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節 失利的原因

字數:4358   加入書籤

A+A-


    七多大軍成功退回出發地的,竟然不足三萬人,而且多是騎兵,大多數步兵消失在了茫茫大漠之中,這是一次完敗。

    周琅震驚過後,開始重新審視他的軍隊建設跟歐洲人的差距,但他還是很難相通其中的關竅。他向軍事顧問菲舍爾清剿,菲舍爾也語焉不詳,隻表示俄國軍隊一直都是歐洲一流軍隊。並拿出幾年前反法同盟戰爭中,俄國軍隊在蘇沃洛夫的指揮下,能夠擊敗法國遠征軍為例,因為法國遠征軍在拿破侖的手上幾乎所向披靡,擊敗了奧地利和北意大利一帶的所有敵軍,蘇沃洛夫雖然沒有碰到拿破侖,但打敗了許多法軍名將,莫羅、麥克唐納和茹貝爾先後敗於他的手下,菲舍爾根據一些歐洲傳來的消息,告訴周琅蘇沃洛夫的俄軍訓練水平很高,鬥誌也很高昂。

    都是些虛的,周琅不由感慨,看來菲舍爾這一級別的軍官,已經無法為自己提供更高級的專業建議了。

    他的軍隊也需要向更高層次邁進,以前著力於戰術層麵,這些軍官的知識和水平還能勝任,可是現在看來,他們在戰略級別,顯然不具備名將的素養,周琅軍中的大將們,往往在進行複雜作戰的時候,甚至會在戰略層麵上從中國古代兵法中尋求經驗。

    歐洲人自己現在都殺的血裏撈骨頭,他們的名將顯然不可能派到中國來做顧問,既然對方不派人來,周琅就要自己派人去,這次敗於俄軍,而且敗的糊裏糊塗,不找出原因來,他是不會甘心的,如果真的不如對方,那就去學,學對方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

    周琅是要跟這些列強爭霸的,爭的不是個人的榮耀,爭的是民族的生存空間,爭得是整個國家的命運,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點都不能馬虎。

    可戰場上太混亂了,這種幾乎潰敗的戰爭,真的讓周琅摸不清頭緒,敗兵整理的戰報在細節上語焉不詳,完全無法去分析戰敗的原因是因為技術層麵,還是指揮問題。

    不等周琅弄清楚這個問題,俄國人找上門來了,不是帶兵來的,而是要求談判。

    打一仗,跟你談判,要點好處,西方人的做派,東方人都是不死不休的。

    周琅願意跟對方談,現在談判他已經不需要親自出麵了,林第拉起了一個初級的外交團隊的班子。

    談判記錄周琅時候詳細看過,俄國人提出的要求是,雙方保持目前的控製區,然後簽訂和平條約。

    中國必須承認大清對外藩蒙古和伊犁的統治權,俄國人的依據是,長城以外本就不是中國固有,現在大清政權願意放棄內屬蒙古領土,已經讓中國國土大大增加,在此基礎上,恢複和平,恢複貿易,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俄國願意居中調停。

    俄國人急於恢複貿易,恰克圖貿易對他們的財政太重要了,法國在拿破侖治下,已經呈現出稱霸的勢頭,俄國人不願意看到這一點,他們已經在考慮遏製法國,在跟丹麥、普魯士、奧地利和瑞典等國秘密接觸,商討同盟問題,一旦再次跟法國開戰,俄國需要強大的財政支持。而英國跟俄國因為馬耳他島歸屬問題,關係變得十分僵硬,俄國很難從英國得到財政支持,讓恰克圖貿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出來。

    但是自從周琅北伐之後,俄國跟中國的恰克圖貿易就斷絕了,如果任由雙方繼續戰鬥下去,俄國人無法判斷還需要多久中國地區會恢複和平。

    另外就是俄國也想借機向中國擴張一下,他們通過跟大清政權簽訂保護條約,把這個政權置於俄國的保護之下,如果讓大清繼續控製著外藩蒙古,等於俄國把恰克圖貿易大大向南推進了數百俄裏。

    在周琅的幕後指導下,林第向俄國人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恢複貿易可以,要求俄國將外藩蒙古迅速交出來,至於大周的控製下,從而保證商道的安全,大周願意將中俄貿易恢複到之前的狀態,並且不會對貿易的規模和商品的種類進行限製。第二、俄國必須釋放戰爭中俘虜的大周官兵,否則大周不會繼續跟俄國進行下一步談判,而將雙方關係看作出於戰爭狀態。第三、俄國必須立刻放棄對滿清政權的支持,否則大周將其視作敵對行為,不會考慮恢複跟敵對國家的貿易關係。

    俄國人解釋說,他們之前的軍事行為,是為了履行對大清的義務,並不希望跟中國繼續發生戰爭行為,但如果大周不願意在目前的實際控製線進行談判,俄國軍隊將不得不繼續站在大清一方與中國作戰,並且繼續向南推進。至於釋放俘虜,那必須是在戰爭結束之後。

    這就是威脅了。

    周琅讓林第回複俄國代表,既然對方不願意釋放俘虜,那麽即日起雙方處於戰爭狀態,在戰爭結束之前,中國不會考慮任何貿易問題。中國希望俄國軍隊能夠有紳士風度,善待中國俘虜,林第承諾,在戰爭結束之後,會對等的交換俘虜,並且願意為中國俘虜支付贖金。

    繼續開戰,這是必須的,周琅必須找回這個場子。俄國人占據外蒙的情況是他絕不能接受的,之前俄國未經宣戰,已經跟中國軍隊交火,雙方事實上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象征性的談一談,周琅是想把那批俘虜救回來,不是出於人性考慮,而是這些人回來之後,周琅才能找到戰敗的原因,戰爭經驗不管是勝利的經驗還是失敗的經驗,都是金子一般珍貴,因為這些經驗都是需要付出生命去換取的。

    重新開戰,周琅這次謹慎了許多,派遣趙文領兵,並出動自己的帥營,炮兵部隊,調集六個戰兵軍交給趙文,要求隻有一個,不惜代價的全殲俄軍。

    六個戰兵軍,總計七萬二千人,加上帥營、炮兵部隊,戰兵部隊就接近十萬人,如果以俄國人五倍的兵力,還無法殲滅他們,周琅就必須立刻停止軍事行動,重新對軍隊進行整編了。

    將從敗軍中收集整理的所有戰報,都拿去給趙文等人研究,同時讓菲舍爾一起參加,在這次跟歐洲一流軍隊的對抗中,爭取打一個漂亮仗。

    相信擊敗俄軍的消息,也會傳回歐洲,讓歐洲人認識到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可以跟他們的一流軍隊對抗的軍事力量,這種威名會在以後的競爭中減少很多麻煩。

    至於輔兵,這次出動的極少,蒙古騎兵也戰時退守後方休整。

    由於缺少運輸力量,自身機動力量又不夠,周琅要求將預設戰場選定在靠近己方一側,爭取引誘俄軍到科爾沁一帶作戰,而不是前出到庫倫一帶。

    俄國人不知道是真的著急,還是太過於自信,大周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之後,他們真的按照他們威脅的那樣,軍隊開始南下。

    在近十萬滿蒙八旗的配合下,他們緩緩南下,不過不是進攻科爾沁,而是沿著張庫大道,竟然試圖直逼張家口。

    俄國人的目的太明確了,就是打通恰克圖貿易線。張庫大道是一條貿易線,也是一條交通線。曆史十分悠久,宋元時期就已經用於貿易。元朝時期開始官府介入經營,沿途修建驛站,明清兩代繼續拓寬,明朝是為了北伐運輸物資,修建了官馬大道,正式成為可以通馬車的官道,清代跟草原的商業更為發達,恰克圖貿易就主要走這條路線。張家口也正式成為一個繁華的陸路口岸。

    打通這條貿易線,俄國的商隊不需要在恰克圖等著晉商送貨,可以直接南下張家口進行貿易。

    看到俄國人走這條線,周軍迅速調整部署,周琅同意了趙文提出的大步後撤,將敵軍誘至張家口附近予以殲滅的計劃。

    至於放棄內屬蒙古造成的政治影響,則暫時被拋到一邊,能打贏蒙古才能歸心。草原上從來不是一個講究修仁德的地方,是一個隻認拳頭的地方。

    趙文收縮兵力,一路南下,清俄聯軍則一路緊逼。

    就在所有人,包括周琅都認為趙文會一路後撤到張家口的時候,在察哈爾以北,他卻突然奇襲了清軍。

    目的是打垮為俄軍提供物資和後勤的滿清部隊,但這一次偷襲沒有成功,周琅的帥營也頗有損失,三千帥營精銳,損失了八百多。

    戰後趙文上書請罪。他告訴了周琅一個不好的信息,經過這一戰他判斷出滿蒙八旗已經脫胎換骨,雖然跟周軍相比還有所不如,但跟過去相比實力大大增強。而且作戰方式比過去強硬很多,以正麵硬衝為主,騷擾為輔。

    還發現清軍中有大量俄國人,認定是軍官或者顧問,這說明清軍現在是被俄國人指揮,或者由俄國人訓練的。

    趙文據此判斷,上次苟全之所以一路追擊清軍到庫倫結果大敗,很可能並不是俄軍真的那麽強悍,而是清軍在示弱,是清軍將苟全引誘到庫倫,然後由俄軍充當尖刀,清軍配合,將苟徹底擊潰。(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