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節 外交官和外交家

字數:4257   加入書籤

A+A-




    李章銅道:“殿下明鑒。微臣一直在努力壓製英國,微臣明白,要讓英國這個冥頑不靈的國家屈服,唯有戰爭一條路可走。所以微臣一直在努力爭取一個最有利的時機,跟德國結盟,正是這個時機。一旦這次我們可以跟德國結盟對抗英國和英國的盟友,將是五十年來,我們和我們的盟友勢力比英國和英國的盟友力量差距最大的時候。”

    李章銅說的是一個事實,中國跟英國已經打過兩次戰爭。

    第一次是克裏米亞戰爭之後,中國武力調停,跟俄國結盟,英國則跟奧斯曼帝國和普魯士結盟。當時的形勢是,俄國因為克裏米亞戰爭,已經被奧地利、法國、英國、普魯士、奧斯曼等國聯合打擊的很慘,所以那一次,英國的盟友,遠強於中國的盟友。最後的戰爭,幾乎是中國獨立對抗英國和奧斯曼帝國,俄國基本沒起到作用,他們在北線跟普魯士打的難解難分,隻有尚未衰弱的滿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打擊了奧斯曼帝國。

    第二次戰爭,就是皇太子印象深刻,並且引以為屈辱的英國聯合美國、西班牙挑起的科羅拉多金礦戰爭,最後俄國也加入英國一方作戰。這場戰爭,中國幾乎沒有盟友,最後時刻才有滿清加入,但滿清已經開始衰落,起不到什麽作用了。最後依然是中國獨抗英國和她的盟友,打了四年才分出勝負,將俄國幾乎肢解。

    雖然兩次戰爭中國都贏了,但付出的代價也十分沉重,先後付出了數十萬士兵的性命。

    而這一次,如果中國參戰,將是第一次,中國的盟友強於英國的盟友,是最為有利的。

    如果李章銅真的是這樣的目的,那麽倒是很符合皇太子的主張。

    至於李章銅說的,之前因為局勢不明朗,不敢貿然上報的理由,皇太子也不追究了,擺擺手讓他告退。

    李章銅走出皇宮的時候,發現自己幾乎虛脫了,後背發涼。

    他並不是怕皇太子,他怕的是自己的前程。

    他是一個外交官,而且是一個已經做到了極致的外交官,在全世界範圍內,李章銅也頗有名氣,被認為是能跟俾斯麥一較長短的外交人物。

    可事實上,李章銅的地位十分尷尬。中國跟西方國家不同,西方國家數量眾多,他們是一個各種力量相對平衡的地區,任何一個強國,都不可能離開盟友贏得一場戰爭,任何一個強國,都不可能離開盟友,保護他們的利益。哪怕是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拿破侖時代的法國,都不能免俗。在這種情況下,外交就成了一項重要的政治活動,外交大臣的地位在歐洲國家的內閣中首屈一指。外交部門也被默認為是第一大部門,幾乎首相之下就是外交大臣。許多國家甚至是首相直接掌握外交權力,比如俾斯麥就是這樣,許多國家的外交大臣之後,就是下一任首相,英國多個首相都是先從出任外交大臣開始的。

    可中國是一個統一整片陸地的帝國,從秦漢統一之後就形成了大一統的格局。在中國周邊地區,往往都是圍繞中國轉的。中國勢力範圍內,是一個天下有十分,中國占九分的政治格局。往往中國就是一切,中國的內政,遠遠強於外交的重要性。所以外交在中國,一直是可有可無的事務。過去的理藩院,不過是禮部下轄的一個小部門,甚至是養老的閑職部門。外交存在的意義,往往是為了給皇帝裝點門麵的,沒有任何必要性。

    即便皇帝對外交進行了改革,理藩院被獨立出來直接向皇帝負責,在處理關於外交事務的時候,理藩院掌院也可以出席內閣會議,但事實上,理藩院掌院大臣,並不是常規的內閣成員,地位一直在六部尚書之下,更不用說像歐洲那樣,僅次於首相的地位了。

    李章銅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官,皇帝之所以提拔他,就是因為他具備在一團亂麻的局麵之中,具有抽絲剝繭理清頭緒的極強的邏輯能力,當年在黑海海峽爭奪之中,正是因為他的建言,才以成立海峽委員會為掩護,讓中國事實上得到了海峽通行權,還讓其他國家互相製衡之下,都無法在海峽暢通。如果當年不是李章銅的建議,皇帝就不得不跟英法等強國,打一場爭奪海峽的大戰。

    之後李章銅在海峽委員會中工作了近十年,通過一次次完善海峽通行公約,不斷加強中國獨享海峽通行權的事實。之後被調入理藩院,平步青雲的做到了掌院一職。

    如果沒有皇帝的慧眼識珠,李章銅是不可能從一個普通書吏,快速成長到理藩院掌院的地位的。因此他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皇帝派的官員。

    但他其實沒有派係,他唯一的目的隻是當官。這是他跟俾斯麥那種外交家最大的不同,他是外交官,不是外交家,一字之差,中心卻不同。他跟俾斯麥一樣,都有掌控複雜局麵的能力,當跟俾斯麥不一樣的是,俾斯麥積極動用外交手段,是為了實現他的理念,而李章銅運用外交手段,卻是為了當官。

    李章銅首先是一個官,其次才是一個外交官。

    作為一個中國讀書人,他也是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的,但他並不會愚忠於皇帝,他也沒有強烈的外交理念,不會像俾斯麥那樣,外交理念失敗之後,寧願辭職。他更願意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而放棄自己的理念,屈從於自己的上級。

    所以李章銅這次馬上對皇太子表達他支持戰爭的態度,但這絕不是他真正的態度,他的真正態度和理念,其實跟俾斯麥一樣,那就是能動用外交手段為自己的國家爭取利益,那就不用戰爭的手段。

    但這不是皇太子的理念,皇太子更熱衷於通過戰爭達成目的,因為那樣最快捷。

    李章銅一直在不得罪皇太子的情況下,推動自己的理念實現。

    像這次事件,按照李章銅的觀念,他是絕對不會參加戰爭的。哪怕德國跟英法作戰中,最後失利,對他來說,也不是中國的損失。相反一個獨霸歐洲的德國,未必對中國有利。

    英國要打擊,德國也要防範,在防範第三國崛起的問題上,李章銅認為中國跟英國是利益一致的。兩國可以對抗,也可以合作。政治千萬不能感情用事,如果當年金國崛起,宋朝不是出於對遼國長期的仇恨選擇跟金國合作,而是全力支持遼國鎮壓女真人,也許還能繼續維持東亞大陸上跟遼國兩強割據的局麵。後來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在蒙古人崛起的時候,選擇跟蒙古人聯盟夾擊金國。最後兩強都被崛起勢頭失控的蒙古人消滅。

    但皇太子對英國的執念,已經到了無法理智思考問題的程度。這一點上,皇太子跟皇帝有很大的距離。皇帝是一個在盛怒之下,也能談判的人。

    當年皇帝在明顯壓製了英國之後,可以放棄吞並英國殖民地,盡管知道印度就是英國強盛的基石,依然選擇將印度大部留給英國。在中英爭霸的過程中,也可以跟英國進行合作,比如接受一些由英國主導的國際會議。這些都不是皇太子可以接受的。

    李章銅絕對不會跟皇太子,跟一個未來的皇帝站在對立麵,可他之所以堅持到現在才突入告訴皇太子,其實他一直是支持戰爭的,理由很簡單,他發現再不表態,他將失去皇太子的信任。他是一個官,他做外交已經做到了極限,他從未失去更進一步,站在文臣之巔,看一看風景的野心,他的能力是出眾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皇帝都看好他的能力,已經說明了一切,如果能贏得皇太子的信任,毫無疑問他還能再進一步,下一步成為尚書,進入內閣,再下一步,問鼎相權,成為丞相。攀登到一個文人能夠攀登到的巔峰。

    之所以撐到現在,才不得已挽救皇太子對他的信任,除了他也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之外,還因為他在等皇帝的態度。作為皇帝提拔起來的官員,他一直被反太子派勢力看作可以聯合的盟友,因此這次老派官僚覲見皇帝的行動他是知道的。他不知道皇帝的態度,所以他一直在等。

    但武當山上的皇帝一直沒有表態,剛開始還接見那些老臣,但卻不發表態度,隻表示自己年邁,不遠過問政事,後來幹脆不再接見這些老臣。

    皇帝一直沒有表態,在李章銅看來,這就是皇帝的態度。皇帝或許不喜歡戰爭,但皇帝卻支持太子。

    這時候李章銅知道,他要麽順從太子,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然後贏得權位;要麽選擇違逆太子,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然後遭到棄用。在這兩個選擇中,李章銅不會有任何猶豫的選擇權位,因為他將外交工作本就看成做官的方法,而不是把做官看作實現外交理念的途徑。

    可他跟皇太子說的那些,邏輯上是成立的,德國在三天之內發動戰爭,確實是最有利於德國的,德國別無選擇。但未必會成為現實,要讓德國人別無選擇的主動對英國開戰,李章銅知道,他還得推一把。(m.101novel.com)