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節 世界經濟發動機(1)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以前個別西方天才發明出了在西方無法應用的技術之後,除了個別野心勃勃,不甘失敗的發明家會來中國冒險,或者一些大公司有能力將技術拿到中國試驗一番,或者冒險生產產品來中國碰碰運氣,最後有成功者,但也有大量失敗者。
這些都屬於盲目的個案,德璀琳開始進行有組織的行動。
他先是開始雇傭技術人才,在歐美各國抄錄那些最新的,在西方已經注冊了專利,但無法投入實用,同時還沒有在中國注冊專利的發明創造,同時組建專業的專家團隊,對這些最新技術進行評估,推演有可能出現的商業模式,然後製定出紙麵方案。
德璀琳不會冒險將這些發明投入商業,他隻是拿著方案,去找中國的大公司,向這些大公司進行推薦,如果對方采用,德璀琳會向原始發明人購買這些在西方無法應用的專利,然後將成套方案賣給中國公司,他從中收取不菲的傭金又不承擔商業化失敗的風險。
通過將西方科技天才的靈光一閃的發明創造,有組織,有計劃的介紹到中國,並且給出專業化建議,德璀琳等於是廉價出賣歐洲天才的智力財富。於是全世界的發明創造,更快速的進入中國,1868年英國人穆舍特剛剛發明含鎢的合金工具鋼,次月新技術就傳到了中國。並且很快在中國演化出了新的技術,中國兵工廠基於這種高硬度工具鋼生產出了穿甲彈頭。反倒是英國人,自己卻讓這項技術默默無聞起來,直到三十年後美國人才將高速工具鋼推向市場。
德璀琳發明的這種商業模式推出之後,類似鎢合金這種大量在西方埋沒的新技術煥發了生機,德璀琳也攫取了超額的財富。但這種商業模式,沒有太高的壁壘,很快就被其他公司模仿。電力領域的西門子,化學領域的拜耳、巴斯夫,機械領域的克虜伯等德國公司率先跟進,接著法國的施耐德,英國的卜內門,美國的波普愛迪生公司等,創始人不但有專業知識,而且極富商業才華的公司,就擠占了德璀琳的市場。
在這些專業公司,有組織的將西方智力資源輸入中國市場後,中國開始成為全世界智力資源的匯聚之地,不但本國的研發能力被激活,全世界的天才都向中國市場貢獻聰明才智,中國開始以異於任何國家的方式向前發展。
很快這些專業的商業科技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之下,就開始出現了新的業務模式。他們不再滿足於將歐美新技術打包推銷給中國公司,而是開始進行針對性研發。愛迪生先後通過出售自己的印刷機技術給中國一家印刷機生產工廠和將同步發報機技術給中國的全國鐵路公司之後,得到了二十多萬美元的專利費,然後他就組建了一個技術團隊,建立了一個專業實驗室,開始定向針對中國市場可以研發。
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的學曆並不高,專業知識都是靠自學。可他發明創造的最根本動力,其實是發財夢。他有一個理念,那就是絕不創造人們不需要的發明。至於這個“人們”是美國人們,還是中國人們,愛迪生並不在乎,而很明顯,中國的人們,要遠多於美國的人們。
所以在發現中國人可以用更高的代價購買他的發明創造之後,愛迪生決心專門為中國人研發他們需要的發明,要知道他的印刷機專利權賣給華爾街一家公司,才得到了四萬美元,而中國人出了十萬,他的同步電報機賣給美國鐵路巨頭傑伊古爾德才三萬美元,而中國全國鐵路公司付出了十五萬美元。
但是愛迪生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懂中文,他也不願意為了發財來中國冒險,所以他選擇跟中國人合作。他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分公司,跟中國所有的電力公司聯係,口氣很大的宣稱可以為這些公司解決電力技術問題,無論這些公司生產和研發中遇到任何問題,愛迪生公司都願意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並為此投入資金進行研發,在提供讓對方滿意的成果之前,愛迪生公司不需要這些公司支付任何費用。
反正不用承擔風險,中國大小電力公司非常樂意跟愛迪生合作,尤其是一些中國小公司,他們沒有風雷電燈公司那樣雄厚的財力和強大的研發能力,他們要麽生產一些通用型電器,市場上同質化產品眾多,利潤十分稀薄,而且還麵臨著競爭失敗的壓力,他們也想讓自己的產品更加有優勢,有特色,更酷一些。
有些企業家有進取精神,或者有一些想法,但卻缺乏專業知識將自己的想法轉變成成果,他們就樂意跟愛迪生這樣的實驗室合作。向愛迪生公司提出他們的設想,提出他們想要的技術,甚至會談妥價格,然後愛迪生會根據這些“人們”需要的技術,進行專項研發,有的失敗了,有的則成功了。總之智力資源通過這種方式,變成了可以變現的商品。
愛迪生的實驗室規模越來越大,發明創造越來越多,而且大多數發明其實都是嗅覺敏銳的企業家的發明訂單,這些企業家未必有高明的專業知識,也沒有技術上的創造力,但他們貼近市場,對市場的嗅覺卻最為敏銳。他們提出的要求,往往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很容易商業化。即便也有大量失敗的例子,可愛迪生沒什麽損失,按照客戶要求,為客戶提供技術發明,他得到一筆專利現金,他的實驗室幾乎成了一種智力工廠。
愛迪生其實是通過這種方式,將智慧變成了一種可以變現的財富,而變現的方法,就是用智慧創造新發明、新技術。從中國中小企業哪裏得到了大量的業務,讓愛迪生實驗室每年都可以發明出數十種甚至上百種電器發明,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他雇傭的科學家越來越多。
許多新技術、新發明,都比曆史上更早的開始出現。1869年愛迪生發明電力印刷機,第二年就發明了同步電報機,1870年建立愛迪生實驗室,同年愛迪生的員工貝爾完成了電話機的改進,第二年發明了留聲機。
由於美國有大量的電力人才,而且美國人比任何國家的人都更有發明精神,許多人苦於生計,其實無法從事發明創造的工作,愛迪生將這些人組織起來,利用他們的才能,發明出大量的技術。成立之後,幾乎每年都有數十種甚至上百種發明,愛迪生實驗室大名傳遍了全世界。
但同時這種模式也立刻被其他人模仿,在美國愛迪生已經找不到競爭對手,因為美國最有才華的電力技術人才,無不以加入愛迪生實驗室為榮;可在歐洲立刻誕生了德國的西門子實驗室,法國的施耐德實驗室等電力實驗室。德國的化學工業受到啟發,也組建了化學實驗室,開始為中國化肥廠和公司提供技術研發。
中國以前沒有出現這種專業實驗室,因為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發部門,優秀人才都被這些大公司壟斷了。靠個人才能在中國靠發明創造為生,困難重重。而且中國的技術人才,普遍偏向保守,在大公司的高薪和自己創業的風險之間,他們更願意接受穩定的高薪工作。
另外中國技術人才的創造性思維不夠,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驚人,換句話說,這就是提出問題的發散性思維不夠,但解題能力的定向思維超強。大概是跟教育模式有關,這也是導致中國原創性發明少,但一旦某種原創出現,基於這種原創,中國技術人員能快速進行改進並投入實用。
但實驗室這種模式出現之後,中國技術人才的發明能力被激發了。他們沒有提出問題的習慣,但企業家有,企業家或者在市場競爭中遇到了難題,或者敏銳的發現某種需求,然後就會向這些實驗室提出要求,實驗室解決具體問題中,便誕生了各種發明。
1873年春天,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電力專科學校的學生,竟然把交流電鼓搗了出來。他是在自己老師建立的一個電力實驗室中工作,很顯然老師的行為並不是特別合法,有套用學校資金為自己謀利的嫌疑。他們是在解決電網公司希望降低輸送消耗的過程中,發明出交流電係統的。
交流電和交流電發電機,其實早就被發明出來了。1824年塞巴斯蒂安·費蘭蒂就發明了早期的交流發電機。中國學生發現,交流電通過提高電壓的方式,在傳輸過程中,可以大大降低損耗。
盡管對於電動機來說,交流電依然不實用。可是對於電燈來說,交流、直流的區別不大。於是交流電網技術,就這樣被發明了出來。他們通過嚴格的試驗,很快就確立了一係列交流電的標準,比如頻率和電壓等等。
曆史上,是特斯拉發明這一係統的,但受到了愛迪生的長期打壓,導致交流電長期得不到應用,讓特斯拉殊死一搏,宣布放棄專利權,允許任何人無償使用交流電技術。才終於打破了愛迪生直流電係統的壟斷。
但在中國不存在這種打壓,因為中國不是美國,中國有數以百計的電力公司。受限於直流電電網輸送能力的限製,中國的電力公司都局限於大城市,而中國的大城市極多,一座大城市一兩家電力公司,就足以讓數百家電力公司滋潤的活著。
由於有這麽多的競爭對手,新技術隻要確實有優勢,很快就會被投入應用,誰都打擊不了技術。而且那些大公司,不但不會打壓,反而為了維持固有優勢,會最積極的采用、研發和推進新技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