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節 匯合
字數:4601 加入書籤
頓兵堅城之下一月,京津之戰已經打了三個月。
目標就在眼前,卻始終無法前進,焦躁情緒開始在軍隊中蔓延。
這種情緒可以理解,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是來打北京的,可北京就在眼前,看似唾手可得,偏偏無處下口,越是目標即將達成,卻又無法達成的時候,人心就越焦慮。
這極大的影響了軍心士氣。周琅很快就注意到了這些現象,不止是士兵,軍官心裏也是如此。士兵們脾氣變差,多次發生鬥毆之事。
此時他們需要希望,北京城一時半會的形勢不會好轉,但其他方向上卻進展順利。
洪九指陸路北伐,在江淮地區幾乎沒遭遇什麽像樣的抵抗,一直殺到徐州,算是打了一場稍微體麵的戰鬥,但也僅此而已,城破,敵逃,沒什麽心意。攻破徐州之後,他已經進入了山東,按照他的速度,他將跟當年徐達攻打山東所用時間差不多。
現在的清軍未必有元末的蒙古兵更強,現在的大周軍隊,卻在軍事理念、裝備水平上,絕對比徐達的明軍強。所差者,無非是將帥層麵稍差,洪九指自己也覺得比不上徐達。
北京一路遇阻,周琅就將江淮一路的勝利戰報不斷在軍中散發,而且開始進行宣傳。
現在必須讓士兵們和軍官們明白,打北京不是一個短期目標,要為長期圍困做準備。
周琅寫下一封通告,讓軍官向所有士兵宣讀,告訴大家攻打北京是多麽的困難,當年滿洲八旗五次入關,才在最後一次占了李自成的便宜,拿下了一座空城,告訴他們從來沒有人從正麵攻破過這座城池。
訴說完困難,告訴大家,陸路北伐軍已經打到山東,如果有人覺得自己打不下北京,那麽就會由陸路北伐軍接替,相信一路攻略千裏之地的洪九指總兵會很樂意接替攻城。
用激將法激勵士氣,隻能起到一時的效果,治標不治本。周琅很理解這種密集群體中一旦出現壓力後造成的後果,情緒是會傳染的,整體壓抑的氛圍,比個人偶爾的心情不悅更難改善。長期壓抑的後果不堪設想,後世某康時不時的發生員工跳樓,就是這個道理。還有那些光鮮無比的金融業者,也會在不斷的加班中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日本這個發達國家,擁有遠比窮苦國家更高的自殺率,絕不是因為活不下去,而是因為日本的集體生活普遍壓抑。
解決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休假製度。
周琅發現,自己一直不斷的推陳出新,改善各種製度,但總是會發現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竟然一直忽略了士兵的精神休養問題,現在大家出於圍困敵人狀態,並沒有高強度的作戰,身體上是沒有疲勞可言的,可精神上的壓力反而越來越大。之所以一直忽略了這個問題,主要是西方軍隊這個時代也沒什麽休假製度,有的話,也隻是在軍官階層中存在,而忽視了士兵階層。
周琅立刻陣前改製,結果自然是引起軍官們的一些反對,他們還不敢強烈抗議,周琅的威望日重,他這種開國君主,隻要不是自己糊塗,往往靠威望就能維持統治。軍官們隻是勸諫,主要擔心的是兵力問題,現在在打仗啊,你把士兵放假了,誰能預料到後果。
周琅的態度不容置疑,軍官們也隻能配合,一起商討一個休假製度。但他們提出的輪換製度,讓周琅並不滿意,他們打算按照編製整體輪換,參考的方案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蜀軍中推行的論戰製度。周琅不知道當年諸葛亮是否考慮到了士兵的精神因素,但周琅覺得這種按照建製輪換的方式,或許對身體疲勞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至於精神壓抑問題,未必會有什麽效果。
壓抑更多來自於集體生活,周琅希望能暫時讓士兵脫離集體生活,以個體身份休息一段時間。所以周琅提出,以士兵為單位,讓各隻部隊安排士兵脫離戰鬥,去後方直接解散,按照時間再回來報道。
軍官們認為這很危險,解散了的士兵還能召集起來嗎?現在可是打仗啊,要是有士兵畏戰,借此逃離軍隊,又該怎麽辦。
周琅告訴他們,那是軍紀範疇的問題,違反了軍紀的自然有違紀的處理方式,不要把所有問題混在一起,最後就理不清了,結果就會對弊政一次次遷就姑息,這也是中國的官員們普遍存在的心態。周琅還是覺得,有時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采用手術刀的方式來考慮問題,而不是上升到哲學高度來考慮具體問題會更合適。否則一團亂麻拆不開,什麽都不用做了。
大家經過討論,最終做出讓四分之一士兵輪換休假的方式,這還是周琅力主的,按照軍官的觀點,他們希望一次放十分之一,可那樣整隻部隊輪換一遍還不知道到什麽時候去了。如果看不到自己輪換的希望,反而讓士兵產生怨言,這項製度就是有問題的。休假時間一個月,也是周琅力爭的結果,軍官們覺得讓大頭兵休養幾天歇一歇就夠了。如果隻是歇一歇,那也就不用休假了,現在大多數人都在歇著,隻有炮兵在戰鬥。這不是休養身體,而是放鬆精神,一個較長的假期才會有效果。
很快臨時休假辦法就製定出來,下發全軍,從基層開始,每個隊伍都大致安排了四分之一士兵休假。這些人當然不能直接解散,而是集中起來,安排修建的軍官帶領,然後沿著控製的交通線,一直去天津。沒有時間讓他們回家,這時代的交通方式不允許,德軍在蘇聯打仗初期,還能享受假期,那是因為現代交通的高效,這個時代,如果拿破侖的軍隊在莫斯科有執行休假的能力,最後也不至於狼狽逃出俄國。
所以這些士兵隻能讓他們去後方,也就是天津,然後宣布原地解散,要求每個士兵按照規定的日子來天津大營集合。允許士兵們在天津城,以及天津附近的安全區自由出入,周琅還自作多情的給士兵們寫了遊覽指南,告訴他們天津有那些地方值得去,推薦了一些著名的寺廟,推薦大家去河邊釣魚,去吃天津的小吃,去戲園子裏聽戲等等。事實證明,他確實是自作多情了,因為大多數士兵解散之後,並沒有四五零散的去享受他們的個人生活,依然聚在一起,相約去逛窯子去了。
休假製度推出之後,起到的效果比實際應該達到的效果更好,沒有輪到休假的士兵精神也開始穩定下來,因為他們有了期待,更多的開始想自己休假的時候要去幹什麽,而不是之前隻想著打仗,卻又一直沒有進展。
軍隊的精神狀況在快速恢複,軍官們發現,少了四分之一的兵力,對作戰結果的影響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麽大,該守住的地方依然守得住,炮兵少了四分之一的兵力,該有的炮擊也沒有停止,一個炮隊十個人負責一門大炮,少三個人,其他人可以分擔,他們也願意輪換一下,並沒有什麽怨言。在周琅的建議下,休假次序是抽簽決定的,沒輪到自己隻能怪運氣差。反正總會輪得到,有希望就不會煩躁,俗話叫做有盼頭就活的帶勁。
在第一波士兵休假回來輪換的時候,洪九指的軍隊已經在山東取得了相當的戰果,並且打通了運河,跟周琅建立起了穩定的通訊。洪九指的部隊中果然也出現了士兵精神問題,周琅頗有些得以的向洪九指推薦休假製度,當然這不是建議,而是要求,是命令。
洪九指委婉的向周琅勸諫,或者說抱怨。他的部隊休不起假。從瓜洲一路打到天津,耗時三個多月,主要戰鬥都是三萬多戰兵負責,戰鬥減員嚴重,直接戰死的雖然隻有千人,可因傷、因病,尤其是因病而死的多達三千人,還有數千人身體狀況不好,無法參加戰鬥,他手裏能用來作戰的戰兵,就剩下兩萬多人了,已經比北伐前少了三分之一,還要讓四分之一士兵休假,這仗還怎麽打?
洪九指還建議,如果可以讓他的士兵參與圍困北京城,而不是按照計劃繼續去攻略山東的話,會讓軍隊得到休整。
還是想來北京。
借口是真的,但實際情況也是真的。周琅不得不考慮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洪九指的部隊,遇到的問題跟自己這邊是不一樣的,他是一路打過來的,就算清軍不堪一擊,光是走路也不容易,從長江口徒步走到天津,路途兩千裏,萬裏長征都走了五分之一了。他們的問題主要是身體疲憊,或者身心俱疲。
周琅想了想,洪九指確實是找借口來北京,誰不想參與滅國之戰啊,但周琅考慮到,他們的部隊現實狀況,也確實到了該休養的時候,來北京負責防守,作戰強度不高,也算是一種休養。
當然也可以安排他們在山東休養,比如濟南就不錯,可以洗洗溫泉。
但是洪九指想來北京,想參與這次滅國的大戰,他手下的軍官、士兵恐怕也想要這個榮譽。就算洪九指隻是借口,周琅也可以容許他們這種小心思。
而且他們從南打到北,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取得了那麽多的戰果,按照世俗觀念,他們配得上攻取北京的榮譽,他們的付出值得得到回報。
於是周琅傳令,允許洪九指帶兵北上,至於攻略山東的任務,轉交由輔兵部隊,能迫降則迫降,不能迫降可以不用強攻,沒有明確的作戰績效考量。
不但如此,當半個月後,洪九指率部抵達北京城下,周琅高調的對他們進行了檢閱,讓他們從北京城前所有軍營前齊步走過,安排士兵高舉各種旗幟,請來了戲班子演奏鼓樂,把氣氛鬧的很熱鬧。
周琅要讓他們這隻打穿了滿清疆土的部隊獲得足夠的榮譽。(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