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節 糾紛

字數:4477   加入書籤

A+A-




    槍還是褐貝斯,這種槍曆史上英國人使用了兩百年,1722年就製定了標準型號,是一款成熟到爛大街的滑膛槍。

    美國獨立戰爭中,英國人製造了30萬支這種步槍,美國獨立之後,積壓了大量庫存。印度東印度公司目前隻有三萬左右的正規軍隊,完全消化不了,而且東印度公司也沒有消化的動機,因為東印度公司自己也能夠生產。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英國人將褐貝斯進行了無數改進,但萬變不離其宗,基本特征變化不大,東印度公司也有自己的改進型,但以東印度公司的德性,他們改進的方式是大量縮減零件,縮短槍管,目的是節省成本,東印度公司的改進型,則被稱作印度款。

    這種印度款褐貝斯,因為價格低廉,在拿破侖戰爭期間,英國政府大量采購,一度生產了160萬支。由於在英國境內生產槍械的原物料供應不穩定,甚至改委托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大量製造,以便與拿破侖帝國進行戰爭。

    但褐貝斯再爛大街,他畢竟是武器,周琅之前還擔心東印度公司不會出售,哪怕這是一筆好買賣。所以小心謹慎的周琅,沒有讓謝清高直接向東印度公司采購,而是拜托亨利皮特利用私人關係進行采購,因此這次是印度東印度公司的船隊送過來的。

    他們還送來了亨利皮特的信,皮特在信中解釋,認為中國(東印度)公司完全沒有必要打造自己的武器生產體係,那意味著巨大的成本投入。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擁有完備的武器生產體係,完全可以滿足中國公司的需求。

    在信中亨利皮特還回複了周琅對他的一些詢問,比如東印度公司的東方政策問題,他告訴周琅說,東印度公司新任總督約翰·肖爵士開始施行新的政策,叫做不幹涉政策,一改之前康華利的大刀闊斧,對內不進行改革,對外不進行擴張。

    曆史上,這個約翰爵士,在印度任職的五年間,基本上沒有大的行動。

    他的前任康華利在印度進行了內政改革,禁止了職員的私人貿易,商業化柴達明爾製度,讓許多富裕的商人取代了過去的印度封建領主取得了包稅權,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培養了一大群忠實的擁躉;對外進行擴張,打了三次邁索爾戰爭,大大擴張了東印度公司的領土。

    約翰爵士的繼任者,理查德·韋爾斯利就更崇尚擴張政策,此人任命他的弟弟名將威靈頓,打了第四次邁索爾戰爭,徹底消滅了邁索爾王國,打了三次馬拉特戰爭,徹底消滅了馬拉特聯盟,基本上完成了對整個印度的控製。

    前任和後任都是擴張主義者,圍堵這個約翰肖在任期間,幾乎沒發動過任何戰爭。

    但這些曆史周琅並不清楚,他連中國曆史的細節都還弄不清楚呢,枉論印度了。

    他隻能憑借自己的經驗判斷,但目前的情況,還無法肯定這個約翰肖是真正打算采取保守主義政策,還是戰略性的在印度保守,好消化康華利擴張的那些勝利成果。如果是後者,那麽約翰肖就有可能在印度采取保守政策,反過來會將東印度公司的力量投射道中國來。

    如果是後者,對周琅來說可就太不利了,英國東印度公司一旦將目光投射到中國,首當其衝的不是滿清朝廷,而會是自己,東印度公司肯定會想辦法加強對中國公司的控製,以便以最小的代價在中國地區取得立足點。

    唯一的利好是,東印度公司沒有覺得亨利皮特為周琅采購步槍,如果約翰肖真的有向中國擴張的打算,他就不可能繼續增強中國公司的力量,要是換成康華利的話,那麽恐怕不是賣兩萬隻步槍,而是派兩萬軍隊過來。

    但出售武器,也不完全就意味著約翰肖就真的堅定實施不幹涉政策,連中國都不幹涉,也有可能是亨利皮特的影響力發揮了作用,約翰肖剛到印度,不願意也不敢像康華利那樣,過於損害有影響力的股東和職員的利益。

    能讓周琅確信約翰肖是真心施行不幹涉政策,就要看他如何對待馬嘎爾尼跟廣州地方官府的外交衝突。

    馬嘎爾尼已經到了廣州,現在肯定已經開始跟廣州官府交涉,希望完成換約,而廣州官府當時簽署協議完全就是為了忽悠,總督關防大印都是假的。而且廣州地方官府根本就沒有權力跟東印度公司簽訂任何條約,但這點馬嘎爾尼並不清楚,因為馬嘎爾尼在北京的時候,多次希望跟中國派出的接待官員進行商業談判,可那些官員都推脫讓馬嘎爾尼去廣州跟粵海關談,說是大清施行一口通商,通商事宜歸廣東地方管理。

    事實上這就是推諉,兩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英國人也遇到這種情況,派代表去了天津,天津讓回廣東去,哪怕最後條約簽訂了,英法聯軍想去北京換約,清廷又派欽差大臣在上海攔截,想把他們攔回廣東去;到了天津,僧格林沁也不允許登陸,最後發生了炮戰,導致了戰爭的擴大,最後鬧到圓明園被燒毀。

    馬嘎爾尼可不懂滿清官場這種推諉的作風,他在北京聽說要跟粵海關談,到了廣東後,粵海關不願意談,後來在他兵臨城下之後,對方又願意談了,北京人讓他跟廣東談,廣東人又敢跟他談,馬嘎爾尼還以為廣東地方真的可以代表滿清朝廷進行貿易談判呢,就像東印度公司在東方可以代表英國政府跟各國進行外交和商業談判一樣。

    結果糊裏糊塗,被滿清官員用一份草約給打發了,馬嘎爾尼興高采烈的帶著這份草約,返回印度,找信任總督約翰肖批準後,立刻就在夏季返回廣州。

    可他得到的,不是廣州遞交到北京,經過乾隆批準的條約,而是廣州地方官府的又一次推諉,他找不到人跟他交涉,接見他的隻有那些商人,隻有十三行的蔡世文,見不到一個官方人物。

    蔡世文說話也是模棱兩可,一問三不知,一提要見總督,要見海關監督,對方就三緘其口,借口大人們都很忙,暫時沒有功夫接見使者雲雲。

    廣州官府這一套忽悠組合拳下來,打的馬嘎爾尼暈頭轉向,他實在是不敢相信中國的政府對待外交條約如此不慎重。

    時間一長他摸清了情況,他當時不認識總督的關防大印,可這件事本身不是什麽秘密,總督關防是重要的憑證,每一任總督調動,朝廷都會將大印複印件下發地方,讓大家辨識真偽特征,以防有人仿冒。

    所以隨便找一個官麵人物,基本上就能確認大印的真假。

    最先懷疑草約真偽的,是東印度公司的廣州大班。由於嚴重缺乏漢語人才,廣州的大班往往十分穩定,一個人在廣州工作十幾年那是十分常見的事情,而且大多都是從書記員一步一步爬上大班,對中國地方的了解十分深刻。

    布朗大班很清楚兩廣總督是沒有權力跟外國簽訂條約的,至於誰有權力,其實大班也不清楚,因為滿清政府從來沒有跟廣東這些歐洲國家簽訂任何關係,允許各國來貿易,被看作是清政府單方麵的照顧,是對夷人的懷柔。滿清唯一跟外國簽訂的正式條約,那是跟俄國人簽的,是尼布楚條約,當時是皇帝派欽差去談判的。

    所以大班懷疑,廣東地方一來沒有權力額,二來也沒得到授權,至於他為什麽敢簽約,馬嘎爾尼不清楚,大班卻多少能了解滿清官府官員的奇葩作派。

    因此布朗向急著找尋跟廣東地方官府溝通渠道的馬嘎爾尼提出了疑惑,馬嘎爾尼這才有所懷疑,拿出草約讓人查看,一看就看出了問題,花錢請了官府一個師爺看過,師爺斷定大印是假的。

    這下子馬嘎爾尼都要瘋了,談判,簽條約,弄一個假大印,這是What fuck!

    做了一輩子外交官,被西北歐視作野蠻的俄國沒有如此侮辱過外交談判,異教徒國家奧斯曼帝國沒有如此侮辱過外交談判,來到古老的中國卻遭受了如此侮辱,這不僅是對外交官的侮辱和嘲諷,是對整個西方外交方式和體係的侮辱。

    這已經不是憤怒的問題,而是感到一種不可理喻,無法理解的荒唐。

    馬嘎爾尼幾乎要崩潰了,他向代表官府跟他溝通的蔡世文發出了最嚴重的抗議,威脅要再次封鎖廣州,威脅要像洪仁輝那樣上北京去麵見皇帝,狀告兩廣總督。

    馬嘎爾尼以為自己帶有威脅的嚴重抗議,會讓廣東官府重視起來,會派人來正式跟他溝通,解決條約問題。

    可他發現,這回他連蔡世文都見不到了。

    他不知道,按照那些官老爺的說法,要把他這個番鬼好好晾一晾!

    官老爺是想讓馬嘎爾尼認清自己的位置。

    但馬嘎爾尼認為這是對他的無視,是難以容忍的侮辱。

    馬嘎爾尼決定采取切實行動,跟上次一樣向台灣求助,不過這次沒有了科林,他隻能向周琅求助,希望周琅再次協助他完成對廣東的封鎖,給廣東地方政府施壓。(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