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節 戰事擴大(2)
字數:3088 加入書籤
敖德薩是不敢失去的,這裏是黑海的窗口,康斯坦丁的海上外援,需要從這裏進入。而且黑海海軍的基地就在這裏,丟失了敖德薩,讓黑海海軍聯立足點都將失去。
多布羅加的主力是三十萬烏拉爾軍隊,動員的多布羅加本地軍隊隻有二十萬,五十萬軍隊就擾亂了敖德薩的布防,讓康斯坦丁不得不向這裏也派遣三十萬軍隊,讓基輔的防守力量更加捉襟見肘。
北方彼得堡的形勢,在進行動員,以及兩百萬援軍到來的情況下,以四百萬軍隊的優勢兵力,終於擋住了波蘭軍隊的推進,在裏加灣、楚德湖到瓦爾代高地建立了防線,阻擋了波蘭軍隊的全麵推進。
穩定住局勢之後,俄國的潛力還在釋放,俄國的新兵依然在繼續組建,尚有兩百萬後備力量,而康斯坦丁的後備力量已經榨幹,在沒有新的援軍的情況下,他注定失敗。
北線趙讓主力全麵突破俄羅斯高地,南線突破了被頓涅茨克河,進逼頓涅茨克嶺。中央突破了哈爾科夫之後,向南突進,切斷基輔和南方煤鐵中心聯係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
在全麵敗退的情況下,奧匈帝國的幹涉軍參戰了。奧匈參戰沒有任何障礙,因為他們已經宣布承認康斯坦丁為俄國合法君主,支持康斯坦丁對奧匈帝國來說就是平亂。奧匈是否參戰的原因隻在於利益,顯然康斯坦丁大公出讓了足夠讓奧匈帝國滿意的利益。
坐看康斯坦丁失敗的後果又太嚴重,女沙皇執政的俄國,始終對西烏克蘭地區虎視眈眈,一直在圖謀從奧匈帝國手裏收回沃倫州、利沃夫等地。上次戰爭發生在黑海地區,俄國奪走了摩爾多瓦公國,但奧匈帝國很清楚,俄國隻要有機會,一定會嚐試收複西烏克蘭,因此這些年奧匈帝國才一直依附於德國。這次支持康斯坦丁政權,對奧匈帝國來說,同樣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錯失這次機會,奧匈帝國將一直籠罩在沙俄帝國進攻的陰影之下。
但奧匈帝國作為一個大國,他的介入,引起了更加複雜的國際形勢變化。
女沙皇這次義正言辭的要求法國履行義務,法國做出了一些行動,比如向奧匈帝國發出了強烈抗議。但奧匈帝國如今的國土,跟法國並不接壤,法國要進攻奧匈帝國,除非借道德國西南地區,這又是不可能的,除非法國直接進攻德國。
根據法俄同盟條約,當俄國遭到德國或奧匈帝國攻擊時,法國將用全部兵力支持,法國人一咬牙,宣布將動用海軍封鎖奧匈帝國海域。但陸軍暫時不做動員,以免刺激德國。顯然法國不打算打一場跟德奧同盟的大戰,可又實在不想背棄法俄同盟。
奧匈帝國以遭到法國封鎖,向德國發出求援。俾斯麥向奧匈帝國保證,德國將履行同盟義務,但他詢問奧匈帝國,是打算讓德國進行動員,然後德奧同盟跟法俄進行決戰,還是讓德國保持戒備,隻阻止法國向奧匈帝國發動地麵戰爭。
奧匈此時有些心虛,他實在是不敢跟法國開戰,於是跟俾斯麥商定,一旦法國海軍在奧匈帝國登陸,排除地麵部隊之時,德國必須進行動員,先部署在邊境,視情況考慮參戰。
俾斯麥又通過英國,讓法國人明白,封鎖一下奧匈帝國,做做樣子就行了,如果真敢派兵登陸,則意味著德軍的打擊。英國也不支持法國人此時參戰,威脅法國說,一旦法國參戰,英國依然會支持德奧。
俄國明顯是幫不上忙,讓法國獨抗英德奧三國,法國不敢冒險。
奧匈帝國參戰後,很快巴爾幹帝國向奧匈帝國提出了領土要求,巴爾幹帝國建立的目的,就是因為帝國加盟國中的保加利亞有得到西瓦拉幾亞,瓦拉幾亞王國希望收複特蘭西瓦尼亞和摩爾多瓦的需求,而這些土地,要麽在俄國手裏,要麽在奧匈帝國手裏。
各國的外交行動一直在進行,女沙皇已經承諾巴爾幹帝國皇帝,將摩爾多瓦公國的統治權交給對方,條件是巴爾幹帝國參戰。
但如果能不打仗收回國土,巴爾幹皇帝周成功還是樂意的,因此他向奧匈帝國提出,要求對方將西瓦拉幾亞交還給巴爾幹帝國,可是奧匈帝國拒絕了,連半個瓦拉幾亞都不肯交出來,更何況匈牙利王國統治下的特蘭西瓦尼亞高原呢,所以隻有戰爭了。錯過了這次機會,想找到一個沒有大國幹涉,還有盟友可以依靠,從奧匈帝國和俄國手裏收回土地的機會,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奧匈帝國派兵支持康斯坦丁一周之後,巴爾幹帝國就宣布參戰了。
這場俄國內戰終於發展成一場混戰,女沙皇夫婦統治的俄國、烏拉爾王國和巴爾幹帝國一邊,康斯坦丁統治的俄國部分,跟波蘭和奧匈帝國一邊。
這一切目前都在俾斯麥的設想之中,也在中國外交官李章銅的設想之中,盡管他並沒有跟俾斯麥直接談過,但兩國心領神會都知道對方的目的。
可是他們都沒有控製局麵的能力,總有一些外部因素失控。
他們以為這場戰爭隻會局限在小國之間,奧匈帝國就算其中唯一的強國了,可惜的是,有太多勢力,不會按照他們的布局走。
於是意外發生了。
希臘參戰不是意外,可是意大利卻是一個意外。
繼希臘之後,意大利向奧匈帝國提出了領土要求,他們要求奧地利交還被他們占領的威尼斯地區,奧匈拒絕之後,意大利向奧匈帝國宣戰!
已經統一的意大利軍隊迅速攻入了空虛的威尼斯地區。
而希臘也沒有按照俾斯麥等人的設想,集中兵力跟奧匈帝國死磕瓦拉幾亞、特蘭西瓦尼亞等地,而是派遣海軍,迅速奪取了被奧匈帝國一直霸占的愛奧尼亞群島,接著順手攻占了阿爾巴尼亞,宣布將阿爾巴尼亞並入希臘。
希臘吞並阿爾巴尼亞,又引起了英國的強烈抗議,英國海軍抵達希臘海域威示,但歐洲公司的艦隊出現在同一海域,中英兩大強權的對抗發生了。
局麵朝著失控狀態發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