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密謀

字數:4964   加入書籤

A+A-




    第八十七章密謀

    中宮有主,身為攝政王,裴啟旬自是要前去拜訪一番。他緩步走在月華門冗長的甬道上,看著兩旁五丈高的紅牆,承著積雪的重量,在朔風之中屹立不倒。

    穿過隆福門,眼前豁然開朗。榮王踩著皂靴拾階而上,徑直走到昭元殿外。他收了傘,隨手交給隨身侍從,方是登上昭元殿的宮台。

    繁華落盡之後,此處自有一番孤寂,更何況漫天飛雪,更添三分憂傷。鬥篷之上落了好些雪子,頭發上也是蒙了白白一片,榮王也不去管。天倒不算太冷,隻是草木凋零,景色太過單調。

    城澄常說,人生大抵是一個巧字,單就如今而言,的確如是。皇後不知他要來,卻正巧立在門口,也好,正主在此,省去通傳的麻煩。他往前走近幾步,淡淡問道:“皇後新立,怎麽卻有惆悵之感?”

    大雪紛紛,使得天地間隻剩下簡單的白,素淡而純淨,一如當年的皇後。隻可惜落在地上,一瞬就化作了髒兮兮的水。她剛想伸手去觸,就見不遠處一挺拔身影落入眸中。漸漸看清了,她便悻悻地收了手。

    榮王話音入耳,皇後並不急於作答。前朝後宮,盡在他掌控之中,她同皇上那些陳年舊事,想來榮王早已了然於胸。既已心知肚明,她又何須多費口舌,隻道:“我兒屍骨未寒,不過覽景傷懷罷了。”

    三皇子,想起那個機靈的孩子,榮王也覺得可惜。隻是那終究是個女孩兒,雖說大齊不是沒有女帝的先例,隻是在有其他皇子存在的情況下,三皇子就算是活著,也不可能繼承大統。但為了給皇後一些安慰,也算是利用此事鉗製住皇後,榮王並沒有將此事公之於眾,還為三皇子擬了追封的諡號。於此事上,皇後的確感激於他。

    “天寒地凍,王爺乃是難得的稀客,不若進屋一敘。”

    他的紅纓朝冠被風吹亂,此時方覺風雪大也好,有避雪之美名,不至於太過唐突。

    且不說那個不知深淺的太後,蘇氏於他的確有助力之功。且不說前朝如何,後廷之內安泰如常,已是替他省卻不少麻煩。至於日後,自然還是一麵用著,一麵防著。倘若真的喝杯茶就能交心,裴啟旬白活三十年。

    鼻息之間帶出允諾之聲,宮女挑了門簾,榮王隨即入內。解了貂裘鬥篷,身上頓時輕便很多。擱在以往,榮王總覺得後宮這地界陰氣重,甚少涉足,如今是虎穴是龍潭,卻也不得不進來摻和摻和了。畢竟這滿局的棋,得先穩住其中一家不是。

    他臨著火盆子烤著手,暗自用餘光打量皇後寢宮裏的擺設。皇後新立,殿內自是紅燭成排,喜聯成雙,擺設都是一新,隻不過再過個十天半個月,便是一切照舊了。他摩挲著手指間的扳指,眼底裏也看不出喜怒,隻看著火盆子說:“皇帝的病可好些了?”

    按說皇後不該與皇帝之外的成年男子獨處一室,可此時她卻是毫不避諱,頗有些同流合汙的架勢。或許擱在當下,該叫同心同德。不多些時候,自有宮女呈了上好的太平猴魁,茶香氤氳中,皇後寡淡一笑,轉眸瞧他:“我非太醫,皇兄問這話,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四年前,也是這個時節,大皇子和良妃接連暴斃。彼時的皇後被打入冷宮,卻仍覺有大仇得報的快意。至少她還能如螻蟻般地活著,也還能有期望的資本,而他們卻帶著皇帝最深沉的期許命赴黃泉。

    風水輪流轉,老天爺還是公平的,樂極必定生悲,三皇子的死帶走了皇後最後的希冀,也打消了她破釜沉舟與攝政王針鋒相對的念頭。皇後頗為柔順地說:“皇上的病,一大半兒是心病。”

    這是她的揣測,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陰差陽錯之間,裴啟紹沒能娶成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反倒親手將皇後鳳印交予毀了他一生的女人,還要在滿朝文武麵前裝作心甘情願,憋屈至此,他不得病,誰得病。

    榮王聽著她的言語,一字一句加以斟酌考量。去年也是這個時候,漫天飛雪,血濺丹陛。一年了,他“奉詔”攝政一年,山河猶在,國泰民安,四夷來朝,八方臣服。但他還不能放鬆警惕。眼前這個女人,大抵是蘇家的驕傲。老太後一手扶持起來的,倒也不辜負蘇家的栽培。如今隻等著皇帝去了,坐擁了大齊□□的風光了。

    早年皇後有子,榮王不得不防著,如今她算是孤家寡人一個,倒是省卻榮王不少心事,隻是仍舊不可小覷。他嘴角噙著一抹笑,抿了兩口茶,茶之好壞,品而方知。至於皇帝的病,心病還須心藥醫,隻不過他手中並沒有這般好的藥材,就算有,也舍不得給裴啟紹。

    “五日之前,是王公大臣上賀表的日子。本王看著其他還好,唯有欽天監上的不是賀表,而是——密折。”他自袖筒之內取出奏章,信手翻了幾頁,放到一旁的桌案之上,淡淡讀出幾句裏頭的話,“南鬥犯紫微,國之大凶,不可立後。”

    皇後聽了這話,隻是一味冷笑。好一個欽天監,觀天象,製曆法,當真讓人防不勝防。在她看來,欽天監所察,不過是用來搪塞那些庸人的話,國之大凶,是她蘇臨水、攝政王,還是皇上,又有誰說得清呢!任他們有通天的本事,也是棋差一著,真相永遠不會大白於天下。因為真正操攬這一切之人,他們不敢算計,也斷然算不著!

    皇後不慌不亂,突然顧左右而先言他:“大齊自易主以來,立儲立賢。皇兄須知,先帝臨崩前的決斷,隻怕也有欽天監的‘功勞’。”

    八方賀表,榮王獨擇這一份兒念給她聽,個中寓意再明晰不過。他有大事要交給她做,然而還不夠放心,故而先以此為餌,誘她上鉤。皇後知道,在她為榮王穩定後宮局勢,堵住悠悠眾口之後,蘇家同榮親王府早已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若真有一日榮王府遭滅頂之災,下一個要辦的必定是蘇家,所以隻要是她能做到的事情,她必然不會違背榮王的意願。隻是到底要掙紮一下,以免被榮王拿捏住,看輕了去。

    皇後相信,他們之所以能達成同盟,是因為他們生來都不是帝王和皇後的命,卻偏要逆天而行。天命固然難違,隻是這天命絕不該掌在欽天監手裏:“可我不信欽天監的說法兒,因為我信,皇兄有鬥轉星移的本事。”

    她盯著裴啟旬,裴啟旬也看向她。皇後很聰明,嘴皮子又利索,大抵是先天的聰慧,加上十年的深宮磨礪,賜予了她如今的本事。言語間透著一股野性與不羈,的確是個頗為燙手的山芋。

    然而榮王並不怵她半分,反而淡淡笑道:“後宮不得幹政,姑娘,這麽大了,不會不懂吧?何況還是陳年舊事。”

    皇後見他仗著年長自己十歲,竟然堂而皇之地叫她姑娘,一國皇後的臉,就這樣在他麵前被丟盡了。說到底,先帝當年若擇了榮王為太子,也省了這好大一番周旋,她嫁的就不會是裴啟紹,他娶的也不會是孟城澄。皇後思緒回轉,把無關緊要的不滿情緒一並咽到肚子裏,憋著嘴說:“哦,下不為例。”

    其實皇後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讓這密折永遠成為一道密折。留中不發,這四個字裴啟旬不是不可以寫,但是還要看皇後究竟有幾分誠意。“鬥轉星移,本王或許有這個能耐吧。隻是——皇帝病了。病了,就老了。你——明白嗎?”

    皇後聞言,心頭頓時一凜。裴啟旬不緊不慢的言辭間,竟暗藏著殺人的劍。一年前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皇後沒有親眼看見,此時卻可以想象出當年他亦是以這樣看似雲淡風輕的姿態,強迫皇上在以榮王攝政的聖旨上印下玉璽。而後,殺伐決斷,鏟除異己。

    如今他大權在握,隨便一個理由,她的皇後之位,可立亦可廢。就比如,他手中正在把玩的欽天監密折,批或不批,全在他朱筆之下。

    皇後雖早料到遲早會有這樣一天,卻未想到他的動作會這樣快,會這樣急不可耐。她並未急於應,冷冷一哂:“新婚不過幾日,您就盤算著讓我守寡,皇兄好狠的心。”

    實則對於皇帝,她沒什麽可留戀的,他的生死,她自也沒必要多加置喙。興許當下隻需她點一個頭,所有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舉手之勞,何樂不為呢。皇後麵上沒有半分愧色,就像以前,她愛他,愛的光明正大,現在她恨他,也恨的坦坦蕩蕩:“不過話說回來,我最拿手的桂花糖蒸栗米分糕,和以夾竹桃花米分,甜而不膩,皇上最是喜歡。”

    皇後的一舉一動落在裴啟旬眼裏,他微微一笑,算是予以回應。皇帝稱病稱的太久了,久的不僅天下人不相信,他都快不信了。這時穩定民心的最好辦法,莫過於大喪。稱病,撐不住了,最好的結局,也是最理所當然的結局,自然是——駕崩。

    蘇氏聰明,聞弦歌而知雅意。其實狠心與否,在她不在他。倘若皇後仍舊真真地愛著皇帝,自然也不會有皇後名頭這一說了。

    裴啟旬看著她,微微地眯起了眼,一時間城澄的影子忽然出現在眼前。城澄……她不會怪他吧!他也是沒有辦法,既然瞞不下去了,便隻能用另一種事實大白於天下。

    皇後一抬眸,見裴啟旬的眸光望進了她的眼裏,仿佛也望進了她的心裏。她突然想起一件要緊事:“大婚那晚,皇上曾出言,百年之後,要和我同歸於盡。事成之後,若真有道殉葬之旨,我希望它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兒宣出來。隻不過,皇上欽點之人,要是寧妃,而非皇後。”就算榮王按下欽天監的密折,保她後半生安穩無虞,她也得有命承受才行。總不能機關算盡,反倒被一個落魄的傀儡皇帝害得功敗垂成。

    殉葬之法,古來已有之,但是能讓皇帝這麽恨之入骨的,大搞隻有榮王和她了吧。皇帝權且動不了榮王,故而威逼於皇後。裴啟旬真是不知,此時是該為皇帝感到悲哀呢,還是該為自己慶幸。

    “本王記下了。”看來是他小瞧了蘇家的女人,殉葬當然要殉,但卻不是她。於她來說,正是一個化解自身危機,鏟除異己的好機會。話說至此,已經說透了。裴啟旬闔上茶盞,起身望著窗格外頭的雪景。

    雪似乎越發的大了,昭元殿裏的幾株寒梅,透著一陣陣幽香,鬥篷攏在身上,依稀可聞淡淡梅香。榮王挑簾走出昭元殿,頗為苦惱。回去要讓城澄聞見,又該胡思亂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