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外國人的震動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A+A-




    李浩看到過郭建濯離開辦公室後,他也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剛翻譯完一款技術,用腦過度都感覺有些眩暈。李浩就沒再繼續工作,他休息一會兒。

    閑不下來,去外網翻看著紀錄片播出之後,國外的反映。

    李浩歐美的新聞媒體才掌握話語權,他首先去國外的新聞網站,觀看他們對這個事件是怎麽報道。

    美利堅主流媒體CNN,他們主要是針對清瓷科技的人工智能領域報道。

    華夏的一個創業者紀錄片,完全地揭示了。在人工智能領域,華夏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

    我們美利堅科學界,一直在妄自尊大。自以為技術先進,別人需要很長時間的追趕,才會追趕上我們的發展。

    現在已經被其他人慢慢的超越,從紀錄片報道的智能翻譯領域和運用公司協調指揮。從這幾點就能看出他們的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已經非常成熟。

    特別是智能翻譯軟件,內置的語音識別功能。能在嘈雜的環境中識別主人說出來的話。

    這種在嘈雜環境中,精確找到目標識別能力,如果應用在精確製導武器上。那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當然我們的人工智能技術,不可能像華夏那樣發展。就比如說華夏的天網係統,他們遍布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廁所等少數領域,每一個人的行為都被天網係統監視著。這種侵犯人權的行為,是我們偉大美利堅人民所不能允許。

    CNN照常在某些領域貶損華夏之後。記者又采訪美利堅著名人工智能教授湯姆斯。

    CNN記者向湯姆斯問道:“我們國家的人工智能和華夏的人工智能相差在哪裏。”

    湯姆斯巧妙地回答道:“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和華夏的人工智能技術,別看外在表現差距挺大。

    其實內在差距根本不大,通過他們公開的資料顯示。人工智能的種類是大數據運算,他們的超級計算機也隻是中型超級計算機。

    特別是他們使用的芯片,還是我們芯片企業英特爾的產品。隻要把高等芯片限製出口,他們的人工智能技術隻是建在沙灘中的城堡。地基根本不穩,隨時就會垮塌。

    我們的人工智能技術,和他們的技術相比,隻是軟件上略有差異。軟件是我們國家的強項,畢竟編程技術使用的語言是我們的母語。

    我估計隻需要一兩年就會追上或趕超華夏的人工智能技術。”

    最後CNN在新聞中寫道,呼籲國家先進產品,對華夏限製出口。

    李浩看到這裏,他不屑一顧。從CNN的報道來看,他們的目標主要就是在說高等級芯片。

    但現在他們已經找到代替的芯片,龍芯芯片。等到鸚鵡的核心再次升級。李浩就會把鸚鵡的服務器改造成用龍芯搭載的超級計算機。再也不受國外硬件的鉗子。

    他又看向英吉利的主流媒體BBC。

    BBC把主要目光投放到器官製造技術。他們早已有備而來,找到央視采訪的眼角膜移植視頻和造血幹細胞移植視頻。並對它進行翻譯和專家解說。

    BBC播放眼角膜的移植,同時插入專家的解說。

    牛津大學生物係知名專家,他進行解說:“別看眼角膜這一個很小的器官,它的構成非常複雜。我們以前也試驗過,人為地製造眼角膜。哪怕就是在實驗室中,想要複原眼角膜的結構都是非常困難。

    最關鍵的就是眼角膜可以根據眼部肌肉運動,它可以自由的調節。我們製作的眼角膜就像一個複雜的眼鏡,它很死板,無法根據情況改變自身。

    而清瓷科技的技術,卻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點,讓眼角膜可以適應眼部的肌肉情況,並且人為地加了許多功能,比自然界的眼角膜做得更好。”

    隨後BBC又播放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視頻。他們幾乎沒有剪輯。把整個視頻完整的播放。

    這在BBC播放華夏視頻上很少見。他們能把救災的視頻,通過配備文字,說成是民眾抗議。

    專家又繼續介紹道:“從這項技術可以看出,華夏清瓷科技這家公司的器官製作技術,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

    既然能人為地製造出造血幹細胞和造血祖細胞。那製造其他器官隻需要經過不斷的試驗,在技術上已經沒有技術難點。

    我想我們在幾年之後,就可以使用工業方法生產出來的器官。”

    BBC畫麵突然在實驗室定格,旁白音指出:“大家可以看看,造血幹細胞研究成功,那相應的血液也一定會成功。

    實驗室中擺放的小瓶子正好是34種,而人類總共的血型也是34種。從這個細節就能明顯看出,華夏已經能工業化生產血液及血製品。

    至於華夏的紀錄片為什麽沒有播出,我們認為是節目時長的原因,把某些他們認為不重要的畫麵剪掉。”

    最後BBC播放了一則預言:“我們以後的生活,將會是每個器官壞了,直接從工廠生產出來,在手術台上換好。

    人的大腦可以活到200歲左右,我們每個器官壞了就更換,人的壽命應該可以延長到150歲以上。”

    李浩看到這個笑了起來:“現代醫學是哪病換哪,它確實救治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局限型。

    就比如說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大循環。某個方麵不協調,會影響人的整體。

    就比如說青少年打飛機,把脈象打成70歲老頭子。哪怕就是每月一次,幾年之後就會出現許多傷精症狀,脾腎兩虛百病纏身。”

    李浩又查看一些外國的報道,他們主要報道人工智能技術和器官製造技術。

    歐美媒體對於鐵石墨烯技術,卻不怎麽報道。

    李浩估計這是由於能源改變,它大規模應用後,一定會傷害到以華爾街巨頭為代表的歐美財團利益。

    而歐美大部分媒體都控製在財團手中。歐美媒體抨擊政府的事情,可以隨意報道。但傷害到財團利益時。

    他們都三緘其口,絕對不會報道。敢觸碰這個底線的媒體,墳頭草已經枯榮近百載。

    李浩又看了一些歐美各國人民對他們公司的看法。

    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有主見,幾乎是媒體報道什麽,他們就聽什麽。說的東西都千篇一律。

    看到這個,李浩就搖了搖頭退出外網。

    (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