時期,列強互相征伐,相互之間是“你死我活”的關係,結下的是“血海深仇”的恩怨,天下一統的大勢不可抵擋。而墨家提倡的“兼愛非攻”顯然是與戰國列強各國政策唱反調,很不合時宜。如果墨家隻是像儒家一樣動動嘴皮子,喊喊口號什麽的,各國君王姑且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墨家卻是用”實實在在“的軍事行動貫徹“兼愛非攻”的政治理念,那這就不是不合時宜了,而是成為了列強的絆腳石。
到了秦朝大一統時期,雖然儒家也很衰微,但是尚能參與朝政,秦始皇還專門為儒家保留了“博士”製度,而墨家卻已經很難再找到其蹤跡。
既然是絆腳石,那就得搬掉。墨家又崇尚俠義精神,偏偏秦朝認為“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如果人民群眾皆用江湖規矩來解決問題,還有王法嗎?再因為商鞅變法的成功,曆朝曆代都推崇以農為本,反對“奇淫巧技”迷惑人心,而恰恰墨家就擅長這樣的“奇淫巧技”。
這一係列”背道而馳“下來,墨家必然走向了君王的對立麵,必須然會遭受最嚴厲的打壓和剪除。加上墨家崇尚“苦行”,與平常人“好逸惡勞”的本性相對,故而參與者人少,因此墨家逐步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到了孝武皇帝時期,儒家抓住了機會,重新走上了曆史舞台的中心。而墨家在此時卻仿佛已經”煙消雲散“,連在舞台的陰影角落處都找不到絲毫關於他的痕跡。
但是墨家的博愛和諧、和平正義、遵守信用、科技強國、務實尚簡等精神,不就是劉病已一直在”絞盡腦汁“追尋的麽?
劉病已決定啟用墨家人士,他經過多方打探,知道墨家在漢室死不出仕,牽扯了許多方麵的原因,其中一些原因上文已經提過,此處不再複述。
但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那是劉邦登基稱帝後的第二年,發生了一件影響整個墨家興衰的大事。
這件事還要從田儋說起,田儋是戰國時期齊國國君田氏的族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國滅亡齊國後,田儋與堂弟田榮、田橫移居狄縣(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他們在當地勢力雄厚,家族強盛,又經常“樂善好施”,“廣施義舉”,頗能博得當地人心。(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