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節 鈕鈷祿家的勇士

字數:4755   加入書籤

A+A-


    援助主要是周琅讓王輔茞征調的牛和車。

    王輔茞行動很快,知道這是關乎戰爭勝負的問題,他並不知道這些車是去拉劫掠賊贓的,否則大概不會那麽積極。

    動用官府力量做事,效率奇高,從福建征調了一萬頭耕牛,可惜因為身在南方,福建的牛大多數是水牛,結果氣候不適應,路上就死了三千頭,剩下的到了天津,打擺子的,拉稀的,還有幾千頭幹不了活兒,周琅看過之後,幹脆讓宰殺了讓士兵們改善改善夥食。

    但一萬輛牛車是送來了,這段時間繳獲了將近一萬匹清軍戰馬,大多數都是蒙古馬,這些馬吃苦耐操,套上車也能拉車,才沒浪費這些車輛。

    一萬多輛大車參與運輸,就跟一千輛不一樣了,大概再有一個月時間,就能全部運走。

    和珅慢慢也不催促周琅了,因為自從跟和大人達成了交易,周琅就停止了炮擊。

    一來周琅擔心浪費彈藥,二來他怕真正炮擊,卻炸不開城牆,和珅會反悔。哪怕得了清宮的寶藏,和珅哪裏的寶貝,周琅也不想放棄。所以幹脆不打了,沒有射出去的箭,才更有威懾力,隻要自己不打,和珅就無從判斷自己打不打的下北京,就不敢反悔。

    和珅呢,周琅不攻擊了,他就不用著急,另外援軍就快到了,前鋒再有十幾二十天就能抵達,如果這些援軍回援,他甚至就不用給錢了,那可剩下一大筆錢,這筆錢已經做了黑賬,不給周琅,他和大人當然就笑納了。

    於是雙方紛紛保持了沉默。

    第一批援軍是在十天後抵達的,人數隻有幾千人,都是騎兵,從阜成門進的城。

    周琅也沒在乎,但之後幾天,繼而連三的有清軍入城,周琅回過味了,難怪和珅這兩天不來催他了,感情是援軍到了啊。

    但他們能從湖廣抽調多少人?就算來二十萬,野戰的情況下,周琅也敢保證全身而退,十萬以下周琅有信心擊潰對方。

    隻是看對方的樣子,沒有半點野戰的想法,看來還得攻城啊。

    一個月後,皇家園林裏能搬走的物件都搬到了通州,然後乘船運往天津。

    如果沒有和珅那筆錢叼著胃口,周琅已經要做撤兵的準備了。

    既然要走,炮彈留著也沒用了,臨走前把炮彈都打出去,能不能轟開北京城就看造化了。

    於是猛烈的炮擊開始了,周琅炮兵裝備的大炮足足一千門,12磅重炮有100門,此時也不用管大小輕重了,所有口徑的大炮全都推出去,集中轟擊朝陽門。

    五天之後,城門樓子就給轟塌了,十天之後城牆出現了明顯的裂痕,按照大家的經驗,在轟擊下去,城牆就有垮塌的可能。

    這時候和珅出麵聯係了,表示要出錢,不出錢沒辦法了,北京城的治安並沒有隨著援軍到來而變好,因為援軍到了,物資供給還斷著呢,城裏斷炊的家庭越來越多,趴在街邊等死的饑民慘不忍睹。搶劫,偷竊,殺人,一到夜裏就成了主旋律,再這樣下去城裏的旗人都要造反了。

    靠河南、山西等地的陸路運輸,根本無法保證百萬人口的日常所需,沒有大運河,北京遲早會變成一座死城!

    皇帝的壓力也加到了和珅頭上,詢問,之前你和珅不是說要組建權貴大軍嗎,不是要你家的豐紳殷德帶隊出城反攻嗎,現在準備的怎麽樣了?

    和珅隻能硬著頭皮表示,已經有幾百個權貴子弟,帶上自家的包衣阿哈,有五千人之多,正在抓緊訓練,等待時機出征。

    皇帝催促和珅加快速度,城裏不斷餓死人,乾隆和嘉慶都要下罪己詔了。

    如果湖廣、江浙的援兵全部回來,北京城或許能頂得住,他和珅頂不住。

    於是再次聯絡周琅,商議履行協議的方式。

    很快雙方達成一致。

    這些天和珅沒少在朝臣麵前誇耀他家殷德,說阿德這孩子,自幼習武,勇武過人,最關鍵的是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天天吵著嚷著要出城剿賊。和珅說這當真是我鈕鈷祿家血脈,這股悍勇之氣得了先祖真傳。但是他又說,我是擔心孩子太毛糙,總是叮囑要好好練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不是?

    權貴們心裏腹誹,豐紳殷德有幾斤幾兩誰不知道,官兒做的倒是挺大,可能耐嗎,嗬嗬兩聲,還不是靠著他爹的威勢。什麽軍功都沒有,卻一個勁的升官,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升正黃旗護軍統領。乾隆六十年正月,任內務府大臣。嘉慶二年二月,兼鑾儀衛鑾儀使。八月,兼正白旗漢軍都統。這升官的速度,跟吃了槍藥一樣,都快趕上那鑽天猴兒了,甚為八旗統領,天下亂成這樣,卻不出征,還占著高位,還有臉吹勇武?

    他們哪裏知道,和珅是在給他家阿德造勢,即日,朝堂上和珅就奏請嘉慶,表示豐紳殷德請命出征圓明園。

    嘉慶勉勵了一番,準許了,他恨和珅是恨到了骨頭裏,讓和珅唯一的兒子出城作戰,贏了當然好,正好漲漲士氣,輸了就更好了,斷了和珅家的香火,省的留下禍害。

    就這樣,豐紳殷德,和京中三百多個權貴子弟,拉上各自家裏的包衣奴才,披堅摜甲,許多穿著祖上傳下來的甲胄,拿著從未拉開過的祖宗硬弓,騎著漂亮,卻不實用的肥膘馬,高擎著各種鮮明的大旗,如同唱戲一般,在一個個眼淚汪汪的權貴送行下,包衣們拉著和大人準備的過於周到的幾千輛大車糧草輜重,一起走出了德勝門,向圓明園進發。

    他們總兵力五千人,大都數都是自家的奴才,軍官們是一個個年少的權貴子弟,有的是自己堅持非要來打仗的,有的是家裏老頭子確實忠勇要孩子為國盡忠,但無論如何,家家也都會叮囑奴才一定要保護好主子,威脅丟了主子,剝他們的皮,又和顏悅色的拉攏,隻要他們護得主子周全,不管有功沒功,回來就讓他們去管皇莊,做莊頭,再也不用做苦工了。

    就這麽一群慫貨,可硬是攻破了圓明園。

    和珅跑的滿腦門大汗連夜進宮報信。

    說是圓明園收複了,乾隆迷迷糊糊的不敢打擾,嘉慶卻是第一時間聽聞了喜報,簡直有點不敢相信,仔仔細細詢問。

    根據和珅奏稱,他兒子豐紳殷德,帶五千鐵騎,賊不過火炮犀利,短兵相接,刀口上的本事,那是差了弓馬騎射的八旗子弟不知道多少裏,結果賊軍大敗,潰敗而去,臨走火燒圓明園,豐紳殷德心係皇家園林,急於救火追之不及,讓賊寇得以逃脫,慶幸皇家園林得以保存。

    聽完奏報,嘉慶是半信半疑,賊寇真的這麽好打?難道真的是武藝平平,全靠著鳥槍犀利,結果被豐紳殷德這莽撞的打法給歪打正著,打了個措手不及?可能賊寇強夠了東西,本就打算逃走了,給豐紳殷德趕了個巧兒。即便如此,嘉慶也不願意點破,朝廷太需要一場勝利了。

    可後半夜和珅又來了,這次帶來的消息讓嘉慶更震驚,讓他不由得不信了。

    和珅說,豐紳殷德救完火之後,惱恨賊寇凶殘,竟將圓明園洗成了白地。氣惱之下,不能放賊寇走了,派兵追擊。在城東追上賊兵主力,一番激戰,再次打退賊軍,繳獲賊寇重炮三百門,斬殺無算。

    如果說打圓明園是敵人要跑,那還說得過去。可追擊上去,又打贏了,還繳獲了對方的大炮,如果這還說是敵人要跑,就說不過去了。

    嘉慶開始偏向認為賊寇確實武藝不精,無法白刃交戰,這也說的過去,都是一群窮疍組成的海寇,窮文富武,他們哪裏有糟錢去練武。

    八旗子弟的武藝卻是有跟腳的,自小就打熬筋骨,吊膀子,短兵相接,這武藝的優勢可不就顯出來了嗎。

    滿清朝廷吹噓弓馬騎射,吹噓的嘉慶都信了,可他忘了,八旗吊膀子的傳統早就被丟到不知道那個犄角旮旯裏了,他從小就沒怎麽練武,聖祖康熙還能親自挽弓上陣,到乾隆就不行了,他嘉慶更不行。

    可京裏確實有些旗人家有練武之風,而且這些年戲園文化發達,嘉慶就是一個愛看戲的,戲說的武藝,對一個不懂武藝的人來說,就尤為神秘,不明覺厲了。

    可剛剛天亮,和珅又急匆匆跑來報信,這次是來請罪的,豐紳殷德終於吃了敗仗了。

    和珅奏報說,繳獲敵軍大炮,斬殺賊寇千餘人後,豐紳殷德太過大意,竟然一意追擊,此時大軍已經人馬俱疲,遭遇敵人埋伏,折損頗多,豐紳殷德自知有罪,命部下突圍,自己帶本部家丁斷後。

    目前已經有四千旗人子弟回城,豐紳殷德生死不明。

    和珅說道這裏,痛哭流涕,讓嘉慶也好一番不忍,他確實看不過和珅,可豐紳殷德那麽個人畜無害的玩意,就這麽死了,他也覺得挺淒慘的。

    等到了傍晚,豐紳殷德渾身狼藉的,帶著近千包衣奴才,從東直門繞道進城之後,他成了整個北京的英雄,人人傳誦的鈕鈷祿家的勇士。(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